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发(作者:)

六大主干知识 

纵观历年高考,“立几”考题是年年必有,主要涉及:空间角,空间位置关系(特别是平行与垂 

直)的判断与证明,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三视图,间或掺杂着翻转.随着空间向量的运用,理科 

学生的考试难度大大地降低.如果能合理掌握其中的诀窍,那么“立几”考题的分数便为囊中之 

物,必拿! 

立体几何突破 

‘葙逢 翔 蔷裂 草…莫孚鬲曩 

伺绋肆惟期凰 

【考情分析】 

行;如果几何体不是锥体,那么通常 

(2)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3所 

先找一个基本几何体,然后将它削 

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一 

空间几何体是立体几何知识考 

出来,我们通常称之为“寄居法”,这 

查的载体,而直观图与三视图是空 

个基本几何体就是我们所研究几何 

间几何体两种不同的呈现形式.直 

体“寄居”的壳.注意对得到的直观 

观图便于观察,三视图便于度量.直 

图,要“压扁”还原检验,看看其三视 

观图与三视图常整合面积与体积知 

图是否符合要求. 

识进行考查,它们间的逻辑关系如 

图3 

下:三视图与直观图一空间几何体 

破解思路 (1)本小题已知直 

观图,求作三视图中的侧视图.因 

的面积与体积.高考对直观图与三 

【经典例题】 

此,可以将几何体从左向右“压扁”. 

视图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种题型: 

例 (1)将正三棱柱截去三 

注意“压扁”后各线的位置关系和虚 

①已知直观图,求作三视图;②已知 

个角(如图1所示,A,曰,C分别是 

实情况.(2)本小题的关键是得出直 

三视图。得出直观图,进而求空间几 

△G刖三边的中点)得到的几何体如 

观图,由正视图和左视图易知几何 

何体的面积或体积.此部分试题多为 

图2所示,则该几何体按图中所示方 

体不是锥体,又由俯视图可知我们 

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不大. 

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 

可以拿正方体作为我们要研究几何 

H A G 

体“寄居”的壳,再在正方体中将我 

【破解技巧】 

们要研究的几何体“削”出采. 

1.若已知直观图,求作三视图. 

经典答案 (1)解题时在图2的 

只需将直观图“压扁”到“墙角”的三 

右边放堵墙(心中有墙).由于平面 

E 

个面中即可,但要注意哪些点、线重 

AED仍在平面HEDG上,故侧视图中 

仍然看到左侧的一条垂直下边线段 

合了,哪些线被遮住了,遮住的部分 

的线段。可得答案A. 

需画虚线. 

(2)如图4。先找一个基本几何 

2.若已知三视图.要得出直观 

体:正方体,然后按阴影部分所示平 

图,如果几何体为锥体,那么只需将 

E E E 

面“削”去上部分.剩下的部分几何 

锥体的顶点从俯视图中拉起还原就 

A B C 

体即为所求,其体积为正方体的一 

半, = x4x4x4=32. 

2.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 

图6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体的体积为 

D 

画 

图4 

.. 

!! 

 .

图7 

正(主)视图 

J【.厕(左)视图 ....................一 

【跟踪练习l 

1.某几何体的正 

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5 

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 

视图不可能是( ) 图5 

48 

俯视图 

左视图 

图6 

B.32+8 

俯视图 

C.48+8、/17 D.80 

④①团囚 

A B C D 

3.已知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及 

图8 

三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则该多面 

【考情分析l 

口一归 

・ 

直)”都要化归到“线线平行(垂 

直)”.观察与分析几何体中线与线 

的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这种转化 

为“低维”垂直的思想方法.在解题 

时非常重要.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 

【经典例题】 

如图l,已知侧棱垂直 

于底面的四棱柱ABCD-A1B1C1D 的 

线面平行、垂直问题是高考备 

考的重点.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 

有关基本问题着手,熟悉公理、定理 

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分析与概括,掌 

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 

底面是菱形,且ADAB ̄60。,AD= 

AA ,F为棱BB。的t中点,点M为线段 

AC 的中点. 

程中,可以先从题设条件人手,分 

析已有的平行(垂直)关系。再从结 

论人手分析所要证明的平行(垂 

直)关系,从而架起已知与未知之 

间的“桥梁”. 

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 

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 

提高推理论证、空间想象能力.在高 

考中,此部分试题要么以客观题的 

形式出现.要么以解答题的形式出 

l 

c 

现,但不管是哪种形式,总体难度都 

不大. 

【破角蹦沥】 

无论是线面平行(垂直)还是面 

在具体操作时.构造中位线与 

平行四边形是平行问题的主要手 

段:利用平面的垂线作转化是解决 

垂直问题的关键. 

面平行(垂直)都源自于线与线的平 

行(垂直).即不论何种“平行(垂 

E 墓 ,六大主干知识 

理。就应在平面ABCD中找到一条直 

P 

M,使PC//平面ME 若存在,求 

线,使该直线平行于 。即“线线平 

行==>线面平行”.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要证平面ACC,Al上平 ̄nAFCl, 

P 

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就应在平 

脚 

D 

面AFC,i中找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ACC41. 

经典答案 (1)如图2,延长C F 

图4 

交C8的延长线于点Ⅳ.连结A 

D C 

图3 

破解思路 (1)要证平面 C上 

平面ⅣEF.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 

理.就应在平面ⅣEF中找到一条直 

C 

线,使该直线垂直平面 C,即“线面 

垂直j面面垂直”. 

,V 

(2)根据线面平行性质定理, 

图2 

由PC,//平面MEF知。迹PC的一个平 

因为B1c1∥NB,F是BB1的中点, 

面与平面 F的交线必与PC平行. 

2.如图5,在直四棱柱ABCD— 

所:XF为C.Ⅳ的中点. 

“PC 斗蠢MEF铸PC MO 

A lClD1中,DB=BC,DB J_AC,点M 

因为 是线段AC1的中点,所以 

经典答案 (1)因为 上平面 

是棱BB 上一点. 

MF//AN. 

A曰CD,BDC平面ABCD,所以PA上 

(1)求证:MD上AC; 

Y,.MF 平面AB∞.AⅣc平面 

BD. 

(2)试确定点 的位置,使得平 

ABCD.所: ̄MFff平r ̄ABCD. 

又BD上AC,AC nPA=A,所以 

面DMC1上平面CClD1D. 

