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中学生物学课堂提问与复习的有效性

作者:刘 瑛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9期

【摘要】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课堂复习的主要环节。生物复习课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利

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与解决困惑。结合生产生活实例、针对练习中

易出现的错误、利用生物学实验、针对教材中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知识点等四个方面进行提问,

以提高生物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 生物教学 复习的有效性

提高生物复习的有效性,这是每位生物教师追求的目标。生物一轮复习是在高一、高二学

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的概括、总结,是一个知识重组和能力提升的过程。所

以高三生物学复习需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以引导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提

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一、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高效复习

1.提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

明:凡是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作为问题设计的情境,几乎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

兴趣。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村的生活、生产实践比较熟悉,利用这一点,在复习过

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将知识点的复习结合他们熟知的生产、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

到科学技术与日常社会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去发现、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

力。

例如,将生物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可提出许多问题:①为什么农田要不断浇水、松

土、锄草?②轮作、套种、间作的生物学意义?③温棚种植蔬菜,如何控制温度、补充二氧化碳?

如何提高作物产量?④果树为什么要修剪?⑤棉花为什么摘心?其原理是什么?⑥提高盐碱化地区

农作物产量的基本途径?⑦为什么近年来沙尘暴频发?

再比如生物学知识与人体健康的结合,可提出当前的人们比较关注的热门问题:①为什么人

胖起容易减肥难?②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③如何预防艾滋病?等等。提出的同

时启发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加深记忆,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针对练习中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提问。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本节中

有那些知识缺漏?那些知识易出错?出错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如在“植物激

素调节”复习时,提出这样一道选择题:

龙源期刊网

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大豆时经常出现“空瘪粒”,导致减产,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出现“空瘪粒”是子房壁未发育成果皮;

B.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大豆种子无胚乳;

C.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卵细胞未受精;

D.对未受粉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避免出现“空瘪粒”。

解答这道题时,好多学生不假思索立刻报出答案:“D”,等待笔者的肯定,而笔者却并不立即给

予肯定或否定,学生非常惊讶。此时学生正在“发奋求知”而思维又处于困惑时,笔者趁势引导,大

豆种子是由胚珠受精后形成,“空瘪粒”是因未受精,没有形成种子,平时的题目中利用生长素促进

果实的发育的这一生理作用来补救得到果实。而本题的“空瘪粒”收获的是“种子”,没有受精就没

有补救措施,不能通过喷洒生长素溶液的方法补救。这样一道试题的解决,让学生历经“试错”“纠

错”与“悟错“的过程,不但深刻理解了知识,更能给学生以解题思路的深刻教育,提高复习效果。

3.利用生物学实验进行问题设计。当复习到必修Ⅰ光合作用发现史再现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时,教师根据实验思路和实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活跃学生思维,可提

出以下一些问题:①范·海尔蒙特为什么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植物的营养来源?②普利斯特利为什

么要把植物和小鼠同时放在密闭容器中?实验的成功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他认识到了

吗?③扬·英根豪斯通过实验证明怎样的结论?④萨可斯实验结果是什么?你能设计什么样的实验

来证明萨可斯实验结果?⑤鲁宾和卡门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是谁又证

明有机物中的碳来自二氧化碳?这些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理

解光合作用过程及机理,为解决有关代谢方面的习题奠定基础,提高复习效果。

4.针对教材中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在高三生物课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引

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现代社会热点相关的问题,根据具体的复习内容适时补充一些热点、

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从网上搜集一些与实际生活接轨、典型、新颖的题目,不

仅能让学生愿学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例如,在第二轮复习到“微生物的代谢”内容时有这样一道题:2009年秋季以来,甲型H1N1流

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流行话题。一时间人心惶惶,生怕酿成2003年SARS那样的悲剧。根

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是:甲型H1N1病原体害怕高温,秋季易流行,

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病原体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②曾在香港发现9例该类变种病

毒个案,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甲型H1N1病原体、艾滋病病原体变异的频率远高于细菌等生物

的变异,原因是其遗传物质为单链的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而细菌是双链DNA,结构较

稳定,变异频率低。③中国甲流疫苗从拿到毒株到研制问世耗时87天,甲型H1N1流感疫苗大规

模接种人群属于人工自动免疫。本例题似乎要回答当前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热点问题,实质

是知识落脚于课本,利用教材中病毒的特点和免疫学应用的知识解答此题。

龙源期刊网

因此,在复习中运用生活热点问题与理论相结合,既能引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又能

加深记忆和积累知识,培养人文意识、环境意识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提出的问题要经过深思熟虑,既要及时又要有针对性。在充分把握当时的教学气氛的基础

上,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师

教学机智的表现,要求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物专业理论知识。

2.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要采取从不同角度、

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设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由知识点到线、由线串成网,为

构建完善知识网络创设条件。

3.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解决困惑。《老子》中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

以渔”。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在问题解决的能力上,由于学生对各种知识掌握层次不同,理解的难易

程度也不相同,而这些又恰恰是课堂教学中应该解决的矛盾。所以教师就要善于寻找矛盾形成

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好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学生顺利解决困惑、理解知识创造条件,提高

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主平,郑志宏.关注细节,品位精妙[J].中学生物教学,2007,(3):18-21.

[2]朱德全.教育系统对话机制的生成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06,31(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