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

浅谈对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的体会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已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应用于工业混合搅拌设备,

使得搅拌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并且提升了搅拌设备工作的稳定

性,为搅拌机械顺利、有序、准确的工作创造了有力的保障。我通过

学习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的相关内容,对可编程控制器

PLC的结构及功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并且产生了一些体会

与感想。

一、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整体设计要求

在该混合液体装置中,需要完成两种液体的进料、混合、卸料的

功能,控制要求如下:

1.混合过程:开始排放混合液体阀打开延时10S后自动关闭,A

液体阀Y1打开,注入A液体。当液面上升到SL2时,关闭A液体阀

Y1,同时注入B液体阀Y2打开,注入B液体。当液面上升到SL3时,

关闭B液体阀,并开始定时搅拌,搅拌10S后停止。

2.停止过程:停止搅拌后自动排放混合液体,当混合液体的页面

下降到SL1时,开始计时到10S后关闭排气阀Y4。一个循环结束。

3.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报警灯闪烁。保护动作自动关闭相应的阀

门和开启相应的阀门。停止混合系统运行。

4.本设计使用液位HIL 3个传感器控制液体A、液体B

进入和混合液排出的3个电磁阀门及搅拌机的启停。

二、控制方式的选择

液体混合系统部分是一个较大规模工业控制系统的改适升级,

制装置需要根据企业设备和工艺现况来构成并需尽可能的利用旧系

统中的元器件。对于人机交互方式改造后系统的操作模式应尽量和改

造前的相类似,以便于操作人员迅速掌握。从企业的改造要求可以看

出在新控制系统中既需要处理模拟量也需要处理大量的开关量。系统

的可靠性要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应具备数据储存和分析汇总的能

力。要实现整个液体混合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从怎样实现多个电磁

阀的开关以及电动机启动的控制这个角度去考虑,就目前的现状有以

下几种控制方式满足系统的要求:继电器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工

业控制计算机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

比较这几种控制方式不难发现:继电器控制系统整个控制柜价格

非常高,灵活性差,响应速度慢。 单片机控制用于工业控制还要附

加一些配套的集成电路和I/O接口电路,硬件设计、制作和程序设计

的工作量相当大。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价格较高,将它用于开关量控

制有些大材小用。可编程控制器配备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择,用户

不用自己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只须确定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配制

和设计外部接线图,同时采用梯形图语言编程,用软件取代继电器电

器系统中的触点和接线,通过修改程序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综合考

虑,采用PLC控制系统简单方便。

三、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硬件设计

(一)硬件选型

1PLC机型选择

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控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系统

工作可靠、维护使用方便及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具体应考虑的因素如

下所述。

1.结构合理

对于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环境条件较好、维修量较小的场合,选

用整体式结构的PLC;否则,选用模块式结构的PLC,物料混合控制

系统的设计选用整体式结构的PLC能够达到要求。

2.功能强、弱适当

对于开关量控制的工程项目,若控制速度要求不高,一般选用

低档的PLC,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机或欧姆龙公司的COM1

3.机型统一

PLC的结构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整体式结构的PLC功能

有限,只适用于控制要求比较简单的系统。一般大型的控制系统都使

用模块式结构,这样功能易扩展,比整体式灵活。一个大型企业选用

PLC时,尽量要做到机型统一。物料混合控制系统控制要求比较简单

选择整体式结构的PLC

4.是否在线编程

PLC的特点之一是使用灵活。PLC的编程分为离线编程和在线编

程两种。离线编程的PLC,其主机和编程器共用物料混合控制系统,

这里采用离线编程。

的环境适应性

每种PLC都有自己的环境技术条件,用户在选用时,特别是在设

计控制系统时,对环境条件要进行充分的考虑。一般PLC及其外部电

路(I/O模块、辅助电源等)都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靠工作:

温度:工作温度0~55℃,最高为60℃

储存温度: -40℃~+85℃

湿度:相对湿度5%95%(无凝结霜)

振动和冲击: 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电源:交流200V允许变化范围为-15%~+15%频率为4753Hz

