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

硬盘常见故障排除实例50

硬盘常见故障排除实例

1.开机时硬盘⽆法⼯作

故障现象

开机时硬盘⽆法⾃举,系统不认硬盘。

分析处理

这种故障往往是最令⼈感到可怕的。产⽣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硬盘主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表现为硬盘主引导标志或分区标

志丢失。这种故障的罪魁祸⾸往往是病毒,它将错误的数据覆盖到了主引导扇区中。市⾯上⼀些常见的杀毒软件都提供了修复

硬盘的功能,⼤家不妨⼀试。但若⼿边⽆此类⼯具盘,则可尝试将全0数据写⼊主引导扇区,然后重新分区和格式化,其⽅法

如下:⽤⼀张⼲净的DOS启动盘启动计算机,进⼊A:>后,输⼊以下命令(括号内为注释):

A:>DEBUG(进⼊DEBUG程序)

F1003FF0(将数据区的内容清为0

A400(增加下⾯的命令)

MOVAX0301

MOVBX0100

MOVCX0001

MOVDX0080

INT13

INT03

G=400(执⾏对磁盘进⾏操作的命令)

Q(退DEBUG程序)

⽤这种⽅法⼀般能使你的硬盘复活,但由于要重新分区和格式化,⾥⾯的数据可就难保了。以上是硬盘在⽇常使⽤中的⼀些常

见故障及解决⽅法,希望能对⼤家有所启发。如果硬盘的故障相当严重并不能⽤上述的⼀些⽅法处理时,则很可能是机械故

障。由于硬盘的结构相当复杂,所以不建议⽤户⾃⼰拆卸,⽽应求助于专业⼈员予以维修。

硬盘提⽰写⼊缓存失败

故障现象

最近朋友送我⼀块120GB的希捷SATA硬盘,我挂在⾃⼰的机器上当从盘使⽤。但是碰到⼀个问题,这块硬盘开机时可以正常

读取,过⼀段时间之后(20分钟左右)就提⽰写⼊缓存失败,然后就⽆法读取了;不过,重启计算机⼜可以继续使⽤,过⼀

会⼜重复上述现象。

分析处理

SATA硬盘是不分/从盘的,你可以在BIOS中指定从哪块硬盘启动。你说的故障有两种可能,⼀种是硬盘数据线接触不良;

另⼀种则是SATA硬盘本⾝可能出现了问题。对于前者,通常是由于SATA插槽与插头松动所致,可以想办法加固⼀下(如使

⽤橡⽪盘捆起来或⼩纸⽚垫⼀下),看问题能否解决。对于后者⽽⾔,可能是硬盘本⾝过热,或芯⽚故障所致,硬盘本⾝过热

的话,可以想办法安装硬盘散热器。或是芯⽚有问题,只能送修了。

3.安装双硬盘盘符交错

故障现象

在使⽤双硬盘时,在多分区的情况下,主硬盘的主分区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第⼆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第

⼀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

分析处理

要使加第⼆硬盘后盘符不发⽣变化,解决办法有两个:如果⽤的是Windows的话,⽐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硬盘设为

NONE即可,但是在纯DOS下不认第⼆硬盘。第⼆种⽅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

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硬盘只有⼀个分区的话,也不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此外,还可能使⽤计算机

硬盘⼚商提供的辅助软件,重新设定硬盘盘符。

4.电脑启动蓝屏提⽰check

故障现象

电脑启动蓝屏提⽰check……,有时是check you rD;有时是check file system

分析处理

像此种情况,⼀般是C盘或D盘上有坏扇区,可以在命令提⽰符下输⼊Chkdsk/f检测修复D盘,也可以⽤硬盘坏道检测⼯具检

测⼀下,如DOS下的mhdd

调出命令提⽰符⽅法:点开始,选择运⾏,在弹出框中输⼊“cmd”后,点确定,调出命令提⽰符。若修复D盘,则输⼊

Chkdsk D:/f后,回车。修复其他⽅法参考此例。

硬盘⽆法⽤Ghost

故障现象

请问SATA的硬盘是否可以做Disk to DiskGhost

分析处理

SATA硬盘是可以做Ghost的,普通版本的GhostSATA硬盘还原和并⾏硬盘的还原还是略微有差别的。由于主板的差别,⽤

SATA硬盘做Ghost的具体实现⽅法也不全相同。但⼤体上还是⼀致的。这⾥我们以AsusP4P800主板为例来说明⼀下:

⼀个SATA硬盘挂在SATA1接⼝,⼀个CD-ROM挂在Primary IDE接⼝(设为主键);启动计算机,进⼊BIOS设定,在主菜单

中选择IDE Con?guration,将Onboard IDE Operate Mode 改为Compatible Mode,在[Enhanced Mode Support On]中选择

[Primary P-ATA+S-ATA],在BIOS⾥调完这些选项后,保存退出,从光盘启动计算机,直接运⾏Ghost,问题即可解决。

6.整理磁盘碎⽚时出错

故障现象

电脑当运⾏磁盘碎⽚整理时,到D10%时出现因为出错,Windows⽆法完成驱动器的整理操作……IDDEFRAG00205”

样。按提⽰对D盘进⾏磁盘扫描(完全选项)⼜说磁盘⽆坏道。

分析处理

磁盘碎⽚整理实际上是要把磁盘⽂件在磁盘上的物理位置作调整和移动。为了保证磁盘碎⽚整理完成之后,所有的⽂件都能够

正常地⼯作,必须保证⽂件存⼊的新位置中的柱⾯和扇区没有缺陷。

因此⼀般在进⾏磁盘碎⽚整理之前,最好做⼀次磁盘扫描,以便剔除或修复有缺陷的

磁盘区域。可能是由于在进⾏磁盘碎⽚整理之前,没有做磁盘扫描,⽽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有某些缺陷,使得整理磁盘不能继续

进⾏。磁盘上的某些缺陷(不是物理损伤)是可以修复的。

7.电脑硬盘有异常响动

故障现象

电脑机箱加了个风扇,另外还超了频,开始⼏天会出现硬盘怪响,后来只要开机10多分钟后,硬盘就发出两声很响的

声。响声过后死机或硬盘狂读。接“Ctrl+Alt+Del”键⽆反应。

分析处理

⾸先拆下硬盘,接到另外⼀台电脑上,扫描后发现硬盘并没有坏扇区。作为主盘启动使⽤也⼀切正常,说明故障并不是由硬盘

引起的。拔下风扇电源插头,降频后使⽤⼀个多⼩时都未再出现硬盘怪响,也未再死机。说明故障是由于电源供电不⾜引起,

换上⼀个电源后,运⾏⼀切正常。

8.卸下⾮引导硬盘后不启动

故障现象

电脑在启动时屏幕提⽰“Second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

分析处理

出现该提⽰是因电脑第2根数据线上的主盘被卸下,⽽未在CMOS中重新检测硬盘,或未去掉所卸下硬盘的参数造成的。只要

CMOS中重新检测硬盘,或在“Standard CMOS Setup”项中选“Secondary Master”项,把此处改为“None”保存设置后即可。

9.硬盘如何散热

故障现象

在电脑运⾏⼀段时间后,我就会发现硬盘表⾯⾮常烫⼿,性能也会受到⼀定的影响,经常会由于温度过⾼⽽引起频繁死机。如

何给硬盘降温?

