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

《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

第一篇尧帝功德满天下【原文】日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2),允恭克

让(3),光被四表(4),格于上下(5)。克明俊德(6),以亲九族(7)。九族既睦,平章百姓(8)。

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9)。【注释】(1)日若:用作追述往事开头德发语词,

没有实际意义。稽:考察。古 :这里指古时传说。(2)钦:恭谨严肃。(3)允:诚实。

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4)被:覆盖。四表:四方极远德地方。(5)格:到达。

(6)俊德:指才德兼备德人。(7)九族:指同族的人。(8)平:辨别。章:使明显。百

姓:白官族姓。(9)黎民:民众。于:随着。使:友善。雍:和睦。【译文】考查古代传说,

帝尧德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

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德人,使同族人亲密团

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德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的友

善和睦起来了。【读解】尧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开国元勋”。为帝王歌功颂

德,使作为臣子的史官责无旁贷的职守,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

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帐薄。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他的

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虽然

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

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名垂千古。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

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下一篇( 春夏秋冬怎样划分)【原文】乃命羲和(1),

钦若昊天(2),梨想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时(4)。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寅

宾出日(7),平秩东作(8)。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申命羲

叔,宅南交(14)。平秩南讹(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

鸟兽希革(20)。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宵中(23),星虚

(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毛毨(26)。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

日短(29),星昴(30),以正仲冬。厥民隩(31),鸟兽 氄毛(3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闰月定 四时(34),成岁。允厘百工(35),庶绩咸熙(36)。”【注

释】(1)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时的官重黎氏的后代。(2)钦:恭敬。

若:顺从。昊:广大。(3)历:推算岁时。象:观察天象(4)人时:民时.(5)宅:居

住。崳(yu)夷:地名,在东方。(6)旸(yang)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7)寅:恭敬。宾:

迎接。(8)平秩:辨别测定。作。兴起,开始。(9)日中:指春分。春分这天昼 夜时间

相等,因此叫日中。(10)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鸟 名,所以则星鸟。(11)

殷:确定。仲:每个季度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12)厥:其.析:分散开来。(13)孳(zi)

尾:生育繁殖。(14)交:地 名,指交趾。(15)讹:运转,运行。(16)致:到来。(17)

日永:指夏 至。”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因此叫日永。(18)星火:指火星。夏至这天黄昏,

火星出现南方。(19)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20)希:稀疏。希革:意 思是鸟兽皮毛

稀疏。(21)饯:送行。纳日,落日(22)西成:太阳在西 边落下的时刻。(23)宵中:指

秋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宵中。(24)星虚:星名,指虚星,为北方玄武七

宿之一。(25)夷:平。这里指 回到平地居住。(26)毛毨(xian):生长新羽毛。(27)朔

方:北方。幽都:幽 州.(28)在:观察。易:变化。这里指运行。(29)日短:指冬至。

冬至 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30)星昴(mao):星名,指昴星,为西方白 虎七宿之

一。(31)隩(yu):奥,意思是内室。(32)氄(rong):鸟兽细软 的毛。(33)期(ji):一周

年。有:又。(34)以闰月定四时:古代一年十 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

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 数少十一天又四分之一天。三年累计超过了一个月,所

以安排闰月来补足,使 四时不错乱。(35)允:用,以。厘:治,规定。百工:百官。(36)

庶:众, 多。熙:兴起,兴盛。【译文】于是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

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 又命令羲仲居

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辨别太阳 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

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 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

尧 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辨别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 敬地迎接太阳南来。

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 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

鸟兽羽毛稀疏。尧 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辨别太阳 西落

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 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

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 尧还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

的情况。根据 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 人们住在

室内避寒,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尧帝说:“唉!你们羲 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

六天,用增加闰月的办法来确定 春夏秋冬四时,这就成为一年。以此来规定各种事情就都

会兴盛 起来。”【读解】这一段记载了神明的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细节是否真实并 不重

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些信息:中国远在民族部落时代就已有了划分春夏秋冬四时和周年的

历法,通过对天体运行的变化和地 上物候变化的仔细观察,来确定时令。我们现在已很难

想象这件 事对人类进步文明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标志着人们有了比较深 刻的时间迁移

感,同时也初步有了空间方位感。时空意识的产生,导致了对时间流动的划分、确认和记

录,对 方位变化的辨认,在人们生存的层面上,时间和空间的确立有助 于人们迁徙定居,

从事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物质生产活动,也 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春种秋收,夏避洪水酷

热,冬避严寒冰雪。在 意义的层面上,时空感使人确认人自身在天地万物间的位置,体验

人在天地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看,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

