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

ICS 65.020.40

B64

CSF

体 标 准

T/CSF 010-2019

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

Construction guide for forest-based nature education base

2019-10-25 发布

2019-10-25 实施

中国林学会

发 布

T/CSF 010-2019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设原则 ............................................................................... 2

5 基地地址选择要求 ....................................................................... 2

6 基地资源调查内容 ....................................................................... 2

7 主要功能定位与建设要求 ................................................................. 3

8 设施与道路建设 ......................................................................... 3

9 运营与管理 .............................................................................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自然解说专业人员能力要求 ............................................. 5

参考文献................................................................................... 6

I

T/CSF 010-2019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林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林学会组织实施。

II

T/CSF 010-2019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原则、主要功能类型与要求、地址选择要求、资源调查、功能定位、设施与道路建设以及运营与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LY/T5132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

GB/T 2041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LB/T 014 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然教育

nature education

在自然中学习体验关于自然的知识和规律,引导和培养人们认知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结,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自然教育基地

nature education base

具有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具有明确的运营管理机构,配套有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设施及人员, 且能够提供多种形式自然教育内容体系及所需要的场所。

3.3

1

T/CSF 010-2019

自然体验 nature experience

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视、听、闻、触、尝、思等方式,欣赏、感知、了解和享受自然。

3.4

自然观察径 nature observation tralls

以观察、体验、教育为主要目的,结合一定设施,供体验者了解和学习自然的步道、小道等路径。

3.5

自然解说员 nature interpreter

运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技巧,为体验者组织、安排体验事项,提供向导和讲解,通过引导人们对森林、自然、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激发其产生兴趣,从而传递自然知识的人员。

4 建设原则

4.1 保护优先

注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保护对象的栖息环境,不得造成环境污染。

4.2 科学利用

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科学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现有设施无法满足自然教育需求时,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

5 选址要求

5.1 符合地方发展规划建设要求,权属清晰,能够作为自然教育基地长期使用。

5.2 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良好,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丰富或具有典型性。

5.3 生活饮用水、环境空气等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基地外延五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

6 基地调查内容

6.1 自然资源

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水、空气、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

6.2 人文资源

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

6.3 应急资源

包括医疗、救护、公安、消防、紧急避难场所等资源。

2

T/CSF 010-2019

6.4 其它资源

包括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科普教育、休闲健身、景观欣赏等活动资源;道路、场馆场地、户外展项、餐饮住宿、通讯等基础设施;接待公众参观的引导人员数量、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基地的运营管理能力。

7 主要功能定位与建设要求

7.1 科普教育

7.1.1 资源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高,具有针对性强、独特的内容体系,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和了解知识的需求。

7.1.2 具有如博物馆、体验馆、图书馆、植物园等科普教育设施,如自然观察径、体验步道、观景步道等多功能步道设施,以及相关的解说设施等。

7.2 自然体验

7.2.1 森林季相变化丰富,观花、观叶等植物多,森林面积大的区域;或单一资源,特点突出,能够形成独特景观。

7.2.2 具备观景台、观景步道等设施设备。

7.3 休闲游憩

7.3.1 空间开阔、安全性高的区域,能开展游戏、攀登、露营等休闲体验活动。

7.3.2 具有满足自然教育体验的场所与设施

8 设施类型

8.1 主要设施

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主要设施可参照4个不同类型建设,如表1所示。

表 1 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主要设施分类

类型 内容

1.室内设施

2.室外设施

3.解说设施

包括但不限于森林体验馆、森林博物馆、森林创意坊、森林教室等

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观察径、活动平台、露营地、步道、攀岩设施、观景台等

包括但不限于指示牌、标识牌、解说牌、智能解说系统等

包括但不限于游客中心、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服务设施;卫生间、饮水台、垃圾桶等卫生设施;电气、电话、广播音响等电器、通讯设施;监控摄像头、火险报警器、安全警示灯等安全、应急设施。

4.服务设施

8.2 相关设施建设要求

3

T/CSF 010-2019

住宿、餐饮、卫生、电气、通讯、安全等设施,应符合如下标准:

住宿设施按照JGJ62执行;

餐饮设施按照JGJ64执行;

卫生设施按照GB/T18973执行;

电气、通讯、安全等设施按照LY/T5132和GB/T 20416执行。

9 运营与管理

9.1 人员配备

9.1.1 自然解说员

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的自然解说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专长,能够为受众提供自然解说服务。自然解说服务规范按照LB/T 014执行,能力要求见附录。

9.1.2 志愿者及专家团队

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团队及专家团队,志愿参加基地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相关工作。

9.2 内容开发

9.2.1 课程开发

自然教育基地结合地域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时长,开发不同的自然教育课程,课程数量不低于5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探究性学习、体验式活动、自然游戏、手工制作等。

9.2.2 活动策划

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历史遗址及特色产品等,以音乐、舞蹈、摄影、绘画、节庆、展会等形式开展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

9.2.3 创意产品

科学利用当地资源材料设计制作文化创意产品。

9.3 基地管理

自然教育基地具有固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自然教育基地的咨询、预约、活动设计、设施维护、游客管理等。鼓励优先培训和使用当地社区人员参与基地的运营管理,促进社区发展。积极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自然教育活动,提高基地的利用效率。

4

T/CSF 010-2019

附录

(资料性附录)

自然解说专业人员能力要求

类别

内容

1. 掌握自然教育理论所包含的内容。

知识要求

2. 熟悉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并对植物、动物、昆虫、鸟类、地质、水文等多方面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或擅长某一专业领域。

3、具有一定的户外急救、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

1. 熟悉不同受众类型的特点和需求,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

技能要求

2. 有比较娴熟的解说技能,语言流畅、生动。

3. 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妥善处理解说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能够对体验活动内容进行创新。

5

T/CSF 010-2019

参 考 文 献

[1]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2] GB/T 20399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3] LY/T 1764

[4] LY/T5132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5] DB11/T 1304 森林文化基地建设导则

[6] CJJ48-92 公园设计规范

[7] 张晓萍.风景游憩林的营造技术和可持续经营.福建农业科技,2006(1):31-34.

[8] 巴伐利亚州食品、农业和林业部.森林教育指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