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
“复制、粘贴”带来的启示
这是一节信息技术课堂中发生的小故事。“复制、粘贴”对于这节课来
说并不是什么新知识,但是故事却是围绕它展开的。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三册(小学四年级)第二
单元是教学生制作精美的课程表。上节课已教过“插入表格”了,这节课则
是要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科目的名称。
(以下为课堂片段)
师:你们一星期要上几节语文课?
(孩子们对照着自己的课程表认真地数着。)
生:老师,要上8节。
师:啊?这么多啊!(我故作很吃惊的样子)那我们不就得输入8次的
“语文”了吗?多麻烦啊!有没有简便的办法呢?
生:复制、粘贴。
师:没错。“复制、粘贴”可以方便的解决我们的问题,只是在复制之
前可别忘记了要先“选中”文字。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师:首先选中“语文”两个字,接着“右击”鼠标,在打开的快捷菜单
中找到“复制”命令,单击。然后移到光标至下一个“语文”的位置,同样
“右击”鼠标,点击“粘贴”命令。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本以为不会有困难的,可是练习才开始,就发现好几个学生都出现了同
样的问题:选中文字后,由于学生不慎将鼠标移动,导致鼠标指针未停留在
所选中的文字上面,而当他右击鼠标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变成了灰色,同时刚选中的文字也恢复了正常状态(即未选中状态下),结
果文字是“纹丝不动”。
(我意识到此时需立即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纠正)
师:请大家停一下。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他是如何“复
制、粘贴”的?(请一个操作有误的学生上来演示。)
师:大家观察一下为什么他一“右击”后,先前选中的“语文”就不再
选中了?同时,“右击”打开的快捷菜单中的“复制”又是灰色的呢?(同
桌之间在相互讨论,但没有人举手回答。)
师:这是因为他在选中“语文”后,将鼠标指针不小心移到了选中的文
字之外了。
(教师再次演示正确的操作,并强调鼠标指针的位置。)
经过我的再次演示后,学生中操作成功的人数有所增加。突然,我发现
有几个学生,他们的练习速度比其他学生要快。有的用的是“常用工具栏”
中的“复制”、“粘贴”按钮,有的学生用的是“复制、粘贴”的快捷键:
ctrl+c和ctrl+v。这些方法可以做到快而准确,完全避开了先前其他学生在
使用“右击”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完成练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师:(我好奇地问其中一个学生)这种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以前学过的。
师:为什么不用老师教的方法呢?
生:老师您的方法我也试过了,不好用。
“不好用?可我平时都是用这个方法的呀!”自己备课时一看到书上说
“通过‘复制、粘贴’的办法来快速输入”,就立即想到了自己平时常用的
“右击”。本希望把这种“最简便”的方法教给学生,但由于他们对鼠标指
1“备学生”不足:
课前对学生已有知识并不了解,导致课堂上出现了问题。
2、“备教材”不足:
阅读教材不够仔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觉得自己常用的“右击”方法
很简便,便把它教给学生,却不知这种“简便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大
大的不便。由于他们对于鼠标的移动以及右击等操作的不熟练,导致学习上
出现大大的障碍。
二、教育机智有待加强:
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光是课备的好是不够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
教师的机智,是否可以及时的根据“突发事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内容。
当我注意到有多名学生操作有误时,知道需要对此进行分析和讲解;当发现
个别学生操作速度较快时,便立即请上来演示,并表扬他们。这些都表现出
我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教学机智不够成熟。课后,
在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明白通过以下方式便可以很好的完善教学
了。在表扬过后,我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复制、粘
贴”的方法吗?”(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以前所学的知
识和本节课掌握的知识进行了一个小总结,告诉学生们电脑中的很多操作都
不是方法唯一的,只有善于尝试,善于动脑才会发现和掌握它们。试想,如
果在遇到问题时这样设计和调整,学生们所学到的知识会原比课本中多的
多。
在本课教案后的“课后反思”中,我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反
思都一一记录了下来。对于上述不足,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进:
1、平时善于总结。对于像“复制、粘贴”这样的“一题多解”的操作,
在平时就要进行总结和归类。在授课时,既教授了新知识又回顾旧知识,前
后衔接,使得知识具有系统性。
2、平时善于观察。上课时要利用给学生指导操作的时候,观察他们比
较薄弱的地方,课下思考解决的方法。这样便于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
也好安排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思路。
3、克服教师的固有模式和思维。教师作为成年人,做事的方式、方法
和小学生截然不同,如果把成人化的思维教于学生,即便学生学会了,也只
是被动的学习。
4、平时多写“课后反思”、“课后随笔”之类的文章。在思考中锻炼
自己的教学思维,发现自己的教学不足。阅读一些关于“教育叙事”、“案
例分析”的文章,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多多请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