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同步训练
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的漫画反映了一次国际分赃会议中关于中国山东省的处理。该会议是法、美、英三国主导和
操纵的(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山东省”、“得意的日本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在英法美等国的操纵和日本的威胁下,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
转给日本,A符合题意。BCD项会议与漫画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
①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②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③都对德国进行了制裁④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没有彻底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②
不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没有对德国进行制裁,③不符合题意,所以把包含②或③的ABD项排除,
故选择C。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破坏。因此,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构建的所谓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
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
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
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
分世界的体系。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4.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
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公约”指的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
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所以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它
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5.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
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
为( )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遏制日本独霸中国 D.二战即将爆发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日本指出,如果美英不同意它的要求,则拒绝在条约上签
字。由于英法同日本签订了秘密协约,它们不得不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而在华盛顿会议上,
列强不满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以及不愿意看到日本过分强大,遂又表示支持中国,故C符合题意;
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二战即将爆发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
选C。
6.以下是徐杰同学搜集到的四幅欧洲历史地图,请你帮他辨认一下,哪一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形势图?( )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A.B.C.D.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萨斯和洛林”并结合所学可
知,A图片是一战后的形势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11月,一战前德国、奥匈
帝国、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战后欧洲格局发生变化,奥匈帝国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
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奥斯曼帝国领土只
保留了土耳其部分。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惩罚和限制,其中领土方面,法国
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个图片展示了《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形势,因
此A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7.通过《国际联盟盟约》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1919年4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际联盟盟
约》,它被列入1919年6月28日通过的《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
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的规定。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8.《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
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暂
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统治秩序,但这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新的势力的发
展,这种暂时的平衡又会被打破。A项不是《凡尔赛合约》签订带来的影响;C项表述错误;D项与
题意不符。故选B。
9.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上述内容出自( )
A.《凡尔赛和约》 B.《联合国宣言》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
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
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
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所
以答案选C
10.被美国媒体5月22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1日下午前往越南访问,凸显其不断
推进美国在亚太地区再平衡战略的承诺。“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秩序,美国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倡议( )
A.召开巴黎和会 B.召开华盛顿会议 C.发动越南战争 D.发动科索沃战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一战后,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
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
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下表是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其中“体系建立”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确立的( )
A.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 议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19年1月,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
其目的是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但被英、法、美所操纵,
主要是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对其海外殖民地的重新瓜分,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
治新秩序;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调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的矛盾,会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为
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这两次国际会议都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一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两极格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的有关知识。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
激烈。为此,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
议,会议由美、英、日操纵,其中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
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
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
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约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