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PF 为什么会产生环路
网络拓扑变化导致的链路状态信息不一致
OSPF协议配置错误
多进程互引‌
虚链路配置错误‌

1.1 、OSPF 解决环路的办法

‌SPF算法‌:
‌区域间防环机制
‌水平分割‌

SPF算法‌:
在同一个区域内,所有的路由器拥有相同的LSDB(Link State Database),基于这个数据库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无环路径树,从而消除区域内环路‌
‌区域间防环机制‌:OSPF规定所有非骨干区域必须直接和骨干区域相连,非骨干区域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骨干区域进行中转
‌水平分割‌:ABR(Area Border Router)只会将三类LSA转发到骨干区域,防止路由信息的重复传播,从而避免环

2、OSI七层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第七层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服务应用:http、ftp、dns)
第六层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第五层会话层: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第四层传输层: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TCP协议和UDP协议) 设备:防火墙 数据传输单元:段
第三层网络层:寻址和路由选择(IP协议、ICMP协议)设备:路由器 数据传输单元:包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以太网协议 ) 设备:二层交换机 数据传输单元:帧
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设备:HUB 数据传输单元:比特  

3、BGP选路规则(共13条):
- 如果此路由的下一跳不可达,忽略此路由
- 优先协议首选值(PrefVal)最高的路由(首选值默认为0)
- 优先本地优先级(Local_Pref)最高的路由
- 优先本地生成的路由
- 优先AS路径(AS_Path)最短的路由
- 比较Origin属性,依次优选Origin类型为IGP、EGP、Incomplete的路由
- 优选MED最优的路由
- 优选从EBGP邻居学来的路由(EBGP路由优先级高于IBGP)
- 优选到BGP下一跳IGP Metric较小的路由
- 当以上全部相同,则为等价路由,可以负载分担
注:AS_PATH必须一致;当负载分担时,以下3条原则无效
- 优选Cluster_list最短的路由
- 优选Originator ID或Router ID最小的路由器发布的路由
- 比较对等体的IP Address,优选从具有较小IP Address的对等体学来的路由

4、NAT的种类

1、静态nat,一对一转换
2、动态nat,多对多转换
3、napt 网络地址转换,也成为pat,允许多个内部地址转换成同一个公有地址,多对一,通常是企业,家庭上网方式
4、easy ip  允许将多个内容地址映射到网关接口地址上的不同端口,于napt很像,区别在于easy ip
     绑定的是网关接口地址,而不是地址池中的一个地址
5、nat server ,每一个来自相同内部ip于端口,到一个特定的目的地址和端口的请求,都映射到一个外部ip和端口

5、ospf和bgp的区别
OSPF 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AS内部,追求最短路径和快速收敛。链路状态,SPF算法,企业内网。
BGP 外部网关协议(EGP)用于AS之间,侧重策略控制和稳定性,路径矢量,互联网ISP之间、大型企业跨AS路由。
复杂网络通常同时使用两者(如OSPF跑内网,BGP连外网)。

6、IS-IS目前只支持点对点和广播网络类型。OSPF支持以下网络类型:
1. 广播多路访问(Broadcast):如以太网,自动选举DR/BDR,使用组播通信。
2. 非广播多路访问(NBMA):如帧中继,需手动指定邻居,选举DR/BDR。
3. 点对点(P2P):如PPP/HDLC链路,无需DR/BDR,直接组播通信。
4. 点对多点(P2MP):将NBMA模拟为多个P2P链路,无DR/BDR。
5. 点对多点非广播(P2MP-NB):类似P2MP,但需手动配置邻居。
6. 环回接口(Loopback):视为独立主机路由(/32)。

7、运维常见故障有哪些
一、物理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