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
移动浏览器行业简析
目 录
一、行业进展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浏览器演变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竞争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行业进展状况
7 月4 日,全球首款全硬件加速游戏引擎——欧朋Sphinx正式开放公测。Sphinx 完全遵循开放标准,能够大幅提升HTML5 游戏运行效率,性能表现高达传统 浏览器的2-5 倍。欧朋Sphinx 开发者中心也同步上线,为HTML5 游戏开发者提供全面技术支持服务。
7 月5 日,浏览器厂商UC 优视正式发布“UC+”开放平台战略,未来将通过插件平台、网页应用中心及应用书签平台三个领域对外开放,UC 将UC 浏览器全球四亿用户与移动端巨大流量与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共享,共同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上网体验。
天音控股旗下产品欧朋浏览器此次发布纯硬件游戏加速引擎Sphinx 意味着PC 网页游戏将加速移植至 端。自12 年12 月HTML5 标准订立完成时业内就预期网页游戏将很快移植至 端,但受制于HTML5 性能问题 版网页游戏的用户体验一直不及客户端。此次欧朋新引擎将HTML5 游戏性能相比Chrome Mobile 提升2-5
倍,这件事有两层意义:1、欧朋浏览器背靠Opera 在移动端的多年经验在浏览器性能上相较国内大多数 浏览器有明显优势;2、这将使得网页游戏开发者加速向 端迁移,届时 端网页游戏生态系统将更加完善,PC 网页游戏100 亿市场规模将逐步向 端转移,作为入口的移动浏览器受到最大利好,移动互联网入口和平台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UC 发布“UC+”开发平台战略是促进整个Web App 行业完善生态系统的好事。UC 作为移动浏览器龙头,此次高调推出Web App
应用商店有利于促进整个Web App 生态系统的建立。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态势是Native App 数量超过70 万个,而用户平均日启动App 数量仅在10 个左右。因此Web App 对于绝大多数App 开发者有天然的吸引,可以使用户在不用下载的情况下直接使用App。UC 公开的数据显示,UC 网页应用中心的月活跃用户已超过4700 万,Web App 累积添加次数已超过1.8 亿次,收录20 大类超过1500 款Web App。本次的“UC+”平台战略将吸引更多开发者进行基于HTML5 的Web
App 开发,未来1-2 年Web App 应用数量将从目前的1500 个迅速向Native App 的数量级(70 万)迈进,由于WebApp 具有跨平台、跨浏览器的通用性,因此行业龙头UC 在Web App 生态系统方面所做的努力利好整个移动浏览器行业。我们判断在未来的1-2 年随着HTML5
技术的不断完善,Web App 将成为大势所趋,移动浏览器的平台作用将日益凸显。
二、浏览器演变过程
回顾PC互联网历史,也存在浏览器逐步替代本地应用的过程。在PC 互联网的发展初期,由于PC 硬件和网络速度的瓶颈,消费者对本地应用的亲睐都胜于在线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浏览器在PC
端几乎成为唯一入口。以视频和游戏两大产业为例:视频行业原本的消费方式是先下载后使用本地播放器观看,而自2023 年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开始爆发,09-12 年年复合增速高达74%,目前市场规模已达100 亿元;游戏行业客户端游戏自2023 年起增速降至30%以下,网页游戏则开始爆发,09-12年年复合增速高达63%,目前市场规模同样超过100 亿元。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在重走PC互联网的发展路径,Web App 凭借其便捷性替代Native App 是大势所趋。
HTML5 自09 年就已提出,但由于管理互联网主要标准的W3C
标准未制定完成HTML5 一直处于概念阶段。真正开始快速发展是12
年12 月W3C 将HTML5 标准正式定稿,今年以来移动端Web App 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半年内国内Web App 数量已超过1500 款,未来随着HTML5 技术的不断完善,Web App在用户体验上将逐步达到Native App 的水平,Web App 数量将在未来1-2 年快速增加。随着Web App生态系统的逐渐完善,移动浏览器的入口和平台作用将更加凸显,我们认为未来三年移动浏览器的活跃用户数增长将持续超过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增长速度,14 年底将达到5.4 亿人。
三、竞争格局
巨头之争,欧朋拥有两大优势保证行业地位。移动互联网平台级的属性注定移动浏览器行业一定是巨头之争,部分投资者对于欧朋能否保证行业地位持怀疑态度,我们认为,欧朋凭借Opera 在移动端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天音控股丰富的线下资源将保证其在这一巨头之争中占据现有市场份额。按照目前的态势,我们认为未来移动浏览器的玩家只会有五位,即UC、腾讯、欧朋、百度、360。其中欧朋是在五巨头中唯一拥有先进移动浏览器技术优势和线下开拓能力的浏览器。
Opera 作为全球第一大移动浏览器厂商,在全球拥有超过3 亿活跃用户,其在移动端的技术优势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从使用体验上可以看出欧朋浏览器与国内其他厂商浏览器有明显差异化。同时天音控股作为国内最大的 分销商,分销着全国约15%的 ,我们认为未来公司 分销业务不会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但会作为公司移动互联网战略重要的线下开拓渠道,为欧朋的用户开拓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投资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公司可能获得的移动转售业务有望与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未来随着运营商智能管道的实施,公司的移动转售业务完全可以为使用欧朋浏览器上网的用户提供一定优惠,有效增加欧朋浏览器的活跃用户和使用时间,这将是其他浏览器厂商不具备的重大优势。
未来的一年,HTML5 和Web App 热度将持续发酵,移动浏览器行业会率先受益,我们重申对天音控股的“增持”评级。欧朋浏览器和UC 浏览器近期针对 版网页游戏和Web App 应用商店采取的一系列吸引开发者的活动有助于完善Web App 生态系统,加速Web App
对Native App 的早日替代,我们认为移动浏览器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和入口的重要性将日益加深,而欧朋浏览器凭借Opera 在移动端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天音控股丰富的线下资源将保证其在移动浏览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风险提示:移动浏览器受到竞争对手挤压用户拓展不利; 分销业务亏损加剧。
