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总则

JB/DQZ 0133.1-85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以下简导则),是为编制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时有一个共同遵守的依据,以达统一,加强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 适用范围

本导则一般适用于编制电工产品如电机、电器、输变电设备、电气设备、电控与自动化装置以及电工器材等产品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不属上述范围的产品和本导则发布前设计的产品也可参照执行。

2 贯彻办法

2.1 本导则内容如与上级标准(不包括指导性文件)有抵触时,应按上级标准执行。

2.2 本导则系作为企业编制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时的指导性文件,仅当行业归口单位或企业规定采用本导则时,则应作为标准贯彻执行,在贯彻时除行业归口单位另有规定外,允许各单位对部分内容作适当增减。

3 采用上级标准或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3.1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名词、术语按JB/Z155-8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名词、术词》执行。

3.2 技术文件的章、条、款、项的划分、编号和排列格式参照GB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有关部分执行。

3.3 产品工作图的绘制按JB/Z156-81《产品工作图样的基本要求》执行。

3.4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格式除本导则另有规定外,按JB/Z157-8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执行。但图样及设计文件中的标题栏内允许稍作尺寸改变或增减个别内容。

3.5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中标题栏内或文件的封面上应有规定的有关人员签字。

3.6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代号按有关规定编定。

4 其它

1

本导则包括下列内容:

a. JB/DQZ0133.1-85 总则

b. JB/DQZ0133.2-85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成套性;

c. JB/DQZ0133.3-85 技术任务书;

d. JB/DQZ0133.4-85 产品技术条件;

e. JB/DQZ0133.5-85 试制鉴定大纲;

f. JB/DQZ0133.6-85 型式试验报告;

g. JB/DQZ0133.7-85 使用说明书;

h. JB/DQZ0133.8-85 标准化审查报告;

JB/DQZ0133.9-85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十进位分类编号法。2 i.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成套性

JB/DQZ 0133.2-85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成套性(以下简称文件的成套性)是规定电工产品在设计、试制及鉴定中应具图的图样与技术文件。

1 编制要求

1.1 编制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时,应贯彻执行有关现行上级标准。

1.2 本文件的成套性所规定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种类和编制内容,除JB/DQZ0133.3~8-85中有规定者外,其它参照JB/Z159-81《产品图样及其主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的有关规定。

2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成套性

2.1 在产品设计、试制和鉴定的各阶段应完成或具备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应按下表的规定确定。

2.2 对于一次性产品、大型产品或设备以及简单的产品可按具体情况确定。

2.3 下列文件允许组合编制:

a. 同系列产品的同一种技术文件;

b. 计算书与技术设计说明书;

c. 文件目录与明细表;

d. 文件目录与图样目录;

e. 图样目录与明细表;

f. 外购件汇总表与标准件汇总表。

2.4 有产品标准者允许不另编制产品技术文件。

2.5 简单的原理图、系统图允许直接绘于相应的装置图上。

2.6 通用件及标准件图样及其技术文件可单独编制。

2.7 只进行技术设计和/或工作图设计的产品,允许无其他阶段的文件。

2.8 总图、原理图、系统图在初步设计阶段可只作草图。

2.9 在技术设计可只绘制主要组件、部件和零件的图样。

2.10 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允许采用标准设计。

1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成套性表

设计、试制阶段应完成的图样及技术文件样机鉴定应具图样及

技术文件

名称

一般产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小量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初步

设计

技术

设计

工作图设计

样机试制小批试制备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成套设备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

技术任务书

研究试验大纲

研究试验报告

计算书

技术设计说明书

型式试验报告

△ △

+ +

+ +

+ + +

+ +

△ △ △

试用(运行)报告 + + +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 +

标准化审查报告

试制总结

试制鉴定大纲

文件目录

图样目录

明细表

+ + +

△ △ △

通(借)用件汇总表 + + +

外购件汇总表

标准件汇总表

技术条件

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表

+ + +

+ + +

△ △ △

+

△ △

2总图

设计、试制阶段应完成的图样及技术文件样机鉴定应具小量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一般产品成套设备图样及

技术文件

名称

初步

设计

技术

设计

工作图设计

样机试制小批试制备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一般产品成套设备一般产品成套设备一般产品成套设备一般产品

成套设备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原理图

系统图

安装线路图

总装配图

组、部件装配图

零件图

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

安装图

使用说明书

合格证(合格证明书)

+ + + +

+ + + +

+ + +

此两种文件为随机出厂的必备文件

装箱单

注:表中“△”表示必需;“+”表示按具体情况确定。

3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技术任务书

JB/QDZ 0133.3-85

技术任务书是设计单位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市场需要或与需方签订的协议向上级部门或需方建议的产品设计方案的文件,经下达任务的部门批准或需方同意后作为产品设计的依据。

1 编制要求

1.1 编制技术任务书前应进行调研,考虑用户的要求,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作详细比例。

1.2 技术任务书一般应确定最佳方案,也允许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

1.3 技术任务书可针对单个或系列产品来编制。

2 编制内容

2.1 设计依据

2.1.1 阐明任务的来源。

2.1.2 扼要叙述调研结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前途,初步估计产品需要量等来说明设计的理由。

2.2 用途和使用范围

说明产品的主要用途和使用范围。

2.3 对技术任务的改进意见

设计部门经调研和分析后,如果对所承担的技术任务的内容认为需要改进时,应提出具体的意见和理由。

2.4 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列述产品(系列产品)基本特性的技术参数,并叙述设计要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

2.5 总体结构(总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概述

简述产品的结构方案或结构型式,以及主要部件结构和特殊要求,对成套产品提出总体布局的初步方案。

2.6 产品主要工作原理及系统

1

叙述产品的主要工作优势理和(或)系统,对较复杂的产品可用原理图或方框图阐明产品在电气、机械或传动方面的原理。

2.7 技术经济分析

其主要内容如下:

a. 对产品的设计方案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在基本技术参数、主要技术性能、可靠性、节能和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b. 从使用、制造和维修等方面说明产品结构特点,作出工艺性分析,并提出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意见;

c. 经济指标的分析比较;

d. 预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考虑厂内的生产能力和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预期生产规模作出分析。