分析处理

最简单⽅法,在硬盘的左右两侧均匀地涂上硅脂,当我们把硬盘固定在机箱的仓位架上时,热量可以通过硬盘两侧与⾦属架的

接触传到机箱上,从⽽通过机箱外壳释放出来。这种把机箱当作散热器的⽅法简单⽽实⽤。另外也可以买个专门的硬件散热

器,不过建议不要⽤带风扇的劣质散热器,因为即使很轻微的风扇转动,也会对⾼速转动中的硬盘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我们

推荐为硬盘加装带风扇的散热器,或在没有接触硬盘的机箱架上加装风扇来为它散热。

10.硬盘受潮引起不能使⽤

故障现象

电脑长时间未使⽤,当系统启动时内存⾃检正常,⾃检完后,读硬盘时声⾳⼤⽽沉闷,并显⽰“1701Error. Press F1 key to

continue.”,按“F1”键后出现“Boot disk failure type key to retry”,当击键重试时死锁。⽤软盘启动时,也显⽰“1701Error. Press

F1 key to continue”,按“F1”键后A盘启动成功,却⽆法进⼊硬盘,并显⽰“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分析处理

系统提⽰“1701”错误代码,表⽰在加电⾃检过程中已经检测到硬盘存在故障,⽤⾼级诊断盘测试硬盘,但系统不承认已装放硬

盘。根据上述情况初步判断故障是由硬件引起,

打开机箱,将连接硬盘驱动器的信号电缆插头、控制卡等重新插紧,开机重试,故障仍然存在。考虑到长时间未开机使⽤,引

起硬盘及硬盘适配器等元件受潮损坏的可能性较⼤,于是关掉电源开关,⽤电吹风对各部件进⾏加热,当加热后重启动电脑,

故障消失。

⽆法读取硬盘分区

故障现象

进⼊DOS,输⼊Fdisk命令,见不到各分区数据,紧接着是字符串“error reading fixed disk”并回到DOS提⽰符。

分析处理

Fdisk⽆法读取硬盘分区损坏引起的,你可以分别按下⾯的⼏种⽅法来处理:

(1)DOS运⾏Fdisk/mbr对分区进⾏修复。

(2)利⽤Norton Utilities2000DiskTools对硬件进⾏修复。

(3)利⽤Pqmagic(分区魔术师)对分区进⾏修复。Pqmagic有⽐Fdisk更强⼤的的修复成功,只要你启动它,它可以⾃动检查并

修复⼀些分区已损坏的部分。

12.硬盘⼤量坏道的解决

故障现象

笔者⽤的⽼硬盘出现了上百个坏道!开机引导硬盘之后硬盘发出巨⼤的疯狂读盘的声⾳,就象是两⽚⾦属摩擦的声⾳,很明显

这是硬盘出坏道了,应该如何修理呢。

分析处理

1)修复逻辑坏道。

⾸先从最简单的⽅法⼊⼿。借助Windows下的磁盘扫描⼯具,在资源管理器中选中盘符后单击⿏标右键,在弹出的驱动器属

性窗⼝中依次选择⼯具开始检查,将扫描类型设定为完全扫描,并选择⾃动修复错误,然后点击开始,扫描时间会因磁盘

容量及扫描选项的不同⽽有所差异。

如果逻辑坏道存在于系统区导致⽆法正常启动,我们可以使⽤Windows的启动盘,在DOS提⽰符下键⼊:Scandisk盘符,按

回车,⼀旦发现坏道,程序会提⽰你是否要Fixit(修复),选择Yes开始修复,许多因系统区出现逻辑坏道⽆法正常启动

Windows的问题⼀般都可以⽤此⽅法解决。

2)⽤Scandisk检查物理坏道。

对于物理坏道Scandisk就⽆能为⼒了,它只能将其标记为坏道以后不再对这块区域进⾏读写操作,物理坏道具有传染性向周

边扩散,导致存储于坏道附近的数据也处于危险境地。

Scandisk时在查到坏道时停⽌,注意观察Scandisk停⽌时的数值,如22%,假设硬盘总容量为2GB2GB×22%=0.44GB

硬盘出现坏道的起始位置⼤致为440MB处,由于硬盘坏道易向周边扩散,所以必须留⾜够的缓冲区,将硬盘第⼀个分区容量

设定为400MB,其余1.6GB 200MB为单位分为8个区,使⽤Scandisk检查所有分区,将⽆法通过Scandisk检测的分区删除

或隐藏,以确保系统不再读写这些区域。其余相邻的分区可合并后使⽤。分区、隐藏、删除、合并等操作可使⽤图形化界⾯的

PartitionMagicDiskMan等⼯具软件进⾏。

3)⽤软件隐藏物理坏道。

PartitionMagic对硬盘进⾏处理。PartitionMagic可以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对硬盘重新分区、动态改变分区⼤⼩、改变分区

的⽂件格式、隐藏或显⽰已有分区等等。将PartitionMagicDOS版拷在软盘上,⽤Windows启动盘引导系统,运⾏软盘上的

然后进⾏扫描硬盘,可以直接⽤PartitionMagic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命令来完成,标记了坏簇后,可以尝试着对它进

⾏重新测试,⽅法是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坏簇分成⼀个(或⼏个)区后,再通过

HIdePartition 菜单项把含有坏道的分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中误操作。

硬盘如何解锁

故障现象

所谓解锁,也有⼀种说法叫放电。那么我们如何对IBM的硬盘解锁呢?

