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
如何选购路由器有哪些技巧
为了满足上网需求,都需要用到路由器。但是路由器的品牌众多、
也有好有坏。下面是整理的选购路由器的技巧,分享给大家!
路由器购买技巧一、大品牌有保障
我们日常买手机、电脑等产品时,都会十分注重品牌,买路由器
注重品牌那也是必须考虑的。虽然不能百分百确保优质,但大品牌的
质量和售后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例如TP-link、D-link、水星等品牌
都有不错的产品。
“电脑那些事儿”提醒朋友们千万不要买一些小厂生产的产品,
因为小厂商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不能提供稳定的售后服务。
二、商家嘴里参数不一定靠谱
我们都知道路由器的一些参数是功能效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如无
线标准、传输速率、信号覆盖范围等等。商家在介绍路由器参数时嘴
上说的和产品实际的可不一定相符,所以我们在购买时可千万不能听
他们忽悠,要详细看看包装盒上的信息,检查有木有开封被掉包的迹
象。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1、标准不同54M和300M别混淆
现在无线路由器产品支持的主流无线标准有两种,一种是IEEE
802.11g,另外一种是802.11n。所谓的IEEE 802.11g标准就是我
们常说的54M无线路由器,而802.11n标准就是300M无线路由
1
器。有的商家会拿54M的无线路由器充当300M的无线路由器,所
以你在选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看一下无线标准。
目前无线路由器的传速速度主要标有150M、300M、450M、
600M、750M以及千兆以上。这里的数值是越高越高,不过越高,
价格也越贵,对于家庭用户,在选择无线路由器的时候,通常都是在
150M、300M以及450M之间选择,450M以上速度的无线路由器
基本属于企业级,价格很高,因此一般用户不值得推荐。
2、无线覆盖范围要谨慎
路由器信号强弱和覆盖范围无疑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这也是很多
路由器最为消费者所诟病的。很多路由器宣称“室内100米,室外
400米”其实是一个理想值,它会受到墙壁、金属门等各种因素的影
响,也会随网络环境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下室内在50米范围内
都可有较好的无线信号,而室外一般来说都只能达到100米左右就
不错了。如果商家说的无线覆盖范围过于离谱,这时你就要多留一个
心眼了。
很多人在选择无线路由器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产品本身功能的丰
富性和价格,而忽略了外观和做工,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路由器材质多为工程塑料和铁质两种,价格差
距不是特别大,但铁壳的产品散热要稍好一些。用户在选购路由器的
时候还要注意一下散热孔的设计,长期工作的路由器热量还是比较高
的,散热也一直是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硬伤。
四、实用功能要选好
2
目前比较好的无线路由器都带有IP宽带控制、WDS无线桥接、
QSS快速安全设置以及ARP攻击防护等高级功能。其中我们比较常
用的是路由器IP宽带控制,该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合理分配网
络,保证每一个上网用户都可以合理的分配到网络资源。避免个别用
户使用BT、迅雷等P2P软件过度抢占带宽资源,影响其它用户正常
的网络使用。
选购无线路由器的原则品牌:普联(TP-LINK)、网件(NETGEAR)
或友讯(D-Link)
价格:100-400元左右
Wi-Fi技术:第二代802.11ac (Wave 2)
有线传输速率:1000Mbps或以上
天线数量:越多越好
价格
无线路由器的价格在100-400元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消费类电
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没必要买这么贵的。
WIFI技术
IEEE 802.11ac是一个新型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它的上一代技
术802.11n相比,这项技术又有了显着的性能提升,802.11ac也被
称为“第五代Wi-Fi技术(5G Wi-Fi)”。
802.11ac技术有两个版本,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通过
Wi-Fi联盟验证后投入市场:第一代(Wave 1)和第二代(Wave 2)。
简单来说,Wave 2比Wave 1更快,而且加入了MU-MIMO。
3
一般标示“Wave 2”、“AC 2200”和“AC 2600”或以上、
“MU-MIMO”的就是第二代(Wave 2)802.11ac的产品。
另外,中国光纤覆盖越来越广,建议选择有线传输速率
1000Mbps或以上的无线路由器。
覆盖范围
◇认识无线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即无线终端可以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区域,在覆盖范围内
正常使用网络,需要保证无线信号处于一定的强度(如2格以上)。
无线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在理想环境下是半径300m,单台路由器
可以覆盖一般的三居室住宅。
注意:理想环境即理论环境,无阻碍和干扰,仅供参考。
◇影响覆盖范围的因素
无线覆盖范围大小也叫做“穿墙能力”,覆盖范围大小受以下因
素影响:
1.墙面的材质和厚度:一般情况下,穿过一堵承重墙(或两堵普通
墙),信号衰减较大,依旧可以正常使用。
2.无线发射功率:路由器无线发射功率越强,信号强度越大(穿墙
能力越好)。目前无线路由器室内发射功率一般不超过20dBm。无线
