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
笔记本电脑的几种常见的处理器
东风51整理 QQ:309095686
目前我们常用的笔记本电脑从最初期的,图拉丁处理器,到目前的迅驰处理器,经历啦几个年代的发展,目前可以说进入节能省电,高效,快速,多功能,高集成电路的时代.但对于我们曾经使用过的CPU相信大家对它不会陌生.
从最初期的笔记本cpu socket370 celeron K6
celeron500
AMD-K6
AMD-K6 –II
进入pentium-III AMD 图拉丁 Banias
PIII-3
Pentium 1G
AMD
Athlon
图拉丁
AMD
Banias
进入Mobile时代 Celeron SOCKET478 AMDK8
centrino 图标
banias-M
-
P4
AMD K8 64BIT
进入Dothan时代
附:intel product
英特尔处理器图片
Celeron 2GHz处理器 英特尔IA-32e Xeon系统
英特尔“Intel inside”标识 英特尔新一代Pentium 4 英特尔增强其网络处理器
XScale处理器PXA270 英特尔处理器
英特尔Centrino新笔记本 以数字命名的英特尔处理器 英特尔PXA255处理器
英特尔总线Xeon处理器 英特尔386处理器 Intel Xeon Pentium1 英特尔「ZOAR」智慧型手机
Pentium 4
Pentium 4 Xeon DP Pentium II
Pentium III 1GHz
Pentium III 933MHz
Pentium III (Katmai) Pentium Pro
PentiumMMX
Celeron 300A
Celeron 433MHz
附: Intel Centrino迅馳技術剖析
Unwire釋放無線動力 ─ Intel發表Centrino迅馳運算技術
在檯面下研發多時,原始代號為Banias處理器、Montara筆記晶片組,以及Calexico無線上網模組,這三項完全由Intel獨家研發與掌控的關鍵性零組件,在三月12日以Unwire「釋放無線動力」為主題,在台灣、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等全球各地,正式引爆Centrino的熱潮。
在這個類似蝴蝶或蛾般的翼狀商標下,Intel Centrino迅馳行動運算技術的真正意涵,其實是由 –
全新的新一代節電行動處理器Pentium M
新一代的855PM、855GM行動晶片組
搭配Intel PRO/Wireless 2100(802.11b、11Mbps)或Intel PRO/Wireless
2100A(802.11a/b雙頻)無線上網模組
由這三大項元件所組成的行動運算帄台。以這三項元件組成的Intel Centrino筆記型電腦帄台,具備高效能、低耗電量的CPU運算能力,輕薄的機體,以及無遠弗屆的無線通訊/上網能力;同時Centrino全方位的節電設計,具備能夠供電6到8小時的長效供電能力,有助於打造一個真正可以帶出場的真行動筆記型電腦。在介紹Centrino迅馳技術之前,我們先從最主要的筆記型處理器:Pentium M講起。
極快、極省電的Pentium M處理器
Intel Pentium M處理器,就是原先研發代號為Banias處理器的正式名稱。它不再像以前的處理器商標,以數字或羅馬字母來註明世代,代表它完全是一顆全新延伸出來的新世代筆記型處理器。
Pentium M處理器的整個研發計畫,由英特爾位於以色列的研發小組負責。它由七千七百萬顆電晶體,以130奈米(130nm、0.13微米)製程所製造,晶粒面積為82.8mm,目前最高時脈為1.6GHz,往後會進展到1.7GHz。
而Pentium M的CPU核心電路,設計了64KB L1 Cache –
其中32KB為L1 I-Cache
另外32KB為L1 D-Cache
光是L1 D-Cache的數量上,就是目前Pentium 4(8KB L1 D-Cache)處理器的四倍之多;內建高達1MB的1MB L2快取,也是目前Pentium4、Pentium4-M處理器的兩倍。
Pentium M也內建SIMD特性的SSE2指令集,對外的前端匯流排採取跟Pentium4同樣的四倍頻(2x address、4x data)位址/資料傳輸技術,目前FSB的時脈是400MHz,傳輸頻寬達到3.2GB/s。所採用封裝有FC-PGA478以及micro FC-BGA479,跟目前Pentium4、Pentium4-M所採用封裝以及腳位訊號的定義相當。
Pentium M處理器具備下列降低耗電並提昇效能的技術:
1.功率最佳化快取(Power Optimized Cache)
Pentium M處理器內部設計八向(8way set associtaive)線路的1MB L2 Cache,每向線路具備四個階段的電源管理控制,當某個部份的L2快取記憶體未使用時,該部份的電源會自動關閉,一次只有最近正在使用的1/32區域的快取記憶體打開,可以有效減少L2快取記憶體這部份電路的耗電量。
2.先進分歧預測電路(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
透過加大分歧預測緩衝區、分歧預測項目以及分歧預測的改善,能更精準的分析程式以往的執行模式,並預測未來最可能要求執行那項作業,以達到更高的效能。
3.微指令碼匯集技術(Micro-Op Fusion)
Pentium M處理器執行傳統x86軟體碼時,能夠將多組不同性質,但分派到執行單元屬性相同的細微指令碼先捆綁聚合(Fusion),等進入執行單元時才加以鏈解分開各自執行,這種設計可以提升解碼執行效能,同時減少匯流排的耗電性。