分析处理

⼤家知道DM软件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的硬盘识别安装软件,(所以在不能识别⼤硬盘的⽼主板上也可⽤DM来安装使⽤⼤容

量硬盘)。就算在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并处理硬盘。

⾸先你要找到和硬盘配套的DM软件,然后把DM拷到⼀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开机,按住DEL键,进CMOS设置,将

所有Ide硬盘设为NONE(这是关键所在!),保存设置,重启动,这时系统即可带锁启动。启动后运⾏DM,你会发现DM

以绕过BIOS,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分区格式化,就OK了。这么简单?不过这种⽅法的弱点是硬盘上的数据将全部丢

失。

14.开机⽆法找到硬盘

故障现象

我在对爱机进⾏卫⽣清洁时,由于电脑的机箱⾮常⼩,所以我就把电脑内的硬件都拆下来进⾏清洁。等清洁完成后,把所有部

件都装好,开机后,出现找不到硬盘的故障提⽰。

分析处理

我把硬盘的电源、数据接⼝重新连接,再开机测试,结果故障依旧。于是进⼊BIOS,发现检测不到硬盘参数,看来硬盘出现

故障。我在清洁电脑前使⽤还是正常的,可能是在拆电脑的过程中把硬盘损坏了。于是我将电脑拉到单位,更换⼀个硬盘测试

没问题。将我的硬盘装到另⼀台电脑上,还是检测不到硬盘参数,看来硬盘出故障了。于是我仔细检查硬盘,发现电源接⼝上

原本是四个接线柱,现在却是三个接线柱。原来是我在拆下硬盘时⽤⼒太⼤,竟然将⼀个接线柱拔断了,在检测硬盘时由于没

有电源连接所以根本就没法检测。

仅仅因为⼀个接线柱断了⽽使硬盘的电源接不通,⼏百元的硬盘就⽆法使⽤了,更重要的是我保存了⼏年的数据也不能⽤了,

我有点不⽢⼼。于是我想再找⼀个接线柱⽤电烙铁焊上。我先找了⼀段与接线柱⼀样粗的铁丝,打算⽤电烙铁和焊锡来进⾏焊

接,可是由于接线柱是从最⾥⾯断的,我根本就没法进⾏焊接。我再仔细观察,发现硬盘的接线柱是从硬盘背⾯的电路板上焊

接好后再放在电源接⼝中,被塑料壳保护起来,因此我也可以从电跳板上直接焊接来引出电源接⼝。

我把⼀台已经废弃的CPU风扇电源线拆下来,把与电源相连的接⼝留下,另⼀端的四根电线剪平并把外⾯的绝缘层去掉,按

照与硬盘电源D型接⼝相同的⽅向与硬盘电路板的四个焊接点对好,再⼩⼼地将它们焊接好。由于是在电路板上焊接,问题得

到了解决。

15.解决硬盘检测不能通过的⽅法

故障现象

单位办公室中的某⼀台共⽤计算机每次开机启动时,都要⾃动进⾏硬盘检测,可是在检测进度位于66%位置处时检测操作就⽆

法进⾏下去了,此时必须关闭电源进⾏冷启动。现在只能在系统启动画⾯提⽰检测硬盘的那⼀刻,及时按下键盘上的任意键来

忽略硬盘检测操作,之后登录进Windows系统界⾯后执⾏任何操作都很正常。那为什么系统在对硬盘进⾏检测操作时,硬盘

检测⽆法顺利通过呢?会不会是硬盘发⽣了硬件损伤呢?

分析处理

从上⾯的现象描述来看,专家估计单位共⽤计算机的硬盘有可能发⽣了硬件损坏,遇到这种现象时我们⾸先要做的就是赶快将

硬盘中的重要数据内容,挪移到其他相对安全的位置处。在做好数据的备份⼯作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作就是将系统切换到

DOS运⾏状

态,并在DOS命令⾏中执⾏“fdisk/mbr”字符串命令,来尝试修复硬盘中发⽣的软故障;要是这种修复⽅法尝试⽆效的话,我们

可以到⽹上下载安装⼀些专业的硬盘坏道检测⼯具,来仔细检查本地硬盘中是否存在坏道现象,如果找不到硬盘坏道的话,那

硬盘检测⽆法通过的现象很可能是逻辑故障引起的,此时我们唯⼀可以使⽤的办法就是找到对应品牌硬盘的逻辑坏道修复⼯具

来重新修复⼀下硬盘,相信这么⼀来硬盘检测⽆法通过现象就能被解决了。

16.硬盘“0”磁道损坏的排解

故障现象

系统⾃检能通过,但启动时,分区丢失或者C盘⽬录丢失,硬盘出现有规律的咯吱……咯吱的寻道声,运⾏SCANDISK扫描

C盘,在第⼀簇出现⼀个红⾊的“B”Fdisk等分区软件找不到硬盘、利⽤低版本的DM进⾏分区时,程序0磁道上;在进

“FormatC时,屏幕提⽰0磁道损坏或⽆休⽌地执⾏读命令“Track0Bad”

分析处理

⾸先从⽹上下载DM万⽤版并制作好DM启动软盘,然后执⾏DM并进⼊其主界⾯。在主界⾯中按下Alt+M组合键进⼊DM的⾼级

模式,将光标定位到“(E)dit/Viewpartitions”(编辑/查看分区)选项,按回车键之后,程序要求选择需要修复的硬盘,选中硬盘,

按回车便进⼊了该硬盘的分区查看界⾯。

在分区列表框中选中“1”号分区,此时上⾯的分区信息栏将显⽰该分区信息,例如分区格式、容量、开始的柱⾯、结束的柱⾯

等。此时需要记住开始柱⾯中的“0”和结束柱⾯序号“2489”。保持光标定位在1号分区上,然后按下Del键删除该分区,在出现

的确认删除分区的界⾯中选择“Yes”并回车,此时1号分区便删除了。

保持光标停留在1号分区上,然后按下Ins键添加分区。在出现的分区类型界⾯中选择“DOS-FAT32”选项,按回车后便到了此

时修复的关键步骤——“Select Entry Mode”(设置容量模式)。在该界⾯中⼀定要选择“(C)ylinders”(柱头)选项,回车后便进⼊了

容量输⼊界⾯。在该界⾯中,是按照柱⾯来输⼊容量的。对于第⼀个分区(也就是C)⽽⾔,都是从第1个柱⾯开始,但现在我

们必需将前⾯的“0”改成“1”,⾄于后⾯该分区结束的柱⾯数没有必要修改,可以根据之1号分区的结束柱⾯数进⾏填写。

重新划分好1号分区后,返回到分区界⾯,将光标定位到“Saveand Continue”(保存并继续)选项保存设置,然后按下Esc键推出

DM,最后根据提⽰重新启动电脑。

重新启动电脑后,⾸先在BIOS中通过“Ide HDD Auto-Detection”功能重新设置硬盘参数,然后进⼊对C盘进⾏格式化。⾄此,

修复⼯作结束。

引起的读写故障

故障现象

硬盘读写起来⾮常困难,总是中途出错,或者不能读写。

分析处理

CMOS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这⾥主要指其中的硬盘类型。好在现在的机器都⽀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

可⾃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后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设置类型。当然,现在有的类型的主板

可⾃动识别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脆⽆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读写错误。⽐如CMOS中的硬

盘类型⼩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的扇区将⽆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个重要的故障原

因,由于⽬前的Ide都⽀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在CMOS

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现象

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我们如何才能解决?

