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15番茄与番茄酱》教学设计

本课《15 番茄与番茄酱》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一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认识番茄与番茄酱的制作过程,体会到什么是技术与工程,并发现番茄与番茄酱的各种不同,从而认识到番茄是自然长成的,番茄酱是以番茄为原料通过一定的技术和工程,在人的思维意识参与下加工制造而成的。像番茄这样自然长成的物体属于自然世界,像番茄酱是人工加工制造出来的产品属于人工世界,会判断哪些物体是属于自然世界,哪些物体是属于人工世界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番茄及番茄酱的制作过程,体会到什么是技术与工程。知道番茄酱以番茄为原料,是由人加工出来的产品。知道什么是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认识到人工世界体现的就是人类智慧的技术与工程。

(2)、在教师指导下,能从观察、品尝、制作活动中认识到番茄与番茄酱在形态、味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从而认识到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不同。

(3)、对制作番茄酱表现出探究兴趣,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同时感受到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有机结合会让我们地球变得更加的美好,对美好世界充满向往。

(4)、认识到人造物一般来源于自然物,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丰富的原材料,人们在认识自然世界同时,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创建更加美好的人工世界。

教学重点:比较番茄与番茄酱的不同,认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难点:番茄酱的制作过程及体现的技术与工程。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番茄)

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

生说: 西红柿、番茄。

师解释:西红柿是人们对它的俗称,它真正的学名叫做番茄。(板贴课题:番茄)

[通过出示实物番茄给学生直观印象,同时知道番茄就是西红柿的学名]

二、探究与制作

1、认识番茄的来历及整个生长过程。

谈话:你知道番茄是怎么来的吗?

生自由说:地里种出来的。

师启发引导:要想知道番茄怎么来的,就需要一起到菜园里去看看吧。瞧,一粒番茄种子来到了土壤妈妈的怀抱,然后仔细看-

(播放蕃茄生长过程的视频)

学生观看。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谁能具体说说番茄是怎么来的?

生:种子种到地里,就会长大,开花,长出番茄。

师评价:你观察得可真仔细,描述也很清晰。

课件展示:番茄的生长过程。

师生小结:番茄的生长过程。

小小的番茄种子入土后,就会生根发芽,当生长成一株植物后,就会开花,然后结出番茄果实。番茄果实成熟后,就会变成什么颜色?(生:红色)。番茄的生长一共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四个阶段。成熟的番茄果实里面的种子再种到地里,又会生长,结出更多的果实,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充足的果实。番茄实际上就是番茄植物自然长成的果实。

2、品尝番茄

(手拿番茄)

师引导:瞧!红红的番茄多诱人呀。想不想尝一尝呢?来每人用牙签品尝1小块。(师发番茄),仔细品尝,它是什么味道的?

生品尝后汇报:酸酸的;有点甜的;酸酸甜甜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番茄,说说番茄是怎么来的,并品尝番茄的味道,为后面与番茄酱进行对比做铺垫]

3、制作番茄酱

课件出示:腐烂变质的番茄

提出问题:番茄味道酸酸甜甜的,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番茄这种果实保存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变软,甚至腐烂、变味。为了能够长久地保存它的美味和营养,我们可以把番茄做成什么?

生自由说:番茄酱、番茄汁、番茄炒鸡蛋等

师实物补充:番茄干、番茄果脯、番茄蜜饯、番茄酱(板贴课题:番茄酱)

[根据番茄保存时间短,容易腐烂变质的特点,让学生发挥想像可以把番茄做成什么,可以做成番茄酱、果脯、蜜饯、果汁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

初次比较:番茄与番茄酱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呢?(完善板书课题15、番茄与番茄酱)

生观察比较汇报:番茄是一个个的,圆的。番茄酱能用勺子盛起来,是流动的,是液体。

师介绍:番茄与番茄酱看起来形态是不同的。番茄酱是鲜番茄的酱状浓缩制品。据记载最早还是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呢,不过当时的原料不是番茄。后来外国人受中国人制酱技术的启发,才学会了制番茄酱。可见咱们我们中国人厉不厉害?

