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

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spi作业指导书

篇一:网络攻击与防御作业指导书

《网络攻击与防御》课程作业论文

题 目:

系 别:

班 级:

姓 名:

成 绩:

二〇一二年四月

基于SPI的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头号问题,无论是病毒、木马,还是来自

黑客的恶意攻击都在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对于个人PC 用户来讲,层出

不穷的蠕虫和木马造成的威胁性越来越大。黑客可以通过入侵Web 服务器并植入木马,

使得成千上万浏览相关网页的用户都陷入危险之中。当木马侵入系统后,传统的反病毒软

件并不能保证及时发现,这样就有可能让黑客通过木马对个人PC 用户进行远程控制。当

系统被植入木马后,轻则用户的隐私会被泄露,重则用户的网络银行账号、IM 账号、

Email 账号等都会被监听并截获密码发送给黑客,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

由于反病毒软件工作原理的限制,对于新出现的木马,或者是专门进行“免杀”处理

过的木马它们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无能为力;而防火墙则不然,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截

获所有进程的网络操作,根据规则决定进行过滤还是放行,或者向用户进行报警。因此我

们可以选择一款个人防火墙配合反病毒软件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即使反病毒软件没有及时

查杀到木马,凭借防火墙的网络保护功能也可以使得木马无法连接网络,不至于将自己的

敏感信息泄露给黑客。

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反病毒软件、个人防火墙等常规安全软件以及病毒、

木马等恶意程序的工作原理是必须认真掌握的。 要想实现一个防火墙,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我们必须理解常规的网络通信程序工作原理,包括OSI 协议模型、数据传输过程

等;必须知

道常见的网络编程方法,不仅包括如何编写基于网络连接的程序,还有如何进行封包

监视和截获等的实现方法;必须知道通常的病毒与木马是如何突破防火墙保护的,以及怎

样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通过实现一个完整的防火墙,可以把大学期间学习到的内容有效

地串联起来,例如网络编程、Windows GUI 编程、消息机制、注册表操作、动态链接库

编程,促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得到一个系统的 总结 。

二、目前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在一个网页内容过滤系统中,实现数据包截获并非困难,但要把截获的数据包重组成

服务器返回的网页文件需要一定的难度。本文简单阐述了Windows SPI网页数据包截获

技术,并结合HTTP协议和winsock2.0原理,提出了截获网页数据包并重组为网页文

件的算法模型。最后在网络数据过滤系统中得以实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网络测试的对象从网络层向应用层过渡。目的就是要确保网络能够承载各种各样的应

用,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对网络上加载不同应用的情况进行测试。从这个意义上说,话音业

务、网站业务等网络应用才是网络测试的真正意义所在。

由于网络安全测试技术含量较高、操作较复杂,许多网络系统管理员只清楚网络系统

安全重要,实际并不十分了解网络系统安全真正存在的具体问题。因此,掌握一种操作简

便、性能优越的网络安全测试方法,也就成为各单位网络系统管理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及掌

握的重要问题。

三、设计思路分析

比较容易利用 SPI 实现的攻击有网络嗅探、木马和Web欺骗。 嗅探器(sniffer)是利

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为其它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技术。一般情况下,嗅探

器通过将以太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来实现。使用混杂模式建立的嗅探器容易通过检测混杂

