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
2021年4月第2期(总第41期)“弹幕”在网络课堂中的实效性王钧1,邬旭2,高颖3(1.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天津300350;2.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天津300384;3.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天津300141)摘要:以网络视频技术中的“弹幕”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实验、深度访谈方式,探讨“弹幕”在提升网络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认为“弹幕”对学习者在知识记忆方面有帮助,但在课程应用推广普及和促学方面不足,应增强“弹幕”在教学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关键词:网络教学;“弹幕”功能;学习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2-076-05一、“弹幕”网络教学研究综述近年来“弹幕”功能在娱乐视频网站上火热兴起,播放视频时观看者可以在画面中发表评论,不仅能观看到已发表的弹幕,而且还能参与讨论。新一代大学生是“弹幕”最大的受众群体。目前,“弹幕”在网络课堂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络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学生发送“弹幕”参与教学活动;另一种网络授课是采用spoc或mooc方式,授课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中,授课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网络教学视频,学生在已录制的学习视频中发送“弹幕”。“弹幕”功能对网络授课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既有的研究成果对“弹幕”作出了较为宏观整体的分析与评价,[1]国内一些学者针对“弹幕”技术在网络教学应用方面展开研究: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交互策略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交流行为、让学习“弹幕”交互的优势有利于师生之间者深度交流[2],和同学之间的交互[3],还会通过班级学习氛围影响倦怠情绪[4]。“弹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课堂互动讨论效率和学生汇报表现能力。[5]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7],“弹幕”的使用可以增加人们对视频的观看兴趣,研究中采用了刺激生物反应模型证实该功能有利于观者的交流[8],这些成果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二、网络课程中“弹幕”的实验分析(一)控制实验在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庭院景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手机微信app扫描二维码,在应用软件“弹幕派”中登陆,即可在网络课堂中使用“弹幕”功能。课后教师会开展问卷调查,讲明问卷目的和填写要求,然后发放问卷让学生填写。网络课堂授课采用“腾讯会议”软件,教学资料的收发和图片资源互动环节采用腾讯qq群,知识讲授采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资源中的慕课课程。本实验共招募53名被测试者,以网络在线课程为实验载体,课程中各教学环节均以网络在线方式开展,每次课程结束后被测试者填写问卷调查并随机邀请志愿者展开一对一深度访谈,访谈时间在40分钟左右。这53名志愿者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其中男生占比44%(24人),女生占比56%(29人),被测试者的出生时间在1999—2001年国外学者也对网络在线教学、“弹幕”做出一些研究。实验证明,在线网络教学具有可实现性,与面授教学相比其自身还有独特的优势[6],从教师的角度看网络收稿日期:2020-04-19作者简介:王钧(1987),男,天津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76