对自然 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是第一位的。这个立足点带来的结果是对 自然的重视、崇

敬和顺从,把人的存在纳入自然的轨道,使人的 生产、生活、思维合乎自然法则,因而最

具有意义的生活,便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我们的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大概就始于尧的时

代。崇尚自然 的意识,囊中体现在“敬天”的观念上。“天”是万物的主宰,它 既是神灵

意志的体现,又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的人,必须敬重上天,服从上天。

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表,他 以上天赋予的绝对权力来统治人世间,因此被称为“天子”。

冒犯 天子,就是冒犯天神、自然法则,罪该万死。小人真要冒犯天子 起来造反,也要打

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把“天”、自然、神灵同权力、特权和专制结合起来,也算是 民

族传统之一,即把自然涂上权力意志的色彩,敬重、顺从自然, 也就是敬重、顺从权力。

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便在敬天、顺应自然、服从权力中消解了。这也是儒家要把《书》

作为经典的原 因之一。下一篇( 尧帝挑选接班人)【原文】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

载,汝能庸命(1),龚朕位(2)?”岳曰:“否德添帝位(3)。”曰:“明明扬侧陋(4)。”师锡帝

曰(5):“有鳏在下(6),曰虞舜。”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

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9),乂不格奸(10)。”乂帝曰:“我其诚哉!女于时(11),观

厥刑于二女(12)。”厘降二女 于妫汭(13),嫔于虞(14)。帝曰:“钦哉!”慎微五典(15),五

典克从(16)。纳于百揆(17),百揆时叙(18)。宾于四门(19),四门穆穆(20)。纳于大麓(21),

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22)!汝舜。询事考言(23),乃言凪可绩(24),三载。汝陟 帝位

(25)。”舜让于德,弗嗣。【注释】(1)庸命:顺应天命。(2)袭:用作“践”,意思是履行,

这里指接替帝位。(3)否(PT):鄙陋。添(tian):辱,意思是不配。(4)明明:明察 贤

明的人。扬:选拔,举荐。侧陋:隐伏卑微的人。(5)师:众人,大家。 锡:赐,这里指

提出意见。(6)鳏(guan):困苦的人。(7)俞:是的, 就这样。(8)瞽(gu):瞎子,这

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9)烝烝:形 容孝德美厚。(10)乂(y i):治理。格:至,达

到。奸:邪恶。(11)女: 嫁女。时:是,这个人,这里指舜。(12)刑:法度,法则。

二女:指尧的 女儿娥皇和女英。(13)厘:命令。妫(guT):水名。汭(rui):河流弯曲

的 地方。(14)嫔:嫁给别人作妻子。(15)徽:美善。五黄:五常,指父义, 母慈、兄

友、弟恭、子孝。(16)克:能够。从:顺从。(17)纳:赐予职 位。百接;掌管一切事

务的官。(18)时叙。承顺,意思是服从领导。(19)宾:迎接宾客。(20)穆穆:形容仪

容齐整。(21)麓:山脚。(22)格:到来,来。(23)询:谋划。考:考察。(24)乃:

你。凪(zhi):求得。(25)陟:升,登。【译文】尧帝说:“唉!四方的部落首领!我在位

任职七十年,你们中 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方部落首领说:“我们德行鄙

陋,不配登上帝位。”尧帝说:“可以考察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贤人。”

大家向尧推荐说;“民间有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尧帝说:“是啊,我听说过。这个

人到底怎么样?” 。四方部落首领回答说:“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 不正,

母亲善于说谎,,他的弟弟象十分傲慢,但舜能与他们和睦 相处.他用自己的孝行美德感

化他们,使他们改恶从善,不走邪 路。”尧帝说。“那我就考验考验他吧!把我的两个女儿

嫁给他,通 过两个女儿考察他的德行。”于是,尧命令两个女儿到妫河的弯曲 处,在那里

嫁给了虞舜。尧帝说:“恭谨地处理政务吧!”舜谨慎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

孝五种美德,臣 民都能顺从。他又受命管理百官,百官都能服从。他在明堂四门 迎接前

来朝见的四方诸侯。四方诸侯全都仪容整肃。他还到深山 老林中去经受风雨考验,即使在

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时也不迷失方向。尧帝说:“来吧,舜啊。我同你谋划政事,考察你的

