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

定标准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

1、风速和风量的具体检测方法A、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各项净化效果都是

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B、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

口、风管的尺寸。C、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

的方法确定风量。(取离高效过滤器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

间距不宜大于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

速。)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1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

(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1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

10个,间距不应大于2m,均匀布置;

D、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6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

速。)

E、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3 倍管径或3倍大边长度处打孔;)

F、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

形,边长不大于200mm,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3个测试

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

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

(1)、对于乱流洁净室:

A、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

B、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2)、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

A、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3)、新鲜空气量:

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

A、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2%~4%;

B、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C、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

3、相关标准数据

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的风速:

总风管:6~10m/s;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4~6m/s;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2~

5m/s

※ 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1~4

5

6

7

8~9

气流类型

单向流

单向流

非单向流

非单向流

非单向流

平均风速

(m/s)

换气次数

(h-1)

50~60

15~25

10~15

无菌加工的支持区;包括受控的制备区

应用实例

无菌加工

直接支持无菌加工的其它加工区

微电子洁净室实例:

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2

3

4

5

气流流型

平均风速

(m/s)

单位面积送风量

(m3/㎡·h)

70~160

动力区、多层工艺、半导体服务

区;

应用实例

U

U

U

U

M

光刻、半导体工艺区;

工作区、半导体工艺区;

工作区、多层掩膜工艺、密盘制

造、半导体服务区、动力区;

6

N 或M

7

8

U:单向流

N 或M

N 或M

30~70

10~20

服务区、表面处理;

服务区

N:非单向流 M: 混合流(单向流和单向流的组合流型)

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s;核医学科的通

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1m/s 左右;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

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

工作口平均进风速

度(m/s)

A1

A2

Ⅱ级

B1

B2

Ⅲ级

循环风比

例(%)

0

70

70

30

0

0

排风比例

(%)

100

30

30

70

100

100

连接方式

生物安全柜级别

Ⅰ级 密闭连接

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可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密闭连接

密闭连接

密闭连接

密闭连接

4、出具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

a、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测试人名称、测试日期、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

b、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ISO 14644-3:2002;

c、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

d、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

e、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

f、所采用的测试方法;

g、测试结果;

h、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5、适用仪器:

热式风速计Model 6004

风速:~s

温度:~℃

?

智能型热式风速风量仪Model KA32/41

风速:~s

温度:~℃压力:-5~+5kPa(仅KA41

智能型环境测试仪Model A5 系列

风速:~s

~ m/s(仅A533/A543)

温度:~℃

湿度:~%RH

压力:-5~+5kPa

?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及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