分析处理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个部件,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部分,此段程序主要⽤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

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

此段程序损坏将⽆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法较为简单,使⽤⾼版本DOS

fdisk最为⽅便。当带参数/mbr运⾏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

的,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

19.分区表错误引导的启动故障

故障现象

我的电脑提⽰分区表错误,⽽后电脑重新启动,再也⽆法进⼊操作系统。

分析处理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错误的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法启动。但从软区

或光区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修复。如果是某⼀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分区的丢失。

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

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法启动系统,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

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法读写.很多⼈利⽤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

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般⽆法进⾏

⼿⼯恢复,唯⼀的⽅法是⽤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

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永久的丢失。在对主引导扇区进⾏操作时,可采⽤nu等⼯具软件,操作⾮常的⽅便,可直接对硬

盘主引导扇区进⾏读写或编辑.当然也可采⽤debug进⾏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定的风险。

20.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硬盘故障

故障现象

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硬盘故障。

分析处理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h,此字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

光区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标志时从硬盘启动将转⼊rombasic

提⽰放⼊软盘。从软盘启动时⽆法转⼊硬盘。此处可⽤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debug⽅法进⾏恢复处理。

另外,DOS引导扇区仍有这样的标志存在,当DOS引导扇区⽆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其修复的⽅法可采⽤的主引导扇区修复⽅法,只是地址不同,更⽅便的⽅法是使⽤下⾯的DOS系统通⽤的修复⽅法。

故障现象

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分析处理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件组成。系统⽂件主要包括

/doc/ ,其中

/doc/ DOS的外壳⽂件,可⽤其他的同类⽂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

DOS启动的必备⽂件。

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故障现象

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使得我电脑的操作出现了极⼤的问题。

分析处理

fat表纪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个⽂件都有⼀组连接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件内容的丢

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前使⽤的fat表损坏,可⽤第⼆个进⾏覆盖修复。

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由⼀些⼯具

软件如nu等本⾝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也⾮常的⽅便。

采⽤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其m命令把第⼆个fat表移到第⼀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法把硬

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chkdskscandisk命令进⾏修复,最终得到*.chk

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本⽂件则可从中提取并可合并完整的⽂件,如果是⼆进制的数据⽂件,则很难恢

复出完整的⽂件。

23.系统不承认硬盘

故障现象

我的电脑在开机时,提⽰我不能找到硬盘,或者进⼊系统但是找不到其他分区的磁盘。

分析处理

此类故障⽐较常见,即从硬盘⽆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法进⼊C盘,使⽤CMOS中的⾃动监测功能也⽆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这种故障⼤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上,硬盘本⾝的故障率很少,可通过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及电缆等进⾏

替换试验,可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硬盘接在

Ide的主盘位置,则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般⽆法检测到硬盘。

24.⽬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故障现象

电脑硬盘由于⽬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分析处理

⽬录表纪录着硬盘中⽂件的⽂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项是该⽂件的起始簇号,⽬录表由于没有⾃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

⽬录损坏将丢失⼤量的⽂件。⼀种减少损失的⽅法也是采⽤上⾯的chkdskscandisk程序的⽅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件,

由⽬录表损坏时是⾸簇号丢失,在fat为损坏的情况下所形成的chk⽂件⼀般都⽐较完整的⽂件数据,每⼀个chk⽂件即是⼀个

完整的⽂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可恢复⼤多数⽂件。

25.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故障现象

在⼀次误删除分区后丢失了⾮常重要的数据⽂件,如何能拿回来这些⽂件呢?

分析处理

当⽤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硬盘会显⽰⽆效驱动器。如果了

fdisk的⼯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0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

信息,⽽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造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

的分区即数据,但这只限于除分区或重建分区之后.如果已经对分区⽤format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在按下⾯的⽅法恢复分

区数据。

26.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故障现象

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分析处理

DOS⾼版本状态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了⽤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

区,fat分区表及⽬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个扇区中(因为后⾯的扇区很少使⽤),⽽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

变。

这样通过运⾏“unformatc:”即可恢复原来的⽂件分配表及⽬录表,从⽽完成硬盘信息的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个miror命令

⽤于记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此⽅法也⽐较有效。

27.开机找不到硬盘怎么办

故障现象

我的电脑开机提⽰找不到硬盘,应该如何处理呢?

分析处理

⾸先请你进⼊BIOS设置程序,⽤⾃动检测硬盘项检测硬盘看看能否看到硬盘。如果在BIOS中都没有看到硬盘,则可能是以下

原因所致:

1)硬盘电源没有加上或者连接不好,或者是硬盘的数据线没有连接好。请你检查上述连线是否连好,也可以交换⼀个IDE

插座试试。

2)硬盘接⼝电路有问题,把这个硬盘安装到其他机器上试试。

如果在BIOS中能够看到硬盘,但不能成功启动系统,则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

1)硬盘是⼀个盘,即没有分区和格式化,系统不认识。

2)系统被破坏,不能启动系统。

3)硬盘驱动器有严重的物理损坏,如硬盘控制器或者其他部件等被损坏。

总之,只有找到硬盘之后才能做“Fdisk”等进⼀步的操作。

28.硬盘容量与标称值明显不符

故障现象

我买的硬盘是320GB⼤⼩的,但是装上系统,却只能识别出来200GB,难道是我买的硬盘质量有问题?