言论,你 提的意见十分正确。经过三年考验,你一定能成就大业。你现在 可以登上帝位

了。”舜要把帝位让给更有德行的人,不愿就位。【读解】对君王来说,挑选接班人是件大

事,它关系到国家会不会变 颜色。尧帝当了70年君王,功德满天下,无奈年龄不饶人,

总有退位的一天,要把权力交给下一代。值得注意的是,在尧的时代还没有皇帝江山不外

传的世袭制, 可以把权力交给家族以外的人。这种移交权力的做法,在古代叫 做“禅让”。

并且,把权力交给谁,可以由各方氏族首领参与讨论, 提出建议,推荐人选。这就很有点

民主色彩了,不是由最高统治 者一个人说了就算。移交权力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

说众多争权夺利的复 杂瓜葛,单就享受够了尊严、顺从、声名、功绩、荣华富贵等等 的

心态来说,需要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在尧的时代这是。 不成问题的,即使从最高

职位上退下来,依然会受到崇敬,不会 失去得太多,不会人一走茶就凉,毕竟那时世风还

很淳朴。退出权力中心造成的心理上的失衡,会带来恐惧感。处于权 力中心的诱惑力,实

在太大了。诱惑力越大,失衡就越重,恐惧 感就越强。这大概是后世的帝王们即使路上黄

泉路也不愿交出权 力的重要心理原因。于是,后来有了世袭制。天下是朕的天下,也 是

朕儿子孙子的天下,接班人早已由制度规定好了,用不着挑选, 也不容外人讨论、提意见。

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把王位传给了白 痴太子司马衷,只不过短短十六年,司马家的天下就

被白痴皇帝 葬送掉了。从今天想昨天,“禅让”帝位和民主评选接班人,还是有几分 让人

神往。下一篇( 舜帝代行天道)【原文】正月上日(1),受终于文祖(2)。在璇玑玉衡(3),以

齐七政(4)。肆类 于上帝(5),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遍于群神。辑五端(8)。既月乃 日

(9),觐四岳群牧(10),班瑞于群后(11)。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12),柴(13)。望秩

于山川(14),肆觐东后(15) 协时月正日(16),同律度量衡(17)。修五礼、五玉、三帛、二

生、一死 贽(18)。如五器(19),卒乃复(20)。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 西巡

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 ,格于艺祖(21),用特(22)。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23),明试以功,车服以庸(24)。【注释】(1)上日;吉

利的日子.(2)终;这里指尧退下帝位。文祖:尧太祖的 宗庙.(3)在:观察。璇玑玉

衡:指北斗七星。(4)齐:排比整理。七 政:指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巡、

归格艺祖七项政事。(5) 肆:于是。类:一种祭祀礼节,这里指向上天报告继承帝位。(6)

禋(yin) :祭祀。六宗;指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时。(7)望:祭祀祖山川 的仪式。(8)

辑:收集,聚敛。五瑞:五种等级的玉器,诸侯用来作为信 符。(9)既月乃日:挑选吉利

的月份、日子。(10)觐(qin):朝见天子。 牧:官员.(11)班:颁,分发。后:指诸侯

国君。(12)岱宗:东岳泰山。(13)柴赐:祭天的礼仪。(14)秩;次序,依次。(15)

东后:东方诸侯国 君。(16)协:合。时:春夏秋冬四时。正:确定。(17)同:统一。

律:音 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18)五礼;指公、侯、伯、子、男 五等

礼节。五玉:即前面说的“五瑞”。三帛: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织品,用于垫玉。二生;活羊

羔和活雁。一死:一只死野鸡。(19)如:而。五器:指五玉。(20)卒:指礼仪完毕。乃:

然后。复:归还。(21)格:到,至。艺 祖:文祖,即尧太祖的宗庙。(22)特:一头公

牛。(23)敷:普遍。(24)庸:功劳。【译文】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祖宗庙接受

了禅让的帝位。他 观察了北斗星的运行情况,列出了七项政事。接着举行祭祖,向 上天

报告继承帝位一事,并祭祖天地四时,祭祖山川和群神。舜 聚集了诸侯的五等圭玉,挑选

良辰吉日,接受四方诸侯头领的朝 见,把圭玉颁发给他们。这一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视,

到了泰山,举行了柴祭,并按等级依次祭祀了其它山川,接受了东方诸侯国君的朝见。舜

协调了春夏秋冬的月份,确定了天数;统一了音律和长度、容量、重 量的单位;制定了公

侯伯于男朝见的礼节,规定了五等圭玉、三种颜色丝织物、活羊羔、活雁和死野鸡的用法。

礼仪结束后,便把五等圭玉归还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视,到了衡山,像祭 祀泰山一