(2)连结占D,由直四棱柱ABCD— 

C 

8DL平面pAC. 

A lC1Dl,可知:A一上平面ABCD. 

Y,.BDC平面A曰cD,所以A4上 

因为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BD. 

甄坝EF /BD。纸 ̄,XEFI 面PAC.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 

叉EF C平面NEF.甄以平面 

ACLBB. 

PAC上平面NEF.. 

Y,-AC nAlA;A,AC,A4 c平面 

(2)当 

MA 

: 时,

3 

pC///-T--ff ̄MEE 

ACC l,所以肋J_平面AccA 

在四边形DANB中.DA//删且 

连结OM,因为OC= C,所以 

4 

DA=BN,所以四边形JDA 为平行四 

=了1

图5 

边形. 

A0 3 

即 

MA A0 

= ,1; ̄vXPC//MO

 .

故NA∥BD,所以NA上平面 

因为M0C平面MEF,Pc 平面 

ACClA1. 

MEF,敞 pC 交MEF. 

X.NA C平面 1,所以平面 

AFCl上平面ACClA1. 

侈曩。2 如图3,已知E,盼别 

瑚掰练习】 

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的中点. 

1.如图4,四边形ABCD是菱形, 

EF与AC交于点0,PA,NC都垂直于 

PA上平面ABCD.Q为 的中点. 

平面A曰 

求证: 

(1)求证:平面 C上平面NEF. 

(1)PC∥平 ̄JQBD; 

(2)在线段 上是否存在一点 

(2)平面QBD上平面 e 

【考情分析】 

【经典例题l 

题(2)求线面角的关键是寻找两“足” 

(斜足与垂足),而垂足的寻找通常 

空间角常指线线角、线面角、二 

要用到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所以 

面角,是描述空间元素之间关系的 

.=l一(1)如图1,已知三棱 

重要参数,也是年年高考的必考内 

柱A C 1B1CI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 

要进行适,3的线面转换:若线面角 -

容.此类考题往往以多面体或旋转 

相等,过顶点A 作底面ABC的垂线, 

确实不太好作出.还可通过等积法 

体为依托,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 

若垂足为 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CC 

求点到面的距离.再由直角三角形 

题中均会出现,需用到方程、三角、 

与A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解出. 

C. 

经典答案 (1)不妨设该几何 

平几等知识. 

体的边长为2,则可求得点A 到底面 

ABC的距离为1,所 ̄XA1B=、/2;又 

【破解技巧】 

因为异面直线CC,与 所成的角就 

运用几何推理求空间角的一般 

是 ,所以由余弦定理可知 

步骤为:一作、二证、三算. 

COS A lAB= A4 。 4+4—2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 

z44xAB 2x2x2 

圈1 

选择适当的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 

(2)如图2,在四棱锥P-ABCD中, 

三 

4’ 

条或两条为相交直线;②求值:作 

底面为直角梯形,AD∥BC,/BAD= 

(2)PA上底面ABCD.所以 上 

出相应的三角形,求解三角形;③注 

90。。PA上底面ABCD.且 D= 

AD.又 D=90。,所v ̄AB上 D,' 

意:当求出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 

AB=2BC,M,N分别为PC,艘的中点, 

所以 D上平面PAB.所以PB上A 

补角作为所求的两条异面直线所成 

则直线CD与平面ADMN所成的角的 

△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Ⅳ为PB 

的角. 

正弦值为( ) 

的中点,所以咫上AⅣ,所以PB上平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①作 

P 

面ADMN.IRAD的中点G,连结BG, 

垂直:过直线上一个点向平面引垂 

NG,则BG∥CD,所以BG与平面 

线;②连线:连结垂足与直线和平面 

ADMⅣ所成的角和∞与平面ADMN 

的交点.所得直线与已知直线所成 

所成的角相等.在Rt ABGN中 

的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③ 

D 

求解:在所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求之. 

sin/BGN= :—

i-6

所以选B. 

5 

二面角的求法:①转化为平面 

C 

角求之:②面积射影法:利用面积射 

圈2 

如图3,在四棱锥P— 

影公式5射=Js原・cosO,其中0为平面角 

A. 上 B

ABCD中,侧面PDC是边长为2的正 

. 

的大小.对于一类没有给出棱的二面 

5 5 

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角,应先延伸两个半平面,使之相交 

C. 堡D

P 

. 

出现棱.然后再选用上述方法. 

5 10 

在具体操作时,平移(找平行 

破解思路 对于涉及空间角的 

线)异面直线使之相交是求异面直 

选择题、填空题.由于计算量的限制 

D 

线所成角的主要技巧;利用平面垂 

般不宜用向量坐标法处理.本例 

线找到线面角、面面角是处理线面 

题(1)求线线角可直接采用平移法, 

角和面面角的重要技巧. 

构成三角形后再通过余弦定理求解. 

图3 

E 

中点. 

大主干知识 

的 

所以 0=45。,所以 与底 

是 ADC=60o的菱形.M为 

的正弦值是 

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为45 0. 

(2)取AP的中点Ⅳ,连结删,由 

(1)求PA与底面ABCD所成角 

的大小: 

(1)知,在菱形A曰CD中,由于/_.ADC= 

60。,则A0上CD,又PD上CD,则CD上 

(2)求证: 上平面CDM; 

(3)求二面角 

破解思路

立几考题. 

的余弦值. 

平面APO,即CD上 . 

本题是一道常规的 

又在△ 曰中,中位线M B, 

图4 

2.如图5,在三棱锥A—BCD中, 

第(1)问较容易,可由面面垂直 

的基本知识.作出垂直于底面的垂 

线.从而得出直线 与底面ABCD所 

成角. 

cD ÷A ,则 Ⅳ c0,则四边形 

OCMN ̄平行四边形。所 ̄X'MC//ON. 

在△APO中,AO=PO,则ON上 

AP,故AP_LMC,而MCnCD=C,则 

上平面MCD. 

ABC=/BCD= =90。.AC= 

6v'-Y, C=CD:6,设顶点A在底面 

BCD上的射影为E 

(1)求证:CE.LBD; 

(2)设点G在棱A C_E,且CG=2GA, 

第(2)问要证直线 与平面 

CDM垂直.只要证线与面上两相交 

直线垂直.其中PA上CD易证,另一 

线线垂直则需转化.属常规题. 