瞬间停电保持l0ms

环境:周围空气不能混有可燃性、爆炸性和腐蚀性气体

对于需要应用在特殊环境下的PLC,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

的选择。

2PLC容量选择

PLC容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I/O的点数;二是用户存储器的容

量(字数)PLC容量的选择除满足控制要求外,还应留有适当的裕

量,以做备用。根据经验,在选择存储容量时,一般按实际需要的

10%25%考虑裕量。根据被控对象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总点数,

并考虑到今后的调整和扩充,通常I/O点数按实际需要的10%15%

考虑备用量。

( 3) I/O模块的选择

PLC是一种工业控制系统,它的控制对象是工业生产设备或工业

通过I/O接口模块可以检测被控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并以这些现场

数据作为控制器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同时控制器又通过

I/O接口模块将控制器的处理结果送给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被控设备,

生产过程,它的工作环境是工业生产现场。它与工业生产过程的联系

驱动各种执行机构来实现控制。外部设备或生产过程中的信号电平各

种各样,各种机构所需的信息电平也是各种各样的,PLCCPU

处理的信息只能是标准电平,所以I/O接口模块还需实现这种转换。

PLC从现场收集的信息及输出给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都需经过一定距

离。为了确保这些信息的正确无误,PLCI/O接口模块都具有较好

的抗干扰能力。根据实际需要,PLC相应有许多种I/O接口模块,包

括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及模拟量输出

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1.确定I/O点数

I/O点数的确定要充分的考虑到裕量,能方便地对功能进行扩展。

对一个控制对象,由于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或编程水平不一样,I/O

点数就可能有所不同。

2.开关量I/O

标准的I/O接口用于同传感器和开关(如按钮、限位开关等)及

控制(开/关)设备(如指示灯、报警器、电动机起动器等)进行数

据传输。典型的交流I/O信号为24240VAC直流I/O信号为5

24VDC

3.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主要从下面两方面考虑:一是根据现场输

入信号与PLC输入模块距离的远近来选择电平的高低。二是高密度的

输入模块,如32点输入模块,能允许同时接通的点数取决于输入电

压和环境温度。一般同时接通的点数不得超过总输入点数的60%

4.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输出方

式选择。输出模块有三种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

管输出。其中,继电器输出价格便宜,使用电压范围广,导通压降小,

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强,且有隔离作用。但继电器有触点,

寿命较短,且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当

驱动电感性负载时,最大开闭频率不得超过1Hz晶闸管输出(交流)

和晶体管输出(直流)都属于无触点开关输出,适用于通断频繁的感

性负载。感性负载在断开瞬间会产生较高反电压,必须采取抑制措施。

二是输出电流的选择。模块的输出电流必须大于负载电流的额定值,

如果负载电流较大,输出模块不能直接驱动时,应增加中间放大环节。

对于电容性负载、热敏电阻负载,考虑到接通时有冲击电流,要留有

足够的余量。三是允许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在选用输出点数时,不

但要核算一个输出点的驱动能力,还要核算整个输出模块的满负荷负

载能力,即输出模块同时接通点数的总电流值不得超过模块规定的最

大允许电流值。

(4)电源模块的选择

电源模块的选择一般只需考虑输出电流。电源模块的额定输出电

流必须大于处理器模块、I/O模块、专用模块等消耗电流的总和。以

下步骤为选择电源的一般规则:

1.确定电源的输入电压;

2.将框架中每块I/O模块所需的总背板电流相加,计算出I/O

模块所需的总背板电流值;

3I/O模块所需的总背板电流值再加上以下各电流:

框架中带有处理器时,则加上处理器的最大电流值;当框架中带

有远程适配器模块或扩展本地I/O适配器模块时,应加上其最大电流

值。

4.如果框架中留有空槽用于将来扩展时,可做以下处理;

列出将来要扩展的I/O模块所需的背板电流;将所有扩展的I/O

模块的总背板电流值与步骤。

5.在框架中是否有用于电源的空槽,否则将电源装到框架的外

面。

6.根据确定好的输入电压要求和所需的总背板电流值,从用户

手册中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

(二)PLC I/O点分配

通过分析控制任务,如不考虑产量显示,则共需要5个数字量输

入和7个数字量输出,CPU型号可以选择S7-200PLCCPU224(本机

上有14个数字量输入和10个数字量输出)。由于系统需要显示灌装

的灌数,产量上限为1600,可以使用4个带译码电路的BCD数码显

示管显示灌装产量,这样就另外需要16点数字量输出。可以使用2

个数字量输出扩展模块EM22DC24V)或使用一个数字量输入/输出

混合扩展模块EM233(DI16/DO16*DC24V)