之间,基本上是00后;家庭为城镇的占77%(41人),乡村占23%(12人),对“弹幕”的认识“非常了解”的占56%、“一般了解”的占40%、“不了解”的占3%、“完全不了解”的占1%,可见被测试者对“弹幕”都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在“弹幕”的使用方面有88%(47人)是使用过该功能的,说明大多数学生不仅是知道,而且在其他网络活动中使用过“弹幕”。“弹幕”被使用最多的是优酷、爱奇艺网站,占比67%,其次是Acfun、Bilibil;网站或直播APP和直播网站。实验主要关注以下指标进行分析:1.信息记忆完整性网络授课中,教师详细讲授景观设计课程方案平面图案例,讲授结束,被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凭借记忆将平面图内容绘制在A4复印纸上。实验分两次进行,分别采用和不采用“弹幕”功能,讲授过程中使用“弹幕”功能,被测试者可以根据教师讲授内容发表“弹幕”,被测试者的平面图绘制完成后通过qq群提交拍照图片,完成测试。平面图的绘制内容包括:整体平面空间布局、建筑及庭院出入口位置、庭院道路位置、庭院硬质景观内容和庭院中植物配置五项。满分为10分,绘制出整体平面空间布局得2分,绘制建筑及出入口相对位置得1分,绘制庭院道路得2分,绘制庭院硬质景观得2分,绘制庭院中植物配置得3分。2.信息记忆准确性仿照信息记忆完整性测试,被测试者凭借记忆,针对道路材质、植物品种和栽植的细节信息展开记忆测试,要求准确详细地画出平面图。道路和植物分数各5分,总分满分10分。平面图中道路材质共有4种,画出道路材质得1分,画出2种材质得2分,画出3种材质得3分,道路中画出全部材质但与原作位置不同得4分,道路的绘制位置、材质与记忆平面图道路材质相同得5分。平面图的植物种类共5种,凭记忆画出植物但无种类区分得1分,画出3种树例得2分,画出5种树例得3分,准确画出植物组团搭配得4分,各个位置植物组团准确画出并与范例图位置相同得5分。3.功能选择性功能应用选择性分析是被测试者对“弹幕”在不同教学环节应用喜好程度的评价。“弹幕”应用的教2021年4月第2期(总第41期)学环节包括:理论视频观看、在线直播理论讲授、在线直播案例讲授、作业点评、作业汇报、在线课堂提问等。被测试者在网络课堂学习结束后,结合课堂中所使用的“弹幕”功能对相应的授课环节进行评定,采用克里特量表进行,评定选项分为5档,分别是“非常好”“好”“一般”“差”“极差”。评价结束后,会随机选择一些被测试者展开一对一深度访谈,以了解评价的原因和“弹幕”使用过程中被测试者的心理感受。4.功能满足性功能应用满足性分析是被测试者对“弹幕”在情感、感受方面的评价。评价为多项选择,选项内容包括:“弹幕功能使我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忘记烦恼、释放情感、感受快乐”“弹幕功能使我觉得利于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增加了社交话题、可以了解别人所想所为”“弹幕功能使我觉得增加了学习兴趣,感到自己在学习中更加充实、自信”“弹幕功能的使用开拓了学习视野,能更好了解专业知识、更多人和事情”“此功能让我毫无所得”和“其它,请说明”六项。5.功能应用评价功能应用评价分析是在被测试者经历了完整教学环节后,对“弹幕”促进学习的效果方面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促进课堂交流、对所学习知识的思考、促进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降低学习焦虑感。从主观感受上考量“弹幕”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二)研究结果在信息记忆的完整性方面,如表1所示,课程测试中采用画面形式感和内容丰富程度类似的两张庭院景观设计平面图,对比“弹幕”功能使用前后的得分人数分布。整体上人数分布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弹幕”功能使用后8、9分的高分区域人数有所增加,其中8分得分人数由1.8%增加到了7.5%,9分得分人数由7.5%增加到了11.3%。可见,此功能对记忆力较强的被测试者会有一定的帮助。4、5分得分人数下降,2分得分人数增加了7.5%,说明弹幕的使用并没有对记忆力较弱的被测试者起到提升记忆的作用。在访谈中发现了其中的原因:首先,“弹幕”不能提高所有网络课堂参与者的记忆力。对平面图的记77
表1“弹幕”功能对信息记忆的完整性测试表信息记录得分未使用“弹幕”使用“弹幕”(单位:分/人)记录得分(%)记录得分(%)10分0%(0人)0%(0人)9分7.5%(4人)11.3%(6人)8分1.8%(1人)7.5%(4人)7分13.2%(7人)11.3%(6人)6分18.8(10人)18.8%(10人)5分16.9%(9人)9.4%(5人)4分16.9%(9人)5.6%(3人)3分1.8%(1人)7.5%(4人)2分0%(0人)7.5%(4人)1分0%(0人)0%(0人)0分22.6%(12人)20.7%(11人)忆需要依靠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越扎实越有利于对图的记忆,得分较高的被测试者均是平时专业课程学习较好的学生,因此“弹幕”并不能够对所有测试者的记忆力起到大幅度提升作用。