2.8 标准化综合要求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由产品设计负责人会同标准化人员提出对产品的标准化综合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a. 应符合产品标准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的要求;

b. 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

c. 对材料和元器件标准化的要求;

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的对比,提出产品的标准化要求;

e. 预测的标准化经济效果。

2.9 设计、试制的进度和实施措施

根据产品的设计方案对可能出现的下述或其它情况扼要叙述在人力、物力或财力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产品在设计、试制、试验等各阶段进度的初步方案,以及费用预算:

a. 尚待试验研究的主要项目、试验方法及步骤;

b. 新工艺和重大技术措施等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c. 解决特殊材料、元器件和配套设备所需的协作单位。

2.10 附录

必要时,可将编制技术任务书的有关资料作为附录,以备查考。附录的内容一般包括:

a. 上级指示或技术协议的摘要;

b. 调查报告;

c. 有关会议记录;

d. 有关研究试验报告;

2

e. 计算资料;

f. 有关资料及参考文献索引。

3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产品技术条件

JB/DQZ 0133.4-85

产品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技术条件)是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不适宜在工作图样中表示的制造、试验和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的文件,是考核产品质量的依据。

1 编制要求

1.1 编制技术条件时,除按本导则部分规定的要求外,还应符合GB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和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1.2 技术条件的主要构成部分和编写顺序一般为:

a. 引言;

b. 名词、术语、符号及代号(必要时);

c. 工作条件;

d. 基本参数;

e. 技术要求;

f. 试验方法;

g. 检验规则;

h.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i. 其他。

2 编制内容

2.1 引言

引言一般不用标题,也不编号,如果内容较长,需分条款叙述时,可作为第1章。引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也可以是其中的一部分:

a. 适用范围:主要规定技术条件的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明确不适用的范围。

1

b.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主要阐述与上级产品标准的隶属关系,以及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

c. 其他:指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2.2 名词、术词、符号及代号

技术条件中采用的名词、术语、符号及代号,在现行标准中尚无规定的情况下,而且容易引起疑义者,必要时可给出定义或说明。

2.3 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是指产品对安装使用场所要求具备的环境条件与电源条件。

2.3.1 环境条件一般包括:

a. 环境温度;

b. 空气相对湿度;

c. 大气压力和/或海拔;

d. 振动、冲击强度及地震裂度;

e. 磁场及辐射强度;

f. 环境污染等级;

g. 周围介质状况;

h. 其他。

2.3.2 电源条件一般包括:

a. 直流电源(和/或直流辅助电源)的变化范围;

b. 直流电源纹波系统;

c. 交流电源的变化范围;

d. 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范围;

e. 交流电源的畸变系数;

f. 三相交流电源的不平衡系数;

g. 其他。

2.4 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一般包括产品的额定值、规格、型式、分类、外形尺寸、安装尺寸或连接配合尺寸等,可以用图和/或表格来表示。

2

2.5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主要是为满足合作要求而必须具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等产品质量要求,所规定的技术要求一般应该是可以检查和测定的,其内容一般有:

2.5.1 电气性能。如:绝缘性能、动作特点、电磁性能、耗能指标、热要求、使用特性等。

2.5.2 机械性能。如:强度、耐磨性、刚性等。

2.5.3 环境适用性能。如:温度影响、耐潮湿、耐腐蚀、耐振动、冲击、碰撞及跌落等。

2.5.4 对无线电干拔及电气干扰的要求。

2.5.5 对磁场影响的要求。

2.5.6 可靠性、安全性及噪声影响的要求。

2.5.7 其它有关性能方面的要求。

2.5.8 结构要求一般包括:

a. 电气绝缘间隙和爬电距离;

b. 接地要求及方式;

c. 定位与固紧及防松措施;

d. 壳体要求及外壳防护等级;

e. 主要零件、部件、组件的质量要求及互换性;

f. 对联接导线的要求;

g. 机械或电气连接的方式及要求;

h. 对元、器件及单元部件的要求;

i. 对特殊或主要材料的要求;

j. 对装配、制造质量必须规定和检查的其他要求等。

2.6 试验方法

2.6.1 对应技术要求中各条款的内容及要求,分别编写试验、检验或测量的方法和条件,编写时应注意安排合理的试验程度,规定采用的仪器、仪表及设备。

2.6.2 对现行标准中已规定的试验,可直接引用,要写出对应标准的条款号,也可转抄标准的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对应标准,则应制订相应的试验方法。

2.7 检验规则

2.7.1 检验规则的内容,主要包含检验或试验的类别与项目,抽样或取样方法,试验期限、检验结果的评定与复验规则等。

3

2.7.2 检验或试验一般分为出厂试验(或检验)和型式试验两种。

2.7.2.1 出厂试验(或检验)可采取逐个试验或按规定的抽样办法进行检查试验,编写时可按试验程序提出有关技术要求对应条款的编号。

2.7.2.2 型式试验是对产品试制(包括转厂及重大改进)完成后或产品生产至规定周期(包括生产间断超过规定期限)时,检验产品能否达到技术要求规定的指标和要求,而必须进行的试验,编写时要规定抽样方法,编排试验程序,提出试验结果的评定及复验规则。

2.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8.1 标志

对标志的要求清晰、耐久,并规定标志内容。一般对以下方面需要作出标志:

a. 铭牌或标牌;

b. 接线端;

c. 绕组或线圈;

d. 包装;

e. 其他识别标志。

2.8.2 包装

规定包装方式、包装材料和包装的技术要求,必要时还应规定包装的试验方法等内容,也可引用上级或同级标准的规定。

2.8.3 运输

规定对运输的要求,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条件及运输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也可引用上级或同级标准的规定。