路由器的发射功率越高,信号强度越高,但超过规定范围会造成较大
电磁辐射和干扰。
3.天线增益:增益越大,信号强度越强。
4.工作频段:当前WiFi有2.4G和5G两个频段,相同环境下,
4
2.4G信号比5G信号的穿透能力更好。
5.天线角度:一般情况下全向天线的覆盖角度如下,室内竖直放
置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天线数量
无线路由器的覆盖范围,表现出来即信号的强度,该范围取决于
上述多个因素,与天线数量并无直接关系。
以下对比不同天线数量下,各类无线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和相同位
置的实际无线速率:
注意:以下路由器的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相同。
注意:以上数据仅供解释参考,并非实际测试数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无线信号强度(覆盖范围)与环境、路由器硬件和天线方位多因素
有关,与天线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天线数量越多,同一位置的无线速
率越高。
但是,一般天线数量越多的产品,其系列越高端,有些厂家会在
这些产品上提高天线增益、采用新技术(如D-Link的刀锋天线技术)
和802.11ac技术来增强信号覆盖的范围和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天
线数量越多越好。
◇户型特点
不同的户型环境对路由器的需求也不一样,例如:面积较小的两
室一厅仅需一台无线路由器即可基本覆盖,而复式或别墅等面积较大
的户型,则需要通过两台或多台无线产品组网来实现全面覆盖。
5
QoS
QoS是一种路由器改善网络堵塞的功能,它可以让你在疯狂下
载和看视频的同时,游戏和网页也不会卡。
带机量
一般家用无线路由器品牌的无线带机量大约是10-30台,基本
满足中小型网络需求。
选购建议
第一代(Wave 1)802.11ac设备已经大面积普及,现在(2017年)
购买第一代设备是合适的选择。
2015年末才开始出现Wave 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
脑,网件和友讯的Wave 2无线路由器最低都要千元以上,TP-LINK
的要便宜一些。
按照产业链成熟的过程来看,第二代设备至少需要2-3年才能普
及,建议等第二代路由器价格普遍降到300元左右再考虑。
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无线路由器是众多无线产品的一种,购买其他无线产品时(无线
网卡和无线扩展器等),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挑选路由器的方法发射功率
国家对 发射功率有限制,标准的最大功率是100mv,一般的无
线路由器功率大概相当于小灵通的功率;
无线路由器DB值
所谓的DB值就是灵敏度,它是一个能够影响无线信号的重要指
6
标,现在的无线路由器一般是90db左右,这个数值是越小越好;
天线DB值
无线路由器天线的DB值一般是2DB,但某些产品是3DB,当
然这个数值是越大越好。有些朋友对于天线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越
高的DB就越有 用,但这个是相对的,还要无线路由 发射功率有一
定的高才能够充份发挥作用;有些无线路由器的天线是可以更换,但
有些是固定的,我们当然是选择可以更换的,让我们的多一些选择,
当遇到信号不 好的时候就可以换一个好点的天线;
无线传输速度
无线传输速度跟它所支持的标准有关,也就是所谓的
802.11n/a/b/g之分,目前市面上主要有54M、150M和300M,
这个数值当然越大越好;
注:无线信号穿透力
很多用户使用无线路由器都会担心它的穿透力,因为无线信号是
要穿过墙再被无线网卡接收的,这个除了要看无线路由器的功率大不
大之外,还要看墙体厚度和里面钢筋多少而定,一般穿越两三堵还是
没问题的。
WAN口
WAN(Wide Area Network)也就是广域网(也被称为公网、外网
等等),WAN是一种跨地区的数据通讯网络,通常包含一或数个国家
或地区。广域网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局域 网组成。计算机常常使用电
信运营商提供的设备作为信息传输平台,例如通过公用网,如电话网,
7
连接到广域网,也可以通过专线或卫星连接。国际互联网(Internet)
是目前最大的WAN。所以无线路由器上 的WAN接口就是连接
Internet设备、直接接入Internet的接口,广域网上的每一台电脑(或
其他网络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广域网IP地址(或 者说公网、外网IP
地址),广域网IP地址一般要到ISP处交费之后才能申请到,广域网
IP地址不能重复。WAN与局域网(LAN)电脑交换数据要通过路 由器
或网关的NAT(网络地址转换)进行。目前无线路由器所提供的WAN
口一般是10/100Mbps自适应RJ45端口,可连接xDSL/Cable
MODEM等设备或以太网。
LAN口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又叫私网、内网等等),LAN
是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地理范围内,由一组电脑、服务器、打印机和类
似的设备连接组成的网络,我们目前应用的各种多机网络都属于此范
畴。LAN上的每一台电脑(或其他网络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局域网IP
地址,局域网IP地址是局域网内部分配的,不同局域网的IP地址可
以重复,不会相互影响。目前无线路由器上所带的LAN口一般是
10/100Mbps自适应RJ45端口,可连接网卡、交换机/集线器等设
备
NAT网络地址转换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就是网络地址转换,是一
个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标准,用于允许LAN网络上的多台
PC(使用LANIP地址段,例 如、、)
8
