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发(作者:)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例(6篇)
【学习目标】
1、把握动画的分类。
2、学习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
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
动画制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预习导学】
1、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假如动画
的画面称为二维动画,二维动画画面构图 ,二维动画的文件格式有假如
动画的画面是______ 就是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增加了还具有三维动画的
文件格式为______ 。
2、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许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
______。动画采纳了______ 技术,可以______ ,它具有 ______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 ______。
3、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根本方法: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
______ 。
【合作探究】
一、争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各有什么表现特点?
二、两种动画制作方法的比拟
1、逐帧制作:
2、中间帧自动生成:
三、制作遮罩(Mask)动画
在Flash中设为遮罩的层可以将其下一层的内容隐蔽起来,再下一层
的内容将透过遮罩层填充颜色外形或文本对象显示出来。
演示动画并分析制作方法
5.2 动画的制作(一)导学案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实践探究】
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
要求:1、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保存成swf格式。
2、转变“背景”图层的外形,观看遮罩动画的效果。
教案模板篇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展现几个信息技术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猎取信息、传
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进展历史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⑴语言的使用
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
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些语言则只为几
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⑵文字的制造
文字是在语言的根底上诞生的,是社会进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人类
语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万年,人类最早的文字诞生到今日,最多也
不过五六千年。
中国文字的进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展简化、整理,
使汉字渐渐走向标准化。汉字的进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
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
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化渐渐
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根本定型。
⑶印刷术的创造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
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进展起来的。印刷术的创造,对人类文化的传播、
进展起了重大作用。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
的四大创造。它的创造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
⑷电报、电话、播送、电视的创造和普及
电报: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
感动得有些抖动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胜利的电报机,向巴
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制造了何等奇迹!”
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
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
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今以后,
全部的轮船都开头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电话: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创造人贝尔第一个
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电视:经过长时间的艰难奋斗和很多次失败之后,贝尔德最终用电信
号将人的形象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播送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
公共电视播送业务。30年月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讨论,并
有所成就。
⑸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第一代:1946-1956年。
其次代:1957-1963年。
第三代:1964-1981年。
第四代:1982-1989年
三、信息的进展趋势
⑴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⑵越来越共性化的功能设计。
⑶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进展,我们要客观熟悉、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
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小结
1.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进展。
2.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3.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进展,不
断有新事物的产生。
练习
1.汉字的进展,大致可分哪四个阶段?
2.计算机的进展经受的四个阶段?
3.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效劳?
教案模板篇3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高中信息技术第五章其次节《网页的制作》。
教学重点:网页文字处理、插入图片、动画、水平线以及设置背景的
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网站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建立网页。
学生分析
本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通过前面WORD和INTERNET的学习,对网
页内容编辑、构造和效果等设计有了肯定的感性熟悉。
教学目标
熟识网页中的各种元素及其制作方法,初步了解网页制作过程,培育
学生的自学力量和创新探究精神。
教学环境
设计“网页制作”网站,是学生通过网站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主
学习,完成网站中每一学问点的学习,教师借助投影仪准时反应学生在完
成目标时消失的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边讲边演示
展现一个简洁的网页
你现在正在上网,肯定去了不少站点吧!这些站点的页面都设计得特
别精致,让你在扫瞄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这么吸引人的页
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你想不想也做一个精致的个人主页呢?假如你的
答复是确定的,那我们就一起学一下FrontPage的使用。FrontPage是优
秀的专业化网页设计软件之一,使用FrontPage你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建立
一个自己的网页,这可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哟!
(新课)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网站自学,完成教师提出详细操作要求
模块一、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网页制作学问预备”,提出问题:
1、启动FRONTPAGE?
2、FRONTPAGE的三种显示模式?
