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0日发(作者:)
学者论坛
SCHOLARS'FORUM空间密码的发现与初解—旅顺新市街(太阳沟)历史街区结构性遗存的发掘
The Discovery and Analysis of the Space Code:
Excavating the
Historic Structural of the New Street in Lvshun
■ 张 勇 王 欣 ■ Zhang Yong Wang Xin[摘 要] 旅顺新市街(太阳沟)历史街区是旅顺近代旧城的一部分,在其独特的历史空间结构中,隐藏着前人留下的抽象符号,或者说是精心设计的“密码”,等待后继者的破解。笔者运用“要素性遗存”与“结构性遗存”的有关概念,初步解读了新市街“密码”,获取了部分有关新市街形态、历史、文化的信息,对新市街历史空间结构性遗存形成更深层的认识,进而从宏观空间结构、历史文化发展层面指导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关键词] 要素性遗存 结构性遗存[Abstract] The New District which is also the Historic
District, as the part of old city of Lushun, had its abstract
symbols in its unique structure of hidden historic space
by the predecessors and a carefully designed "password",
wait for the successor to the crack. The writer use the
concept of "elements of inheritance" and "structural
inheritance" to know the "password" of the New District,
and obtain the form, historic,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New District. And remain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historic space. And guide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from establishment of development
dimension and historic cul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 Elements of inheritance, Structural
inheritance作者单位: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连 · 116012)收稿日期:2009-01-10旅顺新市街(太阳沟)街区面积约3.5km2,是宏观空间初识旅顺近代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初,笔者有打开Google Earth软件,找到旅顺,仔细观察幸参与了《旅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军港北岸的新市街,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处具有特殊在编制过程中,发现新市街街区空间具有非常和谐自然山海格局和明显几何特征的街区空间。新市街的几何结构形态,而这特别的形态似乎有着更深的空间范围内,山体与海湾以一种颇为有趣的形式结内涵,其中隐藏着某种神秘的符号,仿佛是前人留合。新市街周边,多座山峰围绕海湾坐落,山体连下的“密码”在向后继者传递某种讯息。笔者试图绵生长、环状发展,构成了连续围合的山体背景。应用“要素性遗存”与“结构性遗存”的有关概念,围合的山体以白玉山为起点,逆时针环状发展,在解读蕴涵在新市街空间形态之中的神秘“密码”。黄金山东侧的老虎尾潜入大海。从城市的整体格局来看,背景山体仿佛狮嘴将新市街及海湾含于口中,要素性遗存与结构性遗存古人称之为“狮子口”(图1)。阿尔多·罗西(Alod Rossi)在其所著的《城市在山海相拥的自然景观围绕之中,新市街街区建筑学》中提出了“形式的自主性”理论—“城空间呈扇形沿海岸线展开,在平缓山麓发展形成街市的形式有着自身的生命,……它在人类文化环境区空间,边界抵达山脚;核心空间主要集中于中心更迭中顽强地、持续地维持着自身特点”。“根据这广场周围,沿中轴序列南北向发展;居住空间沿外一主张解读旧城区的历史遗存,可将其中整体的、隐围环状发展,形成强烈的空间向心力,整体空间呈形的‘遗传’部分视为结构性遗存,而分散的、显左右对称发展格局(图2)。现的‘遗传’部分视为要素性遗存①”。