第(3)问求二面角的平面角需 

通过三垂线定理寻求。有一定难度. 

(3)由(2)知 上平面PAB,则 

LNMB为二面角D—MC— 的平面角. 

试求二面角C—EG.D的余弦值. 

^ 

在Rt△ 曰中,易得 =、/百, 

= =

、/ z+2。= 

: : 

计算时需注意二面角的大小有时为 

cos L PBA: 

锐角、直角,有时也为钝角,因此在 

计算之前不妨先依题意判断一下所 

求二面角的大小,然后根据计算取 

“相等角”或取“补角”. 

一—

PB 

vT6

_

3 

x/Y6 

D 

c。s M :c。s(1T—LPBA): 

C 

vT

经典答案 (1)取DC的中点0, 

由APDC是正三角形.有190上DC 

又平面肋C上底面ABCD,所以 

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 5 

图5 

为一 . 

PO上平面ABCD于0.连结OA.则OA 

是 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 

所以 PA0就是直线PA与底面 

【剐踌豳阎】 

1.如图4,二面角 —Z 的大小 

是60。,线段ABc ,BE Z,AB与Z所成 

ABCD所成角.因为 ADC=60o.由 

已知△ D和△ACD是全等的正三 

角形。从而求得OA=OP=-、/3. 

的角为30。,则A 与平鄙所成的角 

二轮复习既是知识的巩固,更 

的学生完全依赖于向量的方法.这 

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常把“立几”中 

的“向量法”和“几何法”比作餐具中 

的“勺子”和“筷子”,两者都要会用才 

不至于有用勺子去吃面条和用筷子 

是方法提炼的关键时期.立体几何 

的解题方法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有 

去吃豆子的笨拙.前面的第二、三点 

已经讲了“筷子”的用法,下面我们 

的同学懒得用向量的方法,而又有 

再讲讲“勺子”的用法. 

【考情分析1 

纵观近几年。特别是2012年各地 

是平面o/与平面JB的法向量,SUcos0= 

A1(O,0,4),E(、/3,3,0),F(0,4,1), 

±cos(,l。,n )(正负取值视实际情况 

而定). 

(9)点面距离:设,l是平面 的法 

于是 =(0,一4,4),砖=(一、/了, 

1,1),则c-71. 0—4+4:0,故 上 

A1£ 

的高考数学试题,直接考查空间向 

量的试题很难见到,但每份试卷中 

向量,则点P到平面Ot的距离d= 

必有一个立体几何大题,在解答立 

体几何大题时有两种方法(空间向 

I蔚. I 

『n『‘ 

注:在高考中,对空间向.量的应 

用主要体现在求空间角与空间距 

离,而对空间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更 

多的还是用传统方法来解决. 

(2)设CF=A(O<A≤4),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m=( ,y,z),则由 

量方法、立体几何传统方法)可供选 

择,其中绝大部分试题选择使用空 

间向量的方法比较恰当.空间向量 

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解题的可操 

作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空间 

(1)得F(O,4,A), =(、/了,3,0), 

-A7 ̄=(O

4,A),于是由m上 ,J,l上 

可得f【m _0,即f、/了 + ,取 

J,l・A 0。 【 Az=O, 

J,l=(、/了A,一A,4).又由直三棱柱的 

性质可取侧面ACl的一个法向量为 

Jl=(1,0,0),于是由0为锐角可得 

cos 

向量将形的观察问题转化为数的运 

算问题,“少了推理,多了计算”. 

l 

经 灌 曩 

镛1 如图1,已知正三棱柱 

【破解技巧】 

使用空间向量对立体几何问题 

A C-A 1C1的各棱长都是4,E是BC 

的中点,动点脏侧棱CC。上,且不与 

2v'-X  ̄.si 

进行计算和证明,关键是几何问题 

向量化的转化过程.从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到确定空间点的坐标、具 

点C重合. 

(1)当限1时,求证: 上A1C; 

(2)设二面角C.A E的大小为 

所以tanO= : 

2X/Xff4

1 16 

、/了A 

体向量的坐标。再到向量的有关运 

算,一直到得出结论,构成了一个非 

常严密的解答(证明)过程.空间向 

0.求tan0的最小值. , 

由0<A≤4得÷≥÷,’A 4’ 

an0≥ ̄

f 

+ 

孚, 

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技巧列举 

如下: 

4,即点F与点C1重合时。tan0取得最 

小值 

3 

(1)线线平行:若 ∥ ,则 

AB f CD. 

(2)线面平行:设n是平面 的法 

. 

. 

如图3,在四棱锥E— 

ABCD ̄,底 ̄ABCD为正方形,AE.I_ 

平面CDE,已知AE=DE=3,F为线段 

DE上的动点. 

向量,若 上,l,ABq ̄ot,¥OAB∥ . 

(3)线线垂直:若 上 

A 上CD. 

,则 

(4)线面垂直:设,l是平面 的法 

(1)若,为DE的中点,求证: 

向量,栖∥ ,则 B上O1. 

BE//平面ACF; 

(2)求点A到平面BDE的距离; 

(3)若二面角E一曰C—F与二面角 

c-D的大小相等。求DF的长. 

(5)面面垂直:设,l 是平面Ot的 

法向量,n:是平面口的法向量,若n1上 

,l2,则 上 

(6)线线所成角:设直线AB与 

直线CD所成角的大小为0,则cos0= 

I cos( , )I. 

(7)线面所成角:设直线AP与平 

面 所成角的大小为0,若n是平面a 

C 

的法向量;. ̄lJsin0=icos(A-#,J1)f. 

(8)面面所成角:设平面0[与平 

面口所成角的大小为o,若n ,n:分别 

图2 

D 

图3 

破解思路立体几何距离问题 

E兰 窒瘵 ,六大主干知识 

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3,0,0),F(a, 

可分为点面距离、线线距离、线面距 

离和面面距离.而线线距离、线面距 

离和面面距离往往可以转化为点面 

距离.故点面距离是立体几何距离 

0,0),c(o,3、/2,O) (3,0,3),D(0,0,0). 

由 : 得 (3,3X,/2,3),则 

_2,所以 = _2'GF= 

问题的核心与重点.求解策略有三 

种途径. 