模式套接字和套接字所在进程而找到黑客程序。使用SPI 技术建立的嗅探器不需要设置套

接字模式,也不需建立新的套接字。假设要嗅探所有从本机发送出去和目的地址为本机的

数据,数据分别保存为文件(接收的UDP 数据)、(接收的TCP

数据)、(发送的UDP 数据)、(发送的TCP 数据)。

例如,有人上网进入免费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如果嗅探器正在工作,上网收发的内

容将保存在 和 中,在文件中可以发现登陆邮箱的密码。

传统的木马是分别位于控制和被控制端计算机上的两个进程。如果SPI 被用于设计木

马,被控制端将是一个DLL 文件。只要有进程使用网络,木马就会被自动启动,在DLL

中可以实现数据的上传下载、

进程的启动与终止、系统信息的获取。但是,只要使用网络的进程退出内存,SPI 木

马也会退出内存。

传统的木马检测办法是通过网络端口与进程的关联来寻找木马进程,如果对 SPI 木马

也使用此办法,则无法检测到。例如,设当前正常的文件 启动,产生进程并使用

网络,则SPI 程序启动,相应地SPI 木马也启动。使用网络端口与进程的关联时,虽然能

发现木马使用的端口,但找到的进程不是SPI的DLL文件,而是进程。

由此可以看出,SPI木马更加具有隐蔽性,仅仅使用传统检测办法是不可以发现的。

SPI木马启动时,首先执行SPI函数WSPStartup,在该函数内部,开发者可以建立子线

程,完成和控制端的连接、控制信息的获取等。

Web把寄存在服务器的超文本文档和其他一些文件、菜单和数据库通过超级链接连

接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这些文件均可在网络上通过URL获取,这就是万维网。传统

的Web欺骗攻击就是打断从被攻击者主机到目标服务器之间的正常连接,并建立一条从

被攻击者主机到攻击者主机再到目标服务器的连接。当用户点击到看似一个熟悉网站的连

接时实际上登录到了攻击者想让被攻击者登陆的网站。

篇二:003-管道预制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叙述管道的工厂化预制工艺及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本公司承包工程中的不锈钢、碳钢及合金钢管道的工厂化预制。

本作业指导书替代原三级文件SPI/QM JS ZD YG 011《管道预制作业指导书》。

3、 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4.1

工作条件 技术水平

从事管道预制的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

持有操作合格证。

4.2 技术条件

4.2.1 技术文件

a、用于工厂化预制的管道三维图

b、相关的施工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和管理程序 c、施工技术交底卡

d、管材及配件尺寸标准 4.2.2 质量控制文件

a、材料合格证或验收报告 b、操作工序交接单

c、管道预制件的符合性检查表 d、焊口跟踪图及跟踪单 e、检验报告(RT、PT、VT)

4.3

预制材料

4.3.1 应根据预制进度计划合理领用预制材料。 4.3.2 领用的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合格

证或复验报告。

4.3.3 原材料的领用、贮存和发放按SPI/CM-ZD-GD-006《管道预制原材料管理及

预制品发

放规则》执行。

4.4

预制场地、预制设备和工机具

4.4.1 预制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状态和卫生环境。

4.4.2 预制车间的设备加工能力须满足预制的操作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

4.4.3 预制车间的工机具应齐全,并有专门的堆放场所和进行专人管理。 4.4.4 配制一台

3M3无油空压机及相应的管线布置,用于管道预制件的管内吹扫。 5、 5.1 5.2 6、 6.1

操作流程

碳钢管道工作流程见附录1 不锈钢管道工作流程见附录2 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 先决

条件检查

按4.1、4.2、4.3、4.4条的要求检查先决条件,确认达到相应的要求。

6.2

管道预制

6.2.1 下料切割

a、一张等轴图附1份下料尺寸表(见附录3),应由技术人员负责编制,在确认每

一段

下料尺寸时,应精确计算,主要考虑预制段尺寸和下料段尺寸之间的差异,下料段尺

寸应去除弯头、三通、大小头等管配件的理论尺寸以及规范规定的焊口组对间隙;法兰、

垫片的厚度以及其它配件(如阀门、过滤器等)的理论尺寸。如有煨弯,则应认真计算弯

管段的下料尺寸(包括弯管作业时所需的超长)。

b、调整段的下料尺寸包括下料段的尺寸加调整余量,调整余量在三维图上已给出。

未给出,则由图纸转换人员根据情况来确定余另长度。调整余另长度一般为50~

100mm。

c、在按下料表进行下料时,操作人员应考虑到切割造成的误差:

——热切割产生的热影响区 ——切口粗糙误差 ——其它缺陷

d、钢管切割之前应进行原有标记移植。

e、不锈钢管在使用砂轮切割时,应使用专用砂轮片。 f、管子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