其次,无论是观看“弹幕”的被测试者,还是发“弹幕”的被测试者,参与了“弹幕”活动,会加深所讲内容的瞬间记忆。在细节信息记忆的准确性方面,“弹幕”功能有显著性帮助。如表2所示,凭记忆绘制平面图中道路和植物的细节,对比“弹幕”使用前后的得分人数分布,可以看出除了在8分的得分人数减少外,“弹幕”使用后在6-9分的得分人数数量均有所增加,尤其在6分的得分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近1/3,2-5分值人数分布都不同程度减少,可见“弹幕”功能的使用对加强细节准确性记忆方面有作用。表2“弹幕”功能对信息记忆的准确性测试表信息记录得分未使用“弹幕”使用“弹幕”(单位:分/人)记录得分(%)记录得分(%)10分0%(0人)0%(0人)9分2%(1人)11.7%(4人)8分9.3%(4人)5.8%(2人)7分9.3%(4人)17.6%(6人)6分16.2%(7人)29.4%(10人)5分23.2%(10人)14.7%(5人)4分23.2%(10人)11.7%(4人)3分11.6%(5人)2.9%(1人)2分4.6%(2人)5.8%(2人)1分0%(0人)0%(0人)“弹幕”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弹幕”是由具782021年4月第2期(总第41期)体知识点引发被测试者某种感受或某个兴趣点的言论,是一种有感而发的行为。“弹幕”内容直指视频某个知识点,没有发表“弹幕”的被测试者看到同伴发出的“弹幕”,也会对瞬时的记忆起到刺激作用,增加对具体知识的记忆。“弹幕”参与的网络教学环节有:理论视频观看、在线直播理论讲授、在线直播案例讲授、作业点评、作业汇报和课堂提问六个类别,被测试者根据网络学习情况对授课各个环节的学习感受展开评价,评价中的每一选项都设置了不同的分数,例如“很有兴趣”(2分),“有兴趣”(1分),“一般”(0分),“没有兴趣”(-1分),“降低兴趣”(-2分),汇总统计所得分数后其结果如表3所示。表3“弹幕”功能的应用选择性分析表学习环节总分应用兴趣很有兴趣有兴趣一般没有兴趣降低兴趣(2分)(1分)(0分)(-1分)(-2分)(单位:分)理论视频观看923201040在线直播理论讲授923192039在线直播案例讲授924182040作业点评925172041作业汇报922202038课堂提问927152043根据问卷得分汇总,发现不同的教学环节,被测试者感兴趣的程度不同。该六项教学环节的各项分数差距不大,被测试者最希望使用“弹幕”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提问,最不希望使用的环节是作业汇报,理论视频观看、在线直播理论讲授、在线直播案例讲授、作业点评环节得分虽然各不相同,但分数之间相差较小。深度访谈后发现其中的原因:首先,课堂提问环节得分最高,因为被测试者回答问题时希望寻求帮助。其次,最不希望使用的环节是作业汇报,被测试者在汇报自己的庭院设计方案时不希望被外在因素干扰,以免扰乱自己的汇报逻辑,另外羞于面对同学对自己作业的评价。第三,得分高的学习环节是作业点评,说明被测试者在自己完成作业过程中,希望他人能够对自己的设计提出建议。从发言者的主体出发,将表达对象划分成教师与学生,表达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环节为理论视频观看、在线直播理论讲授和在线直播案例讲授;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为作业点评、作业汇报和课堂提问。从汇总得分表4看出,以教师表达为主的教学环节得分是119分,而学生表达为主的教学环节合计得分是122分,被测试者得分高于教师得分,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差距。从分数统计汇总看出,得分较高的教学环节均在学生主体中,说明被测试者在教学环节中想要表达自己的言论,有明确的表达意愿,还展现出以自我为主体的角色定位。表4“弹幕”功能的应用对象分析表言论主体教师表达教学环节应用兴趣理论视频观看在线直播理论讲授在线直播案例讲授学生表达作业点评作业汇报课堂提问总分(单位:分)合计(单位:分)4221192021年4月第2期(总第41期)表5“弹幕”的“使用与满足”分析表选项人数“使用与满足”相关选项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忘记烦恼、释放情感、感受快乐所为增加了学习兴趣,感到自己在学习中更加充实、自信此功能让我毫无所得其他30.19%(16)9.43%(5)7.55%(4)开拓了学习视野,能更好了解专业知识、更多人和事情50.94%(27)(单位:%)49.06%(26)促进与人沟通,增加了社交话题、可以了解别人所想56.6%(30)幕”的使用是否能增加被测试者的学习兴趣,使被测试者对课程知识充满期待,促进被测试者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弹幕”功能在其他课程的推广性分析,较高的黏着度,说明该功能在被测试者中接受度较高,可以将此功能推广到其他课程。