3、在e:下新建空站点,取名为abc站点文件夹。
模块二、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新建网页”,提出要求:
1、新建一般网页。
4、翻开e:网站制作素材得意的家乡高邮.htm网页。
模块三、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文字编辑”,提出要求:
1、把高邮.htm网页中的标题设置为“5号”、绿色,“加粗”字体,
“居中”对齐。
2、把高邮.htm网页中的正文字体设置为“3号”,绿色。
模块四、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图片动画”,提出要求:
1、在网页中插入e:网站制作素材高邮风景高邮湖.jpg
2、在网页中插入e:网站制作素材高邮风景
模块五、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水平线”,提出要求:
1、在网页中标题与正文之间插入水平线。
2、水平线宽度设置为100%,高度为3像素,水平居中,颜色改为绿
色。
模块六、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设置背景”,提出要求:
设置网页背景为e:网页制作网站制作素材高邮风景背景2文件
模块七、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保存”,提出要求:
将当前网页另存到e:abc高邮.htm,,并将图片保存到images文件夹
中。
模块七、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结”,提出要求把学生分为两组,一
组练习制作个人网页,一组练习制作班级网页。制作素材在e:网站制作
素材练习素材中。对学生作品点评,小结。
教案模板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熟悉,了解他们的水平、根底。
3.举例与学生一起争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争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沟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根底》第一章第 1节,从内容上讲,
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严
密联系,简洁易懂,学生比拟简单承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
较强,是教学的难点。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
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
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熟悉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
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
2.开放地授课,依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
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根本要求。
师:从今日开头,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先简洁介绍
一下课程状况。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根底》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
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
的需求动身,根据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
的一般方法和根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宽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
探究、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熟悉到
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展以下几个争论。
其次环节:大家谈经受。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受,同时
也熬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士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索片刻。
(板书)
(1)你玩过电脑嬉戏吗?觉得玩嬉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
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
对网吧有什么熟悉?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假如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女生A: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头玩电脑,我在家用宽带上网,不爱玩嬉
戏,间或上网聊谈天。
师:上网还做什么?
女生A:上网校,查资料。
师:好!你对网友见面怎么看?
女生A:也有要提出跟我见面的,就在这个暑假。
师:见了没有?可以公开谈吗?
女生A:没有,我不想,谁知道是什么人啊!
师:很好!网友见面要慎重。最好不要见,网友中坏人也是有的,并
且还不少。特殊是小孩子简单上当受骗,有人就一不当心被贩卖到非洲去
了。
众学生:哈哈……
师:我看后排的某某同学(他在乱动)已经心里有“成长的竹子”了,
既然坐不住了,你就来谈一下吧!
男生A:没玩过!
师:真的?我不信!中考要求考试嘛!不要误会向教师传播错误信息
哦。你到网吧去上网没有?
男生A:没有!
众学生:教师!他有!他是网迷!
师:哦,有人看到你进过网吧的。你去网吧不是去上网?那做什么?
为你家里买菜是吧?网吧里的菜可比不上超市的新奇啊!
众学生:哈哈……
男生A:上了,上得不多。我可没玩嬉戏啊,教师!
师:玩过也不要紧,关键是要正确分析自己。你觉得你玩嬉戏影响学
习了没有?我信任你有说真话的士气。
男生A:影响了一点吧。我学习落后似乎就是从玩嬉戏开头的。
师:谈得特别好,很坦诚,以后盼望能留意抑制自己,多用一些时间
去学习。
(其他3~4位同学连续谈,把握时间,避开夸夸其谈)
第三环节:一起争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目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时代,即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我
们的思维、技术、文化都与以前大不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从几个争论
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头变化了。现在考虑以下两
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争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留意,我不需要详细答
案,只要方法。
天()马() ()屯()聚
局部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答复,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
即你如何去查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师:特别好!关键你怎么查?
生2:第一个可以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众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一样的。
比方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
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 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包括解
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争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
比方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又比方,我们
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答
复!
(假如语文课代表站起,师提示:“留意你猎取的信息要完整,我说
的是你的同桌)
生3:查字典、查资料。
师:假如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宝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
办?
生3:这……
师:你可以有一个向他人求助的时机。你向谁求助?
生3:向我同桌(生4)。
师:我已经为你想到了,所以才提问他的同桌你呢。
生4:去图书馆吧。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
就消失了相关的影像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许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方
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
比方,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
现”……“超链接”就像许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
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众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连续进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
的将来我信任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争论信息特征。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充分的
熟悉,能够正确地区分、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需了解一些信
息的特征。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通过争论和提问,一起感受。
(1)载体依附性。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看过!
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常常有争夺一种神奇的书的情节,书里
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珍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各派剑法
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
生1:思过崖山洞的墙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觉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
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
就没有了。
师:下一题:有的同学喜爱用座右铭来鼓励自己奋勉学习,学有所成。
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里?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翻开就看到!