规定:

——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痕、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缺

陷或杂物。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如执行的标准

不同时,按相应标准执行)。

g、下料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在下料表上签字,并随下料段一起交下一道工序。

6.2.2 配料

配料应由专职材料员负责,原则上按等轴图进行管配件配料。 a、配料工作应根据预

制周计划和材料到货情况按等轴图进行配制。

b、可按每张等轴图用专用箱子分开配放,也可几张或几十张图张一起配好,并在箱

子上贴上配好的材料清单。

c、预制人员领用(或专送)时,领用者应按材料清单进行复查并在清单上签字确认,

清单一式两份,领用者和材料员各保管一份。 6.2.3 坡口加工

坡口加工可在和管子下料同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

a、管子、管件的坡口型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的图纸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当设计无规

时,按GB50235-97规范附录B第B.0.1条规定确定。

b、不同壁厚管道组对时,当内壁错边量超过设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mm时,

应进

行修整。修整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按GB50235-97规范图5.0.8条焊件坡口型

式规定执行。

c、管道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如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则应去除坡口表

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d、无论用

哪一种方法,坡口加工完毕后,均应去除油污、水分、铁锈等杂物。 6.2.4 弯管

管道的弯管按SPI/CM-ZD-GD-010《管道弯管加工作业指导书》执行。

6.2.5 焊口组对

a、焊口组对时,应对坡口及其内外表面10mm范围内进行清理,去除油圬、油漆、

锈、毛刺等杂物。

b、对于不锈钢管组对用的台架、支承架等,应用衬垫材料进行隔离。 c、组对后,

应保持管子的平直。

d、对于焊接时易产生变形的簿壁管,组对时,应使用专用夹具进行固定。

e、厚壁大口径管道组对时,如采用定位板进行定位,定位板的材质应和母材相同或

似。取下定位板时,应用砂轮机磨削,且防止损伤母材。

f、焊口组对时,应做到内壁平齐,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

2mm。 g、不等厚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应按6.2.3.b条要求进行修整后再进行组对。

h、 所有组对好的焊接接头尺寸应满足设计文件或图纸的要求。 6.2.6 焊接

整个焊接过程(包括焊前预热、管道焊接、焊后热处理、无损检测、焊口返修等工序)

的操作和要求应根据不同材质分别按焊接专业作业指导书SPI/CM-ZD-HJ-003、

SPI/CM-ZD-HJ-004、SPI/CM-ZD-HJ-005、SPI/CM-ZD-HJ-006、SPI/CM-ZD-HJ-

007、SPI/CM-ZD-HJ-008、执行。

6.2.7 不锈钢管道焊缝的表面处理

a、如设计文件的规定或执行的标准有要求,应对所有的不锈钢管焊缝的外表面进行

理,去除表面氧化层,达到金属母材本色。

b、处理方法按照SPI/CM-ZD-TF-005《不锈钢表面处理作业指导书》执行。 6.2.8

管道预制件的标记

a、对所有管道预制件进行标记,按管道预制图上的管段编号进行。 b、标记为临时

性标记,可用记号笔或油漆进行。

c、标记应清晰,且能保持较长时间,至少应保持到该管段安装完毕。 6.2.9 管道预

制件清洁

对于预制好的管段进行清洁度检查,管内不得有焊渣、油迹、石子等外来物,如有杂

物,应用擦洗或压空吹扫的办法来进行清除。

6.3

预制件的符合性检查

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管道预制件进行符合性检查(按比例),主要内容如下: a、

确认使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正确无误。 b、确认管道预制段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c、确认焊缝的外观质量和无损检验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d、工序交接清单(见附录

5)签字完毕。

e、如需要,按每张等轴图填写好材料质保书(炉批号)跟踪表(见附录6) f、填写

好管道预制件符合性检查记录(见附录7)