D--g--(3,3、/ ,3),赢=(3,0,o), = 

(0,0,一3).设平面BDE 法向量为 

3v'-f6-6v'-Y. ̄GF//HE,所以面DF= 

GF

所以D 6、/了一12. 

法2:设n1上平面ABCD,且nl= 

’ 

法l(定义法1:作点A在平面 

BDE上的射影H.则AH的长度就是点 

A到平面曰JDE的距离. 

,t=c ,y,z ,则{ 2 y+3z:。’得 

0.令,,=1,则z=一、/2,所以n= 

BDE 

法2(等体积法):点A到平面 

肋E的距离d: . 

(0,1,一x/2),所以点A到平

的距离为d: 

1n I 

: . 

,l1・删=0 

x+z。j 

u 

nl=(1,0,-1). 

设,l2 J-平if7BCF,.En2=( ,Y,z), 

s… 

3~一 

法3(向量法):设n是平面BDE的 

法向量.则点A到平面BDE的距离d= 

由 fn2 ̄ ̄_--o, fx+z=0, 

【,l,・CF_= l V ax-3 2 y=o 2 

0 

jl

(3、/ ,a,-3、/ ). 

设n3上平面曰CE,_En3=( ,y,z), 

 .I l 

『n『‘ 

经典答案 (1)连结AC,与BD 

交于(),连结OF.因为F为DE的中点, 

田1f n3 ̄百 =0, 1f x+z=0, 

【,l . 曹:0 【 —X/2 y=0 

( 

图4 

,l1 

0为BD的中点.所以OF∥BE,OFC 

交ACF BE 

平面ACE 

,1,一 ).设二面角E—BC一 

 ̄zACF。豫rXBE}f 

的大小为Ot.二面角D—BC—F的大小 

(3)法1:如图5,过E作E日_LAD 

tH 过H作MH上BCtM 连姥ME. 

同理,过F作 上AD于G,过G作 

为B)Ol ,lcos(,ll,n2)I:lcos(n ,n,)I, 

(2)法1:由题意易知,AD=3、/2, 

D=6.因为A 上平面CDE且CDC平 

面CDE.所以AE LCD. 

lnl'n 2lI,l3・,l2l 

n1 n2j In3I.】n2 6= 

、/了 

j 

NG LBC亏N,连姥 F. 

R 

a=-12±6 . 因为0<a<3,所以am 

又AB∥CD,所以 B上AE,所以 

雎-、 :3、/了. 

6、/了一12 

注:若空间直角坐标系按如图6 

拄ABDE奇.B +D =6=B . 

所以DE上BE.而AE上DE且DEn 

C 

所示建立,运算量将会大大下降,请 

大家不妨去试一下. 

D 

BE=E,所以DE上平面ABE,所以平 

面ABE上平面BDE.所以过点A向平 

面BDE引垂线.垂足 必在BE上.所 

AE

以在Rt&ABE中.AH:—AB.

图5 

: 

因为AE上平面C.DE.CD C平面 

CDE,所以AEj_CD.因为CD_LAD, 

BE 

3-3V

 ̄-

、/__. 

AEn D=A,AD,AEc平面DAE,所 

以CD 1平面DAE.叉EH C平面 

图6 

3、/了 

法2:设 到平面BD 的距离为d. 

DAE。所以CD上EH.CD NAD=D, 

cD.ADC平面ABCD,所以E日上平面 

27、/ 

则d:—3VB

ADE

_

:一一 一:

\/百 

ABCD.所以HE上BC.所以BC上平 

【 鼹 醇练习】 

I.如图7,在四棱锥P-ABCD中, 

S△肋E 9、/了 

2 

面MHE.卿以 HME为二面葡E— 

BC—D的平面角.同理, GM 为二 

面角 C_D的平面角. 

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曰c, 

/_ADC=90。,平面PAD上底面A日cD, 

法3:因为AE J-平面CDE。CDC 

平面CDE,所 ̄2AE上CD,因为CD上 

AD,AE AAD:A,AD,AE C平面 

因) ̄MH//AB,所)X,MH=3、/ , 

Q为AD的中点, 是棱PC上的点。PA= 

肚2,Bc. AD=l,CD=-V'-Y. 

DAE.所以CD上平面DAE.如图4建 

又 E:三 

所以tan 日ME: . 

50 

P 

(1)求异面直线A C与A 所成角 

的余弦值: 

(2)求二面龟4 。C 。的正弦值; 

(3)设Ⅳ为棱 。C。的中点,点 在 

2如图8,在三棱 ̄ABC-a 1BlCl 

C 

平酗A B 内,且删上平面 

求线段 的长. 

Cl, 

中,H是正方形AA 的中心,AAl= 

,且CIH= 

, 

2V ,C1 j_平面AA 

图7 

、/了. 

(1)求证:平面 上平 ̄PAD; 

c c, 

(2)设 细 C,若二面角 口Q— 

C的平面角的大小为30 ̄.试确定t的值. 

图8 

【考鼢析l 

折叠问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 

容之一.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线 

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空间角、 

空间距离的计算.空间几何体的面 

在边∞,CB上,点E与点C,D不重合, 

EF.LAC。EFnAC=O.沿EF将ACEF 

 

EF。翻折后变成了t'0上EF.从而依 

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 

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两平面交 

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得到 

翻折到A 的位置,使平面PEF.L 

PO上平面ABFED.自然就有PO上 

积与体积计算.在高考中一般以解答 

题的形式出现.有一定难度. 

◇c 

图1 

c 

体积; 

BD。翻折前后都有BD上A0.问题很 

快得到了解决. 

(2)“当册取得最小值时”就是 

(1)求证:肋上平面POA. 

要建立 的函数关系式确定点D的 

【破解技巧1 

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对翻折前 

后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所成角及 

距离加以比较.对某些翻折不易看 

(2)当船取得最小值时,请解答 

以下问题: 

位置。问题中不难发现OA。OF。0P三 

直线两两垂直.因此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从而避免作辅 

(i)求四棱锥P- 

助线的麻烦是不错的选择. 

(ii)若点Q满足 =A ( >0), 

试探究:直线OQ与平面 

4 

经典答案 (1)证明:因为菱形 

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BD上 

AC.所以BD上 D. 

清的元素,可结合原图形去分析、计 

算,即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所成角的 

大小是否一定大于 ,并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1)折叠问题要注意 

强为EFLAC.袄以POLEF. 