SL1(L)SL2(I)SL3(H)3个液位传感器,液体淹没时接通。

进液阀QO.1QO.2分别控制A液体和B液体进液,出液阀Q0.4控制

混合液体出液。

该系统所使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I/O分配如表1所示。

1输入和输出设备I/O分配表

输入 输出

I1.启动按钮Q0.液体A电磁阀

0 SB1 1 Y1

I1.停止按钮Q0.液体B电磁阀

1 SB2 2 Y2

I1.低液面传感Q0.混合液电磁阀

2 SL1 4 Y4

I1.中液面传感Q0.搅动电动机接

3 SL2 0 触器

I1.高液面传感

4 SL3

根据表2-1输入和输出设备及I/O点分配表画出图1 I/O主要接

线图如下:

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分别由I1.0I1.1控制。

+

SB1

SB2Y1

_

1M

I1.0

I1.1

1L

Q0.0

FU

KM

Q0.1

Q0.2I1.2

Q0.3

Q0.4

Q0.5

Y4

Y2

SL1

SL2

I1.3

SL3

I1.4

I1.5

1 I/O接线图

(三)主电路的设计

根据以上所选的CJX1-9220V型接触器、DZ47-63系列小型断

路器、JR16B-60/3D型热继电器和型号为Y90S-6/0.75KW的电动机可

画出其硬件电气原理图如图2所示。

其中本次设计中的混合液体搅拌由电动机M启动。

带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短路保护由FU熔断器来实现保护

功能,过载保护由FR热继电器来实现其保护功能。

L1L2L3

QS

FU1

KM

FR

M

3~

2主电路

(四)液体混合控制系统示意

本设计为两种液体混合搅拌控制,其元件、要求如下:

1)初始状态 开始排放混合液体阀Y4打开延时10S后自动

关闭

2)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SB1,液体装置开始按以下顺序

工作:

1.进液阀Y1打开,A液体流入容器,液位上升。

2.当液位上升到SL2I)处时,进液阀Y1关闭,A液体停

止流入,同时打开进液阀Y2B液体开始流入容器。

3.当液位上升到SL3H)处,进液阀Y2关闭,B液体停止

流入,同时搅拌电动机开始工作。

4当搅拌电机定时搅拌10S后制动停止搅拌,同时Y4打开,

开始放液,液位开始下降。

5.当液位下降到SL1L)处时,开始计时10秒后关闭放液

Y4,自动开始下一个循环。

3)停止操作 工作中,若按下停止按钮SB2,装置不会立即

停止,而是完成当前工作循环后再停止。

如图3所示, SL1LSL2ISL3H3个液位传感器,

液体淹没时接通。进液阀Y1Y2分别控制液体A和液体B进液,出

液阀Y4控制混合液体出液。

Y1Y2

液体A 液体B

SL3(H)

SL2(I)

SL1(L)

搅拌机

M

3~

Y4

混合液体

3 搅拌系统示意图

四、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软件设计

根据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整体设计要求,采用梯形图语言进行系

统的软件编程。

网络1

I1.0I1.1M0.0

( )

M0.0

网络2

M0.0Q0.2Q0.0I1.1

Q0.1

( )

Q0.1

T38

网络3

I1.3Q0.0M0.0Q0.4Q0.2

( )

Q0.2

网络4

I1.4Q0.4M0.0Q0.0

( )

Q0.0

网络5

Q0.0T37

INTON

+100PT100ms

网络6

T37T38M0.0Q0.4

( )

Q0.4

网络7

I1.2T38Q0.4M0.0M0.1

( )

M0.1

网络8

M0.1T38

INTON

+100PT100ms

4梯形图

五、组态设计

系统的监控软件采用了北京亚控公司的kongview65组态王软

件。

首先创建工程路径,启动“组态王”工程管理器ProjManager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工程”或单击“新建”按钮。

单击“下一步”继续。弹出“新建工程向导之二对话框”