2.8.4 贮存

规定产品贮存条件和贮存期限等内容。

2.9 其他

2.9.1 在技术条件中应规定随同产品供应的文件、备件及附件,其内容一般有:

a. 产品合格证,如果需要向用户提供产品测试数据和特性时,应附填有产品出厂试验记录数据的出厂证明书。

b. 必备的文件资料名称及编号。

c. 备件、附件或专用工具等的名称与数量,成套设备还应提供设备清单及内容。

2.9.2 保修期限。在技术条件中,应规定产品自制造厂出厂日期起,无偿修理与更换的条件及期限。

4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试制鉴定大纲

JB/DQZ 0133.5-85

试制鉴定大纲,是试制产品鉴定时指导产品进行检验与试验的项目、程序、方法、要求以及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等而编制的文件,是产品试验和产品鉴定的依据之一。

注:允许分成试验大纲和鉴定大纲两个独立文件编制。

1 编制要求

试制鉴定大纲的内容与要求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编制内容

2.1 产品型号(或暂定型号)及名称。

2.2 任务来源。

2.3 检验或试验项目、方法与要求。其具体内容一般包括:

2.3.1 项号(有顺序要求时为项序)。

2.3.2 检验或试验项目及其方法。其内容和方法也可引用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条款号。当有关标准中有两个以上方案时,应指明所采用的方案,其他必要的补充试验。

2.3.3 提出实测数据的记录表格。

2.3.4 测试设备与工具(必要时列出,并提出精度等级等具体要求)。

2.4 鉴定工作内容按样机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划分如下。

2.4.1 有关产品的样机鉴定内容一般包括:

a. 审查技术条件是否符合技术任务书的要求;

b. 审查产品基本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试验的要求;

c. 检验产品主要零部件的制造质量、装配质量以及外观质量;

1

d. 审查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正确性、统一性及完整性;

e. 提出鉴定时应具备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目录;

f. 其他。

2.4.2 小批试制鉴定时,还应提出工艺装备和工艺文件等要求。

2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型式试验报告

JB/DQZ 0133.6-85

型式试验报告(以下简称试验报告),是根据产品试制鉴定大纲或技术条件和/或有关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的各项技术、质量指标进行检验后编制的文件。

1 编制要求

1.1 试验报告的叙述应准确简明,其附图应清晰,必要时应有简要说明。

1.2 试验报告应提供实测数据,并与产品的相应技术要求列表对比。必要时,应提供试验部位或有关零部件在试验前后的清晰照片。

1.3 试验报告的格式不作统一规定,其幅面尺寸推荐两种:

210×297mm及185×260mm。

2 试验报告的构成

2.1 封面

其内容一般有:

a. 试验单位名称;

b. 试验报告名称:一般填写试品型号、名称及试验项目名称;

c. 试验报告编号;

d. 完成试验报告的日期。

2.2 编制内容

2.2.1 一般说明:如委试单位及产品制造厂名称、产品编号及总装图号,试验时间及参加试验的单位或个人等。

1

2.2.2 试验依据:指试制鉴定大纲或产品技术条件和/或有关标准或试验委托书等。

2.2.3 产品主要技术数据或规格。

2.2.4 试验项目和结果:试验数据,一般用表格表示。必要时,可说明试验参数、方法、环境条件和线路,主要的或特殊的测量设备、仪器、仪表及其精度,测试部位或其附图,受试产品的数量(如台、相或单元数等)及其编号,产品在试验中及试验后的情况等。

2.2.5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给出试验结论,明确受试产品是否合格或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同时给出必要的附图(如示波图、图片等)。

2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使用说明书

JB/DQZ 0133.7-85

使用说明书是供用户了解产品,正确吊运、安装、调整、使用和维修产品的文件。

1 编制要求

1.1 使用说明书应准确明了,所附的图片应清晰,数据要齐全。

1.2 使用说明书的编号按有关规定执行。

1.3 使用说明书的格式,应符合JB/Z157-8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中的格式17,18,19,20的规定。铅印出版的和出国使用说明书不受上述格式的限制。

凡国家优质产品和部优质产品可以在使用说明书的封面上有相应的标志和说明。

2 编制内容

2.1 产品概述

产品概述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a. 产品型号和名称;

b. 产品的主要用途和适用范围,有关工作环境条件;

c. 产品外形图并标出产品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d. 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

2.2 结构和工作原理

2.2.1 产品的结构及其特点、动作原理、联结、传动和固定方式、主要零部件的尺寸和材料等的说明,必要时应给出结构原理图、零部件外形图和示意图等。

2.2.2 产品的电气原理图及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电气配套件和仪器仪表等的说明。必要时应 1

给出方框图、曲线图和数据表等。

2.2.3其他。

2.3 吊运、安装和调试

2.3.1 吊运的注意事项,如吊运方向、速度和开箱前的检查等。

2.3.2 安装说明,如安装程序、注意事项、地基要求,对安装场所的水电、动力、清洁要求等。

2.3.3 对调试工作的说明和要求,如调试程序和调试方法,调试应达到的参数指示,调试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

2.4 使用与故障处理

2.4.1 详细说明产品起动、运转、停机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如操作步骤、信号指示、保护及信号联动系统的工作方式、参数范围和时间间隔等。

2.4.2 说明产品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种类及保护和排除方法。

2.5 维护和修理

2.5.1 产品维护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密封、冷却、润滑和清洁处理的要求等。

2.6 随机文件

随机文件一般包括:

a. 产品合格证(合格证明书);

b. 设备清单和/或附件、易损件、备件清单;

c. 使用说明书;

d. 装箱单。

3 其他说明

大型成套产品可以对某几项内容合并编制说明书,也可对某一项内容单独编制说明书,如产品调试说明书、产品安装说明书、产品维护保养说明书等。

2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标准化审查报告

JB/DQZ 0133.8-85

标准化审查报告是对产品设计过程中贯彻技术任务书所提出的标准化综合要求和设计、试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的总结,是评定产品在标准化方面是否具备正式投产条件的技术依据之一,也是产品鉴定时必须具备的一个技术文件。

1 样机试制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的内容

1.1 产品的类型、主要用途和预计生产批量。

1.2 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质量水平,可根据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结果,评价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贯彻现行标准的情况,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和统一性作出结论。