【经典椤燧】 

 ̄ABCD

. 

因为平面咫F上平面ABFED.平 

面PEFn平面ABFED=EF。且POC平 

面PEF 甄坝PO L平面ABFED. 

因为BD C平面ABFED.所以 

翻折前后位置关系的变化。同时还 

要找出翻折前后不变的位置关系作 

如图1,在边长为4的菱 

,/DAB=60。.点E,盼别 

为解题基础.此题中翻折前CD上 

PO LBD. 

0,0),曰(、/了,2,0),D(、/了,一2,0), 

P(O,0,、/了). 

所以 =(a一3X/-J-,0,E), 

因为A0 APO=O,所rX'BD上平 

面尸DA. 

因为 ∈[0'詈],所以 4. 

因此直线0Q与平面 所成的角 

大于 .即结论成立. 

’4 

(2)如图2,以0为原点,建立空 

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一n,0,、/了一c),因 ̄,a-O=A ,所以 

3、/3 

fa-3X/T=一Aa, 

1 

A+I 所

_l 

以 

【c=、/j—A—Ac 

、/3 A 

A ̄I 

【嗣溜练习】 

如图3,在等腰梯形ABCD中. 

Q( ,o, ),所以o-0= 

3DC=AB=3、/3,DE=3,将△AE1)沿 

圈2 

AB f CD.E AB 一 . 3AE= 

+l,0, 

 

—3V—h3-

1/ . 

A+ I 

DE折起到△A。ED的位置,使得平面 

(i) 0nBD=H.因为/DAB= 

设平面船D的法向量为,l=( ,Y, 

A lED与平面DEBC所成的二面角为 

(1)求证:DELA1B; 

60。,所以ABDC为等边三角形,故 

。),则n.商=0,,1. :0.因为商: 

(、/了,2, 、/了),动=(0,一4,0),所 

BD=4,HB=2,HC=2、/了. 

又设尸D= ,则OH=2、/3一 , 

(2)当 

取值范围. 

D C 

]时,求平面 

D C 

oA=4、/了 ,其中O <2、/了. 

所以O(0,0,0),g(o,0 ),B(2N/3一 

{、/3 +2y一、/3 =0,取 :i。解得 

t一4y=0. 

设直线DQ与平面船D所成角为 

A1DC与平面A EB所成二面角的值的 

y=O,z=l,所以,l=(1,0,1). 

2,0),故商= 一o-b-=(2V-Y— ,2, 

x),所以I商1= ̄v/(2X/-3--x)Z+22+xz= 

Jlsi s( 

+ 

I_ 

1 

: 

A E B 

V2(x一、/了)2+10,当 =、/了时, 

I船f = 

、/了. 

由(1)知,PO上平r ̄BFED,所以 

.此时PD= ,OH= 

、/_乏_. 

A+1 A+ II 

I 3+A I 

佩 

图3 

÷ 一‘ ={‘ 

(\ 竿×4 42-孚 )4 / × _3. 

、/2 

锥 一=

1 

9+6A+A ̄

= 

1 

(ii)设点Q的坐标为(口,0,c),由 

(i)知,OP=V了,则可得A(3、/了, 

又因为A>0,所以sin > . 

|獭 

| 攀|璐 t|赣 

| I 

| 

1.研究“两纲一题一材”,即考纲、大纲与高考试题以及新教材,把握好复习的方向. 

2.夯基础,抓落实,促规范: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是基础;解题步骤要规范;注重通性通法,在日常学习 

中要将此落实到底.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化归的思想贯穿立体几何的始终,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另外还要注意提 

高识图、理解图、应用图的能力,解题时应多画、多看、多想,这样才能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理建立坐标系.突出向量方法. 

52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一个物体的底座是两个相同 

cj 

5 

’D. 

5 

线必须是异面直线(其l中 是正整 

数).设黑“电子狗”爬完2006g ̄:,黄 

“电子狗”爬完2007段后各自停止在 

正方体的某个顶点处,这时黑、黄 

“电子狗”间的距离是 

的几何体,它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单 

位:dm)如图l所示,则这个物体的体 

积为( ) 

5.已知平面O/截一球面得圆 

过圆心 且与O/成60。二面角的平面口 

截该球面得圆 若该球面的半径为 

4,圆 的面积为4"tr,则圆Ⅳ的面积为 

( ) 

A.71T 

C.】】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6O分. 

B.91T 

D.131T 

左视图 

主视图 

9.如图5,棱柱ABC-AIB。C。的 

E]

俯视图 

 

侧面BCCIB1是菱形,B1C ̄A 1B. 

(1)证明:平面 lG上平面 C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两个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 

图3所示的几何体,可放人棱长为l 

图1 

(2)设O是A。c。上的点,且A ∥ 

平面B1CD,求AlD:DC1的值. 

C 

A.f 120+16'rr)dm 

B.f 120+8"tr)dm 

C.f 120+4'rr)dm3 

D.(60+8'rr)dm。 

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 

ABCD与正方体的某一个平面平行。 

且各顶点均在正方体的面上,则这 

样的几何体的体积的可能值有 

个. 

图5 

2.已知一个平面 ,那么对于空 

间内的任意一条直线o,在平面 内一 

定存在一条直线6,使得。与b( 

A.平行 

C.异面 

B.相交 

D.垂直 

) 

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c 

图3 

卢,y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 

命题: 。 

7.如图4,已知正方体ABCD— 

A 1ClD1的棱长为1,E,盼别为线段 

AA l,B1C上的点,则三棱锥D1一EDF的 

( 若m上Ol,n∥ ,则m上n; 

②若  ̄r;B-J-y,贝0 ; 

③若m∥ ,n∥Ot,则m∥n; 

oL }B B f .e_rLot. mL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体积为 

) 

D.3 

4.如图2,长7Y'[gABCD--A BlC1D 

中,AB=BC=2,AA l=l,则居C1与平面 

BB 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图4 

8.某种游戏中,黑、黄两个“电 

子狗”从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C D,的顶点A出发沿棱向前爬 

行.每爬完一条棱称为“爬完一段”; 

A B 

黑“电子狗”爬行的路线是AA.一 

图2 

AlD,一…,黄“电子狗”爬行的路线是 

A. 

3 

 

B.—2V

6-

A 一88 一….它们都遵循如下规 

则:所爬行的第i+2段与第i段所在直 

5 

E 撩 六大主干知识 

11.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和 

三视图如图8所示。其正视图为矩 

形,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 

图为直角梯形. 