样行礼仪。八月,舜到四方巡视,到了华山,祭把礼仪同祭泰山一样。十一月,舜到北方

巡视,到了恒山,祭祀礼仪同 在华山一样。舜回来后,到尧太祖的宗庙祭祖,用的祭品是

一头牛。此后,舜每隔五年就巡视一次。各方诸侯在四岳朝见,各自 报告政绩。舜根据诸

侯的政绩进行评定,论功行赏,赐给他们车马和服服饰。【读解】这一节写舜帝登基的情况。

尧顺利地移交了权力,舜顺利地 登上了帝位。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种类之多,场面之

大,气 氛之隆重,全都可以想见。毕竟,这是新天子的诞生,其意义得 用盛大的礼仪来

表示。因此,礼仪的规模,便体现了意义的大小。礼仪的作用还在于发布信息,一是通报

天地神灵,以取得合 法身份;二是通报四方臣民,以归顺人心。出身微贱的舜帝,上任后

的动作十分大:修订历法,统一乐 律和度量衡,严明礼仪等级,巡视四方,赏赐功臣,大

有重振河 山的王者气度,表现出王者的大智慧和大德行。这当中包含着一 个重要的潜台

词:禅让是英明的,接班人是可靠的,天下河山将 大放光彩,生民百姓将幸福安康。重要

的是,天下是上天的天下,生民是上天的生民;天子不 过是代行上天之道,负责播撒上天

的恩惠。说白了,天子也是侍 者,今天的话叫做服务员,公仆;既伺候上天,又伺候万众,

此 外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与世袭制的“家天下”有着天壤之别。如 果说公仆有什么特

别之处的话,不外乎才干、德行、智慧、气度等,而不是罩在头上的光环,可以为所欲为

地玩弄权术、为自己大捞好处、光宗耀祖、飞扬跋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侍者变成了主

子,公仆变成了上帝,一切都颠倒了。江山有了归属姓氏,生民成了统治者的供养人和可 以

任意支配、宰杀的奴仆。龙颜不可冒犯,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正,天下变了。重温帝尧、帝舜的事迹,我们最古老的这两位祖宗,

能够给我们的启示该不算少吧!下一篇(舜帝即位后的“三把火”)【原文】肇十有二州(1),

封十有二山,浚川(2)。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扑作教刑(5),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6),怙终贼刑(7)。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8)!流共工于幽州(9),放驩兜于崇

(10)!窜三苗于三危(11),殛鳏于羽 山(12),四罪而天下咸服。【注释】(1)肇:这里指划

分地域。(2)浚:疏通。(3)象:刻画。典:常,常 用。典刑:常用的墨、劓、剕、宫、

大辟五种刑罚。(4)流:流放。宥:宽 恕。(5)扑:檟(jia)楚,古代学校用作体罚的工具。

(6)眚(sheng): 过失。肆:于是。(7)怙:依仗。贼:用作“则”。(8)恤:慎重。(9)

幽州:地名,在北方边远地区。(10)崇山:地名,在现在湖北黄陂以南。(11)三苗:古

代国名,在现在湖南、江西境内。三危:地名,在现在甘肃 敦煌一带。(12)殛(ji):流放。

羽山:地名,在东方。【译文】舜划定了十二个州的疆界,在十二座山上封土为坛,作祭祀

用,并疏通了河道。舜把五种常用的刑罚刻画在器物上,用流放的办法代替五刑 以示宽大,

用鞭刑来惩罚犯了罪的官员,用木条打来惩罚有罪过的掌管教化的人,用铜作为赎罪的刑

罚。因为过失犯罪,可以赦免;要是犯了罪又不知悔改,就要用刑罚。慎重啊,慎重啊,

使用刑罚时一定要慎重。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 危,

把鳏流放到羽山。这四个罪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天下的人 都心悦诚服。【读解】舜帝上

任后烧了三把火:划定州界,制定刑罚,放逐尧的大 臣共工、驩兜、鳏,以及三苗,于是

天下人心归顺。接下来是任 用百官,使国家机器运转起来。舜三十岁出道从政,在帝王位

置 上呆了五十年,身后名垂青史。咱们中国人对新任官员的信心,多半寄托在“三把火”

上。舜 帝的“三把火”的重心在刑罚,表明他重视“依法治国”。这和后 世的帝王得天下

后大兴土木、赏赐功臣、争权夺利形成鲜明对比。还可注意的是,舜帝在重慎用刑罚,以

惩戒为目的,区别罪 行,处罚适度。这是开明君主与暴君(如秦始皇、隋场帝)的区 别

所在。治国的关键在治人心。不仅要赏罚分明,还要赏罚适度, 才能使人心归)烦,天下

大治。以忧国忧民著称的诗人杜甫曾说: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话表明了他对

尧、舜时代的向往。下一篇(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原文】帝曰:“夔!命汝典乐(1),