1.3 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情况,可根据计算出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和产品系列化情况(对系列产品),对是否达到技术任务书中所提出的标准化综合要求的预定目标作出结论。

1.4 产品预计的标准化经济效果,可按上级标准进行计算的结果来作出结论,也可定性的进行评价。

1.5 对产品技术条件及其执行情况的审查意见:

a. 产品技术条件是否与技术任务书的预定目标一致;

b. 产品技术条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水平的对比结果;

c. 根据对型式试验报告的审查结果,对产品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是否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作出结论。

1.6 说明某些标准未予贯彻的主要原因。

1.7 应补充编制的工厂的企业标准项目和实施计划。

1.8 从标准化的角度,提出能否提出样机试制鉴定的结论意见。

2 小批试制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的内容

2.1 机样试制鉴定时标准化方面提出的意见的执行情况。

2.2 工艺装备标准化情况及其继承性。

2.3 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和统一性。

2.4 补充编制工厂的企业标准计划的执行情况。

1

2.5 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2.6 从标准化的角度,提出能否进行小批试制鉴定的结论意见。

注:当样机试制鉴定和小批试制鉴定合并进行时,标准化审查报告应包括第1章和第2章所列内容。

2

JB/DQZ 0133.9-85

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指导性技术文件

JB/DQZ 0133.9-85

代替ODD.600.003

ODD.600.007

电工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制导则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十进位分类编号法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十进位分类编号法是作为对产品图及及技术文件进行编号的一种办法。他的特点是按对象的特征、用途和内容采用十进位的分类法来编号的。其目的是有助于技术交流,方便通用和管理,以促进标准化的工作。

1 分类办法与代号的组成

1.1 分类办法

1.1.1 十进位分类法是将所有的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组件、部件和零件)以及技术文件,分为十级,每级又分为十部,每部又分为十类,每类又分为十组。

注:组件是指产品具有独立功能,并能单独投入生产的部件,并必须编制明细表和生产中需要的技术文件。

1.1.2 各级的内容见表1,其它见表5分组表。

表1

0

1

2

3

4

1.1.2每份图样和技术文件必须有其专用的代号。图样代号按对象特征、形状或用途来编定;技术文件则根据它的内容来编写

1.2 代号的组成

1.2.1 代号的组成有两种编号系统,即基本代号系统和补充代号系统。

1.2.1.1 基本代号系统的槿由三部分组成:

a、企业代号(需要时编入);

b、特征代号;

c、序号。

1986-01-01 实施

1

内 容

技术文件

设备和产品(电机和变压器)

设备和产品(电器)

设备和产品(各种)

设备和产品(备用)

5

6

7

8

9

内 容

组件和部件

组件和部件

(备用)

零件

(备用)

注:4、7和9级是留给以后出现新类型的产品及其组成部分和文件时用。

JB/DQZ 0133.9-85

排列顺序如下:

□ □□·□□□·□□□

序号

部、类、组 特征代号

企业代号(需要时编入)

特征代号

1.2.1.2 补充代号系统的代号由四部分组成。即基本代号系统的代号之后加上顺序号(以下简称类型序号);

a、企业代号(需要时编入);

b、特征代号;

c、序号;

d、类型序号。

排列顺序如下:

□ □□·□□□·□□□·□

类型序号

序号

部、类、组 特征代号

企业代号(需要时编入)

特征代号

1.2.1.3 企业代号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组成,用以表示单位名称,需要时编入。

1.2.1.4 特征代号由四个阿拉伯数字组成,自左至右顺次表示级、部、类、组。

为了能更明显地区分对象的级别,规定将级的代号写在企业代号之左,部、类、组的代号写在企业代号之后。

1.2.1.5 序号可用三位或四位数字组成,这数字是用以确定在该特征代号范围内的具体编号顺序,开始时用三位,不够时用四位。

1.2.1.6 类型序号是按类型数量的多少而定,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按数字的递增顺序编定。如1.2.3和2.5.2.1中的示例。

1.2.1.7 为便于阅读图样及技术文件的代号,并统一它们的书写方式,规定在企业代号的部代号间,特征代号与序号间、序号与类型序号间均用小圆点分隔开(小圆点点在右下角)。

1.2.2 基本代号系统的代号书写示例:零件“螺钉(沉头的)”。

2

JB/DQZ 0133.9-85

1.2.3 补充代号系统的代号书写示例:零件“铁心”。

2 编号办法

2.1 基本要求

2.1.1 每一产品及其组成部分,都应以一物一号为原则绘成标准幅面的单份图样,并编定代号。对不同对象的图样,不得使用相同的代号,反之,相同的图样,不得使用不同的代号。代号的系统可根据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类型多少来确定,可以按基本代号系统或补充代号系统来选用。

2.1.2 分组表中规定的名称和代号,原则上不允许更改,应按其规定选用。如没有所需的名称时,除行业归口单位另有规定外,可按其归属的“部”、“类”及本文件的有关规定在分组表相应的空格中自行补充规定,或归入该“类”的“其他”组。

分组表中的名称如与有关标准或上级规定不一致时,应按有关标准或上级规定自行更正。

2.1.3 分组表内写在括弧中的文字,如果是说明性质的,可作为选定名称的参考,不能作为名称的组成部分。

2.1.4 零件或部件的名称可按照他们的特征或用途选定,但通用性很大的零部件,其名称应按其特征选定。

例如:起导电作用的双头螺栓,应叫双头螺栓,而不叫导电杆。

3

JB/DQZ 0133.9-85

如根据用途选定的名称,既能代表用途,又能代表其特征时应按用途选定名称。

例如:起轴作用的圆柱体,应叫轴而不叫圆柱体、棒、杆等。

2.1.5 写产品、组件和部件的名称时,不必加入补充名称或多余的字,如“装配”、“全套”等。

2.1.6 外购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图样的名称,应采用有关标准、技术条件,或产品目录中所规定的全名称和型号。

外购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参考图样的代号和名称,应分别按分组表的规定进行编定。