分析处理

⼀般来说,硬盘格式化后容量会⼩于标称值,但此差距绝不会超过20%,如果两者差距很⼤,则应该在开机时进⼊BIOS

置。在其中根据你的硬盘作合理设置。如果还不⾏,

则说明可能是你的主板不⽀持⼤容量硬盘,此时可以尝试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并进⾏刷新来解决。此种故障多在⼤容量硬盘

与较⽼的主板搭配时出现。另外,由于突然断电等原因使BIOS设置产⽣混乱也可能导致这种故障的发⽣。

29.硬盘⽆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故障现象

才买的新电脑,使⽤不到1个⽉就出现问题了,电脑使⽤中总会出现磁盘⽆法读取数据的现象,有时候还会提⽰⽆法找到磁

盘。

分析处理

这种故障⼀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现在的机器都⽀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脆⽆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读写错

误。⽐如CMOS 中的硬盘类型⼩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的扇区将⽆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

还有⼀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前的IDE都⽀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般的模式

下安装了数据,⽽⼜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法读取原来

的正确硬盘位置。

30.移动硬盘不能被识别

故障现象

为了能够便捷地存储⼤容量⽂件,很多朋友都购买了USB接⼝的移动硬盘,可是在使⽤的时候却发现系统⽆法识别移动硬

盘。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处理

1)设置CMOS参数。

对于从来没有使⽤过USB外接设备的朋友来说,即使正确安装了驱动程序也有可能出现系统⽆法检测USB硬盘的情况,这主

要是由于主板默认的CMOS端⼝是关闭的,如果没有将其设置为开启状态,那么Windows⾃然⽆法检测到移动硬盘了。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开机,进⼊CMOS设置窗⼝,并且在“PNP/PCICONFIGURATION”栏⽬中

“AssignIRQForUSB”⼀项设置为“Enable”,这样系统就可以给USB端⼝分配可⽤的中断地址了。

2)电源不⾜。

由于USB硬盘在⼯作的时候也需要消耗⼀定的电能,如果直接通过USB接⼝来取电,很有可能出现供电不⾜。因此,⼏乎所

有的移动硬盘都附带了单独的外接电源或者是通过键盘取电的PS2转接⼝,这时只要事先连接好外接电源或者通过PS2转接线

与键盘连接好,确保给移动硬盘提供⾜够的电能之后再试试,这时应该可以正常使⽤了吧。需要特别提醒⼤家注意的是,建议

使⽤移动硬盘之前都确保有⾜够的供电,否则很可能由于供电不⾜导致硬盘损坏。

3USB延长线故障。

除去上述两⽅⾯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USB接⼝类型不符导致移动硬盘⽆法使⽤。⽐如计算机配置的USB接⼝是1.1标准的,⽽

购买的移动硬盘是USB2.0标准的接⼝,这就要求连接计算机和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必须⽀持USB2.0标准。因为⾼速移动设备插

⼊低速集线器,该设备可能不被正常安装,⽽有些朋友在使⽤移动硬盘的同时还使⽤优盘,为了⽅便就直接使⽤优盘附送的

USB1.1标准连接线,这样就导致USB2.0标准的移动硬盘⽆法正确识别。只要将连接线更换为USB2.0标准的即可解决此故

障。

检测不到硬盘

故障现象

电脑启动时,BIOS⽆法找到硬盘。

分析处理

如果BIOS⽆法⾃动检测到硬盘,通常有下⾯四种原因。

⑴硬盘未正确安装。这时候我们⾸先要做的是去检查硬盘的数据线及电源线是否正确安装。⼀般情况下可能是虽然已插⼊相应

位置,但却未正确到位所致,这时候当然就检测不到硬盘了。

Jumper(跳线)未正确设置。如果你的电脑安装了双硬盘,那么需要将其中的⼀个设置为主硬盘(Master),另⼀个设置

为从硬盘(Slave),如果两个都设置为主硬盘或两个都设置为从硬盘的话,你⼜将两个硬盘⽤⼀根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IDE

插槽,这时BIOS就⽆法正确检测到你的硬盘信息了。最好是分别⽤两根数据线连接到主板的两个IDE插槽中,这样还可以保

证即使你的硬盘接⼝速率不⼀,也可以稳定的⼯作。

⑶硬盘与CDROM接在同⼀个IDE接⼝上。⼀般情况下,只要我们正确设置的话,将硬盘和CDROM接在同⼀个IDE接⼝上

都会相安⽆事,但可能有些新式CDROM会与⽼式硬盘发⽣冲突,因此还是分开接⽐较保险。

⑷硬盘或IDE接⼝发⽣物理损坏。如果硬盘已经正确安装,⽽且跳线正确设置,CDROM也没有与硬盘接到同⼀个IDE接⼝

上,但BIOS仍然检测不到硬盘,那么最⼤的可能就是IDE接⼝可能发⽣故障,可以试着换⼀个IDE接⼝试试,假如仍不⾏,那

么恐怕你的硬盘有问题了,必须接到另⼀台电脑上试⼀试,如果能正确识别,那么说明IDE接⼝存在故障,假如仍然识别不

到,表⽰硬盘有问题;也可以⽤另外⼀个新硬盘或能正常⼯作的硬盘安装到你的电脑上,如果BIOS也识别不到,表⽰电脑的

IDE接⼝有故障,如果可以识别,说明原来的硬盘确实有故障。

32.硬盘⽆法启动,⼜⽆错误信息

故障现象

硬盘既⽆法启动,⼜没有任何错误信息

分析处理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般是⽤替换法,先⽤DOS系统盘从“A启动,出现“A>”后键⼊“C>”切换到“C盘。

⑴假如出现“Invalid drive speci?cation”错误信息,说明是硬盘的MBR(主引导记录)故障。

DIR命令后出现“Invalid media type reading drive C错误信息则说明是硬盘的DBRDOS引导记录)故障。

⑶如果使⽤“DIR”命令后可以正确显⽰⽂件名称、⼤⼩、⽇期等信息,表⽰⽂件正常,请⽴即将硬盘中的⽂件进⾏转移,然后

重新分区、格式化。

33.硬盘空间丢失

故障现象

在很多情况下,硬盘会不同程序的丢失空间。如硬盘坏道、隐藏的垃圾⽂件等等。造成硬盘空间丢失的原因有很多,如误操

作、程序⾮正常退出、⾮正常关机、病毒感染、程序运⾏中的错误或者对硬件分区的不合理等情况都会造成硬盘空间的丢失。

下⾯我们就对⼏种情况下容易造成硬盘空间丢失浪费的情况进⾏⼀下简单的认识。

分析处理

⑴硬盘坏道。硬盘坏道是造成硬盘空间丢失最为严重的,硬盘出现坏道会要及时的利⽤各种⽅法进⾏修复或是屏蔽,因为严重

的硬盘坏道是硬盘的物理损坏,并伴有传染性,

如果不及时的修复与处理,坏道便会ā来越⼤,直⾄殃及整个硬盘。硬盘⼀旦出现坏道,⼀定要记得及时备份重要的⽂件数

据,并不是在本硬盘上备份,要及时的更换其它硬盘进⾏备份或是刻录成盘。因为硬盘⼀旦出现坏道后,就意味着此款硬盘寿

命已经不会太长,即便是⽤软件修复,也存在着严重的危险,相信硬盘上的重要数据要⽐硬盘本⾝更值钱。

⑵分区过⼤。对硬盘的逻辑分区是否合理,这不仅关系到硬盘⽂件的分类管理,⽽且也直接关系到硬盘空间的充分利⽤。我们

知道⽂件的存储是以簇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个⽂件要占⽤⼀个或多个簇,⽽簇是由⼀个或多个扇区构成。如果⼀个簇只有⼀

