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

一章泰山封禅文化

一、帝王封禅的由来

1、封禅的含义。

所谓“封”,是在泰山极顶聚土为坛以祭天,积土为坛意味着增泰山之高,表示对浩荡

天恩的感激。所谓”禅”,是在泰山脚下找一座小山,扫出一片净土来祭地,堆积泥土增加

地的广厚,以酬谢大地之神对万物苍生的恩赐

2、封禅来源于人类的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包括自然崇拜、祖宗崇拜、生殖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准宗教形式之一。崇

拜的对象是日、月、星、辰、山河、土地等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物。在山区,

大山往往成为崇拜的对象,即大山崇拜。“崇”字就是由“山、宗”组成的。在自然崇拜的

中后期产生出自然神灵的观念,大山崇拜发展为山神崇拜。但泰山崇拜主要是和太阳崇拜、

东方崇拜结合在一起。太阳为世上万物带来光明、温暖和生命,人类自古就有太阳崇拜。 太

阳升起于东方,所以东方就是万物发育、阴阳交替之所,于是又产生了东方崇拜。在地理

位置上,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东方,因此就成为历代帝王与天对话的最佳场所。

3、封禅制度的前身-“柴望”

“柴望”是最古老的祭天仪式,是原始崇拜与原始统治结合的产物。当原始社会进化

到氏族部落并向国家的雏形发展时,部族首领往往要通过大山崇拜等原始崇拜来体现自己

的统治区域。这种统治手段,有史记载的形式为“巡狩“

我国《尚书》记载:在父系社会后期,舜在代替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要祭祀上帝

和六宗。六宗为天宗日、月、星和地宗岱、河、海。

据记载,作为部落联盟首领,舜必须五年巡狩天下四方,即四岳。春天巡狩东岳岱宗,

夏天南岳,秋天西岳,冬天北岳。目前能确认的东岳是泰山,其他三岳不详。

巡狩是一种带有视察性质的政治典礼,巡狩要到四岳,主要与原始自然崇拜中的大山

崇拜有关。巡狩到泰山,舜在极顶亲手燃起柴火,“燔柴以祀天”,意味和上天沟通,代天

理民,为天行远,替天行道,愿天保佑。此谓“柴于上帝”。同时,舜依次四面遥望。同时,

四方部族也各自登上境内高山向泰山遥祭。此谓“望秩山川”。整个仪式合起来就叫“柴望”

显然,巡狩和柴望的结合,是部落联盟时期的统治手段。它的制度化,表明了原始国

家雏形的出现。这种宗教仪式,使生活在黄河领域的部落逐渐形成了朦胧的民族意识,培

养了共同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这一地区最终进入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进行了

神学和世俗的政治准备,完成了文化和意识的铺垫。而作为东方最高大的山岳,泰山把原

始宗教中的太阳崇拜、东方崇拜、大山崇拜集合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泰山崇拜。并理所

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神山。

此后,祭祀泰山成为历代君王的心中梦想。《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

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

4、封禅理论的提出

从最后一位君王周成王祭祀泰山后,泰山寂寞了800年。这时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

变化,并从奴隶制走向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统一国家。在激烈冲突的战国时期,学者们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