2.1.7 随产品供给用户的备件、工具、附件等的图样和技术文件也应按本文件的规定编定代号。

2.2 设计文件的代号

2.2.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技术文件的代号和名称,一般应按分组表的规定进行编定。如属于产品、设备或组件专用的设计文件时,其代号也可由该产品、设备或组件的代号加上说明其文件性质的尾注号所组成。如表2所示。

表2

序号

1

2

3

4

5

6

文 件 名 称

文件目录

图样目录

明细表

外购件汇总表

标准件汇总表

通用件汇总表

例如:产品的代号为“2AB.560.005”。这个产品的明细表代号是“2AB.560.005MX”。

2.2.2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编写时,允许将分组表规定的名称加以简化。其代号按首先写出的文件名称的特征来选定。

如“安装说明书(0412)”和“使用说明书(0460)”两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时,可定名为“安装使用说明书(0412)”。

2.3 工艺文件的代号

工艺文件的代号和名称推荐按本条各款的规定选用。

2.3.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工艺守则代号和名称,应按分组表“09”部的规定编写,如属产品或其组成部分专用的工艺文件时,其代号也可在产品或其组成部分的图样代号右连加上相应在尾注号组成。如表3所示。

例如:零件的代号是“8AB.205.010”,这个零件的工序卡的代号应为“8AB.205.010SK”。

2.3.2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毛坯件(指锻件、铸件等)的代号是在产品或其组成部分的代号右边加上尾注号“M”。

例如:零件的代号是“8AB.231.003”,这个零件的毛坯件的代号是“8AB.205.010M”。

4尾注号 字 母 含 义

文目

图目

明细

外购

标准

通用

WM

TM

MX

WG

BZ

TY

JB/DQZ 0133.9-85

表3

序号

1

2

3

4

5

6

文 件 名 称

工序卡

工艺路线(过程)卡

材料定额卡

检验卡

工具卡

材料一览表

2.3.3 毛坯件在被加工的过程中,每一工序完成以后的工序代号可在毛坯件的代号的右边加上表明工序的尾注号1,2,3,4等来表示。

例如:零件的代号是“8AB.231.003”毛坯件的代号是“8AB.231.003M”;则第一道工序的毛坯件的代号应为“8AB.231.003M1”;第二道工序的毛坯件的代号为“8AB.231.003M2”。

2.3.4 用几种工艺方案制造毛坯件时,其代号可在毛坯件的代号右边加一短横,再在短横右边加上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来表示。

例如:零件的代号是“8AB.231.003”。若只有一种方案时,零件的毛坯件代号为“8AB.231.003M”。或有轧制和锻制两种工艺方案时,则第一种方案,轧制毛坯件的代号为“8AB.231.003M—Ⅰ”;第二种方案,锻制毛坯件的代号为“8AB.231.003M—Ⅱ”。

2.3.5 在制造新的零件或部件时,如果须借用原有的零件或部件的毛坯件时,则此毛坯件仍应保留原有的代号。

2.4 工厂的企业标准(以下简称企业标准)的代号

2.4.1 企业标准的代号一般按分组表“06”部的规定编定。必要时可在代号后加上年代号,例如:“0AB.610.000—85”。

2.4.2 产品的零件、部件或组件的企业标准的代号,也可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a、企业代号;

b、特征代号;

c、序号;

d、尾注号;

e、年代号,用年份号的最后两个数字表示(需要时编入)。

2.4.2.1 企业代号和特征代号,应按相应对象编定。

2.4.2.2 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这数字是确定该标准的编号顺序(两位不够用时可用三位)。

2.4.2.3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企业标准的尾注号一般用“H”表示。

2.4.2.4 需要时,可在企业标准的尾注号之后加年代号,并在两者之间用一短横“—”隔开。

2.4.2.5 产品零部件的企业标准代号举例如下:

5

尾注号

SK

LK

EK

NK

GK

CB

JB/DQZ 0133.9-85

2.5 图样的代号

2.5.1 单一类型的产品、组件、部件和零件的图样,应单独绘制,装配图的明细栏必须列在图样上。这种图样的代号应按基本代号系统编定。对上述产品或组件专用的明细表和文件目录等应在相应对象代号后加尾注号(见表2)。

2.5.2 多类型的产品、组件、部件和零件图样的代号,可按下述情况选用和书写。

2.5.2.1 当零件绘声绘色成单独的图样或表格图时,必须每一件有一个代号;代号可按基本代号系统或补充代号系统编定。

当采用基本代号系统时,表格式图样的代号是由第一个零件的代号,加上范围符号“~”,再加上末一个零件的序号所组成的复合代号。

例如:包括8AB.551.220;8AB.551.221;……及8AB.551.225等六个零件的表格式图样的代号是:8AB.551.220~005。

当采用补充代号系统时,表格式图样的代号是由第一个零件的代号(包括类型序号),加上范围符合“~”,再加上末一个零件的类型序号所组成的复合代号。

例如:包括8AB.551.310.1;8AB.551.310.2……及8AB.551.310.25等二十五个零件的表格式图样的代号是:8AB.551.310.1~25。

无论是在基本代号系统中,或补充代号系统中,每种零件都必须以完整的代号和该零件的特征数据或说明一起列在类型表格中。如表4所示。

表4(类型表)

代 号

8AB.551.310.1

8AB.551.310.2

8AB.551.310.3

当标题栏内填写的有关内容(如重量或材料),随零件的不同而改变时,可将该内容列在类型表的空格中,而在标题栏内的相应空格中填写“见表”。

2.5.2.2 当产品、组件或部件绘成表格式装配图(即用表格图的形式表示)时,它的每一类型必须有一个代号,代号可按基本代号系统或补充系统编定、其方法与绘成表格式的零件图样相同。

在表格式装配图的明细栏中,应将该装配的各组成部分的序号,依递增顺序完全填入,而代号、名 6尺 寸

A

48

52

64

B

37

46

56

C

83

92

102

备 注

JB/DQZ 0133.9-85

称、数量及其它数据等,只需列入不变部分,对可变部分则在相应的空格中填写“见表”。同时并将可变部分分别列入类型表格中,但类型表格中可变部分的诒,应与图上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

