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
当数字化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时候,数据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了,辛辛苦苦写的文字、做的教案、珍贵的数码照片丢失一瞬间那种嗡的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我想经历过的人都很难忘吧。
对于个人来说,作为电子数据存储最广泛的硬盘,因为各种原因(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病毒等)导致数据丢失,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处置得当,完全恢复的概率是很高的。对于误删除和误格式化本次不讨论,仅对分区丢失恢复操作举一实例。
百度一下“硬盘分区丢失 恢复数据”等关键词,基本是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除了一头雾水,不知道有什么帮助,所以本教程以实战操作逐一演示,对于硬盘存储结构、原理无须过问,恢复数据才是目的。本实例使用工具为国产软件DISKGEN(DiskMan,DiskGenius),系统为MSDOS系统,其他恢复方法希望诸位贡献。
实例1:
一工作硬盘,在XP系统崩溃后,用HP恢复盘恢复,导致5个分区丢失,成了一个500G的C盘,一电脑公司用EasyRecovery恢复无果。此公司恢复操作中出现2个基本错误:1、明显是分区丢失,却不去恢复分区表;2、用问题硬盘启动机器并安装EasyRecovery恢复软件,会导致向硬盘写入数据覆盖有用数据的危险。
本人用DiskGen软件2.0和3.0版本成功恢复DEFG四个分区的数据。下面用另外的硬盘演示过程:
实例2:演示
■现象
一160G硬盘有3个区,C大概为10G,D,E未知,GHOST后只剩一个C盘,widnows容量显示149G
■恢复过程
①●设置光盘启动,用带有DiskGen的光盘启动选择DOS工具箱,番茄,YLMF等均可,本例用的是YLMF的GHOSTXP盘: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diskgen,回车
运行Disk Genius后,程序将自动读取硬盘的分区信息,并在屏幕上以图表的形式显示硬盘分区情况。如图所示,这是Disk Genius检测笔者硬盘得到的分区信息结构图。其中左侧的柱状图显示硬盘上各分区的位置及大小,屏幕右侧用表格的形式显示了各分区的类型及其具体参数,包括分区的引导标志、系统标志、分区起始和终止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在柱状图与参数表格之间,有一个动态连线指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鼠标在柱状图或表格中点击来选择一个分区,也可以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来选择当前分区。
②●在DISKGENIUS里最常用的功能是“工具”菜单里的“重建分区表”功能,运行之:
执行“重建分区表”功能
继续
▲自动方式:在丢失分区后没有对硬盘执行写入数据操作的情况下还是有用的,如果执行了诸如ghost破坏分区表和数据区就不行了。
▲交互方式:可以根据逐步搜索出来的分区大小有选择性的保留,如果记得分区大小,成功率和速度都将大大提高。
如下图为自动方式搜索的,DISKGENIUS很快给出结果:
不过,从上图可以看出,分区表并不正确,还需要手工修改参数
稍后会分析一下参数的规律
下面用交互方式搜索分区:
搜索中……
哦,找到一个,但综合上图三点,不是正确的分区信息,所以选择“跳过”,继续搜索。后面为出现很多这种情况,综合判断取舍。
分区1 9.8G(10G)
分区2 78.1G(80G)
分区3 61.2G(剩余空间)
在搜索过程中,前面的过程会很慢,细小的分区很多,主要是C、D两个分区数据被覆盖了,后面的分区表信息会保存得比较完整,很容易搜索出。
按F8存盘或在“硬盘”菜单里选择存盘
③●运气好的话,除了C分区,其他分区基本都可以正常使用,用光盘启动winPE或把硬盘挂接到其他电脑上,会看到各分区内的内容
如果因为覆盖数据太多,D分区不可见,即使按原大小保存了分区表,C、D分区在XP系统会显示未格式化,这时就需要再从硬盘扫描文件分配表恢复文件,这里仍然介绍diskgen最新版本DiskGenius 3.0,可以在winXP和PE下使用,更方便直观。
★注,上面的DOS版本操作全部可以换成以下的DG3.0 win界面
(Disk Genius 3.0操作和分区表规律分析 待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