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在前:拆后盖把sata固态拆下来,等一会儿再装上去,开机等一会儿,看着桌面相关分区文件图标恢复你盘就活了。
事故原因:嫌用了几年的固态分区E,F盘里的文件转移太慢,用了DiskGenius扫了分区发现柱面坏面巨多,吓到了连忙把软件关了,期间弹出一些弹窗没仔细看乱点了,重启电脑后相关分区以及磁盘整个失联。
期间过程:在b站视频和评论区看到,有朋友用sata转usb外接电脑成功识别后迅速备份恢复的,当时觉得一个转接头很便宜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想这么走来着,也有朋友说这种磁盘未知,容量未知,提示格式化的相对b站普遍视频都是针对磁盘未知,容量显示,提示格式化的情况来说很绝望,要么硬件坏了,要么就是专业软件也识别不到磁盘分区,只能寄送修复,当时我也很慌找遍了各种网站,加上磁盘丢失了两个分区,消失了一堆软件,导致查资料时非常不方便在解压和安装相互关联的内容时,特别麻烦,越搞越难绷,最后想司马当活马医先拆下来试试,一遍都快点下单转接头了,想想试试,有用就第一步也省了。
心路历程:好了这是碎碎念了,先把步骤试了成功有空就看,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可能也会失败。。这电脑的问题让我想起最近一些事情,每次想在技术的某个方向有点造诣说不上,起码越看越能看得懂一点,但实际总是学了大半天感觉过了门槛就立马一个巨大落差的瓶颈卡着过不去。很难受的感觉,可能还是学的时间太短了嘛,总觉得逻辑思维跟不上才是主导因素,遇到的瓶颈感觉之前学的铺路一点没用,根本没进门槛,在自娱自乐。。好在今晚把电脑复活了,感动了一下自己,开心了会儿,毕竟这个问题我在网上各个地方找遍了没找到方法,都找专业维修师傅或者报废掉了,我意外成功了,庆幸在这种小事上坚持了一下,迈出了自己尝试而不直接报修的地步,报修一下又不知道得多少钱哈哈,省钱是第一生产力。有个小特点,每次被自己击垮后,做出点自己满意的事情,觉得尽管在别人眼里很无聊,但都想广而告之,为此很喜欢到处分享,其实最后发现我这一小举动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反馈,我喜欢写长文字,喜欢把细节写出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各个地方发布,帮助很多当时和我一样慌张的朋友,太能理解了,也有不少朋友在别的事情上参照我的详细回复成功解决问题,看着很多点赞和谢谢也很有力量。在这快快快的时代,快的停不下来,省省省时间的时代,就算打开朋友圈看看自己最能接触到的一圈人的状态也都是三言两语+九宫格像在完成任务发布自己过的还不错,但还是觉得文字多点心声多点内容更能具象化每一个当下。
很可惜每次问题一出现赶着解决问题没记录问题最初的图片,只能放一张再次从找回的分区里回归的图片结尾,珍贵的数据资料又回来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