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发(作者:)

CPU风扇的分类及型号

CPU散热风扇的种类:

1、安装尺寸:

目前CPU散热器所使用的风扇主要是

60、"70 和 80 三种型号。

这个型号是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 CPU风扇的外框形状是呈正方形的,

而一般它的边长就做为该风扇的型号。比如一个风扇的外框边长为

型号就为

60。"此外风扇还有厚型和薄型之分,而 CPU用的风扇全都是薄型的。

同样尺寸的风扇是可以互换的,比如 Tt 火山

9、"火山 10A 和 Coolermaster HV

81、"R81的风扇都为80型,你可以把火山9的风扇拆下来装到HV81的散 热片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有些特殊设计的风扇是无法与其他风扇互换的, 比如

Intel 原装散热器的风扇。

2、轴承种类:

大致可分为滑动轴承、滚珠 +滑动轴承与双滚珠轴承三大类。

三种轴承中滑动轴承的噪音最小,但寿命最短,受环境影响也较大;双滚 珠轴承噪音较大,但寿命较长,制作工艺也较简单,成为现在的主流。市面上 大部分价格便宜的风扇轴承都是采用属于滑动轴承类的油封轴承,容易磨损, 在长时间使用后扇轴的润滑度降低,风扇噪音也会逐渐增大。因而有不少名牌 散热器厂商都开始采用双滚珠风扇,现在还有一些经过改良的滑动轴承,在保 持低噪音的前提下大大延长了它的寿命,成为一些高档散热器上的宠儿。其中 比较优秀的改良型有Sunon

(建准)的磁浮式轴承和AVC的磁浮液压轴承。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风扇上标有 “ BS”样的只是

1Ball+1Sleeve即单滚珠轴承,而双滚珠轴承的标识应该是 “ TwoBalls ”

60mm,则

1/ 4

3、叶片形状:

常见的有镰刀型、梯形和 AVC专利的折缘型等。

相对来说,镰刀型扇叶运转时比较安静,但产生的风压也较小;梯形扇叶 容易产生较大风压,但噪音相对也较大。折缘型是最优秀的设计,在保持低噪 音的同时能产生较大的风压,但目前仅用于 AVC自己的产品中。

4、叶片数量:

CPU风扇的叶片通常在6片到12片之间。一般说来,叶片数量较少的容易 产生较大的风压,但运转噪音也较大;而叶片数量较多的则恰好相反。

5、 出风的方向:

主要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

顾名思义,轴流式的出风方向是沿风扇轴的方向,即垂直于叶片旋转面的 方向出风;离心式的出风方向则是沿叶片旋转面的径向往四面八方出风,这种 风扇也叫涡轮式风扇。

目前CPU散热器基本上都采用轴流式风扇,采用离心式风扇的一般只见于

Coolermaster的龙卷风”系列。而从实用效果来看,离心式风扇工作时出的风得 不到充分利用,反而会增加工作噪音,所以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但采用离心式 风扇的散热器比较容易做到很薄的形状,所以现在常用于大型显卡的散热系 统。

6、 电源针脚数: 要让风扇转起来,只要两根线,可是两根线的风扇无法实现智能控制,风

扇的转速不能根据CPU的实际温度智能调整,只知道卖力工作,不能向主板的

BIOS提供风扇正常工作信号,无法接受主板 BIOS的管理。这样,一旦风扇工作 不正常,或者罢工,后果可就严重了,轻则当机重启,重则烧坏 CPU于是就

有了 3针的风扇,多出来的针脚,就是风扇专门向 BIOS传送风扇正常工作信

号,一旦风扇工作异常,BIOS就会检测不到正常信号,从而立即报警、降电压 或直接切断CPU的供电达到保护目的。

可是这样还不完美,随着 CPU发热量越来越高,风扇转速加快,噪音也越 来2/ 4

越让人难以忍受。可大多时候,CPU并不会满负荷工作,也不需要风扇全力 的工作,于是又出现了 4 针,从而更加智能。多出来的那个针脚,就是为了随 时接受转速调整信息的。

风扇调速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种是直接改变输入电流 /电压的大小,可 以调速的 3 针风扇或外置调速器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另一种则是改变输 入电信号的脉冲带宽(实际上等于改变输入电机的 “有效”电压/电流),也就是 4针智能风扇的实现方式。首先 CPU内部的温度感应器会收集当前的温度和功 耗信息,通过风扇控制回路中加入的相关芯片及 PWM 脉宽调节电子开关电路对 风扇供电的脉冲频率进行调节,最后通过场效应管就可以实现对风扇转速进行 控制。

3 针风扇也可以实现转速控制:

主板上的温控电路会感知 CPU附近区域(注意!是附近)的温度,当温度 达到一定范围时,主板芯片组会根据设定好的参数改变供给风扇的电压,从而 改变转速。但这种方式比较被动,首先它的信息来自于主板上的温控电路,在 信号来源上不能反映实时、准确的信息,其次,这种方式要预先在 BIOS中设置

相关的参数,实现起来比较繁琐,且不能做到精确控制,只能在若干个大档位 之间切换,最后主板相应的调压电路设计比较复杂,而且还会受到芯片组的影 响。

两者的不同:

1、 3针的温度采集点在CPU附近,主板上。4针的采集点在CPU内部

2、 3针只能按照BIOS中几个设定的温度档位调整,且多数不可手动设定, 与温度不同步。 4 针通过脉宽控制电路实时调整,无极变速,与温度同步

3、 3针控制需依赖及主板芯片组。 4针不需要,不受芯片组状态影响

二者可以通用吗?可以

4 针接口的定义如下: 1 地线 212V 供电 3 转速检测 4 转速调节。 3 针接口

与 4 针前三个完全相同,所以 4 针接口向下兼容,一般有防呆设计也不会差错 位置,而且BIOS会自动探测风扇类型,选择适合的速度控制方式,有些

则需要手动调整是脉宽控制(PWM)还是电压/电流控制,这点需要注意。

有的效果好,是因为CPU发热与BIOS温度档位设定,主板温控电路设计, 芯BIOS

3/ 4

片组状态配合的都较好。有人说不能调速,其实是因为 BIOS温度档位设定太

宽泛,即使温度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大,转速也不变。有人认为温度合理,但噪 音大,也是同理。总之,可调速风扇的表现,都与 CPU发热量、温度、BIOS温度 档位设定,主板温控电路设计,芯片组状态的相互协调有关,缺一不可!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