绘成表格式装配图的产品或组件,其编制的明细表和文件目录等、也要编成表格式的,并按规定编定代号。

表格式装配图的书写示例如图1所示。

2.5.2.3 当产品、组件或部件绘成典型装配图(即装配图上明细栏的组成部分,另行编制单独的“图用明细栏”)时,它的每一张装配图的代号和“图用明细栏”的代号,都应按基本代号系统编定。

绘成典型装配图时,应在该图的标题栏中,“材料标记”栏的空格内写上“典型装配图”字样。典型装配图的书写示例如图

7

JB/DQZ 0133.9-85

表5

分 组 表

0.000

1

2

3

4

5

6

7

8

9

0.010

1

2

3

4

5

6

7

8

9

0.020

1

2

3

4

5

6

7

8

9

0.030

1

2

3

4

5

6

7

8

9

0.040

1

2

3

4

5

6

7

8

9

分类

指导性资料(分类方面的)

指导性资料(代号方面的)

指导性资料(术语方面的)

(其他)

材料(综合的)

材料(特殊的)

材料(辅助的)

材料(详细的)

材料代用品

(其他)

标准件(产品、部件和零件)

规格件(产品、部件和零件)

外购件(产品、部件和零件)

通用零部件

非互换性的部件和零件

产品各组成部分代用件

铸件

被复件;铸件;锻件

(其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工作图设计

标准和技术文件

(其他)

资料发送

更改

打印

印记

印记、登记、标志登记及其他

轴承配合

(其他)

0级

部 类

0.00

(分类的指导性资料)

0.01

一览表

(材料)

分类、一览表、登记0.0()

0.02

一览表

(产品、部件、及零件)

0.000.03

一览表(文件)

0.04

一览表

(其他)

8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0.050

1

2

3

4

5

6

7

8

9

0.060

1

2

3

4

5

6

7

8

9

0.070

1

2

3

4

5

6

7

8

9

0.080

1

2

3

4

5

6

7

8

9

0.090

1

2

3

4

5

6

7

8

9

印章登记(橡皮)

印章登记(金属)

图书登记

(其他)

(产品方面的)

(部件和零件方面的)

(材料方面的)

(其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工作图设计

(其他)

(其他)

0级

部 类

0.05

0.06

(文件和用具的登记)

分类、一览表、登记9

0.0(0.07

(技术事务登记)

)

0.08

(设计登记)

0.09

(各种分类、一览表和登记)

0.05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材料)

(工艺)

(其他)

技术

技术(试验方面的)

(科学研究工作方面的)

(其他)

报导资料;通报

技术报导单

技术特性、特性曲线、技术鉴定书

工艺特性、工艺鉴定书

技术证明书

产品目录、册

(其他)

产品说明书

文献简介、书评、简述

书报目录

技术译文

(其他)

0级

部 类

0.100

1

2

3

4

5

6

7

8

9

0.110

1

2

3

4

5

6

7

8

9

0.120

1

2

3

4

5

6

7

8

9

0.130

1

2

3

4

5

6

7

8

9

0.140

1

2

3

4

5

6

7

8

9

0.10

技术技术任务书

0.11

研究技术任务书

0.1(任务书、报告书、报导、手册0.12

报告书

)

0.13

(报导)

0.14

(报导)

0.1010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技术数据(电机和变压器方面的)

技术数据(电器方面的)

技术数据(各种产品和设备)

结构数据

(其他)

放映文件

(图解)(图表)

(表格)

(图表)(图解)

报导略图

(其他)

示波图、波形图

照片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初步设计书、初步设计简要说明书

电器: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简要说明书

(各种产品和设备)施工设计单、工艺方案

(其他)

技术审查书

鉴定大纲

(其他)

0级

部 类

0.150

1

2

3

4

5

6

7

8

9

0.160

1

2

3

4

5

6

7

8

9

0.170

1

2

3

4

5

6

7

8

9

0.180

1

2

3

4

5

6

7

8

9

0.190

1

2

3

4

5

6

7

8

9

0.15

(手册、参考资料)

0.16

(图解说明)

0.1(任务书、报告书、报导、手册0.17

(图解说明)

11

0.15)

0.18(设计书、设计简要说明书)

0.19

(各种任务书、报告书、报导、手册)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公式(电磁计算方面的)

公式(热计算方面的)

公式(机械计算方面的)

公式(尺寸计算方面的)

公式(各种计算)

公式说明书

计算方法

(其他)

(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和变压器)

(交流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和仪表)

(电器和仪表)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电器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其他)

0级

部 类

0.200

1

2

3

4

5

6

7

8

9

0.210

1

2

3

4

5

6

7

8

9

0.220

1

2

3

4

5

6

7

8

9

0.230

1

2

3

4

5

6

7

8

9

0.240

1

2

3

4

5

6

7

8

9

0.20

(公式)

0.21

计算书(电气的、磁的、热的等)

0.2(

)

计0.22

机械计算书

0.20算0.23

尺寸链计算书

0.24

12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绕组书、计算书绕组书、计算书

(其他)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

(其他)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

绕组书、计算书

(其他)

电气设备的参数选择计算书

牵引计算书

(其他)

0级

部 类

0.25

绕组书绕组计算书(电机和变压器)

0.250

1

2

3

4

5

6

7

8

9

0.260

1

2

3

4

5

6

7

8

9

0.270

1

2

3

4

5

6

7

8

9

0.280

1

2

3

4

5

6

7

8

9

0.290

1

2

3

4

5

6

7

8

9

0.26

绕组书

绕组计算书(电器)

0.27

绕组书、

绕组计算位

书(各种

产品和设特

备)

计算13

0.2(

)

0.250.28

0.29

(各种计算书)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开孔图

标志图

注册图样、专利图样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0级

部 类

0.300

1

2

3

4

5

6

7

8

9

0.310

1

2

3

4

5

6

7

8

9

0.320

1

2

3

4

5

6

7

8

9

0.330

1

2

3

4

5

6

7

8

9

0.340

1

2

3

4

5

6

7

8

9

0.30

外形图

0.31

(各种辅助图)