说明:工序交接单由各工序操作人员负责检查确认,预制件的符合性检查记录由质量

检查人员负责填写并签字确认。 6.4

管道预制件的包装保护

a、对于小口径的管道预制件的管端用聚乙烯管帽进行封口,如管帽较松时,可用胶

带固定在管子上。

篇三:G网操作维护指导书

GSM网络操作维护指导书

一、 例行工作

(一)、计费

1、 例行做计费

(1) 打开DAILY WORK中的CHARGING FOR ALL NES

(2) 半个小时后看结果,如有THEDISK IS FULL则要换盘。

(3) 在维护系统上记录盘号和计费文件,电话通知巡检换盘。

(4) 确认盘号正确并格式化。

INMCT:SPG=1;

INVOL:IO=OD-1,NODE=A;

INVOE:IO=OD-1,NODE=A;

INMEI:IO=OD-1,NODE=A,VOL=DGA01X0819;(格式化)

END;

2、 手工做计费

(1)挂卷INMCT:SPG=1;

INVOL:IO=OD-1,ODE=A;(看卷标)

END;

(2)COPY到光盘

INFMT:SPG=1,DEST=CHARGING,VOL=DGA01X0819;

(3)看做了多少文件

INFSP:FILE=TTFILE0X,DEST=CHARGING;看硬盘上的

文件有否DUMP到光盘

INMCT:SPG=1;

INVOL:IO=OD-1,NODE=A;

INFIP:FILE=OD1A1;看光盘上的文件

END;

3、 常见的问题

(1) 几种常见得FC

FC72:说明未上卷就INFMT

FC73:文件识别错,查OD和HD的计费文件,看两边号数对不对

FC27:有IOG告警,要先处理IOG问题

(2) 改卷标名及光盘中的文件名

INMCT:SPG=1;

INVOL:IO=OD-1,NODE=A;

INVOC:VOL1=old,VOL2=new;改卷标

INFIC:FILE1=old,FILE2=new;改文件名

END;

(3) 看计费文件是哪天做的

INFSP:FILE=TTFILE0X-XXXX,DEST=GSMLINK;

4、 若立信计费失败,要人工传送

(1) 看当前做到哪个文件

IOIFP:FILE=TTFILE0X;

(2) 看已发何未发送的子文件序号

INFSP:FIEL=TTFILE0X,DEST=GSMLINK;

(3) 人工传送

INFTI:FILE=TTFILE0X-XXXX,DEST=GSMLINK;

(4) 确认已成功传送

INFSP:FILE=TTFILE0X,DEST=GSMLINK;

5、 若有“COMMON CHARGE OUTPUT ERROR”(计费即将停止),属于重大

(1) CHODP:FN=ALL;多敲几次,看计费指钟有否停跳,如停则(电话通知

室经理和系统管理员):

(2) CHOFP:FN=ALL;看当前开的是哪个FN(一般为00)

CHOFI:FN=TT,FILEID=01/02/03;临时打开另一计费文件

CHODP:FN=ALL;检查,若还不正常再开另一个。

(3) 待计费恢复正常后,检查临时文件是否传到立信并备份到OD;

IOIFP:FILE=TTFILE0X;看当前做到哪个子文件

IOIFE:FILE=TTFIEL0X;关最后一个子文件(TTFILE0X-0200)而用下

一个(0201)

INFSP:FILE=TTFILE0X,DEST=GSMLINK;(因为TTFILE02/03没自动

传立信,故要保留计费OD)

INFSP:FILE=TTFILE0X,DEST=CHARGING;

若没备份,则要备份到光盘,再

INFMT:SPG=XX,VOL1=XX,DEST=CHARGING;

(二)备份

1、 程序备份到光盘

(1) 确认盘号正确

INMCT:SPG=0;

INVOL:IO=OD-1,NODE=A;

END;

(2) 打开DAILY WORK 下的AUTO DUMP R1.0

(3) 看备份结果,有FC12的满盘,换盘再重做。

(4) 在维护系统上填写好系统备份记录。

2、 手工DUMP到硬盘上

(1) SYBFP:FILE;看备份文件,找最大的文件RELFSWn

(2) SYBUE; 停自动DUMP

(3) SYBUP:FILE=RELFSW2;做DUMP

(4) SYTUC; 倒换

(5) SYBUI:DISC;激活自动DUMP

3、 手工DUMP到光盘上

(1) 先DUMP到硬盘

SYBFP:FILE;

