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一、二年级主要是打好基础。可以从拼音、简单的生字、词语入手,渐渐加

入较难的字词,让学生练习说话、造句。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标点符号使用的重要性,造成现

在有许多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错漏百出。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便会闹成很大的笑话。在书面表达

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极其显著。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

本的未尽之意。通过标点,可以把语言的语调、结构、停顿,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各种特殊情况清

楚地表达出来。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的等

常用的标点符号。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小学三年级后,标点

符号中的引号和冒号的用法,使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接受和正确而熟练地运用。三年级这个转折

点,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写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三年级的

时候,学生能正确使用它们,对准确表达文意,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如何在语文课

堂中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

(1)使读者容易看懂,不至于发生误解

写文章时,一句话过长,就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就形成了一定的停顿。有了停顿,读者才能

明白所写的意思。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这句话不用标点就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是

北京队得了冠军,还是天津队得了冠军呢?读者看不明白。只是因为停顿的地方不一样,所表达的意

思也就不同了。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和“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由

于逗号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2)便于表情达意

在书面语言里,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语气。如“我的书找到了。”“我的书找到

了?”“我的书找到了!”第一句是陈述句,告诉别人书找到了这件事。第二句是疑问句,向别人问

这件事。第三句是感叹句,表示找到这本书自己十分高兴的心情。

1 / 6

(3)便于朗读

一篇新闻、一首诗、一个剧本、一部小说,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播音员就难以顺利地进行广播,

演员难以在舞台上表演角色。

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标点符号的重要,而不认为它是书面表达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呢?

我们不妨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来入手。

1、从故事入手;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三年级学

生处在低、高年级的过渡期,对故事的需求和接受力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大。为此,我给学生找了一

些标点符号误用或不用而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增强对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其一:

《xx着急》

李久放学回家,家里每人,桌上有张纸条,上写: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在这张纸条上,没有标点。李久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这里面究

竟想说些什么,很着急。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认为原因是:

没有在句子上加上标点,导致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多样化,让看的人不能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这句话,包含着好几种可能:

①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②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③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妈不见了,着急的是弟弟。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