生:厉害!

师:我们要为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你想不想也来亲自动手制作番茄酱呢?

生:想!

[先让学生观察比较番茄酱与番茄看起来有什么不同,得出形态上的不同。师再描述介绍番茄酱时,引出首先是中国人发明的番茄酱,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调动学生接下来学习制作番茄酱的兴趣。]

师介绍制作工具

师:要想制作番茄酱,我们要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制作材料上的准备。原材料番茄我们一定要选择比较红的、全部熟透的。像这样未成熟番茄含有毒素,千万不可食用。(出示红番茄与青番茄对比)

还有增加口味的佐料:像冰糖、盐、柠檬等。

二、工具上的准备:小刀、碗、盘子、料理机、勺子、带盖的瓶子。

三、卫生上的准备:洗净双手、装番茄酱的瓶子要消好毒。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接下来,就可以制作番茄酱了。

师边操作边讲解:

(1)、洗净:首先将番茄在清水里洗净。

(2)、去皮:为了更好地去皮,用刀子在番茄表面开两道口,然后倒入热水中,浸泡2-3分钟,用手或工具轻轻一撕就可轻松去掉皮。

(3)、切块:将去了皮的番茄,用小刀切成一块块的。

师:咱们全班制作番茄酱的话,就需要咱们每位同学来切块。为了节省制作的时间,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的是一个已经去了皮的番茄。等会儿,由组长小组每人盘里分一块。每个同学再用安全小刀把它切成

更小的小块,然后再集中到刚才的大盘子里,由组长送到前面,最先送到的将获得一颗小红星。那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安全。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1、小刀的使用安全,2、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不能争抢。3、整理桌面卫生。

师强调:要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小组成员还应团结协作,不能争抢。如果不小心掉到了桌面上的番茄,就不能再使用了,把它扔进垃圾桶,用抹布擦干净桌面,工具使用完及时归位。最后用一张纸巾擦干净手,用完的纸巾也要扔进垃圾桶,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开始!

播放轻音乐,生开始制作。

奖励与评价:最先完成的小组将获得一颗红星。

(4)、打碎。接下来我们进行研磨打碎,我们使用的是电器料理机,首先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按下制酱功能,开始研磨打碎。(师操作)

使用电器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在家里制作的,电器的使用要由父母来操作。

(5)、添加佐料。当制成为番茄酱后,倒入电锅,为了口味更加好,进行添加冰糖、柠檬汁、盐等佐料,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将冰糖换成白砂糖,柠檬汁能防止番茄氧化,变色,保持它原有的鲜红的颜色,还有杀菌的功能呢,少量的盐可以延长保质期呢。加好佐料后,用勺子搅拌均匀,接下来进行下一环节。

(6)、蒸煮消毒。首先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大约煮20分钟,呈粘稠状就做成番茄酱了,在煮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粘锅,需要边煮边用勺子搅拌。因课堂时间有限,老师把它煮开即可。

(7)、装瓶密封。煮好之后进入下一个环节,装瓶密封。

师:在煮的过程中,现在回忆一下刚才制作番茄酱的过程,经过了哪几步?

生说过程。

师:现在煮好了,关上开关,拔下电源插头。想不想尝一尝大家一起做的番茄酱?

生:想!

师:刚做好的番茄酱有些热,我们把它倒入碗里面,先让它凉一凉。

4、渗透技术、工程概念。

师:刚才我们番茄酱的制作过程,体现的就是番茄酱的制作技术,这一技术,大家都学会了吗?(板贴:技术)。

生:学会了

师:为了满足更多人对番茄酱的需求,这门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到生产当中,看工厂中是如何制造番茄酱的。

生观看。

师:谁来说说工厂中制作的番茄酱跟我们刚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工厂里的制作用到很多很多番茄。

生:工厂里的机器设备很大,很多。而我们的很小。

生:我们用手做的,工厂里用机器做的。

师:工厂里是利用各种大型的机械设备把大量的番茄通过一道一道程序大规模地加工制作成番茄酱,这就是工程。板贴:工程。

小结:原来番茄酱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或工程加工制成的。

师:下面我们就来品尝品尝大家做的番茄酱,组长上来领一小碗,然后用小勺每人盘里分两勺。开始品尝。

(师将盛有番茄酱的小碗发到小组的小碗里,小组长分,生品尝。)

师:番茄酱好吃吗?(好吃),品尝完毕,请收拾好工具。番茄酱是什么味道的?

