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
长航油运货物性能指标
常用货物性能资料
第
1
/
23
页
标
识
理
化
性
质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Gasoline; Petrol
分子式:C
4
-C
12
(脂肪烃和环烃) 分子量:
CAS号:8006-61-9
RTECS号: UN编号:1203
危险货物编号:31001 IMDG规则页码:3141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的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熔点(℃):∠-60 相对密度(水=1):0.70-0.79 沸点(℃): 40-200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氧化碳、醇,易溶于脂肪。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 -50 爆炸下限(%):1.3
自燃温度(℃):415-530 爆炸上限(%):6.0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
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取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抢距、顶
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通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
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接触限值:中国MAC:300mg/m3(溶剂汽油)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300ppm, 890mg/m3
美国STEL:ACGIH500ppm, 1480mg/m3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
LD50:67000mg/kg(小鼠经口)(120号溶剂汽油)
LC50: 103000mg/m3(小鼠吸入),2小时(溶剂汽油)
健康危害:主要用作于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
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及化学性肺炎。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液体吸
入呼吸道致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急性
经口中毒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皮肤损害。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洗胃。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喷水雾可减少
蒸发。用沙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如
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包
装
与
储
运
事
项
毒
性
及
建
康
危
害
性
急
救
防
护
措
施
泄
漏
处
置
编写部门:航运经营部 审批人: 生效日期:即日
长航油运货物性能指标
常用货物性能资料
第
2
/
23
页
标
识
理
化
性
质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包
装
与
储
运
事
项
毒
性
及
建
康
危
害
性
中文名:煤油;火油 英文名:Kerosene
分子式: 分子量:
CAS号:8008-20-6 RTECS号:OA5500000
UN编号:1223 危险货物编号:33501 IMDG规则页码:3375
外观与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熔点(℃): 相对密度(水=1):0.8-1.0 沸点(℃): 175-325
相对密度(空气=1):4.5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137.2 临界压力(Mpa):6.81 燃烧热(kj/mol):2345.0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 50(37%) 爆炸下限(%):7.0
自燃温度(℃):430 爆炸上限(%):73.0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明火、高热能发生强烈反应,若与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
可与空气接触。应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取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
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300mg/m3(上限)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
LD50:36000mg/kg(大鼠经口);7072mg/kg(兔经皮)
LC50: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神志恍惚、肌肉震颤、
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
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
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如发生呕吐,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
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他
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
围提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
救
防
护
措
施
泄
漏
处
置
编写部门:航运经营部 制作人:尤建军 生效日期:即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