对于新市街而言,以往的保护研究工作重点始发掘空间“密码”—整合要素性遗存终以历史建筑、广场、街道等显见的要素性遗存为步入新市街的街道和广场之中,我们会很快发主,而对于整体的隐性的结构性遗存却几乎没有涉现新市街的街道结构具有鲜明的几何构图特征,每及。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新市街历史街区的空间尚一处主要广场都是多条街道的焦点。站在广场上沿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以新市街现状空间及其历史街远望,似乎每条街道都指向远处的一座山峰。这发展为分析研究依据②,整合较完整的要素性遗存,些山峰成为街道、广场的对景,形成街区空间景观对尚未被完整认识的历史街区隐形的结构性遗存进格局的控制点。行整理,以此方法解读新市街空间“密码”。我们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了解街区空间结构,表1 旅顺新市街(太阳沟)历史街区的空间及结构轴线空间轴线特征轴线起始轴线空间对景轴线空间作用空间序列轴线南起海滨,沿旅顺博物馆至沙俄实南端为隔海相望的黄金山,北端空间序列,以建筑实体形业学校旧址向北延伸为太阳沟山体成空间序列,强调秩序感新华大街轴线东起白山路广场,经北广场指向新新市街西山(山体高度125.2m)市街西山光荣街轴线西起列宁广场,经北广场指向新市新市街东山(山体高度138.2m)街东山列宁街轴线西起列宁广场,经中央广场至指向白玉山(山体高度124.6m)视线通廊,强调视线通畅白玉山和空间对景中央大街轴线东起白山路广场,经中央广场指向张家沟山(山体高度102.1m)张家沟山解放街轴线南起斯大林路东节点,北至白山路西鸡冠山(山体高度172.8m)
广场,南指西鸡冠山,北指鞍子山鞍子山(山体高度139.1m)蛇馆东侧轴线南起斯大林路西节点,北至列宁广连续山体的两个开口场,南指旅顺口,北指西北山谷131
表2 新市街街区的4个结构性广场空间特征广场中央广场北广场列宁广场白山路广场相关轴线主体空间序列轴线,中央大街轴线,列宁街轴线新华大街轴线,光荣街轴线列宁街轴线,解放街轴线新华大街轴线,蛇馆东侧轴线空间作用主体空间序列的高潮空间轴线的起始点或转折点表3 新市街街区的标志性建筑遗存空间特征标志建筑旅顺博物馆关东军司令部旧址旅顺实业学校旧址旅顺师范学堂旧址康德拉琴科官邸肃亲王府旧址大和旅馆旅顺工科大学旧址关东厅旧址日本宪兵本部沙俄军官住宅群1 新市街影像位置列宁街42号万乐街10号新华大街23号列宁街24号(215医院)宁波街新华大街9号 太阳沟文化街30号茂林街89号(406医院)友谊路59号东明街白山路沿线空间作用强化主体空间序列,限定中央广场、北广场空间强调列宁广场节点街道地标新华大街轴线,解放街轴线焦点强调街区节点(健康街)街道地标街道地标街道地标街道地标2 新市街街区空间3 新市街要素遗存综合现状与历史地图,对轴线、节点、标志3项主要空间要素遗存以及要素遗存之间的组合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图3)。1.空间要素遗存一:轴线我们以高度在90m以上的山峰为对景点,以主要城市广场为景观控制点,以街道作为空间轴线,整理出旅顺新市街(太阳沟)历史街区的1条空间序列轴线和6条结构轴线(表1)。2.空间要素遗存二:空间节点从城市总体格局来看,新市街街区主要存在4个结构性的广场(表2)。3.空间要素遗存三:部分标志建筑新市街街区保有大量的标志性建筑遗存,其中11处具有明显空间作用(表3)。解构空间“密码”—抽象的隐性结构性遗存经过分析整理之后,新市街街区空间隐性的结构性遗存逐渐清晰、明确(图4),具有如下特征:整体结构南北轴向延伸,东、西对称发展;结构轴线以主体空间序列为对称轴,以空间节点为焦点(控制点)向外辐射,指向空间背景点;结合方格路网,整体结构呈五边形。如果将新市街街区平面以正圆形覆盖,那么圆心就是街区空间结构中心点(即中央广场),围绕圆心的是5个焦点(即城市空间节点);结构对称轴(即空间序列主轴)穿过圆心向南北延伸;6条射线(即空间视廊形成的结构轴线)分别从圆心和焦点射出,指向空间对景点;结构对称轴与结构轴线穿越圆弧,形成8个交点。如果将历史空间结构性遗存抽象为一个圆形陀盘结构,在这个陀盘上,圆心、焦点、轴线、射线、交点等要素相互限定、组合,形成一组对称的倒三角结构。这个图形让笔者联想到《建筑十书》中关于人体几何特征的分析图,将这个分析图叠加于圆形陀盘结构之上,经过对比笔者发现二者居然可以取得十分和谐的对应关系:陀盘圆心可对应分析图中人体的重心—肚脐,对称轴和倒三角结构可与人体的头部和躯干呼应,射线也可分别与人体展开的四肢对应(图5)。笔者无法考证这种相似性是一种巧合,还是一条意味深远的空间“密码”。但可以肯定,新市街街区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表现,其隐性的结构性遗存中蕴含着深刻的空间设计哲理,传递出一种132
学者论坛
SCHOLARS'FORUM4 历史空间结构性遗存5 陀盘结构理性与自然的和谐的空间理想。
