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第5章MIDI录入及音符编辑

5.1 音轨窗及设置

操作平台:Cubase 或 Nuendo

5.1.1. 创建或增加轨道:

在Project/Add Track菜单或在轨道条中使用鼠标右键可以创建各种录音和控制轨

道。

1.音频轨(Audio Track):作为多轨录音机,用于录制或编辑音频数据。一个音频轨

可以对应若干个调音台的自动化控制。

2.乐器轨(Instrument Track):作为计算机的虚拟乐器轨,用于录制MIDI数据,并

作为MIDI音源发声。

轨(MIDI Track):作为纯粹的音序器轨,用于录制MIDI演奏和控制数据,

并驱动外部MIDI乐器或音源发声。

4.编配轨(Arranger Track):作为数据中心,用于各类数据材料的链接与分配。

5.效果轨(FX Channel Track):作为音频效果插件轨,用于对音频轨Aux Send数字

信号的处理,每个效果通道可以包含最多8个处理器。

6.打包轨(Folder Track):作为一个录音项目管理轨,在轨道数量很大的情况下,用

于将相关联的各类轨道打包管理,便于查看和操作。

7.编组轨(Group Channel Track):作为音频轨的路由器,可将选中的轨道进行编组

或次编组,每个编组轨都有一个通道条。轨道中并不包含信号,但可显示各对应通道的设

置和自动化信息。

8.标记轨(Maker Track):作为帮助操作者快速进行轨道定位的工具,可设置两种标

记。第一种:添加记号轨后Ctrl+点击,出现带有起止点的循环标记,鼠标拖动可改变起

止点。第二种:添加记号轨后Alt+点击,仅仅出现标记的起点序数。Ctrl+M可以打开标

记窗口直接添加或删除标记。到前一标记B,到下一标记N。

9.标尺轨(Ruler Track):MIDI编辑时可以按Bars+Beat(小节/拍)格式显示事件

位置;音频编辑时可以按Seconds(秒)显示;波形采样编辑时可以按Sample格式显示;

在作影视同步制作时,可以按Timecode或60fps格式显示。也可以直接在标尺上点按鼠

标右键设定显示长度位置的格式而不必另开标尺轨。

10.节拍轨(Signature Track):便于较为频繁地改变拍号。

11.速度轨(Tempo Track):可在速度轨中设定并察看速度,也可以Ctrl+T进入速度

窗编辑速度。

12.移调轨(Transpose Track):可以按正负24个半音音高进行移调,主要用于按移

调乐器谱进行移调。

13.视频轨(Video Track):可以通过文件倒入.mov .qt .avi .mpg .mpeg .mp4 .wmv

各种标清或高清视频文件,并可以作简单的编辑,主要目的是用于影视配乐制作。

14.导入MIDI文件:从菜单File/Import/MIDI File进入,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

件,也可以放弃创建而保持MIDI格式。MIDI 0格式:单轨/多声道;MIDI 1格式:多轨

/多声道。如果导入了MIDI 0格式文件后,需要选中单轨多通道的音轨进行拆分。操作:

菜单MIDI/Dissolve Part(拆分声部),可拆分当前的单轨到多轨。

15.节拍设置:Ctrl+T进入速度窗,在标尺的左上角显示初始速度,在标尺栏将光标

指向合适的小节位置,再从标尺上方工具栏右侧的Time Signature工具中设置不同的拍

号。先用铅笔在标尺正下方点击,后修改拍号;左侧设置分子,右侧设置分母。

5.2 MIDI实时演奏录入

5.2.1 准备工作

1. 连接MIDI键盘和监听设备:

通过专用USB、火线等电缆的MIDI接口连接计算机和MIDI键盘、合成器或电子琴,

并打开电源。

通过立体声或多声道音频电缆将音源设备(声卡、外置音频接口或合成器)的线路输

出与监听音箱(有源)相连接,或通过耳机插孔连接专业的监听耳机。

在菜单Devices/Device Setup的VST Audio System(虚拟音频系统)中选择ASIO

你所拥有的专业声卡或音频接口;如果没有,就选择Generic Low Latency ASIO Driver

(低延迟的虚拟接口)。输入/输出的延迟越低越好。超过25毫秒以上时将无法准确进行实

时演奏录入。

2. 测试虚拟乐器或外部音源

使用虚拟乐器:在轨道区通过鼠标右键建立虚拟乐器轨(Instrument Track),确定轨

道数(Count),确定乐器,如Cubase或Nuendo自带的HALionOne音源;然后在音

源的Load Preset中加入一个乐器。

3.通过演奏可测试是否线路接通,同时也可以在音源面板上调节音色的音头或亮度等

包络。

使用外部音源:在轨道区通过鼠标右键建立MIDI轨,确定轨道数,

4.实时演奏录入时一般都需要打开节拍机(C键)。使用外部MIDI键盘时需要打开

MIDI接口图标(MIDI Input);使用虚拟键盘(Alt+K)时则不需要。(Cubase 5:菜单

Devices/Virtual Keyboard,Alt+K。Nuendo 4中无此选项),或者外接MIDI键盘输入

音符。使用虚拟键盘可用左右箭改变音符的八度音位,用上下箭改变音符的力度

(Velocity),可用多音符同时弹奏的方式输入和弦。

5.打开预备拍:选中走带控制栏CLICK右侧的||*预备拍打点(Precount/Click)。设

置节拍机:点击TEMPO,出现FIXED时,可直接写入速度,并以当前速度演奏播放;当

TEMPO处于TRACK时,可以Ctrl+T打开速度窗进行细致的变速处理。节拍机设置

(Metronome Setup):Ctrl+点击节拍机进行设置。提示:音频打点的反应速度快于使

用MIDI音源。

6.实时MIDI输入量化:在Project窗口上方右侧的量化(Quantize)下拉式菜单中

选择合适的量化精度,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1/16音符;在Quantize Setup中可以设置三

连音、摇摆或附点音符节奏的量化偏移量。

7.确定合适的演奏速度:取消走带控制栏的TEMPO选项,而选中的目的是按速度轨

设定好的变化进行播放或录音;Shift+T写入与本人键盘演奏水平相适应的速度。

5.2.2 音乐录入

1. 选择录入方式:在走带控制板左侧有录入三种方式可选择:Normal常规(分部叠

加)、Merge合并(数据合并)和Replace改写(刷新重录)。建议通常情况下选择Replace

方式;在录制打击乐轨时可使用Normal或Merge方式进行多次叠加或合并录音。插编

录音(Punch In/Out):当一段录音完成后,需要在中间加入或改写一段音乐则可以使用

Punch录音。

2. 实时录入:鼠标操作走带控制板,或使用R键准备录音,小数字键盘*键开始录音;

如果出错后,建议使用Ctrl+Z后悔。在标尺处用鼠标直接点击定位或使用快捷键操作,如

小数字键盘的+号或-号键可快进或快倒。

3. 步进录入:在轨道窗选择铅笔工具先行划一段区间后再回车或用箭头工具双击进入

钢琴窗,或Ctrl+R进入乐谱窗进行编辑。可使用鼠标、虚拟键盘(Alt+K)输入音符与和

弦。

4. MIDI键盘的力度控制:无论实时还是非实时录入音符都应注意控制外部MIDI键盘

的连奏或断奏的触键感和力度变化,这些参数可以随音符被记录,以保持更多的人性化演

奏效果。使用鼠标则无表情变化,但可以事后用铅笔工具进行编辑。

5. 延音踏板的控制:使用MIDI延音踏板时要注意新式的踏板有全开和半开两级变化,

延音踏板=cc64。在跨小节时如使用过踏板,而后一小节因出现错误需重新录入时,必须

注意前一小节的踏板关闭动作信息不被删除,否则会出现一直鸣响的无限循环状态,此刻

应该发出重新设置(Reset)命令(菜单MIDI/Reset);如果前后小节的踏板开关动作分

不开,就需要整体重新演奏录入一遍,当然,也可以在钢琴窗、事件窗中的合适位置输入

cc64的0参数。

6. 音量和表情控制:可以使用MIDI键盘的控制器,如音量或其它旋钮、推子、呼吸

控制器等进行实时录入控制。也可以事后在钢琴窗中使用铅笔工具或线性工具进行编辑。

一串音的音量改变可以调整Velocity(力度)曲线,力度不仅关乎音量,还关乎发音的质

感。而单点发音(包括和弦)则必须使用铅笔或线性工具来改变cc7或cc11控制号的曲

线。建议虚拟乐器轨使用cc7音量控制号,而在MIDI轨中则使用cc11表情控制号为好。

提示:控制单一长音(和弦)的渐强或“强后弱——再渐强”时,需要先行将这些长音的

Velocity提升至最强时才有明显的效果。另,如果选择一个专门的“强后弱——再渐强”

的采样音色来表现,如“铜管乐器”,则更具感染力。木管或弦乐有时需要颤音变化,可使

用Modulation Wheel进行实时控制,或在钢琴窗中使用铅笔工具进行编辑。

7. 音色表现控制:恰当地使用MIDI控制器在演奏的过程中微动地改变音色,如音头

(Attack Time)变软等,可以创造一件乐器更多的“真实感”,也可以事后在钢琴窗中使

用铅笔工具进行编辑。恢复时间(c72)、音头(cc73)、亮度(cc74)等。

8. 滑音控制: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滑音轮控制器演奏滑音,可以在MIDI设置中设定滑