2023年胰岛素行业
分析报告
目 录
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基层需求推动二代胰岛素放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二、三代胰岛素聚焦市场不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二代胰岛素在定价和医保报销方面具备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价格合理使得国产二代胰岛素进入多省基药增补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基层放量,提前布局是关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
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血糖是人体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人体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糖分用以提供能量,血糖是人体最为直接的能量供应物质。血糖的含量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过高的血糖含量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以及视网膜等组织的病变,而过低的血糖含量则会使人体能量供应不足,产生晕厥等症状。胰岛是人体内调节血糖浓度的关键脏器,其分泌胰高血糖素用于提升血糖浓度,分泌胰岛素用于降低血糖浓度,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体内血糖浓度的平衡。糖尿病患者就是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异常,使得体内血糖浓度过高。
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分为I 型和II 型两种,I 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胰岛细胞受损引起,占比较小约为5%;II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与生活习惯联系紧密,占比较高,在90%以上。
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较快,但保健意识未相应跟上,这直接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提升。目前我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人群已达9,000 万。巨大的患者人群也为糖尿病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提升,国内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也将推升糖尿病发病率。
从糖尿病发病的绝对人口数量来看,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病数量较农村略多;但是从潜在人口来看,农村患前驱糖尿病(葡萄糖代谢异常)的人口远多过城市,农村的糖尿病治疗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胰岛素最初是从猪和牛等动物脏器中获取,但是动物源性胰岛素注射到人体内之后会引起较强的排异反应,效果较差,这是第一代胰岛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 年代,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率先体外合成人胰岛素,由于与人自身胰岛素结构类似,人工合成胰岛素逐步替代动物源性胰岛素,这是第二代胰岛素。到2023 年的时候,人们发现通过改变体外合成胰岛素的结构,能够控制其在体内发挥效果的时间,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胰岛素衍生物应运而生,这是第三代胰岛素。
那么在国内这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如何?第一代动物源性的胰岛素由于疗效问题在国际上基本已经被淘汰,在国内仅在农村地区使用;第二代胰岛素由于疗效稳定,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较高,是目前国内使用的主力品种;第三代胰岛素目前正在国内推广,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在一线城市使用。
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
第一代胰岛素来自于动物,主要从屠宰场猪和牛胰腺中获取。从第二代胰岛素开始,人们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体外合成胰岛素,目前主要以大肠杆菌和酵母两种菌类为载体合成,通化东宝和礼来通过大肠杆菌培养体系合成,诺和诺德通过酵母合成。第三代胰岛素同样以微生物为载体合成,在第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基因修饰,即基因片段与人体内合成胰岛素的基因片段不完全一致,具备不同的功效,所以也叫胰岛素类似物。
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
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
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I 型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终生胰岛素的注射来治疗。对于占患者大多数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的II 型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诊疗的时候一般会选用口服降糖药来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期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不敏感的时候才转为胰岛素治疗。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类口服降糖药的机理,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促胰岛素分泌药、胰岛素增敏药、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分别从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来降低血糖。
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有一个耐受的过程,胰岛β 细胞在药品刺激下超负荷运分泌胰岛素,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会逐步丧失功能,一旦体内无法分泌正常所需胰岛素,就需要外源注射胰岛素来补充,这个时候就需要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如果控制效果仍不够理
