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

一、笔记本电脑的介绍

portable、laptop、notebook computer,简称NB,又称

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港台称之为笔记型电脑[1]),是一

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当前的发展趋

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像

Netbook,也就是俗称的上网本,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

带方便。对主板,CPU要求都有不同。目前比较主流的上网本

包华硕的易PC、宏基的Aspire one、联想的S9、S10、富士通

的U2010、金威尔的K98、超人的S30、京华的PC-210、万利达

等等。为了缩小体积,笔记型电脑通常拥有液晶显示器(也称

液晶屏LCD)。除了键盘以外,有些还装有触控板(touchpad)

或触控点(pointing stick)作为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

就现在来看,笔记本电脑从用途上一般可以分为4类:商务型、时尚型、多媒体应用、

特殊用途。商务型笔记本电脑的特征一般可以概括为移动性强、(电池)续航时间长;时尚

型外观特异也有适合商务使用的时尚型笔记本电脑;多媒体应用型的笔记本电脑是结合强

大的图形及多媒体处理能力又兼有一定的移动性的综合体,市面上常见的多媒体笔记本电

脑拥有独立的较为先进的显卡,较大的屏幕等特征;特殊用途的笔记本电脑是服务于专业

人士,可以在酷暑、严寒、低气压、战争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机型,多较笨重。

二、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有着不同的解答。

1996年,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

磅(约合14公斤),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坚

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

上的“开山鼻祖”。

美国人争吵不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

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

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生“谁制造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争执,关键在于日本人和美

国人对笔记本电脑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纪80年代初,IBM开发出个人PC后,人们梦想

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1983年,《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

脑”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当时包括苹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

推出了这种产品。在美国人看来,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东芝、松下和索尼等厂商则热衷于开发一种被称为“移动P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