个字节被⼀个⽂件占⽤,那么该簇的其他部分即使是空闲的,也不能被别的⽂件所利⽤,这样空间就被浪费了。由此可见对硬

盘分区在⼤⼩划分上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硬盘空间的使⽤情况。

⑶临时⽂件。临时⽂件造成的硬盘空间的浪费也是⼀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在使⽤电脑当中,有些时候在运⾏应⽤程序时出

现错误⽽⾮正常退出,或是电脑突然断关机等,都会使很多.TMP类型的⽂件继续存放在硬盘中,在Windows窗⼝环境中运⾏

应⽤程序时,会⾃动产⽣以GRB开头的⽤于存放有关屏幕信息的⽂件,另外,还有⼀个⽤于Windows本⾝临时交换⽂件的

。当程序正常退出运⾏之前,应⽤程序会将这些⽂件删除,⽽⾮正常退出时,应⽤程序⽆法删除它们。可以定期

清理这些⽂件。清理的⽅法很简单,简单介绍⼀下。选择要清理的盘符,如“C,在盘符上单击⿏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

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然后切换到常规选项卡下,单击磁盘清理按钮即可。

⑷簇的丢失。⽂件分配表(FAT)是软盘或硬盘上的⼀个隐含表。FAT记录如何将⽂件存储在特定的(不⼀定是连续的)簇上。⽂

件分配表采⽤⼀种简单的⽅法不停地跟踪数据。在FAT中,第⼀簇的⼊⼝是⽤于存储⽂件的第⼆簇的地址。在第⼆个簇⼊⼝处

则是第三个簇的地址,等等,直到包含⽂件结束码的最终簇⼊⼝。很明显,如果FAT表数据因为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就会导致

硬盘数据的逻辑连续性发⽣紊乱,从⽽发⽣硬盘空间丢失的问题。这种空间丢失的故障⽤⼀般的磁盘修复⼯具都可以解决,但

数据往往⽆法修复。由于传统FAT格式的缺陷,若某个簇没有在任何⽂件分配链中出现,并且该簇在相应的⽂件分配表中⼜被

标记为⾮零时,这时该簇既没有被任何⽂件使⽤,⼜不可以再为其他⽂件所⽤,这样就发⽣了簇丢失现象。簇的丢失必然导

致硬盘空间的丢失。这种丢失空间的现象通常是由于程序在运⾏中⾮正常终⽌、在Win98环境中⾮正常关机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在⼤部分硬盘的分区时要坚决采⽤NTFS格式,当然那些⽼式硬盘的还是建议采⽤FAT32,这是解决以上问题最有效的

⽅式。

⑸合理使⽤硬盘空间的设置。回收站空间设置直接影响到硬盘上可⽤空间的⼤⼩,最好你的回收站⼤⼩设置为硬盘空间的

5%,并且你要定期清空你的回收站。再有⼀点就是,IE中的Internet⽂件临时存放空间的设置,如果你将它设置得太⼤,它存

储的Internet ⽂件就会占⽤你的硬盘空间。

34.硬盘异响故障

故障现象

有时候硬盘正在使⽤,会突然当当直响,然后⽆法继续读写数据,再次重新启动电脑,在BIOS⾥也不能找到硬盘了。这类故

障,有时候硬盘还能够找到,⽐较典型的故障表现是硬盘刚开机时使⽤正常,但是当硬盘使⽤⼀个或两个⼩时后,就突然出现

上⾯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最多的是⼀些⽼硬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分析处理

表⾯看起来这好像是硬盘的某个芯⽚不稳定,造成硬盘⼯作瘫痪。遇到这种情况,⼤家都以为硬盘坏了,再加上硬盘已经过保

了,就只能更换新硬盘了。不过,这类故障的硬盘并不⼀定是真正的损坏,⽽可能是⼀种表⾯假像。我们只需要做⼀下简单处

理就可能完全恢复正常,把我们丢失的宝贵数据全部读出。

硬盘在读写数据时,主轴电机⾼速旋转,在控制芯⽚的控制下驱动磁臂进⾏相应的动作,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主轴电机的

⾼速旋转是在恒定转速下⼯作的,如果硬盘供电电压变化太⼤,就会引起硬盘转速的改变,这时就会出现磁臂定位不准或错

误,造成⽆正常读取数据或硬盘坏道增加。主机在需要读写数据时,只需要发出读写某⼀⽂件的命令到

硬盘,具体如何读写是硬盘⾃⼰执⾏的,这些操作对于主机来说是不透明的。

说得再明⽩⼀点,硬盘⾃⾝也是⼀部计算机,硬盘在启动时,⾸先要读取硬盘主引导区的内容,把硬盘的分区信息读⼊缓存,

再根据主机送来的信息去读取⽬标操作分区的引导区信息,把⽬标分区的引导信息内容进⾏解密,再接下来去读取FAT表和根

⽬录,这样就可以读取⽬标分区中的任⼀⽂件。当硬盘找到主要所要读写的⽬标⽂件后,完成所需要的操作就可以把执⾏的结

果暂存在硬盘的缓存中,然后再向主机发出中断请求,继⽽把结果送到数据总线上。这样就完成⼀次主机的命令操作任务。

硬盘为什么会出现在⼯作中突然丢失呢?

