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

一、需求和预算

准备买电脑的朋友,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确自己的预算及使用需求。

1、使用需求

建议只考虑当下,不要考虑太远。不要想着2-3年以后,还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现实。科技在不断进步,像CPU、显卡这种东西,虽然性能每

年只提升15%左右,但3年时间下来,提升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以100为基数,15%

增幅,三年后,这个数字会变成100*1.15*1.15*1.15=152。也就是说,三年前的中端配置,

三年后低端。

2、预算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话,个人建议4000左右的电脑就可以了。笔记本折旧按

1000/ 来算,4000块钱的电脑,用4年才够本,3年小亏,5年小赚。

确定自己的预算之后,尽量不要加钱,除非加2-3百能让你的配置从坑爹变成主流。

在钱多,可以请小MM去看电影,没准还能逆袭,好过成天对着电脑自己撸。

二、关于品牌

很多网友在选电脑的时候,经常纠结于品牌上的选取。关于这点,我认为没必要在这

个问题上太过纠结。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良心产品,也有坑爹之作,不能用品牌来一概而论。

有时间纠结品牌,不如好好了解一下自己中意的产品各个细节。更何况,市售九成以上的电

脑,均出自各代工厂,品牌厂商只给代工厂提供外观、配置和成本方面的要求,而内部设计

及组装工作则完全由代工厂完成。所以,没必要纠结于品牌的选取,都是一个工厂出来的。

但一个工厂出来的东西也有好有坏,这主要受品牌商对某款产品成本要求的影响。这就

是为什么IPHONE和小米均出自鸿海,但质量却差别巨大。

至于网友们纠结的各品牌售后好坏,我个人观点是,因人而异。与品牌关系不大,因为

多数品牌的在国内售后都是承包给国内专业售后商家。售后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所以,

通质量才是影响售后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关于配置选择

这是一个PC厂商节操无下限的年代,这是一个神器不断的时代。时代要求消费者必须

学会如何辩别神器,让我们的每一分钱花得合理。

1CPU

移动版CPU得分图

这张图里面全是INTELCPU因为目前AMDCPU在笔记本电脑上是个坑,我个

人不做推荐。请A饭自行研究。

移动版和桌面版CPU整合对比图

可以根据在台式机上的体验来对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移动CPU

不满足于以上图片中泛泛的对比的网友,推荐一个很有用的查看CPU性能的网站。ht

tp:///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网站,里面有各种比较有意思的排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http:/

//

2、显卡(GPU

移动版显卡天梯图

这张图是“樱井流人”大神所做,贴子原地址:/p/2366040917

向大神致谢!

同样不满足于上图中简单对比的网友,推荐看这里:查看显卡性能及排名

/

主要测试软件包括:3dmark053dmark063dmark Vantage GPU子项、3dmark11 GP

U子项。

关心显卡在游戏中实际帧数的网友,推荐看这里:各显卡在几大主流游戏中的表现

/Computer-Games-on-Laptop-Graphic-Cards.13849.0.

html ,可以更准确的看出各显卡在游戏中的帧数。

3 内存

INTEL的桌面CPU从三代I系列开始,支持的内存频率已经从二代的1333提升至1600

了,但仍有不少厂家在三代U的本本上面继续消耗1333内存库存。所以,买电脑的的网友

要留意。

现在有些电脑上面出现了一种低压内存,DDR3L。主流DDR3标压内存为1.5V,而低压

内存为1.35V性能与标压一致,发热少,主打绿色环保,但价格较高,建议不必刻意追求。

对于超薄本,选购时一定要注意内存插槽数量,多数笔记本电脑内存插槽标配2个,

也有个别电脑标配一个,这样一来,打算以后升级内存的朋友就要提前想好自己的升级方案

了。

4、光驱

PC发展到如今这个阶段,多数用户对于光驱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光驱是否还应继续

做为笔记本的标配也就有待商傕了。光驱的存在,会使笔记本电脑有限的内部空间越发狭小,

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更喜欢不带光驱的,只留光驱位就行。喜欢DIY的朋友,买个

SSD光驱位托架和SSDSSD装在主硬盘位,做系统盘,机械盘装在光驱位托架上,移至

光驱位做存储盘。这样既兼顾了SSD的高性能,还兼顾了HHD的大容量和稳定性。

对于需要使用光驱的朋友,建议买外置光驱,通用性好。

四、关于做工与设计合理性

电脑的做工与品牌的成本控制直接相关,那么,对于同一价位的不同型号笔记本,比

DELLIns14TR-6526S和联想的V580c,两款价格基本相当,我们该如何看其做工与

设计是否合理呢?这里推荐大家一个方法:看拆机图。

判断做工好坏与否,从两方面着手:一、在实体店进行实机体验。体验按键是否舒服,

风扇是否噪音过大等等。二、通过看拆机图来看内部设计是否合理。

对于有些新出的本本,可能找不到拆机图,这时候我们可以找到这个系列里面的与之

相近型号的拆机图,基本上也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代工厂要提高产品利润率,则标准化是必

