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
DVD光盘的数据流程
DVD光盘于1995年设计定型,与CD相比,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得很周全,不会再出
现不同的扇区结构设计,不同种类的DVD光盘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逻辑架构的设计上,至于
底层的扇区规格则是一样的。
DVD光盘的数据结构与流程(点击放大)
在DVD光盘中,寻址的单位也是一个数据块,而这个块由于包含了ECC数据,因此又
被称为ECC块(ECCB,ECC Block)。DVD所采用的ECC编码与CD-ROM Mode 1、
Mode 2-Form 1一样,都是RSPC编码,因此也称为RSPC数据块。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DVD的数据流程要比CD简单不少,但内部校验(PI,Parity of
Inner-code)与外部校验码(PO,Parity of Outer-code)则是CD光盘中所没有的。
同样,由于没有CIRC的校验数据,因此也就不存在C1、C2编码,因此如果哪天听人说
什么DVD光盘的C1、C2错误,那就当个笑话听吧。
DVD的一个ECCB包含16个扇区,在进行刻录时,首先要准备一个ECCB的数据(包
括RSPC编码),然后将ECC数据与用户数据分割为16个扇区,再经过符合RLL(2,
10)标准的EFMplus(8至16编码)调制,形成的信道脉冲进行刻录。
RSPC数据块与扇区结构
DVD的数据以一个RSPC数据块(ECCB)为存储单位,在上文中,我们大概知道了
这个数据块由16个扇区的数据+PI/PO校验码组成,在下面这张图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一
个ECCB中的数据结构。
一个RSPC数据块的内部结构(点击放大),字节以行、列(也称字节,Byte)为坐
标编号(Br,c),如B
192,170
就表示该字节的位置是第192行/170列,而不是指第192170
个字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ECCB的实际容量为37856字节,而不是我们常说的32KB
(32768字节),后者只是真正的用户数据量。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分布到16个扇区中
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