(1)证明:BN上平面ClBlⅣ 

(2)设直线C Ⅳ与平面CNB 所成 

10.如图6,已知E,盼别是矩形 

ABCD的边AB,CD的中点,G是EF上 

12.如图9,在直四棱柱ABCD— 

A 曰 ClD 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 

/-.BAD=60。,AlA B,E为BBl延长 

的一点,将AGAB,△GCD分别沿 

AB,CD翻折成△GrAB,AG2CD,并连 

结G G2,使得平面GrAB上平面 

线上的一点,D1E上平面DVIC. 

(1)求二面角E_AC—D 的大小; 

(2)在D 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 

ABCD,GlG2/lAD,且GlG2<AD.连结 

BG ,如图7. 

的角为0,求sin0的值. 

AIP∥平面EAc?若存在,求D。P:PE的 

A 

(3)M为AB的中点,在CB上是否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存在一点P,使得MPff平面CNB ?若 

E 

入 

存在,求出曰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何。 

C 

曰 

 

图6 

C C 

G 

, 

C 

,. 一・ 

图g 

图7 

下 

4 

(1)证明:平耐 古上平 ̄C.4DC2; 

(2)当AB=12,BC=25,EG=8时, 

———一

8————H 左视图 

求直线BG2和平面GdlDG 所成角的 

正视图 

—— 

余弦值. 

十 

4 

土 

4— 

俯视图 

图8 

|囊 ||l薯 

i 

i弧 | 甍I gIf譬 援t 羁 Il| 。 

慧繁 煮 i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D上Z.故 

ADC为二面角 —Z 的平面角, 

A DC=60。. 

。空间几何体中的三视图 

1.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均如题图5所示知.原图下面是圆柱 

面 e 

2.(1)证明:因为BB j-平面 

ABCD。ACc平面ABCD,所以BB 上 

A c.又因为BDj_AC,且BDnBBl= 

或直四棱柱,上面是圆柱或直四棱 

柱或下底是直角的三棱柱,A、B、C 

设 D=2,则Ac=、/了.CD=1. 

又 BD=30。,所以AB=4。故 

:—V-

所以AC上平面BB D,而MDc平 

都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D不可 

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因为它的 

正视图上面应为如图1所示的矩形. 

选D. 

面BB D.所以MD上AC 

si A曰c: 

(2)当点 为棱BB 的中点时, 

平面DMC1上平面CC,D D.取DC的中 

点Ⅳ,D1C1的中点Ⅳ1,连结ⅣⅣ1交DC 

. 

AB 4 

2.(1)法1:由AE上平面BCD得 

AE上CD,又aD上CD,则CD上平面 

于0,连结OM(如图2).因为Ⅳ是DC 

的中点,BD=BC,所以BN上DC;又因 

AED,故CD上DE;同理可得CB土BE, 

则日CDE为矩形.又BC=CD,则 cDE 

为DC是平面ABCD与平面DCClD1的 

交线,而平面ABCD上平面DCC ̄D , 

所以BN上平面DCC】D1.又可证得,D 

是NN、鹋中 。所I)IBM 0N且BM= 

ON。即BMO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图1 

为正方形:故CE上BD. 

法2:由已知可得AB=BD=AD= 

6X/2,设D为BD的中点,则 0上 

BD,CO上BD,则肋上平面AOC,故 

平面BCDj-平面AOC,则顶点 在底 

面BCD上的射影E必在OC上,故 

CELBD. 

BN∥OM,所以OM上平面CC】DlD. 

因为OM c平面D C ,所以平面 

DMC1上平面CClD】D. 

2.由三视图可知本题所给的是 

个底面为等腰梯形的放倒的直四 

(2)由(1)的证明过程知OD上平 

面AEC,过D作OF_LEG,垂足为F,则 

易证得DF_LEG,故 O肋即为二面 

角C—EG 的平面角.由已知可得 

棱柱.所以该直四棱柱的表面积为 

S=2X ×(2+4)×4十4×4+2×4+2x 

x4=48+8、/雨. 

3.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 

几何体的底面是矩形,高为AADE 

中DE边上的高,则 =-=_1×2、/ ×2× 

C 

AE--6.则AE G・AC--2x/3・6、/3= 

36,故 

AG 4E 

: ,故EG_LAC, ̄1OF= 

2N,/- ̄.又DD:3N/2.则D 

2 

、/茄,故cos/-OFD:—vT6

即二面 

. 

5 

图2 

C-EG—D的余弦值为 . 

o空间平行与垂直 

1.设 CnBD=O.连结OQ. 

(1)因为ABCD为菱形,所以D为 

AC的中点:又Q为 的中点,所以 

o空间角 

1.过点 作平面口的垂线,垂足 

o空间向量 

1 

为c,都内过c作z的垂线,垂足为D, 

连结AD,连结CB,则/_ABC为AB与 

平面口所成的角. ・ 

1.(1) ̄AD//BC,Bc=÷AD, 

2 

OQ∥Pc.又 平面QBD,OQc平 

Q为AD的中点,所以四边形BCDQ为 

面QBD,所以船∥平 ̄QBD. 

(2)因为ABCD为菱形,所以 

BD j-Ae又因为 上平面ABCD, 

BDc平面ABCD,所以PA J_BD.又 

nAC=A.所以BD上平面 £又 

D 

平行四边形.所以cD//BQ.因为 

ADC=90。,所以 A =90。,即 

QB上AD.又平面 D上平面ABCD且 

平面 D n平面ABCD=AD.所以 

BQ上平面 D.因为BQ c平面 

BDc平面QBD.所以平面QBD上平 

图3 

PQB,所以平面P9 上平面 D. 

E 口LUNFUXIQtl ^N^N ■ ,■’曩 六大主干知识 

(2)因为PA=PD,Q为AD的中点, 

所以加上AD. 

由题意,B(0,0,0),A(2、v/2,0,0), 

因为MN j_平面AlB C1,则 

C 、/ ,一、/ ,、/了),A (2、/ , 

2V7 ̄-,0),B1(0,2、/ ,0),C1(、/ , 

、/ ,、/了). 

(1) =(一、/ ,一、/ ,、/了), 

因为平面PAD上平面ABCD.且 

平面PADn平面ABCD=AD,所以 

尸p上平面ABCD. 

