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

公文实用知识

一、常用发文信息栏(包括通知、报告、请示等)填写要求

1.文件标题栏:正确填写为“XX公司关于XX的通知”,单位名称必填。注意两点:①正文中题目使用梯形或棱形排列,回行词意须保持完整;②标题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特定情况下使用引号、括号、顿号、书名号、破折号。除书籍刊物、规章、制度、办法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书名号,方案、规划、讲话、项目书、总结等严禁使用书名号。

2.拟稿人电话栏:须规范填写座机(例:XXXX-XXXXXXX)、手机、微波号。

3.行文格式栏:须按文种正确选择上行文、平(下)行文。

4.文件字号栏:①“总经办”是总经理签发、以公司整体名义发出的公文,无特殊要求,不得擅自选“总经办”。特殊情况使用时,应报分管领导协调同意,并通知办公室;②由分管领导审核签发的发文,一律用本部门文件字号。

5.主送栏:①上行文至上级公司,写上级公司全称;②平(下)行文,可单独书写收文部门,则在主送栏手输收文部门名称;③主送单位须写规范全称、简称或统称;④可手填单位规范全称。

6.印发传达范围栏:①公文在于行公事。因此能普发的公文,尽量不选“主要负责人、公司领导及中层干部”,应按部门、单位选“此文发送至收文单位本部及二级机构”、“此文发送至收文单位本部”;②上行文中,如文件只发送至XX公司某部门,可手输定向部门。

1

7.抄送栏:原则建议不填写。一定需要填写,请认真阅读抄送的规定和要求,正确填写抄送单位,特别注意层级关系。

8.会签部门栏:由拟稿人请示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后,将会签部门列入流程。

9.会签处室栏:不填写。

10.文件字体、行距要求:①发文字号如“总经办〔XXXX〕XX号”的字体使用方正仿宋三号字;②上行文注意:“签发人”三个字的字体使用方正仿宋三号字,而人名使用方正楷体三号字;③正文题目使用方正小标宋二号字;④文件抬头称呼、正文部分、附件说明、单位名称、签发时间,附注(上行文的联系方式、平下行文的文件发送范围)均使用方正仿宋三号字;⑤版记文字使用方正仿宋四号字;⑥正文行距设固定值28磅,可照顾文件美观适当调整。⑦盖章要求印章下缘与签发时间下缘平齐,以签发时间为对称中心,上缘距离正文末行(含附件说明)在一格间距内,因此,正文结尾的单位名称统一要求与正文末行(含附件说明)隔三行设置,签发时间距离右侧边距为4个字符,单位名称以签发时间为对称中心。

注意:实际拟写中,仅正文部分需拟稿人按照字体、行距要求编辑,凡模板生成字体均已为正确格式。编辑正文部分时,字体仅能使用格式刷编辑成方正仿宋三号字。

二、常用发文附件添加方式

(1)批转、转发、印发类文件按如下要求处理:①word附件文档处理(须全部为word附件):在附注后插入分页符(操作为“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另起一页后粘贴word正文,页码将与正文连续,版记拖放至末页底端。②含几个附件,既有word文档,也有excel表格时,或转发CEB文件时,按“添加附件”方式处理。附件标注:各附件左上角不标注“附件”字样。

2

(2)除批转、转发、印发类文件外,其它文件诸如通知、请示、报告等常用文件,一律使用“添加附件”功能。保留正文中生成的附件说明。每个附件需按顺序在附件左上角标注“附件1”“附件2”(单个附件标注“附件”二字),“附件”字样设为黑体三号字。

(3)附件规范设置:题目设为方正小标宋二号字体,或者宋体二号字;正文设置为仿宋GB2312三号字体;“段落”设置为“对齐方式-两端对齐”、“特殊格式栏”选“首行缩进-2字符”、“行间距-固定值,28磅”;Excel须经预览编辑,均设为A4页,否则将影响转版。文件排版:打字室负责剪排版记。即将正文版记剪切,做成WPS单页附件,将WPS(版记)单页附件添加为最后一个附件,注意删除原文版记。另需确保文件版记的页码为偶数页。使用骑缝钉时,版记落在4的倍数。文件转版出口管理:文书转版环节,须校验转版后的文件页码,校验转版成正文后的附件说明和附件标注。含附件的办文,如表格、报表类,因需要收文部门填写上报而要求随文发出的,请拟稿发起人提前告知文书。

三、常见问题及正确处理办法

1.题目拟写。题目拟写套用格式:“发文单位+事由+文种”,如“XX公司+关于开展XX活动的+通知”;“转发+被转发文件标题+的通知”,如“转发+国资委关于同意××工程开工+的通知”。按照新的办文要求,办法、规定、制度类的转发、印发、传达类文件,套用格式:“XX公司关于转发《XX公司XX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一词请正确使用,转发类题目要加以简化,达到意思简单明了。

