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发(作者:)

钥的读音是yuè。

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参数。密钥分为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

密码学中:密钥(secret key)——秘密的钥匙;私钥(private

key)——私有的钥匙;公钥(public key)——公开的钥匙。钥(yào)匙,密钥就是秘密的钥匙的简称。

高级汉语大词典,似乎意义一样,但读音有两个。

(1)鑰yuè

(2)锁闭 [lock up]嗜欲之萌,耳目可关,而心意可钥。――《新论》

(3)入 [come in]排阊阖,钥天门。――《淮南子》

另见yào

现代汉语全功能词典

钥 yào(名)钥匙(…shi)。

钥 yuè(名)钥匙。

高级汉语字典上中英文互译

yào

繁体:鑰

<名>

(1)门直闩。上穿横闩下插地上的直木 [vertical bar]

(2)枢要,重要之处 [centr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key

point]

(3)钥匙 [key]

(4)又如:钥牡(开锁的工具。即钥匙);钥锔(钥匙)

(5)指锁 [lock]

(6)姓

钥 yuè

繁体:鑰

<名>

(1)钥匙,开锁的工具 [key]

(2)又如:锁钥

(3)门直闩。上穿横闩下插地上的直木 [bolt]

康熙字典

【廣韻】以灼切

【集韻】

【韻會】

【正韻】弋灼切, 音藥。

【說文】本作 。關下牡也。

【揚子·方言】戸鑰,自關而西謂之鑰。

【抱朴子·至理卷】堅玉鑰於命門,結北極於黃庭。【戰國策】齊君之魯,魯人投其籥,不果內。

又通作籥。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籥。 又入也。

【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

【註】鑰,入也。

说文解字

卷五 竹部 籥(钥) yuè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書僮竹笘也。从竹龠聲。 以灼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書僮竹笘也。笘下曰。潁川人名小兒所書寫爲笘。按笘謂之籥。亦謂之觚。葢以白墡染之可拭去再書者。其拭觚之布曰幡。从竹。龠聲。以灼切。二部。按管龠字與此別。

汉语大词典 离线版

(參見籥,鈅,鑰)

(籥,钥)

yuè

ㄩㄝˋ

〔《廣韻》以灼切,入藥,以。〕

1.古管樂器。在甲骨文中,本作“龠”。像編管之形,似為排簫之前身。有吹籥、舞籥兩種。吹籥似笛而短小,三孔;舞籥長而六孔,可執作舞具。

《詩‧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孔穎達疏:“籥雖吹器,舞時與羽并執,故得舞名。”

《禮記‧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

孔穎達疏:“籥,笛也。籥聲出於中,冬則萬物藏於中,云羽籥,籥舞,象文也。”

孫希旦集解:“羽籥,文舞也……文舞安靜,陰之屬也,故用秋冬安靜之時教之。”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若夫宮商大和,譬諸吹籥,翻迴取均,頗似調瑟。”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遲衡山把籥、翟交與這些孩子。”

2.鼓風吹火的竹器。

《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吳澄注:“橐籥,冶鑄所用噓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扇於內者,籥也。”

唐劉禹錫《問大鈞賦》:“播形肖貌,生類積億。橐籥圈匡,鎔鍊消息。”

3.通“鑰”。鎖鑰。

《墨子‧號令》:“諸城門吏,各入請籥,開門已,輒復上籥。”

《墨子‧備城門》:“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方尚必為關籥守之。”

孫詒讓間詁:“關籥即管籥。”

《逸周書‧器服》:“簟籥捍。”

朱右曾校釋:“鍵謂之籥。”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人投其籥,不果納。”

張守節正義:“籥,即鑰匙也。”

《南史‧柳慶遠傳》:“武帝時居宮中,悉斂諸門籥,問柳侍中何在。

慶遠至,悉付之,其見任如此。”

4.關閉。參見“籥口”。

5.古代兒童習書所用的竹簡。

《書‧金縢》:“啟籥見書。”

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上》:“書者占兆之辭。籥者簡屬。所以載書,故必啟籥然後見書也。”

南朝宋鮑照《代昇天行》:“五圖發金記,九籥隱丹經。”

黃節補注引胡紹煐曰:“籥為書篇。九籥猶云九篇耳。”

6.一種古代量器。圓口,平底,有長柄,柄端有環。

(鈅,钥)

yuè

ㄩㄝˋ

〔《廣韻》魚厥切,入月,疑。〕

兵器。

(鑰,钥)

yuè

ㄩㄝˋ

yào

〡ㄠˋ

〔《廣韻》以灼切,入藥,以。〕

1.門下上貫橫閂、下插入地的直木或直鐵棍。

《方言》第五:“戶鑰,自關之東,陳楚之間謂之鍵,自關之西,謂之鑰。”

2.鎖。

《太平御覽》卷一八四引漢應劭《風俗通》:“鑰施懸魚,翳伏淵源,欲令楗閉如此。”

宋丁用晦《芝田錄》卷二:“門鑰必以魚,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

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下‧琴心曲》:“高城夜靜沈魚鑰,桂花流影驚飛鵲。”

3.關;鎖閉。

北齊劉晝《新論‧防欲》:“嗜慾之萌,耳目可關,而心意可鑰。”

唐呂岩《題四明金鵝寺壁》詩:“方丈有門出不鑰,見箇山童露雙腳。”

五代馮道《放魚書所鑰戶》詩:“高卻垣墻鑰卻門,監丞從此罷垂綸。”

4.留守,鎮守。

宋周密《齊東野語‧父執之禮》:“韓魏公留鑰北京日,李稷以國子博士為漕,頗慢公。”

5.鑰匙。

《新唐書‧李抱真傳》:“乃遽以印鑰上監軍,始發喪。”

《宋史‧忠義傳一‧董元亨》:“我有死耳,鑰不可得也。”

6.關鍵,樞要。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四》:“又半里,有村在山北之麓,其名曰金村,乃是站之當鑰者。”

从这本汉语大词典可以看出,钥的来源主要有两处,一处从竹(籥),一处从金(鈅,鑰),但是从竹者籥有一义通鑰。而且其读音也很有意思:

籥 (籥,钥) yuè ㄩㄝˋ〔《廣韻》以灼切,入藥,以。〕

鈅 (鈅,钥) yuè ㄩㄝˋ〔《廣韻》魚厥切,入月,疑。〕

鑰 (鑰,钥) yuè ㄩㄝˋ yào 〡ㄠˋ〔《廣韻》以灼切,入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