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

高职医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调查高职医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通过对192

名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高职医学生进行SDS、SAS、SCL-90调查,并对结果进

行分析。结果: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7.40%,抑郁情绪

发生率为41.67%。SDS、SAS评分均高于常模(P<0.05),男生均显著低于女生

(P<0.05)。SCL-90评分有39人(21.91%)筛查为阳性,与常模比较人际关系、

焦虑、抑郁、偏执和敌对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生总分及各因子分均

高于男生,其中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学生实

习前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当心

理干预。

标签: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个性特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7月

将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20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76名,女生124名。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抑郁状况,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焦虑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综合评分,

按要求采用团体自我评估方法进行。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00份,收回医学生毕业

前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合格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00%,收回SCL-90合格问卷

178份,有效率为89.00%。

1.2.2统计标准。SDS包括20个项目,根据受试者最近1周的感受,按1~4

级评分,各项目得分相加为总粗分,总粗分>40分为轻度抑郁,>48为中度抑

郁,>56为重度抑郁。SAS包括20个条目,根据受试者最近1周的感受,按1~

4级评分,各项目得分相加为总粗分,标准分等于总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

总粗分>40分为轻度焦虑,>48为中度焦虑,>56为重度焦虑。SCL-90评分采用

5个等级,表示无、轻、中、重、极重5个程度,分别计1~5分,并计算躯体

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评

分。计算各因子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根据评分标准以SCL-90总分

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超过2分者考虑筛查阳性,即视

为有心理问题发生。

1.2.3统计方法。全部数据录入用VF6.0软件录入,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

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t检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标准为0.05(双侧)。

2结果

2.1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192名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发生率

为47.40%,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1.67%。被试者SDS及SA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

较结果,见表1。

2.2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性别差异,见表2。

2.3心理问题的发生率。178名学生中通过对SCL-90评分分析有39人

(21.91%)筛查为阳性。其中男生14人(21.54%),女生28人(22.12%),差

异有显著性(x2=8.266,P<0.01)。与常模的比较,其中人际关系、焦虑、抑郁、

偏执和敌对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性别差异。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其中焦虑、抑郁

和人际关系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1.40%,抑郁情绪

发生率为41.67%;女生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表明高职

院校医学生实习前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且女生较男生为重,此结果与

程琳杰等的研究结果相同。高职医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分都低于国内常

模,总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医学生在国内大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相对

较轻,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医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

平,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和敌对方面与常模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

与同类研究相似。以性别为独立变量作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女生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其中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差异有显著性

(P<0.05)。

高职院校医学生心理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个人因

素:对知识掌握程度缺乏自信,临床操作技能欠娴熟,所學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

际应用脱轨,人际沟通能力欠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发育尚

不是很成熟的医学生来说确实是个挑战。(2)家庭因素:大部分学生来自小城镇

和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欠宽裕。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实际上已踏入了社会,消费

水平相对于学校有所提高,特别是到发达地区实习的学生,无疑增加了生活上的

压力。(3)职业因素:职业本身给学生也带来了压力。医学人命关天,责任重大。

既害怕实习时出错也担心实习时学不到知识,难以应对今后就业的需要。(4)社

会因素: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加了实习前学生的心理压力。优胜劣汰,对一年后工

作问题产生焦虑,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工作成了一大心病。因

为学生的社会能力不同,工作的机会也相应不同,一些性格内向,或是自身生理

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焦虑严重。

应对措施:(1)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如实习前心理调适、实习生规则、医疗

事故处罚条例等。让学生对面临的实习生活有所了解,学会如何与带教老师相处,

如何处理医院中的人际关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心理准备,从而减少心理压力。

(2)加强实习前系统的临床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到见习医院进行实习前集中见

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实习生过渡,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减少学生心理困扰。

(3)加强就业指导,通过对应聘材料的准备及面试技巧的实训,增强学生择业

的信心。给学生一个理念:抓住机遇,机遇就是机会,先就业后择业,积极协助

解决学生后顾之忧。按照国家对特困学生的资助及国家助学金发放政策,积极配

合相关教育部及时做好受资助学生的各项工作。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医学生实习前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对性格内向、

情绪稳定性差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以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

生。同时学校应加强多种形式的毕业前座谈,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