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问题
及管理对策(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问题及管理对策
黄剑锋 韩坤 黄蕾 黄洁 代彤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青岛市垃圾分类试点在试点区的执行现状、存在的的问题,并
在深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先行试点城市的失败教训和借鉴国外成功的
经验,因地制宜地提出实现青岛市垃圾分类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措施,实现资源
再生。
关键字:垃圾分类 现状与问题 制约性因素 管理对策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过去的垃圾处理方式是资源(商品)—消费—(废物)丢弃;
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在于改变这种模式:资源(商品)—消费—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是
实现垃圾无害化和最大限度的减量化、资源化的必要途径,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分类收集是指消费者将商品使用后,将剩余无使用价值物根据其性质和组成部分,分别
投放到具有相应标志的收容器中的过程。据研究,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和有效回收垃圾处
理量可减少40%-50%,可降低处理成本和运输费用,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便于垃圾的资
源化处理。发达国家通过普遍采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生
活垃圾问题,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更是走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前列。
2000年,建设部分别选取了北京、上海、杭州等8个大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试点,
均因措施不当而未取得预期效果。2021年,首批试点的部分城市再次进行试点,并陆续有
青岛等新的城市加入。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所在的山东半岛经济
区经济总量高达2.6亿,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镇,
青岛市面积11282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371.88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5666.19亿元。高速增长的经济为青岛环卫事业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
也对青岛环卫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必要性
中国有近13亿人口,城市垃圾年产量达1亿吨以上,而且每年大致以8%左右的增长
率递增,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高速发展中
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大类,到2007年,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9379吨,处理率为61.6%,其中混合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
主要处理方式。混合收集后的垃圾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的比例分别高达38.4%和50.4%,累
计侵占土地75万亩,此种垃圾处理办法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但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每一个垃圾堆放场都成了一个污染源,蚊蝇孽生,老鼠成灾,臭气漫天,
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此外,目前我国每吨
垃圾所需的处理费用为80元左右,费用较高,如上海市每天用于垃圾处理的费用近百万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