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
音乐、电影、游戏、安全……中国互联
网产品的免费史
作为一个从2001年开始上网的网民,我感受到真正的互联网历史更多不是活在报道中,而是
的记忆中。互联网的事情发生的太快,昨天还在欢呼今天就已经消失,我们不停追逐着新鲜,而遗
我希望能从“免费”的角度,来看另一种互联网历史。
一,音乐
音乐其实在中国一开始也是收费的,早期由于存储和网络宽带的不发达,音乐依靠卖磁带,C
收费。后来则是依靠下载收费,曾经的CP(内容提供商)与SP(服务提供商)混合的短信收费就是音
以通过短信收费的模式下载音乐。曾经各大供应商为了版权一直都在不停打官司,不能说中国那时
只能说是由SP利益催生的一种特定历史下的产物,用王朔的话说“看上去很美”。果不其然,之
盗版网站,可以免费收听音乐,盗版音乐就此崛起。
目前的音乐已经全面免费,各大音乐提供软件都利用了“避风港”原则,使得用户可以免费收
酷我,QQ音乐等都是不开放海外收听的,只有大陆用户才可以使用,海外是有版权问题的。当然
白,百度早期也是“避风港”的做法,但后来逐渐买下了版权。
曾经音乐人是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制作的音乐免费出来的,这曾经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愿意免费的,但又不得不免费。高晓松们嚷着要向听众收钱,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现在音乐版权所在公司对盗版的容忍能力变得如此之高?要知道如果公司想要整治盗版
容易的。很明显,在娱乐圈竞争如此空前惨烈的情况下,封杀盗版音乐已经等于封杀音乐人,而音
得收入,他们的收入更多的来自于演唱会,代言,电影,活动等等。
周杰伦就是一个跨时代的代表,是最大受益者,不仅在非网络时代赚到了极大的版权费,还在
更大的网络版权费(TOM曾以1200万签下周杰伦4首歌两年版权),最后又在网络盗版时代成功转
影,出席活动等等。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网络让内容变得不值钱,但是让人变得值钱了。2012年,福布斯名人榜
那么再盘点下各大音乐软件的赢利方式。
虾米:增值赢利与线下活动。
酷我:增值赢利、游戏赢利、弹窗。
豆瓣FM:增值赢利、中途广告。
QQ音乐:增值赢利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