{ l耐. 、 且Al且 C1:-((一、/- 2, ,一 2,一、/ , 

… 。’ ’ 

. 

、/了), :(一2、/ ,0,0),则可得 

如图4。以Q为原点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则平面BQC的法向量为 

(一2、/ ,0,0). 

(孚 ).(_ +( 一g). 

,l:(0,0,1);Q(0,0,0),P(O,0,x/3), 

B(O,X/3,O),C(一1,、/3,0). 

cos = = 

(一 )+ 2× =。, 

: . 

3x2、/ 3 

(孚 ).(_2 , 

所以异面直线AC与A1B 所成角 

、/2 

p —_『, 

解上面的方程组可得 

的余弦值为 . 

、/2 

C 

q ■ ’ 

(2) =(0,2、/ ,0), : 

Y 

(一、/丁,一、/ ,、/了),设平面AA。C 

所以可得Mf\ 盟2 , 4 ,01/ .向量 

图4 

设 ( ,),,z),则葡=( ,y, — 

的法向量为J,l:( ,),, ), 

{【m‘ ’

AA 

 

厕 f\  2 , 4 ,。1/ ,所以线段删 

x/Y), =(一1-x,、/了 , ). 

m・

由已知条件葡=t ,可得 

即f

= : 

t2x/2 y=0

._ 一 ),+ , 

的长l痢I

t 

. 

=一一

. 

,l= 

、/10 

=f(一1 ), 

1+t 

令 :、/了,则y=0, =、/ ,J

4 

y= ( 丁-y),所以 

、/3 t 

y ’ 

(、/了,0,、/丁). 

z一

、/3= ( ), 

设平面A1B。C 的法向量为,l=(Ⅱ, 

o折叠问题 

=~

、/3 

. 

b{n・Al l=0, 

(1)由已知有DE上AiE,DE上 

1+ 

c),则{二

n・A1 =O,

 

 

EB,又A1 nEB= ,所以DE上平面 

在平面舳Q中, =(0,、/了, 

0)' (_it,百%/-3-t,鲁)所以 

即卜 

(-2、/ 0=0. 

6+ cl0' 

A1船,所以DE上A.曰. 

(2)因为DE上平面A1BE,所以平 

面DEA 上平面AiBE,所以平面 

平面枷p的法向量J,l=(V了,O,£). 

令6=、/了,则口=0,c=、/ ,n-- 

D皿C上平面A1朋,所以平面A1ED与 

因二面角M-BQ—C的平面角为 

(0,、/了,、/ ). 

平面DEBC所成的角即为 A.肋=0. 

3 。 t 

于是 0s(m, 裔 

如图6,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1(、/3 sinO,、/3 cos0,0),C(0, 

v3

: 

所以 i ( , >: 

所以 :3. 

、/3,3),D(0,0,3),所以 = 

2 

、/丁×、/丁 7 

2.如图5.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5

(一、/3 sinO,V 3一、/3 cos0,3), 

———————

——

. 

系,其中点B为坐标原点,BA所在直 

A =(一、/3 sinO,一、/3 cosO,3). 

线为 轴,船 所在直线为Y轴. 

所以二面角A-A。C。-B1的正弦 

 ̄3V'3-

. 

(3)由Ⅳ为棱B C 的中点,可得 

Ⅳ(孚,T3X/-Y, 2)' o), 

图5 

则 (孚 , 1,孚). 

图6 

设平面A lCD的法向量为,l= ,,, ), 

、/了sinO・斛(、/了一、/了cosO)・ 

、/了SinO・x-、/了cos0・y+a ̄-a 

因为在Rt AOMN中 OMN= 

A、B}}DE. 

又E是BCl的中点,所以D为A1Cl 

的中点,即A,D:DC。=1. 

10.法l:(1)因为平面GctBj-平 

面ABCD,平面GABn平面A曰CD= 

AB,ADlAB,ADC平面ABCD,所以 

30。,所以D^ ÷ 

,故圆Ⅳ的 

半径r=、/ 丽

。删n: 

:V ,所以圆Ⅳ的 

面积为.s=竹 13'n".选D. 

( ,0,1). 

又易知平面A 的一个法向量 

6.无穷多.提示:正四棱锥的 

高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其底面正方 

形ABCD的面积可不一样.本题可以 

转化为一个正方形可以有多少个内 

AD上平面GlA .又AD C平面 

GctDG2,所以平面G 曰上平面 

G DG 

为m=(0,0,1),所以COS(m,n)

= 

m・,l 

1 

mI InI 

又因为0∈ 

接正方形.显然有无穷多种情况. 

7.因为E点在线段AA 上,所以 

(2)过点曰作BH上 G 于点日, 

连结G ,如图9. 

Gl G2 

了2"1" 以可 s( )∈ 

SADED

 ̄" 

×1xl= 1

又因为脯在线 

D 

[孚, 所以 ] 

段 1C上,所以点删平面DED1的距 

离为1, ̄Oh=l,所以 D

. 

呦.: 

时,平面 1DC- ̄平面A 昭所成二面角 

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孚, 

综合测试 

÷×SADED ̄Xh=了1× 1×-= . 

8.由题意.黑“电子狗”爬行路 

线为AA 1— l_÷JD1Cl_÷C1C-+衄-÷ 

BA,即过6段后又回到起点,可以看 

图9 

由(1)的结论可知,BH上平面 

GctDG2,所以LBG]I是BG2和平面 

CciDC2所成的角. 

因为平面Gr4B上平面ABCD,平 

面GctBN平面ABCD=AB,G _LAB, 

1.此物体的上部是一个长方 

作以6为周期;同理,黄“电子狗”也 

是过6段后又回到起点.所以黑“电 

子狗”爬完2006段后实质是到达第 

二段的终点D 。黄。‘‘电子狗”爬完 

2007段后到达第三段的终点C .此 

体,体积为15x4x2=120;下部分为两 

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体,体积为'ifx 

22)(2=8,rr.故选B. 

G c平面GAB,所以G 上平面 

ABCD。故G正LEF. . 

2.利用排除法,当直线a与 相 

交,¥tJA不对;当直线a与ol平行,则B 

不对;当直线a在ot内,则C不对,故选 

D. 

因为G1G2<AD,AD=EF,所以可 

在EF上取一点D,使EO=G1G2. 