0.3()0.33

(说明图和使用图)

辅助图纸、设计图样、系统图(线路图)0.32

0.300.34

安装系统图(非电气的)

14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

(其他)

机电系统图

机械原理图

(其他)

0级

部 类

0.350

1

2

3

4

5

6

7

8

9

0.360

1

2

3

4

5

6

7

8

9

0.370

1

2

3

4

5

6

7

8

9

0.380

1

2

3

4

5

6

7

8

9

0.390

1

2

3

4

5

6

7

8

9

0.35

电气原理图

0.36

安装线路图(电气的)

0.3(辅助图样、设计图样、系统图(线路图)15

0.37

运动系统图

0.35)0.38

绕组系统图

0.39

(辅助图样、设计图样、各种系统图)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全套一览表

全套明细表(产品、部件和零件)

设备明细表

(其他)

装配说明书

安装说明书

调整说明书

润滑说明书

(其他)

全套备件明细表、全套工具明细表

备件和工具一览表

备件和工具包装一览表

(其他)

拆卸一览表

拆卸说明书

保管说明书

(其他)

0级

部 类

0.400

1

2

3

4

5

6

7

8

9

0.410

1

2

3

4

5

6

7

8

9

0.420

1

2

3

4

5

6

7

8

9

0.430

1

2

3

4

5

6

7

8

9

0.440

1

2

3

4

5

6

7

8

9

0.40

(全套)

0.41

全套、装配、储备、使用0.42

0.4()

0.43

0.44

0.4016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包装一览表

包装说明书

运输说明书

(其他)

使用说明书(电机和变压器)

使用说明书(电器)

使用说明书(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试验说明书(电机和变压器)

试验说明书(电器)

试验说明书(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其他)

0级

部 类

0.450

1

2

3

4

5

6

7

8

9

0.460

1

2

3

4

5

6

7

8

9

0.470

1

2

3

4

5

6

7

8

9

0.480

1

2

3

4

5

6

7

8

9

0.490

1

2

3

4

5

6

7

8

9

0.45

(包装)

0.46

(使用)

全套、装配、储备、使用十

0.47

(试验)

17

0.4()

0.450.48

0.49

(各种成套、装配、储备、使用)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和合金)

(绝缘材料)

(清漆、油漆、混合料、腻子)

(电缆、电线)

(包装、安放和保管)

(贮藏、运输)

(其他)

(标准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

(标准三相滑环型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机)

(专用和特殊的交流电机)

(标准直流电机)

(专用和特殊的直流电机)

(变流机、电机组)

(变压器、自耦变压器、互感器)

(高压开关)

(各种高压电器)

(低压保护电器)

(继电器、自动调整器)

(接触器、控制器)

(刀形开关、隔离开关、刀形转换开关)

(各种低压开关)

(电容器、抗流器、电阻器)

(绝缘子)

(其他)

(电力机车、传动装置、变电站、设备)

(电力机车、传动装置、变电站)

(电炉设备)

(指示式电气测量仪表)

(各种测量仪表)

(电照仪器)

(控制屏、配电设备)

(无线电工程的)

(其他产品和设备)

0级

部 类

0.50

技术条件(材料、包装和贮藏)

0.500

1

2

3

4

5

6

7

8

9

0.510

1

2

3

4

5

6

7

8

9

0.520

1

2

3

4

5

6

7

8

9

0.530

1

2

3

4

5

6

7

8

9

0.540

1

2

3

4

5

6

7

8

9

0.51

技术条件

(电机和变压器)

0.52

技术条件位

(电器)

0.53

技术条件(各种产品和设备)

技术条件0.5(

)

0.500.54

18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基本支撑)

(辅助支撑和安装)

(传动、导向和限动)

(保护)

(特殊用途)

(导电、接触)

(导磁)

(绝缘)

(包装、紧固、标志、附件、五金)

0级

部 类

0.55

技术条件(组件和部件)

0.56

技术条件(组件和部件)

技术条件0.57

0.58

技术条件

(零件)

0.59

技术条件

(各种)

0.550

1

2

3

4

5

6

7

8

9

0.560 (安装)

1 (电机和变压器)

2 (电器)

3 (各种的)

4

5 (各种的)

6 (各种导体)

7 (机械、传动装置)

8

9 (其他)

0.570

1

2

3

4

5

6

7

8

9

0.580 (基本支撑)

1 (辅助支撑和安装)

2 (传动导向和限动)

3 (保护)

4 (特殊用途)

5 (导电、接触)

6 (导磁)

7 (绝缘)

8 (包装、标志、附件、五金)

9 (紧固)

0.59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

19

0.5(

)

0.55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技术资料编制和管理制度)

(工艺文件制订方法)

(试验和研究文件制订办法)

(文件格式)

(机械制图)

(规定代号)

(其他)

(公差)

(工具的公差)

(螺纹)

(结构要素)

(绝缘结构要素)

(物理的和机构的数据)

(其他)

(机械加工、冲、锻)

(加工余量)

(热处理、铸、焊)

(绕组、线圈、装配)

(浸渍、被复)

(试验)

(材料消耗定额)

(其他)

(电磁计算方面)

(热计算方面)

(机械计算方面)

(工艺计算方面)

(其他)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和合金)

(绝缘材料)

(清漆、油漆、混合料、腻子)

(电缆、导线)

(其他)

0级

部 类

0.60

标准(技术资料编制和管理制度)

0.600

1

2

3

4

5

6

7

8

9

0.610

1

2

3

4

5

6

7

8

9

0.620

1

2

3

4

5

6

7

8

9

0.630

1

2

3

4

5

6

7

8

9

0.640

1

2

3

4

5

6

7

8

9

0.61

标准

(参考)

0.6(一般标准、指导性技术资料)

0.62

标准

(工艺)

0.63

标准

(计算)

0.600.64

标准

(材料)