硬盘⼯作时需要稳定的电压和⾜够的电流供应,如果电压不稳或者电源提供的电流不⾜时,就会出现寻道困难,硬盘咔咔

响,要么找不到硬盘或者数据读取困难,也可能表现为在⼯作过程中硬盘突然丢失,数据⽆法读取等情况。

这两种情况⼀般是我们计算机所使⽤的开关电源功率不⾜或有故障才会出现上述情况。对于电源提供的+5V+12V电压不稳

的现象,我们可以使⽤万⽤表测试来进⾏判断。过⾼和过低都不⾏,⼀般在10%波动之内都可以认为是正常情况。对于电源提

供电流不⾜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主机所使⽤的硬盘、光驱及相关配置的多少计算出其满负荷⼯作时所需要的功率,与我

们所使⽤的开关电源功率相⽐较。⼀般情况下,电源功率应该⼤于各部件最⼤功率总和的10%,⽽不能使⼆者相等。

还有⼀种情况就是硬盘⾃⾝出现问题,可能芯⽚出现故障,也可能电机损坏,再可能是磁臂断裂。不过这⾥所说的硬盘突

咔咔响的问题既不是电源供电不⾜,也不是硬盘控制芯⽚损坏所致,⽽是硬盘电路板与硬盘盘体的磁臂供电接⼝部分接触

不良所致。该硬盘电路板与盘体供电相接部分不是采⽤插针或柔性电缆,⽽是采⽤压接⽅式,因为硬盘长时间使⽤,再加上⼯

作环境不好,电路板的接⼝镀锡层氧化,盘体弹簧⽚氧化,造成⼆者接触不良,导致磁臂寻道电机供电不稳,⽽出现寻道异

常,硬盘⽆法正常⼯作。

解决的⽅法也很简单,拆开固定电路板的四个螺丝,取下电路板,向上拿起电路板,在电路板的接⼝⼀侧会有两排弹簧⽚,我

们需要⼩⼼的⽤⽔砂纸将每⼀个弹簧⽚的触点打磨光亮。同时将电路板上的对应触点也要打磨光亮,然后再将电路板原样装回

即可。

35.“HDD Controller Error”错误

故障现象

电脑出现提⽰“HDD Controller Error”错误。

分析处理

这⼤都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硬盘主引导记录(MBR)上⽂件受损。MBR位于0磁头/0柱⾯/1扇区上,由对硬盘分区时⽣

成。若MBR受损,微机会提⽰HDDControllerError,实际上是零磁道上⽂件损坏,这时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专

⽤软件来处理。⾸先⽤系统盘在A盘启动后,运⾏Scandisk命令检查C盘。

若零磁道未损坏,只需⽤Norton8.0将该磁道上的⽂件修复即可。具体做法为:找⼀台内置硬盘与待修硬盘型号规格完全相同

且装有Norton8.0版软件的电脑,将待修硬盘与硬盘电源线相连接,但硬盘信号线不接,跳线不变。开机后运⾏DiskEdit

令,从菜单Tools 中点取CONFIGURATION项,将Read Only项取消;从下拉菜单O-biect中选取Driver项,将HardDisk类型

设置为Physical Disk,点击OK项确定;Ob-ject菜单中选取Partition Table项,将接在完好硬盘上的信号线拔下,接到待

修硬盘上,点击OK项确定;选择HardDisk1点击OK项确定,再从WriteOb-jecttoPhysicalSectors对话框中将Cylinder

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001点击OK项确定。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退出Norton 软件,这样就将硬盘的主引

导信息恢复。重启后硬盘恢复正常,原硬盘内的⽂件也不会丢失。

若零磁道损坏的硬盘,先仍按上述步骤⽤Norton8.0软件处理,只是到了第三步时,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1

01点击OK项确定。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退出Norton软件,重新启动计算机,在BIOS设置硬盘⾃动检测⼀栏

中可以看到,CYLS数值减少了1个。如原来CYLS2112,则变为2111。说明原硬盘分区表是从

C盘的0柱⾯开始,现从1柱⾯开始。保存BIOS设置后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后硬盘恢复正常。采⽤以上⽅法处理⽆效,只

能报废或者找专业⼈⼠帮忙处理。

36.“Device error”错误

故障现象

屏幕显⽰“Device error”,然后⼜显⽰“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软盘

启动后,在“A>”后键⼊“C,屏幕显⽰“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分析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进⼊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

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档微

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动检测)选项,可⾃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

看硬盘表⾯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37.“HDD Controller Failure”错误

故障现象

屏幕显⽰“HDD Controller Failure”错误。

分析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般是硬盘线接⼝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

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最好是能找⼀台型号相同且使⽤正常的微机,可以对⽐线缆的连

接,若线缆接反则⼀⽬了然。硬盘数据线的⼀边会有红⾊标志,连接硬盘时,该标志靠近电源线。在主板的接⼝上有箭头标

志,或者标号1的⽅向对应数据线的红⾊标记。

38.“Invalid partition table”错误

故障现象

屏幕显⽰“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分析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举分区(只能有⼀个⾃举分区)或病毒占⽤了分区

表时,将有上述提⽰。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1扇区,由对硬盘分区时⽣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

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

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

统规定只能有⼀个分区为⾃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

最简单的解决⽅法是⽤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

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

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杀毒软件杀毒,再⽤NDD进⾏修复。如果上述⽅法都不能解决,还

有⼀招,就是先⽤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必须和原来的分区⼀样,这⼀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级格式化,然后

NDD进⾏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Fdisk分区,相当于⽤正确的分区表覆盖

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招特灵。

39.“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错误

故障现象

屏幕显⽰“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

分析处理

这是由于硬盘分区表中的活动分区标志80H被改成00H以外的其它数值(如被改成FFH)。⽤DISKEDIT修复为80H,⽤软盘启动

电脑,以diskedit/m/w模式运⾏;按Alt+P,不做任何修改,直接回车;按F216进制⽅式查看,把000001B0地址⾏的倒数第

⼆个16进制数值改为80

40.“NO ROM BASIC”错误

故障现象

屏幕显⽰“NO ROM BASIC”

分析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

动,执⾏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

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灵。对于分区表中⽆

⾃举标志的故障,可⽤NDD迅速恢复。

41.“Harddisk Diagnosis fail”错误

故障现象

系统可以正常启动,但是启动时出现“Harddisk Diagnosis fail”提⽰信息,这是怎么回事?

分析处理

如果系统⽆法正常启动,并且启动时出现“Harddisk Diagnosis fail”提⽰信息,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户上次关机时⽅法不当,

以⾄于硬盘磁头没有正确归位引起的,可以试着再次启动电脑,让磁头归位,或者轻轻的敲打硬盘外壳,帮助磁头归位,但是

不要⽤⼒太⼤,以免损坏硬盘。如果仍然出错的话,只有送到维修部门进⾏维修了。

42.硬盘不能分区

故障现象

硬盘不能⽤FDISK进⾏分区,或某些分区不能删除。

分析处理

此类故障是由于分区信息有错误造成,⼀般是⼈为造成,我们在某些原装机上经常见到其某个分区不能删除的现象,其实它的

那个分区是⽤来恢复系统所⽤,倘若我们要删除其分区以增⼤硬盘使⽤空间,可借助norton8.0⾃带的diskedit将其第⼀扇区的

数据全部以“0”代替,然后写进去,即可予以解决。

43.主引导扇区损坏

故障现象

硬盘主引导扇区损坏,系统⽆法引导。

分析处理

⑴⽤FDISK/MBR命令恢复引导程序。

⑵系统⽂件损坏后在其他机器上备份系统,⽤SYS命令重新传输系统即可(WIN95WIN98的系统⽂件可以共⽤)。

44.硬盘分区变成RAW格式

故障现象

打开电脑发现硬盘分区变成RAW格式,该如何恢复?