音范围的音程度数;第二种方法是使用cc65号控制号调整滑音时间,并打开cc5的滑音

开关。

提示:当连奏演奏时,滑音具有“推弦”的效果,如古琴、吉他等乐器。

9. 乐器演奏法模拟控制:许多有表情、有变化的音色不是一个Patch做成的,可能有

硬弦乐(Hard Ensemble)、软弦乐(Slow Ensemble,Lovely Ensemble)、上弓、下弓、

颤弓、拨弦、滑奏等等组合音色的运用来完成一个弦乐声部的编曲,既可以用多轨形式来

做,也可以使用Program程控号在单一轨道中变换不同的Patch来实现。上下弓用cc7

或cc11的渐强渐弱实现;跳音、保持音用量化或者在钢琴窗中使用铅笔工具进行编辑。

提示:管弦乐中不要使用Violin、Viola或Cello等单件采样乐器,而要使用Section

中的Chamber或Ensemble。记住:选用一个好的虚拟乐器音源可以事半功倍。

5.3 钢琴窗编辑技巧

5.3.1 基本录入

1. 选择最小音符时值:轨道窗上方的(绝对)Quantize(量化);其右侧的Length Q

的意义是与左侧分离,或小于或大于右侧,以创造断音或延音效果。

2. 选中Length Q右侧的Step Input。

3. 使用鼠标输入、虚拟键盘或MIDI键盘输入;并使用拖拽方式,或选中音符条(变

黑)之后,用Shift+Alt+左右箭,或Ctrl+Alt+左右箭来修改音符长度;或Ctrl+左右箭

来移动音符。Ctrl+左右箭从前往后删除音符,Shift+左右箭从后向前删除音符(注意蓝色

光标位置)。

4. 用箭头工具可选择多个音符进行拷贝粘贴(Ctrl+C/Ctrl+V),或删除(Delete键);

胶水工具(Glue)可以将两个挨在一起同音高音符连结成一个更长时值的音符。

5. 通常在进行MIDI编曲时我们需要自动对齐网格>|<(Snap)、MIDI事件(Event)、

(Shuffle)、磁性光标(Magnetic Cursor),等等,而在录音或音频编辑时,我们有可能

不需要对齐网格,使光标可以处于任意位置开始编辑。

5.3.2 MIDI控制

6. 控制项目:钢琴窗下方可拽出一个控制号图形编辑区域,其中预置的控制项目是跟

随每个音符变化的Velocity(力度)。此外,从拉下式菜单中可以选择Pitch Bend(滑音

轮)、Aftertouch(触后感)、Poly Pressure(多重压力)、音色改变(Program Change)、

专用系统信息(System Exclusive)、选择音色库(Bank Select,cc0)调制轮(Modulation,

cc1)、呼吸控制(cc2)、滑音时间(cc5)、音量(cc7)、声相(cc10)、表情(cc11)、

延音踏板(cc64)、滑音开关(cc65),以及音色的泛音量(Harmonic,cc71)、恢复时

间(Release Time,cc72)、音头(Attack Time,cc73)、亮度(Brightness,cc74)等

控制项目。

7. 图形编辑:项目的连续变化参数输入可用铅笔或线性方式编辑;项目的开关可用铅

笔或输入数值的方式编辑;可用橡皮工具擦除图形;也可以选中后delete。

8. 鼓机编辑:从菜单MIDI/Open/Drum Editor进入鼓机编辑窗。使用鼓槌工具在九

宫格内,以键位/节拍点为单位进行步进编辑,注意用左下方的Velocity(力度)来创造套

鼓中各声部各音符的强弱变化,获得演奏的人性化效果。提示:在鼓机窗中,使用鼓槌既

可以写入音符,重写一次也能删除音符。

9. 逻辑编辑:选中MIDI轨道上需要进行统一处理的音符或事件,进入菜单

MIDI/Logical Editor,在逻辑编辑窗左上角有可作不同事件的滤波编辑。

5.4 乐谱窗编辑技巧

5.4.1 基本录入

Ctrl+R进入乐谱窗。

1. 选择最小音符时值:

2. Ctrl+左右箭可前后移动音符。

5.4.2 MIDI控制

5.4.3 显示量化

在乐谱窗中

5.4.4 乐谱设置

从乐谱上方Functions的i图标可进入乐谱设置(Score Settings)。

1. 在Project(项目)中可设置Notation Fonts(谱型库)、Notation Style(乐谱风

格)、Accidentals(临时升降号)、Text Settings(文本设定)、Chord Symbols(和弦记

号)、MIDI Meaning(MIDI含义)、Guitar Library(吉他和弦指位)、Spacings(乐谱

空间处理)。

2. 在Layout(谱面设置)中可设置是否显示谱行(轨道)的名称(N)、记号(L)、

转调(D)、Layout Name(乐谱名称),平均空间,谱面尺寸等项目。

3. 在Staff(谱行设定)中可预设(Presets)谱行乐器、乐器的全名与缩写、显示量

化、调号、移调乐器等。单声部或多声部谱表、吉他定弦等。

4. 在Text(文本设置)中改变字体、风格和文本层次等。

5.6作业五

5.7快捷键

左侧光标:E

右侧光标:D

移动到光标:Ctrl+L

录音准备:R

录音键:小数字键盘*

播放:回车键

开始/停止:空格键

停止:小数字键盘0

打开节拍机:C

量化:Q

输入速度:Shift+T

倒带:-

快进: Shift+小数字键盘+

快倒: Shift+小数字键盘-

向前:小数字键盘+

后退:小数字键盘-

输入位置:Shift+P

定位下一事件:N

定位前一事件:B

输入左侧入点: Shift+L

输入右侧出点:Shift+R

打开文件:Ctrl+O

创建新文件:Ctrl+N

关闭文件:Ctrl+W

退出编辑:Ctrl+Q

保存文件:Ctrl+S

另存文件:Ctrl+Shift+S

保存新版本:Ctrl+Alt+S

打开乐谱编辑器:Ctrl+R

打开/关闭编辑器:回车键

显示/隐藏信息:Ctrl+I

显示/隐藏探测窗:Alt+I

显示/隐藏轨道全局察看:Alt+O

全景:Shift+F

缩小:G

放大:H

轨道宽度放大:Alt+下箭

轨道宽度缩小:Alt+上箭

事件变焦:Shift+E(钢琴窗、事件窗有效)

聚焦选项:Alt+S

插入标记:Insert键

在标记窗中设定标记1、2:Ctrl+1,2

到标记1、2:Shift+1,2

设定标记3-9:Ctrl+小数字键盘3-9

到标记3-9:小数字键盘3-9或Shift3-9

设定左定位:Ctrl+小数字键盘1(鼠标选择位置后执行)

设定右定位:Ctrl+小数字键盘2(鼠标选择位置后执行)

到左定位:小数字键盘1

到右定位:小数字键盘2

定位下一标记:Shift+N

定位前一标记:Shift+B

定位选择:L

定位器到选择处:P

设定左定位:Ctrl+小数字键盘1

设定右定位:Ctrl+小数字键盘2

循环选择:Shift+G

召回循环标记1-9:Shift+小数字键盘1-9

打开缓冲池:Ctrl+P

打开速度轨:Ctrl+T

设置:Shift+S

显示/隐藏轨道颜色:Shift+C

使用外同步:T

Retrospective Record: Shift+小数字键盘*

播放选择区间:Alt+空格键

循环录音:踏板/

自动插编入点:I

自动插编出点:O

返回0点:小数字键盘.

向上:上箭

向下:下箭

向左:左箭

向右:右箭

上加:Shift+上箭

下加:Shift+下箭

左加:Shift+左箭

右加:Shift+右箭

到底:End键

添加选择:Ctrl+空格键

选择工具:1

范围工具:2

分裂工具:3

胶水工具:4

删除工具:5

哑音工具:7

画笔工具:8

演奏工具:9

鼓槌工具:0

插入编辑:Ctrl+Shift+I

插入静音段:Ctrl+Shift+E

在光标处分裂:Alt+X

分裂范围:Shift+X

调整推子范围:A

自动对齐网格:Shift+Q

哑音:M

独奏:S

编组:Ctrl+G

拆散编组:Ctrl+U

锁定:Ctrl+Shift+L

解锁:Ctrl+Shift+U

关闭事件:Shift+M

哑音/打开:Alt+M

吸附开/关:J

推子淡入淡出:X

查询缓冲池:Ctrl+F

控制板:F2

打开调音台:F3

VST设备连接:F4

打开媒体埠:F5

搜寻媒体埠:Shift+F5

打开Loop游览器:F6

打开音色游览器:F7

打开视频轨:F8

前一步工具:F9

下一步工具:F10

VST乐器设置:F11

VST性能表现:F12

打开虚拟键盘:Alt+K

轨道滚动显示:F

全选:Ctrl+A

全不选:Ctrl+Shift+A

打开编辑器:Ctrl+E

复制:Ctrl+C

粘贴:Ctrl+V

原地粘贴:Alt+V

粘贴时间:Ctrl+Shift+V

加双:Ctrl+D

重复:Ctrl+K

擦除:Ctrl+X

后悔:Ctrl+Z

重做:Ctrl+Shift+Z

擦除时间:Ctrl+Shift+X

删除:Del或返回键

删除时间:Shift+返回键

锁定/解锁工作空间:Alt+小数字键盘0(菜单Window/Workspaces)

新空间:Ctrl+小数字键盘0

组织空间:W

工作空间1-9:Alt+小数字键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