4.功率最佳化的匯流排技術(Power Optimized Processor Bus)
以往帄台系統在周邊零組件沒被使用、啟用時,通常也提供元件電力,但Pentium M處理器具備的Power Optimized Processor Bus(POP Bus),能降低電壓並執行嚴密的緩衝區管理,僅在元件運作時才會提供電力,進而降低耗電量。
5.專屬堆疊管理機制(Dedicated Stack Manager)
運用專屬的硬體線路,追蹤內部副程式呼叫與返回位址的統計資料,並協助CPU不用透過外部記憶體取得,有效減少軟體程式碼在呼叫副程式或透過堆疊傳遞參數、位址資料時不必要的時序延遲,是一種接近於Stack prediction Cache的線路加速機制。
大小相仿 訊號腳位大異其趣
雖然Pentium M與Pentium4-M所使用的匯流排技術,封裝標示上同樣是FC-PGA478,不過翻到底部來看,你會注意到右下方黃金箭號處,兩者的防呆腳位擺設不太一樣。Pentium M是A1、B2各欠缺一根針腳,而Pentium4-M與桌上型Pentium4,則是A1、B1各欠一根針腳;要將Pentium M插在坊間具備Socket478插座的Pentium4主機板,或筆記型P4的主機板,是無法安插下去的。
但反過來,FC-PGA478封裝的Pentium 4、Pentium4-M處理器,卻可以順利插入Pentium M處理器專用的Socket 479M插座。筆者就曾經嘗試將一部配置Pentium M的筆記型電腦,將內部FC-PGA478pin腳位的Pentium M拔起來,順利的把同樣是FC-PGA478的Pentium4-M處理器裝入;不過由於訊號定義的不同,筆者嘗試的結果無法順利開機(當然這也在意料之中)。
筆者比對過技術文獻,即使雙方使用同樣的400MHz匯流排技術 –
由於英特爾「刻意」把Pentium M的腳位定義,設計的跟Pentium4、Pentium4-M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廠商想要設計可以插Pentium4、Pentium4-M以及Pentium M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可能要面對極為嚴苛的技術挑戰,以及被英特爾官方的技術支援排除在外的風險
凌波微步─Pentium M的節電調校技術
Pentium M在電壓調整上,更趨於精細與複雜。其電壓識別位元旗號(VID,Voltage
IDentification)增加到6bit,因此VID電壓範圍多達64種變化,比Pentium4-M還要增加許多 –
Pentium M的VID範圍,從最低0.700V到最高1.708V,每一個調幅是0.016V,搭配Pentium M的電源/電壓供應零組件,在電壓轉換以及電流供應上,必頇要更精準、更穩定才行
Pentium M有分為標準電壓以及低電壓、超低電壓的三種版本(Standard、LV、ULV)。各自有不同的標準工作電壓,以及進入最省電模式時的工作電壓。
時脈頻率1.3GHz、1.4GHz、1.5GHz以及1.6GHz的Pentium M處理器,是屬於標準電壓版本,,其標準工作電壓為 –
1.484V(1.6/1.5/1.4GHz)
1.388V(1.3GHz)
憑藉著最先進的Enhanced SpeedStep技術,可以往下以200MHz的幅度來降速,同時電壓的跟著降低,直到1GHz、800MHz以及最省電的600MHz模式,此時工作電壓為0.956V,最低耗電量為6W,耗電量比Mobile Pentium4-M省電許多。
至於低電壓(LV)的LV Pentium M,目前時脈頻率為1.10GHz,標準工作電壓為1.18V,最大設計功率僅12W,而且其調降頻率/電壓的設計,從1.10GHz到800MHz之前,以100MHz的頻率調整幅度,到800MHz時為1.02V,到600MHz為0.956V,此時最小耗電量為6W。
而超低電壓ULV Pentium M目前僅推900MHz,標準工作電壓是1.004V,帄均設計功率僅7W,可以往下調降頻率/電壓到800MHz/0.988V,以及600MHz/0.844V,此時最低功率為4W。
在一般Standby待機模式下,1.6~1.3GHz Pentium-M僅7.3W,LV Pentium M而僅1.7~3.2W,ULV Pentium M僅0.9~1.8W,若進入Deep Sleep mode深度睡眠模式,此時1.6~1.3GHz
Pentium M全速運轉下僅5.1~5.4W,若降到1.1GHz以下則僅需1.0~2.2W。
若是最省電的ULV Pentium M降到600MHz,則僅需0.55W,真的是相當省電。
Pentium M的核心架構,其實介於PentiumⅢ-M到Pentium4-M之間,或者說,它像是之前以強悍的整數效能聞名的Tualatin-512核心,把它的L1 Cache加倍到64KB,L2 Cache加倍到1MB並添加分區節電機制,同時增加類似Transmeta Crusoe的LongRun、AMD ATHLON XP-M的PowerNow!的可階段降頻/降電壓機制。
據Intel所揭露的Pentium M/Centrino帄台實測數據,具備1MB L2 Cache的Pentium M1.6GHz,在3D遊戲軟體或影像效能部份,甚至大多數執行效能,都可以超越2.4GHz MobileP4-M處理器的表現,電池續航力還比配置2.4GHz Mobile P4-M的筆記型電腦還「持久」!
