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

显卡温度:

显卡一般是整个机箱里温度最高的硬件,常规下50-70℃(或更低),运行大型3D

游戏或播放高清视频的时候,温度可达到100℃左右,一般高负载下不超过110℃

均视为正常范畴。如有必要,可适当调高风扇转速

CPU温度:

正常情况下45-65℃或更低, 高于75-80℃则要检查CPU和风扇间的散热硅脂是

否失效、更换CPU风扇或给风扇除尘,部分CPU会自我保护,温度过高会自

动降频(一般为标准频率的一半);

CPU风扇:

一般1000-2500转左右(可能会因主板或CPU的工作状态不同而动态调整),早

期的CPU风扇可能达到3000转或更高,服务器风扇则比一般的要高些,可达

到10000转,部分超频专用风扇也可以达到5000转左右,低于500转可能要

检查风扇是否正常工作或灰尘过多;

主板温度:

正常情况下40-60℃左右(或更低),视不同的主板品牌、芯片组而定,高于70℃

可能要考虑增加机箱风扇或打开机箱, 用外加风扇的方法(比如鸿运扇);

主板风扇:

大多数主板不具备该项功能,只有极少数主板有此功能,具体跟CPU风扇类似,

但转速一般会稍微低一些。

显卡温度:

显卡一般是整个机箱里温度最高的硬件,常规下50-70℃(或更低),运行大型3D

游戏或播放高清视频的时候,温度可达到100℃左右,一般高负载下不超过110℃

均视为正常范畴。如有必要,可适当调高风扇转速。

硬盘温度:

一般情况下30-60℃左右,硬盘经常是机箱里温度最低或第二低的硬件。如果超

过70℃则可以考虑加装机箱风扇。

以上范围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用的地方请指出(因不可能包罗所有的硬件配置)。

所有的硬件检测数据仅供参考,以实际使用中的具体运行效果为准,可以通过手

触摸、开机箱观察转速等方法确认硬件状态,只要不频繁死机,不自动重启,系

统不报错均认为正常范畴。

某些硬件传感器可能受BIOS版本影响,数据明显不准确,可以考虑升级到最新

BIOS版本(如无经验者请慎重考虑)。

注:因为笔记本散热条件不如台式机,温度可能会比台式机稍高一些。

以上(来自超级兔子)

......

保证在温升30度的范围内一般是稳定的。也就是说,cpu的耐收温度为65度,

按夏天最高35度来计算,则允许cpu温升为30度。按此类推,如果你的环境

温度现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过50度。温度当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

频到什么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过环境温度30度以上。不过这是台式机。

如果是笔记本,在30度的环境里很容易就会超过60度,玩游戏80~90也很常见.

首先要注意的是,台式机和笔记本CPU的测温原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台式

机CPU都是依靠CPU插槽附近的温感探头进行探测的,探测温度与核心实际

温度有一定误差,所以,当你看到探测温度80摄氏度,其核心温度很可能就已

经达到了90度甚至更高;而笔记本CPU的温度探测是采用热敏电阻完成的,

其位置位于CPU封装位置下方,很接近CPU核心部分,其测量误差与台式机

测量误差相比要小不少。

其次,很多人认为,笔记本CPU采用了更小的功耗,并且还有SpeedStep技术

等,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其实不然。也正是因为笔记本的架构,决定了其散热

设备的限制,一般来说都是采用风扇+导热管的形式,而且,由于密度大,CPU

的温度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身体感觉以及系统稳定性,所以,我个人认为,笔记

本CPU的承受温度限度决不可能达到类似100甚至以上的水平,这个温度,无

论是封装基版还是内核或者主板,都是不能承受的。ub

再有,这当然还要取决于CPU的核心,Intel系中,功耗小的,温度自然比高功

耗版要发热小,尤其是部分ULV版的,P-M要比P4-M发热小,全美达的发热

应该算是最小的。。等等

总之,具体的温度承受限度和内核、结构等很多方面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尤

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绝对不能忽视笔记本电脑的发热问题,这事关系统的稳定

性和使用者以及数据的安全性

现在要补充说明几点:

1. 温度和电压的问题。

温度提高是由于U的发热量大于散热器的排热量,一旦发热量与散热量趋于平

衡,温度就不再升高了。发热量由U的功率决定,而功率又和电压成正比,因

此要控制好温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电压。不过说起来容易,电压如果过低

又会造成不稳定,在超频幅度大的时候这对矛盾尤其明显。很多时候CPU温度

根本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蓝屏重起了,这时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温度

而是电压了。所以如何设置好电压在极限超频时是很重要的,设高了,散热器挺

不住,设低了,U挺不住。

2. 各种主板的测温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品牌、型号的主板,由于测温探

头靠近CPU的距离差异,也会导致测出的温度相差很大。因此,笼统的说多少

多少温度安全是不科学的。我认为在夏天较高室温条件下自己跑一跑super Pi

或3DMark,只要稳定通过就可以了,不必过分相信软件测试的温度数据。

3. 究竟什么叫稳定,这也一直是大家喜欢讨论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