修课。一个系列的产品,除非有重大设计错误,否则内部设计是一样的。

1、散热设计是否合理

散热是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的集合体。散热设计水平代

表了一个电脑内部设计的水平。

1.1、吸风口是否合理

这是联想Y470的拆机图,对比上下图可以看到,这款本本在D面有两处通风孔,其

中一处与散热风扇正对,通风口大,满足风扇怠速运转时的进风量。另一处与内存条正对,

当风扇高速运转时,不仅可以从与其正对的通风孔进风,也可以从内存条正对的孔进风,

而在笔记本内部形成小风道,使整机散热效果提升。

1.2、出风口是否合理

这是神舟飞天UI43的出风口设计,这款本本我们不用拆,直接看外观图就能看出其设

计的不合理性。屏幕转轴低较,当屏幕展开时,正好挡在出风口,严重影响散热。

一般的本本散热出风口位于后侧面或左侧面。当出风口在后侧面时,必须保证屏幕转

轴高于出风口上边沿。如果有NC把出风口设计在右侧,坚决不要!冬天暖手夏天烤猪蹄。

1.3、铜管布局是否合理

热传导公式:Q=K*A*ΔT/L

其中:Q代表热量,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代表传热的截面积、Δ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

L则是两端的距离。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找出影响散热的几大主要因素:

Q——发热量。由CPU、显卡、北桥等固件决定,属不可更改因素,不讨论。

K——导热系数。由热管固件决定,属不可更改因素,不讨论。

L——热管长度

A——热管截面积

1.3.1 L

这一因素很好理解,热管越长,散热效果越差

1.3.2 A

这一因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3.2.1热管数量越多,散热越好。

1.3.2.2热管越粗,散热越好。

1.3.2.3最小截面积越小,散热越好。常见两大错误,一是热管中间出现过大的折弯角,

特别是超过90°的折弯角。二是热管中间有一段被过度压扁。这两点常见错误都会导致热

管最小截面积减小。

下面,用实例对上面的理论进行阐述。

实例1

这是DELL XPS的内部结构图

此款散热有以下几个特点:1、散热管较短;2、两根热管为CPUGPU散热,铝制

散热底座为北桥散热;3、热管无过大折弯角。

实例2

这是ACER 4738ZG内部结构图

此款散热有以下几个特点:1、散热管过长;2、单根热管为CPUGPU散热,北桥

无散热。3、热管有两处超过90°的折弯角。

至于风扇叶片数量和散热鳍片这两个散热因素,由于均为通用配件,各厂商都差不多,

没必要研究。

1.4 USB接口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

1.4.1 USB接口数量

笔记本电脑多数外接设备为USB接口,所以,USB接口应尽量多,最少应在3个以上。

1.4.2 USB接口位置

1、右侧最少应有一个USB接口,方便接鼠标。

2USB接口相互之间应留有适合间距,以免在使用体积较大的外设时影响其他接口的

使用。

实例1

这是华硕X55接口图

1、只有一个USB2.0、一个USB3.0,接口太少。

2、右侧无USB接口,使用有线鼠标时,鼠标线要从左边绕到右边,接口位置设计不

合理。

实例2

这是富士通LH532接口图

1、三个USB3.0,一个USB2.0,接口丰富。

2、右侧有USB接口,方便接鼠标。

3、左侧三个USB3.0挤在一起,如果有较大体积的外接设备,可能会相互影响。

1.5 升级和维护是否方便

市售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标配的内存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了,还有一

部分网友,更是对机械硬盘的蜗牛速度愈发不满,SSD已经蠢蠢欲动了。因此,升级方便

与否也是选笔记本电脑时需要考虑的环节。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讲,维护最多也就是清清灰,换换散热硅脂。因此,维护的方便

性也是需要考虑的。

实例1

华硕N53SN结构图

这款笔记本电脑在升级内存方面比较方便,只要把D面的小板子一揭,就能加内存。

但要是清灰,则要拆开键盘,拆掉主板,才能将散热模组拆下来,不方便。

实例2

富士通LH532结构图

这款笔记本电脑在升级内存和清灰方面都比较方便。打开D面小板,就可以升级内存,

也可以拆风扇拆铜管进行清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