想,需要逐步加大胰岛素的使用量,直至完全使用胰岛素。
随着病程的推移,大部分糖尿病人在病程的中后期都会开始使用胰岛素,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使用胰岛素病人的比例处于提升的过程之中。
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
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因此临床胰岛素的分为基础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保持体内胰岛素含量
稳定,而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进餐后血糖浓度快速升高的时候,迅速降低血糖。从下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餐时间几乎同步,因此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也应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在进餐时注射起效快短效胰岛素,而用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浓度,理论上凌晨3-4 点应该是体内胰岛素含量最低的时候。
根据上图我们大概可以将外源注射的胰岛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餐后快速控制血糖的短效胰岛素,一类是用于维系体内胰岛素浓度的长效胰岛素。对于短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迅速吸收,使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在短期类达到波峰,用于降低餐后体内迅速上升的血糖,而在血糖波峰过后,又能够快速代谢掉,避免出现低血糖风险;而对于长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在体内稳定的释放,不出现明显的波峰与波谷。
那么胰岛素类药品为什么会有长效和短效之分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胰岛素在体内吸收的过程。体外合成的重组人胰岛素在溶液中
会以六聚体的形式存在,在体内逐步分解为单体后发挥作用。超短效胰岛素就是通过改变胰岛素部分结构,但保留有效部位,这样生产的胰岛素类似物会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迅速分解为单体发挥作用,较短效的六聚体更快。后面科研人员又发现胰岛素与大分子的鱼精蛋白结合能够大大延缓体内释放速度,由此便形成了长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这是在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添加大分子蛋白形成聚合物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在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中,科研人员通过改变胰岛素结构使得其释方速度变慢,形成了长效产品,详细原理请见下面表格。
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
目前胰岛素的注射分为胰岛素注射笔和胰岛素注射器两种,胰岛素注射器相对便宜一些,但携带不太方便,并且每次注射前需要抽取胰岛素,会造成一定不便,所以逐步被淘汰。各厂家生产的胰岛素注射笔基本区别不大,胰岛素注射笔上标有剂量刻度,每次使用能够较为精准的定量,其使用的注射笔用针头非常细小,因此能减少注射时的痛苦和患者的精神负担。此外,胰岛素注射笔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由于胰岛素在脂肪组织中吸收较快,而在肌肉组织中不易吸收,所以胰岛素一般需要注射至皮下脂肪组织。由于腹部脂肪较多,所以一般使用短效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的时候优先考虑腹部;而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时候,由于希望胰岛素缓慢的释放,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脂肪组织相对较少的上臂,臀部或大腿。
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
接下来我们会对胰岛素的市场容量做一个测算,以便使得投资者
有一个定性的认识。在测算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胰岛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群体有多大,使用胰岛素的费用有多高。
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
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I 型和II 型,I 型糖尿病人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约占患者数量的5%,按照9200 万的患者数量来计算,I 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大概在460 万人。II 型糖尿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患者约占患者数量的90%,约为8,200 万人,部分II型糖尿病人需使用胰岛素,具体用量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会在口服胰岛素逐步失效的情况下,开始加用胰岛素。
具体使用胰岛素的II 型糖尿病人比例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我们在走访临床医生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经验性的数据,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接诊的II 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果按照上面我们测算的II 型糖尿病患者8,200 万人,那么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II 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1,600 万人。合并以后,我们认为国内需要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约为2,000
万。