解读空间“密码”—对于结构性遗存的思考为何新市街街区空间会具有这样的特殊结构,又如何理解新市街街区空间结构性遗存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答案或许可以在旅顺新市街街区的发展历史中寻觅。本文试从历史背景、外来文化、地域文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1.历史背景的影响近代旅顺因港兴市,起源于清水师营驻军,1897年沙俄强租旅大,1899年在太阳沟新建了一新个欧式城市—新市街作为殖民行政统治中心。市街的街区空间主体结构也在此时奠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街区空间,其设计和建设的主导排除了经济、社会等方面影响的纯粹政治因素。在统治者眼中,作为统治中心的新市街,其街区空间必须体现强烈的控制意志,必须展示一种自上而下的秩序,同时这种秩序必须贯彻于整个街区空间体系。所以新市街街区空间具有强烈的中心序列、对称的平面布局以及规则有序的路网结构。2.外来文化的影响旅顺新市街的空间形式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西方城市设计思想依然以古典主义美学为主流,视觉秩序分析法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应用。理性视觉秩序分析法—形式主义城市空间美学是西方古典城市普遍运用的设计理论。这种分析法的基本原则是:以视觉秩序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尺度、系统的基本法则。在此理论基础上形成由视觉焦点(城市结构中心如广场、教堂)和视线通道(街道)组成的视觉空间体系。新市街街区空间结构以及空间要素组织,都具备了视觉秩序分析法的全部特征。3.地域文化的影响旅顺新市街街区根植于中华大地,虽然由西方人设计建设,但是深厚的东方文化背景无形之中影响了以理性见长的西方设计手法。这一点在旅顺新市街街区的宏观空间结构中充分得以体现。与西方古典城市空间设计不同,在新市街街区空间设计中,设计师一改追求纯理性、刚进、征服自然、展现人类力量的空间面貌,充分尊重自然地景,甚至将其作为街区空间设计的重要控制要素,而追求自然环境与人工空间的和谐共生是中国传统堪舆(风水)理念的主要思想。堪舆作为一种筑城、置宅选址的理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形成了所谓的“堪舆学说”。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新市街街区的宏观整体空间系统在因地制宜、依山傍水、适中居中、坐北朝南等方面体现了“堪舆”的基本特征理念,尤其是以自然山峰为对景,作为街区空间结构的设计依据,更明显地反映出城市设计对于自然环境尊重与崇敬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思想。结语通过以上分析研究,笔者对新市街 “密码”作了初步的解读。仅从这冰山一角笔者获得了如下信息:“密码”完整记载了新市街街区形成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体现出东西方不同的人文精神在城市设计思想层面的交融,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划理想。这些信息使我们在宏观空间结构、历史文化发展层面对新市街历史空间结构性遗存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撑。笔者将新市街历史空间结构性遗存的发现撰以成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于旅顺新市街历史遗存的共同探究。以此为例,探索同类历史街区结构性遗存的发掘与保护方法。■注释①参见:何依,李锦生.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城市规划学刊,2008(2):99~103②本文相关图纸根据《旅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绘制,数据摘自《旅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文本,部分内容参考《大连市西部地区总体规划》。参考文献1 何依,李锦生.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城市规划学刊,2008(2):99~1032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 慕国生.旅顺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5 刘长德.大连城市规划100年(1899~1999).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6 王安平.旅顺口揽胜.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