在工程路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有效的工程路径,或单击“浏览…”

按钮,在弹出的路径选择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有效的路径。单击“下一

步”继续。弹出“新建工程向导之三对话框”

1.设计图形界面(定义画面)

第一步:定义新画面。进入新建的组态王工程,选择工程浏览器

左侧大纲项“文件画面”在工程浏览器右侧用鼠标左键双击“新建”

图标。

在“画面名称”处输入新的画面名称,如“Test,其它属性目

前不用更改,(关于其它属性的设置请参见“第四章 组态王开发环境

——工程浏览器”。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内嵌的组态王画面开发系

统。

第二步:在组态王开发系统中从“工具箱”中分别选择“矩形”

和“文本”图标,绘制一个矩形对象和一个文本对象如图5所示。

5 新画面对话框

2.定义设备

继续上节的工程。选择工程浏览器左侧大纲项“设备COM1,在

工程浏览器右侧用鼠标左键双击“新建”图标,运行“设备配置向

导”。

选择“仿真PLC”的“串行”项,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

配置向导”为外部设备取一个名称,输入PLC,单击“下一步”,弹

出“设备配置向导”。

6 配置向导对话框

为设备选择连接串口,假设为COM1单击“下一步”,弹出“设

备配置向导”,填写设备地址,假设为1单击“下一步”,弹出“设

备配置向导”设置通信故障恢复参数(一般情况下使用系统默认设置

即可),单击“下一步”,弹出“设备配置向导”,请检查各项设置

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

设备定义完成后,可以在工程浏览器的右侧看到新建的外部设备

“PLC”。在定义数据库变量时,只要把IO变量连结到这台设备上,

它就可以和组态王交换数据了。

7配置向导对话框

3.构造数据库(定义变量)

继续上节的工程,选择工程浏览器左侧大纲项“数据库数据词

典”,在工程浏览器右侧用鼠标左键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变量

属性”对话框在“变量名”处输入变量名,如:a;在“变量类型”

处选择变量类型如:内存实数,其它属性目前不用更改,单击“确定”

即可。

下面继续定义一个IO变量,“变量名”处输入变量名,如:b

在“变量类型”处选择变量类型如:IO整数;在“连接设备”中选

择先前定义好的IO设备:PLC

在“数据类型”中定义为:bit类型。其它属性目前不用更改,

单击“确定”即可。

4.建立动画连接

打开主界面,双击“开始”按钮,出现动画连接画面。在按下时

左边打沟,点击“确定”,出现命令语言输入窗口,在该窗口中输入

相应的命令,再点击“确定”,就完成了“开始”按钮的动画连接设

置。这样,点击“开始”后,系统就开始运行,此按钮就相当于PLC

硬件图中的绿色启动开关。“停止”按钮的动画连接设置类似打开主

界面,双击目前温度值下面的框,出现动画连接画面。在模拟值输出

左边打钩,出现模拟值输出连接画面。点击表达式框右边的问号,选

择变量“当前液位”。输出格式中设置整数位数为2,小数位数为1

显示格式设置为十进制,最后点击“确定”。这样,变量“当前液位”

的动画连接设置就完成了。打开主界面,双击“设定画面”按钮,出

现动画连接画面。在按下时左边打沟,点击“确定”,出现命令语言

输入窗口,在该窗口中输入相应的命令,再点击“确定”,就完成了

“设定画面”按钮的动画连接设置。运行时,点击主界面中的“设定

画面”就可以进入设定画面了。其他按钮的动画连接方法和“开始”

按钮类似,只是输入的命令稍有不同。到这里,整个人机界面,HMI

就完成了。

5.运行和调试

组态王工程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进入到运行和调试阶段。在组态

王开发系统中选择“文件切换到 View”菜单命令,进入组态王运行

系统。在运行系统中选择“画面打开”命令,从“打开画面”窗口

选择“Test”画面。显示出组态王运行系统画面,即可看到矩形框和

文本在动态变化。

8组态模拟图

六、系统调试

(一)系统模拟调试

根据所设计的关于搅拌控制的梯形图,选用PLCS7_200的仿

真软件进行仿真。

具体步骤如下:

1.仿CPUCPU226

2.导入梯形图

3.点击运行

4.进行调试

观察仿真软件上的灯是否按照程序要求依次点亮,延时是否准

确。是就说明程序正确,不是就说明程序还存在问题。

(二)系统联机调试

CONFIGURACIONTIPO DE CPU,然后点Accepter

PLC与上位计算机的通讯可以利用高级语言编程来实现,但是用

户必须熟悉互连的PLCPLC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严格的按照通信

协议规定为计算机编写通信程序,其对用户要求较高,而采用工控组

态软件实现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则相对简单,因为工控组

态软件中一般都提供了相关设备的通讯驱动程序,西门子公司的S7

系列PLC与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之间可进行连接实现PLC与上位计

算机之间的通讯。

下面介绍组态王6.5S7-200 PLC 之间通讯的实现步骤。PPI

协议是S7-200 CPU默认的通信方式,它通过S7-200 CPU自身的端口

Port 0Port 1)即可完成。

(1) 设备连接

利用PLC与计算机专用的PC/PPI电缆,将PLC通过编程口与上

位计算机串口(COM口)连接,进行串行通讯。串行通讯方式使用

“组态王计算机”的串口,I/O设备通过PC/PPI通讯电缆连接到“组

态王计算机”的串口。

(2) 通讯设备参数设置

在组态王工程浏览器的工程目录显示区,点击“设备”大纲项下

PLC与上位计算机所连串口(COM口),进行参数设置。S7-200

PLC编程口的通讯COM口参数设置:在组态王浏览器目录内容显

示区内双击所设COM口对应的“新建”图标,会弹出“设备配置向

导”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完成与组态王通讯的设备的设置。利用设

备配置向导就可以完成串行通讯方式的I/O设备安装,安装过程简

单、方便。在配置过程中,用户需选择I/O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型

号、连接方式,为设备指定一个逻辑设备名,设定设备地址。

(3) 构造数据库

数据库是“组态王”软件的核心部分,在工程管理器中,选择“数

据库数据词典”,双击“新建图标”,弹出“变量属性”对话框,创

建仿真电梯各个变量数据,这些变量与PLC内部变量一一对应,PLC

的输入输出完全由组态王内部变量代替。这样,PLC的实际输入输出

状态都反映在组态监控界面上,借助PLCCPU通信功能,系统的运

行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仿真。

(4) 设计图形界面并建立动画连接

在组态王“画面”上创建液体自动混合的控制示意图,建立各个

按钮及位图,并将各个控制按钮、指示灯及位图与所建立相应变量关

联,对相关单元进行动画连接。

(5) 系统运行

启动组态王运行系统TOUCHVIEW运行液体自动混合的控制系统。

PLC开关指向“RUN”状态,按照控制的要求,观察运行状态,记

录运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动画效果良好。

本次设计的梯形图运行状态监控调试图如图9所示。

5-1 9梯形图的运行监控调试图

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

为了延长PLC控制系统的寿命,在系统设计和生产使用中要对该

系统的设备消耗、元器件设备故障发生点有比较准确的估计。系统故

障一般指整个生产控制系统失效的总和,它又可分为PLC故障和现场

生产控制设备两部分。PLC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机箱、扩展机箱、

I/O模块及相关的网络和外部设备。现场生产控制设备包括I/O端口

和现场控制检测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阀门、电动机等。

(一)、PLC主机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PLC主机系统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一般在电源系统,电源在连

续工作,散热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动冲击是不可能避免的。系统总线

的损坏主要由于现在PLC多为插件结构,长期使用插拔模块会造成局

部印刷板或底板、接插件接口等处地总线很坏,在空气温度变化,湿

度变化的影响下,总线的塑料老化、接触点的氧化等都是系统总线损

耗的原因。所以在系统设计和处理系统故障的时候要考虑到空气、

埃、紫外线等因素对设备的破坏。目前PLC的主存储器大多采用可擦

ROM,其使用寿命除了主要与制作工艺相关外,还和底板的供电、

CPU模块工艺水平有关。而PLC的中央处理器目前都才用高性能的处

理芯片,故障率已经大大下降。对于PLC主机系统的故障的预防及处

理主要是提高集中控制室的管理水平,加装降温措施,定期除尘,使

PLC的外部环境符合其安装运行要求;同时在系统维修是,严格按照

操作进行操作,谨防认为的对主机系统造成损害。

(二)、PLCI/O端口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PLC最大的薄弱环节在I/O端口。PLC的技术优势在于其I/O