生:好吃,酸酸甜甜的。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制造出了这么美味的番茄酱,为自己鼓鼓掌吧。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去添加辣椒、丁香、桂花等其他佐料,反复实验调试,制造出更多不同口味的番茄酱来。

5、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师:现在谁来再来说说番茄与番茄酱除了形态上不同,还有哪些不同?

生:味道不同、颜色不同、软硬不同。

师:想一想番茄与番茄酱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不同?

生:番茄是长出来的。番茄酱是我们加工制造出来的。

师:番茄是自然长成的,番茄酱是以番茄为原料加工制造成的。像番茄这样自然长成或在地球上本来就有或自然生成的物体叫做自然物(板贴:自然物)。像番茄酱这样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工程项目,在人的思维意识参与下加工制造成的物体叫做人造物(板贴:人造

物)。人造物一般是以天然物为原料通过一定的技术或工程加工制造出来的。

师:除了番茄是自然物,你还知道地球上哪些是自然物?

生举例:蔬菜、水果、大树、动物、人、石头等。

课件补充:植物、动物、河流、山川等

师生小结:像植物、动物、河流、山川等都是自然物,由自然物构成了地球上的自然世界。(板贴:自然世界)

师:除了番茄酱是人造物,你还知道哪些是人造物?

生举例:食品、桌子、凳子、房子等。

课件补充:游乐场、高楼大厦、道路车辆、手机电视等人造物,当然还有很多。

师:这些人造物就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板贴:人工世界)。

人工世界体现的是人类智慧的技术和工程。

课件:自然世界、人工世界结合的美景。

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更加地生机勃勃,越来越美丽!

判断哪些物品是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

师:知道了什么是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下面来判断一下,哪些物品属于自然世界?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

课件出示:小麦、面粉、大树、木桌子、岩石、石狮子。

[学生制作番茄酱的过程体现的就是制作番茄酱的技术。工厂里大规模的加工生产番茄酱体现得就是工程。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技术与工程

后,再来品尝自己做的番茄酱味道,发现与刚才番茄对比除了形态上不同,味道有所不同,颜色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引导说出它们怎么来的,从而发现番茄是自然长成的而番茄酱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不同,进一步引出自然物与人造物,从而形成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大概念,这也正好对应课标中的自然世界、人工世界的概念。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既可,有概念的支撑学生才会更清晰地认识什么是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才能更好地判断哪些是属于自然世界、哪些是属于人工世界]

三、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知道番茄是怎么来的。

生:学会了制作番茄酱。

生: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物,人造物。

生:知道了什么是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师小结: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通过学习番茄与番茄酱,让我们认识了番茄,并学会了制作番茄酱,以及什么是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在我们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只有合理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创建更加美好的人工世界,祝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师生总结后,再让孩子们对自然世界、人工世界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认识到美好的人工世界的建立,需要从自然世界中获取。并且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工世界,最后提出我们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激发学生对美好世界和生活的向往。]

四、拓展与创新

课下实践:

1、完成一幅关于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创意地球画。

2、和父母一起制作番茄酱或其它果酱。

今天的课就在美妙的歌曲《生活多美好》中结束吧,谢谢同学们,下课!

[课后实践1的目的一是加深对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能力。实践2的目的一是巩固本节课制作番茄酱的技术,进一步训练技能。二是将这一技术在课后进一步拓展创新,制作更加美味的番茄酱或其它原料的果酱。通过课后实践,使学生的技能与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