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

走进余姚,垃圾分类,红色征文

1000 字

走进余姚,垃圾分类,红色征文1000 字 1

“先生,扔错了,矿泉水瓶是可回收垃圾,不是干垃

圾。”“哎呀,小题大做,我还有事!”年轻人踱着步子快速

离开,旁边的志愿者的脸上布满了细细密密的汗珠,伸出粗糙

的大手从垃圾桶中捡起了那个瓶子。

一旁的我看得很不是滋味,自从上海开展垃圾分类以来,

这样的情景真是屡见不鲜,人们不愿意踌躇于脏兮兮的垃圾桶

旁,也不愿意自觉的将垃圾分类。注视着花花绿绿的垃圾桶,

我仿佛再次身处异地,耳畔中又猛地涌现了那句“我可以帮你

吗”。

去年暑假,我去德国旅游。在一个小城镇旁,妈妈让我自

己处理饭后的纸袋。我走到五颜六色的垃圾桶旁,顿时手足无

措:垃圾桶一共有七个,都有着不同的颜色,上面写着德语,

我难以读懂。看着旁边的德国人熟练地将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

桶,我更是感觉难堪不已。

“我可以帮你吗?”一串不算流利的英语流入了我的耳

朵。我猛地回过神来,站在面前的是一位与我同龄的小女孩,

一边向我问好,一边将苹果核扔进绿色的垃圾桶。“啊,请问

你能告诉我怎样处理废纸带吗?”英文中夹杂着一些德语,我

根本不知道她的意思。热气不断地触向我的皮肤,在她多次的

解释以后,我更加困惑。她的眼睛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眯成了

一条小缝。

见我如此,便将我手中的垃圾拿走,将吸管熟练地拣出,

放进黑色的垃圾桶,又将所有的纸袋丢入蓝色的垃圾桶。她又

向我介绍起了其他的垃圾桶,过程真是漫长啊,我努力想理解

她的意思,效果却不尽人意。阳光如同辣油,浇在我的身上,

燥热令我渐渐地不耐烦了。半晌,她终于结束了她的介绍,这

时,她已经口干舌燥了,汗水如同胶水一般,将她暗棕色的头

发粘在她的脸颊上。我打开了深蓝色的垃圾桶,但却目瞪口

呆:所有纸质垃圾都是清一色地躺在垃圾桶中,竟没有一点点

错误垃圾的投放!

之前的烦躁被某种说不出的自责驱赶得不留痕迹,我深深

地感到了我和她在垃圾分类上的认知的不同,她深蓝色的眼睛

后面,映的是环境的未来,而我的则是不耐烦……

内疚把我拉回了现实,我心底传来一个声音:“环境是大

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垃圾分类,它不仅

是一个用来改善环境的政策,还是一种公民素质的体现!在上

海这样享有高度文明的城市,人们不应该自觉、一丝不苟地完

成垃圾分类吗?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学会垃圾分

类,上海才能变成一座更加美丽的国际大都市啊!

垃圾桶边,一位比我小几岁的孩子,拿着玻璃瓶,踌躇不

前,好像遇到了难题,转头望向我,轻轻地说了一句“大哥

哥”却又胆怯地欲言又止,我微笑着走向前去“我可以帮助你

吗……”

走进余姚,垃圾分类,红色征文1000 字 2

“奶奶,您为什么要去当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啊?又脏又

累,又被人不理解。”我站在奶奶身边,拉着奶奶的手问道。

“是啊,妈,您还是不要去了。”爸爸也在一旁劝道。“不

行,小区需要志愿者。”奶奶说完,就出门去报名志愿者。

“唉。”我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奶奶上了年纪,可真够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