2.公司名称。确保拟写的文件正文、附件、表格内的单位名称正确书写。

3

3.发送单位。公司内部普发用“公司本部部门、基层单位”,按发送单位正确选择。

4.文件层次。全文结构层次应为“一、”“(一)”“1.”“(1)”。层次可以少,但不可以颠倒,比如允许文中出现“一、”“1.”搭配,但这样的“一、”“1.”“(1)”,或者这样的“一、”“(1)”“1.”就是属于层次符号颠倒,是错误的。此外,在行文中使用“1、”及“一.”均为不规范用法。其中,正文“一、”层标题设为黑体三号字;“(一)”层标题设为楷体三号字;“1.”“(1)”层标题字体同段落。附件参照正文设置。正文只有一层时,只能使用“一、”层结构。

5.特殊符号。下面是系统发文几个常用符号的正确写法:kV、kVA、MVA、kvar、kWh、kW、km、kg、m、cm、mm、g、V、A、W,请确保正文、附件的符号均正确。此外,如正文使用“厘米”,则全文使用“厘米”,不得混用“cm”;如正文使用“cm”,则全文使用“cm”,不得混用“厘米”。其它符号类同,全文上下应保持统一。特别对文件拟稿人提出:附件word、excel中的符号请确保正确,因为附件将转版至正文中去。

6.发文字号。①引文字号正确书写,文件字号应使用“〔〕”。②凡引文均应“引文名称+字号”,不可缺省。

7.密级紧急:公文的密级、紧急程度各部门、单位无权随意填写。

四、办文要求:

1.公文拟稿人:①起草好公文后,必须进入正文、附件检查格式、文种、符号等无误后方可发出;②应熟练掌握部门常用发文文种的使用;③对于在会签、签发、流转表格类附件方面有特殊要求的文件,必须及时与秘书、文书做好沟通。

4

2.秘书校核:校核公文的文种、格式、文字、规定用语等是否合乎规范,并完成公文的会签、签发流转。

3.打字室排版:校对公文格式并依据公文类别正确排版。负责对公文页码调整。

4.文书出口:除书籍刊物、规章、制度、办法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书名号。方案、规划、讲话、项目书、总结等严禁使用书名号!

发文负责:对公文进行最后把关校核,将附件转版至正文,特别要检查页码、附件说明、版记;②收文负责:完成收文流转,并对县公司来文给予指导和更正。

五、其它

1.公文如何选择抄送单位?

“抄送单位”即除主送单位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单位,时间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文件所涉事项受两个及以上上级单位管辖时,如能在管辖权限上分出主次,则可分列为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同一文件报出;如无法分出主次,出于对上级单位的尊重,实践中建议分别作为主送单位独立行文(请示件除外)。

(2)请示文件不得抄送下级单位(可研报告、初设审核意见等专业性较强的公文除外)。

(3)特殊情况的越级行文,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或下级单位。

(4)上级单位向受多重领导的下级单位行文时,必要时应抄送其他上级单位。

(5)会签单位一般采取内部分发方式而不需在文件上明确其为抄送单位;属于其他情况的,就在文件中将会签单位列为抄送单位。

5

(6)不得越级抄送。

(7)联合发文时,联合发文的单位不作为抄送单位。

2.函的使用。

函虽然使用灵活,范围广泛,但也有其规律。在选择文种时,只要针对“对象”要求处置,就可以避免一般性问题。

(1)函是常见平行文种。函所涉事项较为广泛,商洽工作、通报情况、征询意见、询问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均可使用。适用于不直接隶属的单位之间。

(2)公司对于XX市委、市政府和其办公厅,以及XX市发改委、能源部门、市审计局、工业处等,使用“请示”、“报告”等上行文种,不得使用函。对于XX市委、市政府其他部门,可“函”去“函”来、“函”来“函”去。

(3)当市委、市政府其他部门就某事项要求公司作出报告,则使用“报告”,不可使用“函”。当政府部门要求公司使用上行文时,则必须尊重政府部门意见,使用“请示”、“报告”类上行文种,不得使用“函”。

(4)题目拟定。去函格式为“发文单位名称+关于××××事项的+函”,复函格式为“发文单位+关于××××事项的+复函”。

3.文种专用语、结束语。

报告:使用“特此报告”、“专此报告”,或者自然结尾均可。不得出现“请审阅”、“请审核”“请审批”、“请阅示”、“请指示”、“请批示”、“请阅”等,因为这属于报告夹带请示。

请示:一般由请示缘由、事项、结束语组成。常用“妥否,请批示。”、“以上当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批复。”切忌使用“!”。

6

决定:一般由决定缘由、决定内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最后常用“特作如下决定”、“现决定如下”等过渡到“决定内容”。

通知:分下发文件类,工作指示类,日常事务类。可自然结束。可写“特此通知”。也可提出要求“请遵照执行”、“请认真执行”。

通报:分表扬类通报,问题通报,情况通报。使用“特通报如下”过渡到正文。

批复:开篇即引述“请示”来文,一般以“你单位《××××》(×××〔2021〕××号)收悉”开头,再写批复内容(有时会以“现批复如下”作为过渡)。结语通常用“特此批复”、“此复”。

函:分发函和复函。发函:题目一般为《关于×××的函》,一般用“现函告如下”切入正题。结束语用“请予支持”、“请予批准”、“请予函复”。复函:题目一般为《关于×××的复函》,正文开头应先引述来文,然后“经研究,现复函如下”转入主题,结束语用“特此函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