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目前市场上胰岛素分为三代,每一代之间的价格差别比较大,并且国产胰岛素与进口胰岛素之间也有价格差别。我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来进行价格的比较,国产选取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为主),进口选取诺和诺德(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对不同类型胰岛素的价格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一个糖尿病人一天应该使用多少胰岛素呢?在临床上医生对糖尿病人胰岛素用量的方法比较复杂,个体差别较大,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采用简易的计算方式——按病人体重来测算。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0.4-0.5IU/kg,对于病情较重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0.5-0.8IU/kg,我们择中选取0.6IU/kg,假设糖尿病人的平均体重为65kg(男性,女性患者体重平均数值),一个糖尿病人每天平均使用量约为40IU(如果是I 型糖尿病人用量还会略高一些约为45IU/天)。长效胰岛素由于只维持体内基础胰岛素浓度,患者使用
量会小一些,大概为0.2IU/kg,对应每天使用量为13IU。对病人每天胰岛素用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根据中标价格来推算每天的费用。
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把需要使用胰岛素患者数量的计算方式与日均费用的测算方式向大家阐述清楚了,下面我们对胰岛素内市场容量进行测算,由于临床个体情况可能差别较大,我们的测算结果不一定十分精确,但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数量级上定性的认识。
我们再重点看一下二代胰岛素,目前基层农村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一半,如果假设基层患者全部使用国产二代胰岛素,那么其市场容量应该在200 亿元左右。
四、基层需求推动二代胰岛素放量
1、二、三代胰岛素聚焦市场不同
市场对于糖尿病市场的潜力,以及胰岛素在国内市场的持续增长已经没有太大分歧,市场的分歧点在于三代胰岛素出来之后,二代胰岛素的市场是否会被逐步替代,二代胰岛素基层放量的逻辑是否成立。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三代胰岛素与二代胰岛素目前面对的患者群体重叠部分较少,三代胰岛素主要在一线城市进行销售,而二代胰岛素主要面向基层市场。目前总体市场情况应该是一线城市在逐步用三代替代二代,基层市场再用二代替代一代,一代逐步淘汰。外资企业仍集中在一线城市,通化东宝等国内企业面向基层市场,市场的分层
使得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我们用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三代胰岛素的增速与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的近几年的增速做了一个对比,虽然三代胰岛素增速较二代胰岛素快,但通化东宝20%以上的增速仍高于胰岛素行业平均15%的增速,同时我们注意到诺和诺德自己的二代胰岛素每年仅保持了个位数的增长,与通化东宝相差较大。据此我们认为外资企业三代胰岛素高增长主要是对自身的二代胰岛素在高端市场进行了替代,而通化东宝主导的基层市场受影响较小。
2、二代胰岛素在定价和医保报销方面具备优势
胰岛素在基层推广,除了疗效,患者最为关心的是医保报销。目前第一代动物胰岛素由于便宜并且属于甲类医保,在基层市场仍占据一定份额,但由于疗效欠佳,已经逐步被淘汰,未来的市场主导将主要是第二代与第三代胰岛素。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第二代胰岛素与部分第三代胰岛素
均为医保,但是第二代胰岛素没有使用限制,报销范围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为其在基层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价格合理使得国产二代胰岛素进入多省基药增补目录
在国内市场,二代胰岛素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这使得其在基层的推广会相对比较容易,对于医保的负担也更低,推广受到政府的支持。从前面的表3 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产二代胰岛素较进口产品便宜近20%,而三代胰岛素较二代胰岛素贵近60%,这也使得各省基药物的增补目录倾向于二代胰岛素,有利于二代胰岛素在基层的推广。
4、基层放量,提前布局是关键
对于胰岛素在基层的市场空间,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对于市场潜力已经不存在太多的疑问,下面我们探讨胰岛素消费的另一关键因素—医生。由于胰岛素的使用会产生低血糖的风险,对于医生学术水平要求较高,胰岛素向基层推广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基层没有没有足够多的合格医生来处方胰岛素。但随着胰岛素企业学术推广的推进,基层内分泌科的医生学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层处方医生已经初具规模。
根据我们对内分泌科医生的访谈来看,胰岛素的处方还具备一大特点,就是医生一旦给病人处方某个品牌的胰岛素,如果病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医生一般不会主动更换胰岛素品牌。这是因为病人对每个品牌的胰岛素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使用现有品牌能够较好的控制体内血糖,医生没有必要冒风险去更换产品。对于基层的胰岛素市场,谁掌握了更多的医生资源,谁就能掌握庞大的消费市场,因此企业在基层的提前布局尤为关键。
以通化东宝为例,公司目前已经覆盖了90%左右的地市及县城,并与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合作开展“蒲公英行动——中国糖尿病基层医生培训项目”,至2023年,在全国26 个省市建立糖尿病基层培训基地,培训3000 名地县级内分泌科医生。
2023 年4 月7 日,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的 “中国糖尿病诊疗基层行项目”开始启动。预计到2023 年,中国糖尿病诊疗基层行项目将覆盖全国800 个县、
市的基层医院,活动将培训10 万余人次的基层医生,患者教育40 万人次。项目完成后,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管理及治疗水平将大幅提高,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基层糖尿病防治及管理水平。
我们认为基层胰岛素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两个条件均已具备:一个是广阔的市场,另一个是有能力处方产品的医生。并且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二代胰岛素将成为基层市场放量的主力品种,通化东宝等提前布局基层的企业将在这一机遇中充分受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