调查结果显示,被测试者对于“弹幕”是基本接纳的,50%的学生对此功能很有兴趣,希望在其他课程中依然采用,32.5%的学生对“弹幕”接纳程度一般。从被测试者的反馈来看,“弹幕”能够对知识的学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在黏着度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如表6所示,在六项学习环节调查中选择“很有”选项人数占比在5%—8%,表明“弹幕”突出影响的被测试者很少。选择“有”选项人数占比在28%—42%,在“促进课堂交流互动”和“促进提升表达能力”项对被测试者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在这六项评价中,大多数被测试者选择了“一般”评价,说明被测试者在使用“弹幕”后对该功能并不排斥,但在促学效果上并不显著。在视频回顾观看行为分析中,“弹幕”对关联知识点处的视频复看行为产生影响。“弹幕”与所学知识是点对点的共生关系,具有碎片化特点。42%选择“再次观看‘弹幕’处视频”,选择“再次观看整个视“弹幕”功能的使用能够给被测试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如表5所示,被测试者在六个选项中做出多项选择,选择人数最多的是“促进与人沟通,增加了社交话题、可以了解别人所想所为”。可见与学习知识相比被测试者更加关注其他人的学习状况,网络学习环境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的陪伴。选择人数排名第二的是“开拓了学习视野,能更好了解专业知识、更多人和事情”,被测试者希望能够了解周围人所关注的问题,获得所学知识以外的信息。选择人数排名第三的是“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忘记烦恼、释放情感、感受快乐”,可见“弹幕”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给被测试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由于“弹幕”的愉悦性,建议不在关键、重点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使用,而是在需要调节学习气氛时采用。在“使用与满足”问卷调查中,对选择前四项的被测试者开展黏着度调查。黏着度一方面是调查“弹表6“弹幕”应用评价分析表“弹幕”在学习环节作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促进课堂交流互动促进对所学知识思考促进提升表达能力降低学习焦虑感很有5%(3人)5%(3人)8%(4人)8%(4人)5%(3人)8%(4人)有28%(15人)28%(15人)42%(22人)35%(19人)40%(21人)25%(14人)选项人数(单位:人)一般55%(29人)61%(32人)44%(23人)51%(27人)47%(26人)37%(19人)没有12%(6人)3%(2人)5%(3人)3%(2人)3%(2人)25%(14人)降低兴趣0%(1人)2%2%(1人)2%(1人)2%(1人)3%(2人)79
频”的仅占36%。可见由“弹幕”引发的重复性观看行为只作用在具体的视频知识点处,被测试者不会从起点重新观看视频的所有内容,“弹幕”不能为知识的系统回顾起到促进作用。三、结语实验结果表明:(1)“弹幕”对学习者在知识的记忆方面有帮助,有助于学生观念的表达,能够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陪伴。“弹幕”作为媒介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和认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减弱在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2)“弹幕”在课程应用推广普及性和促学2021年4月第2期(总第41期)方面仍有待提高。“弹幕”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知识内容,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将课程的特色全面展现。“弹幕”目前在沟通和调节课堂气氛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而在促学、推广其他课程的适用性方面显得不足,“弹幕”功能需要突出课程特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弹幕”可以增加自动开始和结束、自动“弹幕”引导参与者发表评论,应用系统能自动回复“弹幕”中的提问等。“弹幕”应用需要增加时间控制,预设“弹幕”开始和结束功能,使“弹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智能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