分析处理

依次展开开始控制⾯板管理⼯具本地安全策略

在弹出的本地安全策略窗⼝中单击本地策略前⾯的加号,再单击安全选项,在右⾯窗⼝中找到⽹络访故障现象:本地

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项,然后将其后⾯的安全设置仅来宾-本地⽤户以来宾⾝份认证改为经典-本地⽤户以⾃⼰的⾝份

认证

45.希捷硬盘如何设定跳线

故障现象

最近购买了⼀块希捷7200.121TB硬盘,硬盘尾部没有跳线帽,盘体上没有跳线设置说明,我记得硬盘上都应该有这些信息。

现在,我怀疑硬盘默认状态是SATA1接⼝,请问如何设置到SATA2模式呢?主板采⽤的是790GX芯⽚组。

分析处理

STAT2接⼝还不普及的时候,希捷硬盘的确有跳线帽和设置说明,并且出⼚时直接设置在了SATA1模式对应的位置上,如

果⽤户的主板⽀持SATA2传输模式,可以根据设置说明,直接取下跳线帽即可。现在随着SATA2接⼝的普及,希捷硬盘也取

消了在产品出⼚时预设跳线帽的做法,硬盘出⼚状态就为SATA2接⼝。

46.新硬盘怎样分区及格式化

故障现象

新硬盘怎样分区及格式化。

分析处理

按照如下操作步骤即可:

在桌⾯上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管理菜单项。

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中,依次展开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项。之后,在右侧窗格中即可看到当前硬盘的分区

情况。

如果硬盘没有分区则在出现的未指派的磁盘空间上点击⿏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磁盘分区命令。

在弹出的磁盘分区向导窗⼝中,选择分区类型为扩展分区,点击下⼀步按钮,输⼊新建分区的容量⼤⼩,接着在此设置

分区的磁盘⽂件格式,并勾选不格式化项,最后点击完成按钮即可完成分区操作。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点击新建分区,选择格式化命令,使⽤快速格式化⽅式,即可在⼀分钟之内,完成分区到格式化的

全部操作。

47.新硬盘安装后⽆法使⽤

故障现象

我新买了个硬盘,但安装后⽆法使⽤,这该怎么解决?

分析处理

既然是新买的硬盘,如果是正规⼚家⽣产的话⼀般不会出现问题,这时就应该重点检查⼀下数据线、电源以及IDE接⼝,也就

是要重点检查⼀下硬盘的硬件连接,看看数据线和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可以通过替换法,改换IDE

⼝、重新插拔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来检查问题的原因。

48.如何修复物理坏道

故障现象

如何修复硬盘出现的物理坏道?

分析处理

物理坏道的修复就⽐逻辑坏道的修复要困难得多了,⼀般情况下只能将坏道尽量的放到⼀个分区上,然后将这个分区隐藏,之

后就可以正常使⽤其他扇区了。在开始隐藏物理坏道的时候,要先通过硬盘格式化等⽅法确定坏道的⼤致位置。例如在⽤户进

⾏磁盘格式化进⾏到20%的时候,出现了停滞、待机等现象,就表明坏道的位置在硬盘空间的20%左右,如果⽤户的硬盘为

80GB的话,那么坏道就⼤致出现在16GB的位置上。

接着单击开始控制⾯板菜单项,在打开的控制⾯板窗⼝中双击管理⼯具图标打开管理⼯具窗⼝,然后在该窗⼝中双

计算机管理图标,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在该窗⼝左侧的窗格中单击存储磁盘管理选项,然后在右边的窗⼝中选择

有坏道的磁盘,按照主要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磁盘分区的顺序删除全部分区。然后再重新划分分区,将有坏道

的空间划出来,注意要多划出⼀些空间,接着对剩余的空间进⾏分区和格式化就可以了。

49.如何修复逻辑坏道

故障现象

如何修复硬盘出现的逻辑坏道?

分析处理

可以说逻辑坏道是⼀种软坏道,使⽤Windows中的磁盘⼯具能够轻易的将其修复。具体的⽅法是:进⼊我的电脑窗⼝,右击

出现坏道的磁盘分区的图标,单击属性菜单项,打开磁盘驱动器的属性对话框,切换到⼯具选项卡,单击查错组合框中

开始查错按钮,在出现的查错磁盘对话框中选中扫描并试图恢复坏扇区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查错过程

中,系统⼀旦发现坏道就会提⽰⽤户是否修复,⽤户安装提⽰进⾏操作即可完成坏道的修复。

扫描并恢复坏扇区

50.硬盘频繁出现坏簇

故障现象

我的硬盘分为CDEF四个区,长期以来⼀直使⽤良好,前段时间运⾏磁盘检查程序查到E区有坏簇,当时没有太在意。

格式化硬盘重新安装系统,使⽤了⼀段时间⼜发现了⼀些坏簇,连C区都有了。由于坏簇每⽇剧增,我都不敢开机器了,请问

这是怎么回事?

分析处理

硬盘出现坏簇的可能性很多,除了硬盘本⾝质量不好的因素外,同计算机的其它硬件设施和周围环境都有关系,所以⽆法简单

地判断你的硬盘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建议你从以下⼏个⽅⾯找找原因:

1)电源是否稳定除了检查计算机电源输出是否稳定以外,还要注意尽量避免和功率较⼤的电器(冰箱、空调等)在同⼀电

路上(这些电器的启动电流相当⼤,启动时产⽣的脉冲会使微机电压突然变化,很容易损坏硬盘)。

2)检查计算机⼯作的环境避免在有震动、烟雾、灰尘较重、不适当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作。

3)检查硬盘是否已经有了物理坏道可以在格式化后检查是否有坏簇来判断,如有物理损伤,最好和经销商联系解决问题。

4)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停地读写硬盘可以考虑以增加内存的⽅式,避免系统使⽤硬盘

做⽂件交换区⽽不停地读写硬盘。

5)定期检查硬盘使⽤情况定期地做磁盘扫描、硬盘整理⼯作,值得注意的是,硬盘整理的次数不易太频繁,过于频繁反⽽

易造成硬盘损坏。整理间隔应根据硬盘使⽤的情况来定,硬盘使⽤率不是很⾼的话,⼀般两三⽉可以整理硬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