教胄子(2),直而温,宽而栗(3),刚而 无虐(4),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5),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 谐,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夔曰:“於(7)!予击石拊石(8),百兽率舞。”

【注释】(1)乐;乐官。(2)胄(zhou)子:未成年的人。(3)栗:恭谨。(4)无:不要。

(5)永:咏,意思是吟唱。(6)夺:失去。伦:次序,这 里指和谐。(7)於(wu):是啊,

好吧。(8)拊:轻轻敲击。石:石 磬,古代的一种乐器。【译文】舜帝说:“夔啊!我任命

你掌管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 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

诗是表达思 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

五声。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 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夔

说:“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读解】舜帝对

夔说的这段关于诗歌和音乐的作用的看法,后来被儒家当作“诗教”的经典言论,也成了

历代官方所推崇的文艺观,成 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

法和情感的表现;表 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

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简单地说,

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娱乐消遣。现在的流行音乐、交谊

舞是不可能培养出传统意义上的君子的,诗歌也成了少数被认为神经有毛病的人的自我发

泄。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的幸事,同时也是我们的不幸,正如钢筋水泥丛林之于

田园牧歌的幸与不幸一样。下一篇(对从政者的告诫)【原文】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

德(2),谟明弼谐(3)。”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4)。淳叙九

族(5),庶明励翼(6),还 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7),在

安民。”禹曰:“吁!咸若时(8),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9),能官人(10)。安 民则惠,黎

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讙兜?何迁乎有苗(11)?何畏 乎巧言令色孔壬(12)?”【注释】

(1)皋陶(gao yao)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谟的意思是商讨,谋 划。本篇的内容

是舜帝、大禹和皋陶在一起商讨大事的讨论记录,虽然经过了后人的加工润色,但仍保存

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允:诚信。迪:履 行,遵循。(3)明:高明,英明。弼:辅佐。

(4)都:啊。永:长久。(5)淳:敦厚。叙:顺从。(6)庶:众人。励:努力。翼:辅

佐。(7) 人:这里指官员。(8)咸:全部,完全。时:这样。(9)哲:明智。(10)官:

管理,任用。(11)迁:流放。(12)巧言:花言巧语。令:善于。 色:脸色。孔;十分,

非常。壬:奸侫的人。【译文】考察古代传说。皋陶曾说:“要真正履行先王的德政,就会

决策英明,大臣们团结一致。”禹说:“是啊!怎样才能做到呢?”皋陶说:“啊,对自己的

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修养要持之以恒。 要使亲属宽厚顺从,使众多贤明的人努力辅佐,由

近及远,首先 从这里做起。”禹十分佩服这种精当的见解,说:“是这样啊!”皋陶说:“啊!

重要的还在于知人善任,在于安定民心。”禹说:“唉!要是完全做到这些,连尧帝也会感

到困难啊!知人善任是明智的表现,能够用人得当。能安定民心便是给他们的 恩惠,臣民

都会记在心里。能做到明智和给臣民恩惠,哪里会担 讙兜?哪里还会放逐三苗?哪里会惧

怕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 奸侫之人呢?”【读解】皋陶对参与治理国家的人提出了修身、

知人、安民三项要求。 这些要求的前提是实行德政,而不是苛政、暴政。孟子曾说,“苛

政猛于虎。”意思是说残暴的统治者像凶猛的老虎一样吃人不眨眼。这是后来的事情,与尧、

舜时代的清明廉正的政治是两码事。修身、知人、安民从理论上说起来很容易,在实际当

中却非 常非常不容易。政治家因为公务繁忙,权力斗争激烈,少有时间用于增加修养提高

素质,况且应酬宴席交际游玩占去了不少业余 时间,加上有秘书操劳,修不修身就无关紧

要了。知人更难。官 场上野心家、阴谋家、奉承献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多半戴着厚厚的

面具,难以识破。他们抓住人性中喜欢别人奉承的弱点,化 装表演,实则为自己捞取好处。

得逞了,就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以 行动告诉人们还是做官的好。安民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

人力物力。 .老百姓的生活内容多种多样,除了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还 。要有精

神生活的要求、娱乐等等,单是满足基本必需的物质生活 条件就够忙乎的了,要处处让老

百姓满意,非得全心全意做老黄牛才行。再说,老黄牛也有累的趴下的时候。下一篇(从政

者要具备九种品德)【原文】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1)。亦言,其人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