Pentium M初期以0.13微米的Banias核心為主力,第四季起90奈米(90nm)製程的Dothan核心導入,將具備更大的L2 Cache,以及更高的時脈頻率。
建構Centrino帄台的晶片組
至於在筆記型處理器與晶片組帄台規劃上,Intel Centrino帄台除了Pentium M處理器之外,有兩套主力的筆記型晶片組。像Intel 855PM晶片組,就是原先代號為Odem的晶片組正式名稱,855PM由593pin FC-BGA封裝的82855PM北橋晶片,搭配82801DBM(ICH4-M)南橋晶片所組成,它主要的功能在於支援Intel Pentium M與先前Pentium4-M處理器,支援400MHz FSB前端匯流排,AGP 4x繪圖加速埠,以及支援DDR266記憶體、USB 2.0連接埠。
至於整合了Intel Extreme Graphic圖形核心技術的855GM晶片組,原始代號為Montara-GM。由732pin FC-BGA封裝的82855GM北橋晶片,與421pin BGA封裝的82801DBM南橋晶片所組成。
855GM同樣支援Intel Pentium M以及Pentium4-M處理器的400MHz FSB Bus、DDR200/266記憶體、USB 2.0連接埠等功能,但不具備外接的AGP 4x繪圖加速埠界面。
855GM內建的Intel Extreme Graphics技術的GPU核心,操作頻率為200MHz,內建350MHz的RAMDAC,支援單通道/雙通道LVDS液晶輸出界面訊號,DVI 1.5以及專屬液晶面板協定(Dedicated Local Flat Panel),3D效能上大致跟桌上型845G內建的GPU核心相當。
此外,繪圖晶片大廠ATI,也於三月13日正式發表新一代行動型系統晶片組 ─
MOBILITY
RADEON 7000 IGP。MOBILITY RADEON 7000 IGP是ATI繼去年MOBILITY
RADEON IGP340/340M之後,針對Intel Pentium4-M以及新一代Pentium M處理器的筆記型整合晶片組。而ATI的MOBILITY RADEON 7000 IGP整合晶片組,已經正式獲得Intel在Pentium M處理器的匯流排專利授權,成為除了Intel自家的855系列晶片組之外,全球第二家具備合法專利授權的Pentium M/Centrino帄台相容的系統晶片組。
Mobility RADEON 7000 IGP 內建PowerPlay電源管理技術,以及逼近於RADEON 7500等級的內建GPU(支援DirectX7、DirectX8.1)。支援Intel Mobile Pentium4-M、Pentium M的400MHz FSB,以及將來的Mobile Pentium4的533MHz FSB。MOBILITY RADEON 7000 IGP也是第一套支援DDR333的筆記型系統晶片組,可以提供多達2.67GB/s的記憶體傳輸頻寬,較目前DDR266的筆記型P4/Pentium M晶片組多出25%的記憶體頻寬效能。
MOBILITY RADEON 7000 IGP家族使用64bit系統匯流排架構,內建POWERPLAY節電管理技術,並且提供外接AGP 4x繪圖加速埠界面,內建的GPU包含Fast Z-Clear快速Z軸處理技術、iDCT影像處理電路增加DVD播放的流暢度與清晰畫質、TV-Out電視機輸出與HYDRAVISION雙螢幕輸出/視野合併功能。同時,RADEON IGP家族都具備FLEXFIT帄台架構,與上一代北橋晶片的腳位訊號維持相容,使得筆記型電腦廠商可以很快的轉移到最新的筆記型帄台架構。
據Mercury Research的研究報告,ATI是目前為止全球筆記型繪圖晶片/繪圖整合型晶片組市場的最大領導廠商,去年在筆記型繪圖晶片市場佔有率為49%。預料在ATI獲得Intel Pentium
M處理器的匯流排授權後,可望在筆記型電腦的晶片組市場上有更大的斬獲。
Pro/Wireless 2100A上無線青天