20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0.650

1

2

3

4

5

6

7

8

9

0.660

1

2

3

4

5

6

7

8

9

0.670

1

2

3

4

5

6

7

8

9

0.680

1

2

3

4

5

6

7

8

9

0.690

1

2

3

4

5

6

7

8

9

(冲压机器证明书数据)

(金属切削设备证明书数据)

(铸造和焊接设备证明收数据)

(各种设备证明书数据)

(其他)

(技术资料编制和管理制度方面)

(计算方面)

(结构和设计方面)

(工艺方面)

(试验方面)

(其他)

(组织问题方面)

(其他)

0级

部 类

0.65

0.66

标准

(设备方面)

0.6(一般标准、指导性技术资料0.67

21

0.65)

0.68

指导性技术资料

0.69

标准、指导性技术资料(各种的)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0.700

1

2

3

4

5

6

7

8

9

0.710

1

2

3

4

5

6

7

8

9

0.720

1

2

3

4

5

6

7

8

9

0.730

1

2

3

4

5

6

7

8

9

0.740

1

2

3

4

5

6

7

8

9

0级

部 类

0.70

0.71

0.72

0.700.7

0.73

0.74

22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0.750

1

2

3

4

5

6

7

8

9

0.760

1

2

3

4

5

6

7

8

9

0.770

1

2

3

4

5

6

7

8

9

0.780

1

2

3

4

5

6

7

8

9

0.79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

0级

部 类

0.75

0.76

0.77

0.7523

0.7

0.78

0.79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0.800

1

2

3

4

5

6

7

8

9

0.810

1

2

3

4

5

6

7

8

9

0.820

1

2

3

4

5

6

7

8

9

0.830

1

2

3

4

5

6

7

8

9

0.840

1

2

3

4

5

6

7

8

9

0级

部 类

0.80

0.81

0.82

0.800.8

0.83

0.84

24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0.850

1

2

3

4

5

6

7

8

9

0.860

1

2

3

4

5

6

7

8

9

0.870

1

2

3

4

5

6

7

8

9

0.880

1

2

3

4

5

6

7

8

9

0.890

1

2

3

4

5

6

7

8

9

0级

部 类

0.85

0.86

0.87

0.8525

0.8

0.88

0.89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清漆)

(腻子)

(粉料、压制材料)

(绝缘材料)

(合金、焊料)

(其他)

(铸造)

(热处理、渗炭)

(焊接、熔接、铆接)

(切削加工)

(压力加工)

(绝缘、塑料压铸)

(其他)

(金属被复)

(油漆被复)

(材料的浸漆)

(零件和部件的浸渍)

(其他)

(形状和尺寸的检查)

(机械强度试验)

(绝缘试验)

(热试验)

(产品综合试验)

(零件专门试验)

(部件专门试验)

(其他)

(基本支撑)

(辅助支撑和安装)

(传动、导向和限动)

(保护)

(特殊用途)

(导电、接触)

(导磁)

(绝缘)

(包装、标志、附件、五金)

(紧固的)

0级

部 类

0.900

1

2

3

4

5

6

7

8

9

0.910

1

2

3

4

5

6

7

8

9

0.920

1

2

3

4

5

6

7

8

9

0.930

1

2

3

4

5

6

7

8

9

0.940

1

2

3

4

5

6

7

8

9

0.90

工艺守则(材料制造方面)

0.91

工艺守则(各种过程方面)

(工艺文件)0.9

0.92

工艺守则(被复和浸渍方面)

0.900.93

工艺守则

(检查和试验方面)

0.94

工艺守则(零件制造方面)

26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基本支撑)

(辅助支撑和安装)

(传动、导向和限动)

(保护)

(特殊用途)

(导电、接触)

(导磁)

(绝缘)

(包装、紧固、标志、附件、五金)

(安装)

(电机、变压器)

(电器)

(各种的)

(各种的)

(各种导体)

(机构、传动装置)

(其他)

(电机和变压器)

(电器)

(各种产品和设备)

(其他)

(平衡方面)

(设备方面)

(其他)

0级

部 类

0.950

1

2

3

4

5

6

7

8

9

0.960

1

2

3

4

5

6

7

8

9

0.970

1

2

3

4

5

6

7

8

9

0.980

1

2

3

4

5

6

7

8

9

0.990

1

2

3

4

5

6

7

8

9

0.95

工艺守则(部件制造方面)

0.96

工艺守则(部件制造方面)

0.97

工艺守则位

(产品制

造方面)

(工艺守则)27

0.9

0.950.98

0.99

工艺守则(各种的)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其他)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0级

部 类

1.00

异步电动机(标准、三相、笼型、开启式)

1.01

异步电动机(标准、三相、笼型、防护十

1.02

异步电动

机(标准、

三相、笼

型、防溅特

式)

1.03

异步电动机(标准、三相、笼型、防水式)

1.04

异步电动机(标准、三相、笼型 、封闭式)

式)

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10

1

2

3

4

5

6

7

8

9

1.020

1

2

3

4

5

6

7

8

9

1.030

1

2

3

4

5

6

7

8

9

1.040

1

2

3

4

5

6

7

8

9

(标准、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1.0

1.0028

JB/DQZ 0133.9-85

续表5

分 组 表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卧式、单轴伸)

(卧式、双轴伸)

(法兰式、带脚)

(法兰式、无脚)

(立式)

(其他)

(装入式)

(无轴)

(其他)

0级

部 类

1.05

导步电动机(标准、三相、笼型 、封闭吹冷式)

1.06

异步电动机 (标准、三相、笼型、密十

1.07

异步电动进

机 (标

准、三相、位

笼型 、爆

炸安全

式)

闭式)

1.050

1

2

3

4

5

6

7

8

9

1.060

1

2

3

4

5

6

7

8

9

1.070

1

2

3

4

5

6

7

8

9

1.080

1

2

3

4

5

6

7

8

9

1.090

1

2

3

4

5

6

7

8

9

(标准、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29

1.0

1.051.08

1.09

异步电动机(其他标准、三相、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