口,在主机系统的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I/O模块式体现PLC

性能的关键部件,因此它也是PLC损坏中的突出环节。要减少I/O

块的故障就要减少外部各种干扰对其影响,首先要按照其使用的要求

进行使用。不可随意减少其外部保护设备,其次分析主要的干扰因素,

对主要干扰源要进行隔离或处理。

(三)、现场控制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

在整个过程控制系统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点在现场,现场中最

容易出故障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1类故障点是在继电器、接触器。PLC控制系统的日常

维护中,电气备件消耗量最大的为各类继电器或空气开关。主要原因

除产品本身外,就是现场环境比较恶劣,接触器触点易打火或氧化,

然后发热变形直至不能使用。所以减少此类故障应尽量选用高性能继

电器,改善元器件使用环境,减少更换的频率,以减少其对系统运行

的影响。

2)第2类故障多发生在阀门等设备上。因为这类设备的关键

执行部位们利用电动执行机构推拉阀门或闸板的位置转换,机械、

气、液压等各环节稍有不到位就会产生误差或故障。长期使用缺乏维

护,机械、电气失灵是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系统运行时要加

强对此类设备的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3类故障点是传感器和仪表,这类故障在控制系统中一

般反映在信号的不正常。这类设备安装时信号线的屏蔽层应单端可靠

接地,并尽量与动力电缆分开敷设,特别是高干扰的变频器输出电缆,

而且要在PLC内部进行软件滤波。这类故障的发现及处理也和日常的

巡检有关,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四)系统抗干扰性的分析和维护

由于PLC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设计的装置,因此一般不需要在

采取特殊措施就能直接用于工业环境中。但如果工作环境过于恶劣,

如干扰特别强烈,可能使PLC引起错误的输入信号;运算出错误的结

果;产生错误的输出信号;造成错误的动作,就不能保证控制系统正

常、安全运行。因此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在设计时采取相应有

效的抗干扰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外界干扰的主要来源有:

电源的干扰

供电电源的波动以及电源电压中高次谐波产生的干扰。

感应电压的干扰

PLC周围邻近的大容量设备起动和停止时,因电磁感应引起的干

扰;其它设备或空中强电场通过分布电容串入PLC引起的干扰。

输入输出信号的干扰

输入设备的输入信号线间寄生电容引起的差模干扰和输入信号

线与大地间的共模干扰;在性感负载的场合,输出信号由断开-闭合

时产生的突变电流和闭合-断开的反向感应电势以及电磁接触器的接

点产生电弧等产生的干扰。

4.外部配线干扰

因各种电缆选择不合理,信号线绝缘降低,安装,布线不合理等

产生的干扰。

八、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的相关内容,我对可

编程控制器PLC的结构及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有

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首先要摆正心态,要以一种认真积极

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浮躁和急于求成。学习PLC的过程中,我发现

只要一点点的、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就可以在学习的路上领略到

其美不胜言的风景。

具体而言,对于PLC的学习,我首先从全局出发,知道PLC的来

源与功能用途,掌握其整体结构;其次局部攻破,学习PLC的各个部

分的相关知识,如:主机的型号种类、输入输出模块、电源的要求、

I/O点的分配、电路连接图、编程语言及相关软件的学习等等;最后

融会贯通,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具体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学习上

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让自己熟悉并且掌握PLC的具体应用。

在学习PLC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对编程指令的不理

解、对PLC相关软件的一些不熟悉等等,但我发现,只要不气不馁,

学不会,再学,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查阅大

量的资料及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能因为遇

到一点苦难就自暴自弃,弃之不管,这样永远都不能学好一门学科。

最后,我要对杨老师表达我诚挚的感谢之情,谢谢您这一学期的

辛勤讲解和耐心指导。谢谢您!

九、参考文献

[1] 廖常初. PLC编程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西门子公司.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

[3] 严盈富等.监控组态软件与PLC入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06.

[4] 刘志峰等.工控组态软件实例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