建構Intel Centrino帄台的另一項要件,就是無線區域網路套件。Intel推出Mini PCI TypeⅢ規格的Intel Pro/Wireless 2100 Network Connection,它採用802.11b WiFi規格,採用2.4GHz頻率波段,支援1/2/5/11Mbps,最大連線傳輸速率達到11Mbps。
至於在Roadmap計畫中的Pro/Wireless 2100A模組,原本是規劃來支援802.11a/802.11b雙頻無線網路,也就是5GHz與2.45GHz雙頻率波段操作,最高傳輸速率高達54Mbps。但前陣子傳輸出了因為技術認證上的問題,預定推出的時程會有所耽擱。
而今年七月,與802.11a通訊協定相容的802.11g(54Mbps)規格即將定案,業界推估Intel不排除越過802.11a直接支援802.11g,但英特爾對於這樣的說法並沒有評論。
由於Pro/Wireless 2100 WiFi通訊模組,是建構英特爾Centrino帄台的必要元件,在英特爾這種「三合一」的搭售下,市場分析師預料,802.11b WiFi可望加速普及,成為筆記型電腦的必要配備;英特爾也規劃了到2004年底,全球90%的筆記型電腦,均具備、配置WiFiWLAN無線上網的能力。
與全球HotSpot無線同眠
其實從1999年開始,英特爾就透過旗下投資機構,投資了十五家與網路、通訊技術或設備有關的公司。自從去年(2002年)10月起,更將投資重點擺在Wi-Fi網路業者,目前已經有七家提供相關Wi-Fi無線上網服務的業者,獲得英特爾的投資。
一如往常,英特爾也備妥了數億美元的行銷資金,全球行銷Centrino無線行動運算技術。其中提供無線網路服務的據點(Hot Spot),就像行動電話的基地台佈建一樣,絕對要建構的夠密集、夠普及,讓處處都有無線上網的服務,才能成就筆記型電腦真正的行動化。
為了讓全球Centrino筆記型電腦無線同眠,從去年(2002)年9月,英特爾就跟知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StarBuck)合作,在全美星巴克咖啡據點,建置無線上網的服務;接下來在2002年12月,英特爾與美國電信業者AT&T、IT業者IBM,及兩家創投公司成立了CometaNetworks這家新公司,計劃在全美各餐廳、飯店、加油站,以及其他公共場所,廣設無線網路連結點。
至於全球Hot Spot佈建部份,英特爾相繼與歐、美、日、韓、新加坡、大陸等地主要電信業者合作,設立無線上網據點(Hot Spot)。在國內,三月11日英特爾宣佈與中華電信結盟,針對政府機關的一般公共場所,合作佈建的無線上網據點。
為了拓展與深入每一個地區,英特爾近日再與知名的無線網路服務業者曜正科技,攜手發動第二波Hot spot佈建動作。根據英特爾與曜正此次公布的無線上網據點名單,包括客運業者尊龍客運、飯店業者春天酒店、台北及台中長榮飯店、高雄霖園飯店,餐飲業者如全台真鍋咖啡、客喜康咖啡,中南部3皇3家咖啡連鎖店,以及像順發、燦坤等大型3C賣場都納入無線上網範圍,全台通過認證的無線上網區域突破200個,而且無線勢力範圍,以及擴及到金門及澎湖等離島地區。
英特爾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投資一億五千萬美元,透過自行設立、投資或技術合作的方式,或在全球四萬兩千個無線上網的交換據點(Hotspot),提供無線上網的服務,服務三千萬部具備Centrino迅馳行動技術的筆記型電腦。英特爾全力推動WLAN基礎建設的態勢,儼然有英特爾電通或英特爾電信的影子。
我們將陸續介紹三家搶先送測的Centrino技術的筆記型電腦,包含宏碁(Acer)Travelmate
800、華碩(ASUS) M2400N、M3400N,以及IBM ThinkPad T40機種。
附:部分品牌
BENQ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