共享单个、全局路由的WAN地址(即IPV4),将LAN网络地址(如企
业内部网 Intranet)转换为WAN地址(如互联网Internet),从而对
外隐藏了内部管理的IP地址。
NAT设备(或软件)维护一个状态表,用来把内部网络的私有IP
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合法IP地址上去。每个包在NAT设备(或软
件)中都被翻译成正确的IP地址发往下一级。与普通路由器不同的是,
NAT设备实际上对包头进行修改,将内部网络的源地址变为NAT设
备自己的外部网络地址,而普通路由器仅在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前
读取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这样,通过在内部使用非注册的IP地址,并将它们转换为一小
部分外部注册的IP地址,从而减少了IP地址注册的费用以及节省了
目前越来越缺乏的地址空间(即IPV4)。同时,这也隐藏了内部网络结
构,从而降低了内部网络受到攻击的风险。
NAT原理拓扑图
NAT功能通常被集成到各种路由器、防火q1an9或单独的NAT
设备中,目前Windows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ICS)”、WINROUTE
等网关/Da1L1服务器软件大多也有着NAT的功能,尤其是在通过
x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连接宽带的情况下。
NAT分为三种类型:静态NAT(staticNAT)、NAT池(pooledNAT)
和端口NAT(PAT)。
① 静态NAT将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
络中的某个合法的地址,适用于个人用户或企业内部服务器向企业网
9
外部提供服务(如WEB、FTP等),需要建立服务器内部地址到固定合
法地址的静态映射;
② 而NAT池则是在外部网络中定义了一系列的合法地址,采用
动态分配的方法映射到内部网络,建立一种内外部地址的动态转换机
制,常适用于租用的地址数量较多 的情况,个人用户或企业可以根
据访问需求,建立多个地址池,绑定到不同的部门,这样既增强了管
理的粒度,又简化了排错的过程;
③ 端口NAT则是把内部地址映射到外部网络的一个IP地址的
不同端口上,适用于地址数很少,多个用户需要同时访问互联网的情
况。
DHCP服务器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动态的主机
配置协议的缩写,它承担着IP地址和相应的信息的动态的地址的自
动配置任务。DHCP提供安全、可靠而且简单的TCP/IP网络设置,
避免地址冲突,并且通过地址分配的集中的管理帮助保存对IP地址
的使用。
固定IP对管理者而言必须随时掌握网络中每一个空出来的IP地
址,以便再分配给别人使用,但这种方式还是很容易造成IP地址的
重复使用。另外的缺点是固定的IP必须在每一台机器上设定,对管
理者来说加重了工作的繁杂程度和工作量。而DHCP的服务则是由
DHCP服务器来集中管理且以动态分配IP地址的方式,让使用者能
自动取得IP地址,而不必另外费时费力的去一一设定。
10
DHCP服务
DHCP提供了三种IP地址分配机制:
① 自动分配,给客户机分配永久的地址;
② 动态分配,给客户机分配有一定租用期限的地址;
③ 手工分配,由网络管理员给客户机分配地址,并通过DHCP
传达给客户机。
家用/办公无线网络或网吧等用户,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动态分
配(启用“DHCP服务器”功能),以减轻网络管理的难度。
DHCP除了能动态的设定IP地址之外,还可以将一些IP保留下
来给一些特殊用途的机器使用,它可以按照硬件地址来固定的分配IP
地址,这样可以给您更大 的设计空间。同时,DHCP还可以帮客户
端指定router、netmask、DNS Server、WINS Server等等项目,
而您在客户端上面,除了将DHCP选项打上勾之外,几乎无需做任
何的IP环境设定就可使用共享上网或使用这些功能。
DNS
DNS就是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的简称,什么是
域或域名(domain name)呢?虽然我们可以直接通过IP地址来访问
www上的每一台主机,但是由32比特的二进制代码组成的IP地址
非常难记,为了便于记忆,按照一定的 规则给Internet上的计算机
起的名字就叫做域名。域名前加上传输协议信息及主机类型信息就构
成了网址(url)。
MAC
11
地址克隆网卡在 使用中有两类地址,一类是IP地址,另一类就
是MAC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也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是识别LAN(局域网)电脑的标识。其长度为
48位二进制数,由12个00~0FFH的16进 制数组成,每个16进
制数之间用“-”隔开,如一块网卡的MAC地址为
“00-00-07-FF-FH-FF”。IEEE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 不
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
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网卡。
正是由于MAC地址就如同我们的身份证一样是网卡自身的惟一
标识,所以近几年来ISP宽带接入商常常可以根据MAC地址而判断
出家用局域网电脑的接入数量,而因此封杀家庭中更多的接入电脑。
目前无线路由器普遍具备的MAC地址克隆功能,通俗的说就是
使用MAC地址欺骗功能,将你所在ISP端绑定的某一台电脑的网卡
MAC地址故意暴露给ISP服务器看,让ISP服务器认准你只使用了
单台的电脑,而实际上多台电脑在共享上网。
注意事项:
要实现MAC地址克隆功能很简单,只需进入无线路由器的WEB
设置页面,找到“广域网MAC地址”或“Clone MAC(MAC地址克
隆)”栏,在下面的文本框中将被绑定的网卡MAC地址填入,然后
选择“Clone MAC(克隆MAC地址)”便可,保存后重新启动无线路
由器即可。
12
1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