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
龙集应山明朝三部尚书金纯墓
在泗洪县龙集镇东约五公里处的应山村,有一座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大土墩,坐落在
成子湖边,这土墩乃是经历明代五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任过三部(礼部、
工部、刑部)尚书的金纯墓冢。
金纯,字惟人,号德修。泗州仁信四图应山集(今泗洪县龙集乡应山村)人。祖上世代
行医,是泗州有名的医道之家。自金纯始,方由其父金文炳令其入学攻读儒书。金纯自幼
聪颖,勤奋好学,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经乡学、州学以优异的成绩贡(选拔)进
太学,在明朝的最高学府里学习儒学经典。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读完太学后,又以出
众的才华被吏部尚书杜泽看中,经杜泽推荐,明太祖朱元璋封金纯为吏部文选司郎中,从
此,金纯 步人仕途。
在成祖朱棣执政的二十二年中,金纯忠心耿耿,勤于国事,为民除害,使民安乐。以
他那忠厚、和平、老成的品性,超然出众的才华、气魄,清正廉洁的吏风及功勋卓著的政
绩,博得了成祖朱棣的高度信任,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崇。尽管如此,金纯毫不居
功自傲,也不愿享受特权。朱棣在位时,曾多次要封赠金纯子孙官爵,而金纯对皇上的"
荫恩之意",一直"坚持不受",他不愿子孙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享受高官厚禄和特权。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亲率兵将征讨犯敌阿鲁台(明东部蒙古首领),班师回
京途中,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病逝。同年八月,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仁宗),改年
号"洪熙"。先调任金纯为工部尚书,后又改任金纯为刑部尚书。在金纯任刑部尚书期间,
他严格执法,认真、公正地掌管刑狱事务,"务宽大以教育为主,慎刑罚以重民命。"同时,
严格要求下属官吏,严禁贪赃枉法,不准妄行拷打罪犯,因而在他任职期间,狱中没有一
个瘐死(因饥寒或疾病而死)者。
同年八月(公元1428年),金纯向宣宗请求辞官,经宣宗批准,告老还乡,回到了生育
他的故土--泗州仁信四图应山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刑部尚书回到应山集后,靠变卖
田产生活,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病逝,在应山集整整度过了十二个年头。金纯病逝
后,田产已近卖尽,最后他的子孙们连祭祀他的供资都没有。
金纯逝世已经五百多年了,但他那显赫的政绩,无私无畏的品德,清正廉洁的吏风,
永远为人民称颂和纪念。五百多年来,应山集人民世代为他填土扫墓,一直延续至今。如
今的金尚书墓仍然象一座小山,高高耸立在成子湖边,成为当地的古迹和一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