时的距离为lc1D l:1. 

9.(1)因为侧面BCC B。是菱形, 

所以 lC上BC1.又B1C上A ,且 

又因为G G2/lAD∥EO,所以四 

边形GIEOG 是矩形. 

3.①④正确,选c. 

4.注意到AlC1上平面BBiD1D. 

连结Al cJ交B 于点0,BO即为BCl 

在平面BB1D1D的投影.BC 与平面 

由题设AB=12,BC=25,EG=8,则 

GF=17,所以G20:G1E=8,G =17, 

A1BNBCl ,所以 1C上平面A C1. 

又B1CC平面 lC,所以平面AB1C J- 

OF=、//17 一8。=15,GIGz=EO=IO. 

因为AD上平面GlA ,G G2∥ 

AD,所以G G:上平面G 曰,从而 

G1G2上G1B. 

平面A 1 C1. 

船lD 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C O:BC1, 

故选D. 

5.如图7,因为圆 的面积为 

4"tr,故MA=2,所以在RtAOAM中, 

(2)设BC1交 1C于点E,连结DE, 

则砸是平面A C。与平面B。CD的交 

线.如图8. 

C 

故 G;= 酽+EG +GlG;=6 +8 + 

102-200,BG2=10、/2. 

OA =4.故OM=2、/3. 

又AGl=、/62+8 =10,由BH・ 

AGl=GIE・A B ̄.BH= 

所以sin 

=了48

. 

G H:—BH

48 

:一

‘ BG2 5 

图8 

—— —一 

12v ̄-

c。s LBGdt: 

图7 

因为AiB∥平面BlCD,所以 

10、/ 25 

譬蓬圈‘高考版57 

- 

E 璺漂 六大主干知识 

l二 二 :

12x

/ ̄-

C(一、/了,O,0),D(0,一1,0),D。(0, 

即直线 G2与平面G4DG 

所 

,' 

、/ . 25 

1,2).设E(0,1,2+ ),贝0面 :(0,2,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兰Z

. 

25 

以cosO= 

蹲 ’、/2353 7 

^), :(2、/了,0,o), :(、/了, 

法2:(1)因为平面GlA 上平面 

1,一2). 

即直线BG 与平面GctDG 所成角的 

ABCD,平面GABn平面ABCD=AB, 

GIE_LAB,G1E c平面G rAB,所以 

余弦值为 ,, . 

C 

G1E上平面ABCD,从而G1ELAD.又 

11.(1)因为该几何体的正视图 

AB上AD,所以AD上平面GlA .因为 

为矩形,左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c平面Gv4DG2,所以平面G1A 上 

俯视图为直角梯形,所以BA,BC, 

平面G DG》 

C 

BBl两两垂直. . 

(2)由(1)可知,G 上平面A曰cD. 

以B为原点,BA,BB。,BC分别为 

故可以E为原点,分别以直线EB, 

EF,EG 为 轴,y轴, 轴建立空间直 

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角坐标系(如图10).由题设AB=12. 

Ⅳ(4,4,0),B1(0,8,0),Cl(0 8,4), 

因为DlE上平面Dv4C,所以 

BC=25,EG=8,则肋:6,EF=25,EG1= 

c(o,0,4). ‘ 

D 上AC,D1EZD ̄A,所以2—2h=O,所 

8,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 (-6,0,O), 

因为威・-N-ift=(4,4,0).(-4,4,0)= 

以h=1,即E(0,1,3),所以 = 

D(-6,25,0),Gl(0,0,8),B(6,0,0). 

16+16=0,威・ =(4,4,0). 

(0,2,1), =(一、/了,1,3). 

(0,0,4)=0,所以BN上NB1,曰Ⅳ上BlC1 

设平面EA C的一个法向量为m= 

且NB。与曰 C 相交于曰1,所以删上平 

lm上 . 

面C lⅣ. 

怕i【 m J上. A '可得方程组 

(2)设,l=( ,Y,z)为平面ⅣCB1的 

fn. :0. 

fix=O, 

令一 ,,一..以J,l= 

一 

个法向t量,则可得{ j 

0.

所以 (0,25,0),A-- ̄r=(6,0,8). 

In・Ⅳ8 =0 

(0,3,一1). 

设,l=( ,Y,z)是平面GClDG2的 

f( ,y,z)。(4,4,一4)=0, f +y-_z=0, 

又平面DAC的法向量为 : 

f,l r :0. 

【( ,Y,z)‘(一4,4,0)=0 l +y=0, 

个法向量,由{,1. : 得 

(0,2,1),所以可得cos(m, )-- 

取肛(1,1,2), =(4,一4,一4),所 

= 

{【 56  。‘ 故可取,l:(4,0,-3).

lI 兰兰 圭 I:

 

I 

m 

I・I l 

2 

… … 

+&=0. 

 

x/16+16+16・Vl+1+4 I 

 

E-A C—Dl的大小为45。. 

过点G 作G20上平面ABCD于点 

V 

‘ 

(2)J ̄.Dvtb=A硅:A( 一 ),得 

0,因为G2C=G ,所以OC=OD,于是 

点0在Y轴上. 

(3)因为M(2,0,0).设P(O,0,a) 

踣 =(。,I2_A, ),所以 

因为G G2/lAD,所以G。G ∥EF, 

为日c上一点,则 (一2,0,口),因为 

G2O=G1E=8. 

= + :(一、/了,一1,0)+ 

∥平面c ,所以 上,l . 

设G2(0,m,8)(0<m<25),由172= 

,l=(一2,0,a)・(1,1,2)=-2+2a=0=e.a= 

82.4-(25一m) ,解得m=lO, 

(o, 击 , A-I击) .

1.又 平面CNBl,所[A:MP∥平 

所以 =(0,10,8)一(6,0,0)= 

面CNB ,所以当 JP l时, ∥平面 

因为AI尸∥平面 c,所以 上 

(一6,10,8). 

CNB1. 

m,所以一V-Y×0+3× 二.__l+(一1)× 

设曰G2和平面GctDG:所成的角 12.(1)设AC与BD交于D。如图 

l1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 

黝舢 sin = 

击1 =+A o,所以A=寻,2 所以存在点P使 

OAB=2,则A(、/3,0,0),B(0,1,0), 

A,P//平面EAC,此时DlP:PE=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