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

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成员:马文刚(生工)郝俊康(动画)刘 雯(信息)尹冬梅(建工)吴海霞(化工)

路继勇(电气)刘海洋(外语)朱哲伦(经管)李 纯(材料)张晓帅(化工)

近年来,经济社会稳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高校的扩

招,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高淘汰率等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

教学手段信息化、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如何抓好当代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已成为众多高校

关注的问题。

一、学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气,是其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

神等内在品格在学习上的外部反映,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

的总和。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的主题,其实质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不仅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教学传统和学人品质,也是衡量其

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

进,在高校学生群体学风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当前已经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关注。

学风正,则事业实;学风浓,则事业兴;学风优,则事业强。

..

二、我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QQ聊得快,微博翻得

明。琢磨打游戏,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看言情,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行。是非宿舍

里,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这首词基本上揭示了当前学风存在的瑕疵。

1、学风突出的问题 :

(1)“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2)“不知道该学习什么”

—— 学习方法不得当,存在着被动灌输倾向。

(3)“不知道该不该学习”

——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

(4)“不知道该怎么学习”

——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工作关系。

2、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1)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客观事实形成的落差。

(2)报考专业的盲目性与入校后专业选择上的限制,许多学生学非所愿、学非所长。

3、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1)部分学生不能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

(2)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4、缺乏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精神

(1)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使自己放松了对学习的高要求。

(2)挣脱了家长和老师的束缚,缺乏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品质。

忽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偏重社会活动。

5、没有把学习作为第一种能力来看待,忽视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科技制作项目等获

得学习能力的培养。

6、学习纪律松懈,考试作弊屡见不鲜

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怠学、厌学、混学。考试挂科、降级。

7、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功利性强

..

(1)有些学生上大学只为混张文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认凭感性择课而上,忽视道德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对一些课程忽视其存在。

8、沉迷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游戏成瘾,导致作息时间混乱,身心健康受损,学习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紧张,形成

恶性循环。

9、专业思想不稳,存在厌学情绪

对所学专业的就业过于自信或缺乏信心,或认为大学开设的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用,学

习上表现出没动力。

三、学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学校、学生和家庭等诸多因素。

1、社会因素问题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非主流文化的侵蚀对学风建设起了很大冲击。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手段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享

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直接或间接折射到高校中来,从而引发

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非主流文化对校园的浸染无处不在,及时行乐、相互攀

..

比之风,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心浮气躁,“短信文化”、“网络依赖”等很容易令学生意志消沉、精

神颓废。

2、高校因素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连续几年的扩招,给学校的管理及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有

限的空间、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学校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教学改革滞后,教学设施不足,学生

学习生活的环境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监控体制不健全,缺乏针

对学风建设的必要的、系统的规划,缺乏抓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2)高校教育者重科研轻教学。很多高校过于注重科研而忽视了教学,给教师施加的科研

压力过大,使得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从而无暇兼顾教学。从教师层面上看,很多

教师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有甚者把教书和育人划分开来,认为任课老师只负责教书,

育人是思政工作者的责任,对教育学生没有耐心,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教风的不良影响。学风与教师的师德及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不注重因材施教和知识创新与传授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失去兴趣,从而注意力转移。教师

教学缺少吸引力,学生旷课现象愈加普遍,旷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教学水平低

(4)高校自身教育管理存在弊端,没有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科研指导教师组成的多元

导师队伍。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教育体制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要求,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

体制不健全、对教学质量评价不合理等。学风建设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阻力大,学风建设措施的

制定者对学生的需求没有做深入了解,导致学生不配合,甚至抵触。

(5)没做到宽严结合、张弛有度。搞好学风建设,一方面对学生要纪律严明,狠抓上课出

..

勤率、整治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肃考风考纪,另一方面也要人性化管理,不搞“保姆式”、

“家长制”模式,过于刻板、教条的管理。

3、学生因素问题

(1)学生缺乏理想,学习动力不足。从目前现状来看,大学前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好好学

习,评价标准就是学习成绩。高考给广大学生带来的压力在进入大学后得到释放,很多家长和中

学教师给学生灌输“迈过高考就可以轻松”的思想,以至于学生在大学期间放纵自己,沉迷网络

游戏、看小说等,荒废学业。

(2)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

端正。大学学习的特点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开放性,要求学生在这种主动性支配下,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具备踏实的学习作风。有的大学生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主导下,没有明确的

学习目标,也有的在学习目的上功利主义色彩较浓。

(3)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考试作弊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由

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

成绩不理想,甚而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考试作弊存在侥幸心理,不能正确认

识考试这种检测形式,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4)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制力较差,严于律己、刻苦钻研精神欠缺。随着高等

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从小就没有养成很好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学

校,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增加了难度。一些学生上大学后,就认为自己进了“保

险箱”,到了“终点站”,缺乏学习的动力,丧失了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

..

4、家庭因素问题

(1)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中不良因素会导致学生学习观的扭曲,容易出现应付学

习、盲目学习、被动学习的消极状态。一是望子成龙的思想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期望值太

高,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产生物极必反的状态;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有的父母

过分溺爱子女,对其学习不管不问,顺其自然;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简单粗暴,迷信“黄金棍儿

出好人”,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家长不关心学生的成长,认为学生送到了大学,就可以放心的任其自由成长,忽视了

家庭教育的作用,失去了与老师联系、连接的纽带作用。

四、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正确认识,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使高等教育做到宽进严出。完整的

建立一个优良的学风体系需要至少一届学生,良好学风的自动传承才是完整优良学风体系建成的

标志。

1、正确认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进一步

调整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真正使高等教育做到宽进严出。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充

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化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

造思维、学习能力、自学习惯。在教学改革上,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将先进

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

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端正学习态度。要充分利

..

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即“两课阵地”的作用,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

学生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并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起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全方位、立体化搞好学风建设。一是

学校重视,使学风建设真正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二是社会关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

的栋梁,全社会都应当营造帮助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以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和影响高校学风

建设。三是家庭配合。学校应当畅通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清楚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和重要

性,齐抓共管,营造良好学风。

4、严抓教学环节,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以教风促学

风。高校教师通过自身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高

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采取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

和监督机制,促使广大教师形成自律意识。

5、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材。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并培养

一支得力的班级干部队伍,要不断教导学生干部以身作则,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突

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

6、健全考务管理制度。没有严明的考风考纪,良好的学风就难以形成。建立健全考务管理

制度,严格教学要求,维护考试制度建设的严肃性,建立考风、考纪督察机制,加强考试违纪教

育和考试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形成正确的舆论和风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严肃

性和考试违纪的危害性。

..

7、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在大学期间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前景及

人才培养规格是非常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要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各阶段,根据所学的课程内容和

学习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生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接受所学专业,培养学习兴趣,

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全程教育,使学生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

标、就业方向等,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

8、丰富课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风和学

风建设,是发挥师生主导作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具体形式,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具

有很大的熏陶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想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同时

要抓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9、制定科学、合理的学风建设制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优良学风意

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采取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志愿者评比、科

技竞赛奖励、优秀班级团支部评比、榜样在身边等引导和激励措施,创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切实达到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培养优良学风既是

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对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