生5:教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惜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
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在你假
如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乱找载体,我们是要追究你的责
任的!
总之,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需要依附在肯定的载体上
存在,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教案模板篇5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学生能精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
通过计算辨别出IP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争论,自
主探究把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区分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展自主学习的
过程中勇于克制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
能进展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
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依据什么线索进展破案的?依据学生的答复,
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IP地址”,教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依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
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争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着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
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
机号的争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力量目标
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
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做某件事的例子以及假设围棋挑战赛的过
程来梳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今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循环求值的思
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
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楚思路,设计出解决某个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
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3.情境与价值观
让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沟通,探究出解决
问题的方案。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力量与创新力量,
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创设相应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轻
松的、布满乐趣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思维的翅膀,体会
到学习的开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此算法设计
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上述算法问题同样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另外,如何把人解
决问题的思路、步骤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肯定的计算机根底,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力量也渐渐成熟,对挨次构造、分支构造、循环构造等学问也有了肯定
的理解。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成流程图,学生已有肯定
的根底,但可能还不很娴熟,教师在课堂上要作进一步引导。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利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做某事的大事,引导学生去探究求100以内
偶数和的方法。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我认为不宜直接把现成的算法告知学
生,而应当让学生自己去经受整个探究过程。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的启发引导起到了特别关键的作用。求100以内某些数的和,从外表
看来只是一个简洁的数学问题。在思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探究到的
规律及平常所学的数学方法顺当求得答案。而计算机与人不同,它解决问
题的关键,就是要把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这是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个重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训练
学生,使学生渐渐学会分析问题,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本案例运
用设想的围棋挑战赛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引出求100以内偶数和的
算法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今日在座的有50多位同学,假设今日都去参与围棋挑战赛,而
我们要挑战的人就是围棋九段高手常昊,假如有同学挑战胜利,那可就名
扬天下,成为新一代围棋国手了。
师(引导):大家思索,通常这个过程会是怎么样的?
教师依据学生对问题的答复进展分析。引导学生往挑战赛的模式上想,
提示学生可将过程简要地列出来。
师生:围棋挑战赛的过程可以描述为:
确定挑战的人数;
挑战者和常昊对阵比赛;
一旦挑战胜利,挑战者就可以成为新一代围棋国手;
步骤(2)(3)重复执行,直到最终一个挑战者。
师:在挑战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步骤(2)(3)是要重复做的,所以我
们应当怎么做?
生:重复局部要用循环构造来实现。
师:这个步骤重复到什么时候完毕呢?
由学生争论怎么确定循环的次数,很明显,已知的挑战者个数是推断
循环完毕的条件。
依据争论的结果,最终师生共同得出围棋挑战赛的算法和流程图(如
图1)。
以围棋挑战赛的例子启发学生,求出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
师:依据此问题的特点,我们可以将问题细化为两种状况。
100以内全部数的和的算法。
师(引导):现在我们先来求100以内全部数的和,应当怎么办?
师生共同分析比拟挑战赛赛程与此问题的异同,得出此问题的解决步
骤:
设定一个变量sum表示和,初值为0;
再设定一个计数变量I,从1开头计数,同时它代表要相加的数;
I和sum相加,和保存在变量sum中
I累加
I大于100时输出sum的值,否则连续执行③④
求100个数中全部偶数的算法
师(引导):100以内的数相加的和我们已经能求出来了,但是我们只
要100以内的偶数相加的和,那么怎么找出符合条件的偶数呢?
生: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我们可以将符合这个条件的数找出
来。
师生争论得出的查找偶数的步骤:
①推断数I除以2是否余数为0
②和变量sum与数I相加得到新的和
③I累加,再次执行①
得出求100以内偶数和的算法
师(引导):100以内的数相加我们已求出算法,偶数也找出来了,能
求100以内偶数的和了吗?详细算法应当是怎样的呢?
生:能,将(2)中的语句放到(1)的循环语句中执行就可以了。
师生最终争论得出的算法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意的问题:
让学生争论各变量的定义与作用,如sum表示和,I既是计数变量又
可以是用来求值的自然数。
由于循环次数已知,要参加一个循环掌握变量I来计数,当I累加到
满意条件的次数后退出循环。
小结
回忆以上案例,看似将某个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是一个难
以理解的过程,但是,思路来源于生活,借助生活当中常见事例的解决方
式,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并得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