SYBUE;

SYBUP:FILE=RELFSWn;

(2) 确认盘号正确并挂卷

INMCT:SPG=0;

INVOL:IO=OD-1,NODE=A;

END;

(3) 等DUMP到硬盘完之后,再DUMP到光盘

INMTP:SPG=0,NODE=A,FILE=RELFSWn,FILE2=MA0101,

IO2=OD-1,DIR=OUT;

(4) 倒换

SYTUC;

(5) 激活自动DUMP

SYBUI:DISC;

(6) 下卷

INMCT:SPG=0;

INVOE:IO=OD-1,NODE=A;

END;

4、 常见的问题

(1) 停自动DUMP时出FC32说明已停了,激活时出FC22说明已激活了。

(2) 做DUMP时若出FC45是SPG=0出错了,要检查SP状态。

(3) DUMP到光盘是出FC12或31表示满盘,请挂卷确认光盘或电话通

知巡检换盘。

(4) DUMP到光盘时出FC42说明未上卷

(5) DUMP到光盘时出FC9说明备份文件的日期定义有问题

(6) 激活时出FC13则要比较:

SYBCI:FILE=RELFSW0;将内存中最新的与RELFSW0比较

再继续激活自动DUMP

(7) 看自动DUMP的时间用SYBTP;

5、 RESTARR人工收集

SYRIP:SURVEY;

SYRIP:LOG;

SYRIP:EVENT=XX,FORM=LARE;

MCSAP:FILE=TLOG,COMMAND=ALL,IO1=ALL,SDATE=XX,STIME=XX,

EDATE=XX,ETIME=XX;

二、 常见告警处理流程

1、 CP FAULT

DPWSP;看CP状态

REPCI;测试出错部件(排第一个是最可能出错的部件)

REMCI:MAG=XX,PCB=XX;换板(可以再REMCI第二个部件)

RECCI;测试并复位

若修时出FC301说明交换机自己在修,此时CP状态为SE-FM(分离),无法人工

修,只要等片刻就会发现CP状态变为UPDATING,再等就应该WORKING了。

2、RPFAULT

EXRPPRP=XX;看RP状态

REPRI;测试出错部件(排第一个是最可能出错的部件)

REPMI:RP=XX,PCB=XX;(也可以换第二个部件)

REMRI;测试并复位

闭解RP BLRPI/E:RP=XX;

3、EMRPFAULT

REPEI:EMG=XX,EMRP=XX;

REMEI:EMG=XX,MAG=XX,PCB=XX;

RECEI:EMG=XX,PCB=XX;

4、EMFAULT

(1) EXEMP:RP=X,EM=XX;看EM状态

(2) 若无RPT时:

REPRI:RP=XX,EM=XX;

REMRI:RP=XX,EM=XX,PCB=XX;

RECCI:RP=XX,EM=XX;

(3) 若有RPT时:

EXEMP:RP=XX,EM=XX;

BLEMI:RP=XX,EM=XX,RPT=XX;

BLEME:RP=XX,EM=XX,RPT=XX;

(4) 若与TSM相关时:

GSBLI:RP=XX,EM=XX,TSM=XX;

进行(2)或(3)闭解EM

GSBLE:RP=XX,EM=XX,TSM=XX;

5、SWITCHING NETWORKTERMINAL FAULT

NTSTP:SNT=XX;看SNT状态(常见FC38可闭解修好)

NTCOP:SNT=XX;查DEV号

对MSC:EXDRP:DEV=XX;查控制设备的RP号和EM号

对BSC:RADAP:DEV=XX;查控制设备的RP号和EM号

EXRPP:RP=XX;

NTBLI:SNT=XX;闭

NTTEI:SNT=XX;测

NTBLE:SNT=XX;解

若解不开,可试以下方法:

EXEGP:EMG=XXXXX;查CLC

EXCLP:EQM=CLC-9;查对应的DEV,记下相关数据

BLCLI:EQM=XX;闭CLC

EXCLE:EQM=XX;拆数据

NTBLI:SNT=XX;闭

NTBLE:SNT=XX;解

EXCLI:EQM=XX,SPEED=XX,DEV=XX;重新定义原来的数据 BLCLE:

EQM=XX;解CLC

6、GROUP SWITCH FAULT(TSM FAULR)(或GROP SWITCH RESTRICTIONS)

GSSTP:CLM/SPM/TSM=ALL;找出错部位

(或用GSREP;列出故障的设备)

GSBLI:TSM=XX;闭

GSTEI:TSM=XX;测

GSBLE:TSM=XX;解

NTSTP:SNTP=TSM-XX;找SNT号

GSDSP;看干扰值,查干扰源

RRDSP:SNT=XX;查SUID号

RRDSL:SNT=XX,SUID=XX;LOAD

7、SP LINK FAULT(RPA FAULT时)

EXSLP:SPG=ALL;查哪条状态不正常

BLSNI:SPG=XX;闭

BLSNE:SPG=XX;解

8、SP NODE FAULT

IMMCT:SPG=0/1;

IMCSP;看SP状态(SP做RESTART后会分离主备边,并UPDAE备用8小时)

END;

(用IMSIP:NODE=XX;可看到SP操作的STEP)

BLSNI:SPG=X,NODE=X;闭

DISUI:SPG=X,NODE=X,UNIT=HD-1,TEST=0~6;逐个板测

RESUI:SPG=X,NODE=X;测

BLSUI:SPG=X,NODE=X;测(SP TRSNSIENT FAULT SUPERVISION)BLSNE:

SPG=X,NODE=X;解

9、CPT FAULT

IMLCT:SPG=0;

ILNPP:PORT=ALL;找带CPT的端口,并查端口状态、速率

ILLBI:NP=1-2-2-1-1;闭PP

ILLBI:NP=1-2-2-1;闭NP

ILLBE:PP=XX;解PP

ILLBE:NP=XX;解NP

END;(但要等半小时才好)

三、传输告警

1、DIP FAULT

DTSTP:DIP=XX;看DIP状态(FC是NODE则是SNT问题)

DTDIP:DIP=XX;查SNT号

NTCOP:SNT=XX;查DEV号

STDEP:DEV=XX;看设备是否连接(NC未连,无方向号的是

空端口)

或EXDEP:DEV=XX;R下面是C说明已有路由,S下面是

NC还未使用

或STRSP:R=XX,STATE=BLOC;看有无BLOCK的路由,

若无说明设备未连上

若是空端口则:

DTBLI:DIP=XX;闭DIP

若DIP是ABL或有反复按传输故障流程处理

对MSC:EXDEP:DEC=XX;查具体数据(路由号、CLC号)

对BSC:RADEP:DEV=XX;查具体数据

注:将CLC号(MISC1)除以32即可以算出第几套

FC1:表示全1码

FC2:表示帧丢失

篇四:002-碳钢与合金钢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碳钢及合金钢的焊接施工和焊接质量,特编制此焊接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此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0%的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低温钢、

耐热钢和耐热耐蚀高合金钢现场焊接设备和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

护焊及埋弧焊。

3. 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

GB 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4709—

201X《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ASME 第二卷 C篇 焊丝、焊条及填充金属

4.

操作流程

5.

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5.1检查工作内容先决条件 5.1.1人员

5.1.1.1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

技术人员应负责编制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

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5.1.1.2焊工必须按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附表1:合格焊工登记表,SPI-

HJ-01)。

焊工必须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资料措施进行施焊,当遇到工况条件与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5.1.1.3火焰加热或切割

操作人员应具有气割、气焊操作上岗证。

5.1.1.4焊接预热、后热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用电加热设备加热时,其

操作

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5.1.1.5焊材保管和烘焙人员及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焊材保管人员应熟悉焊材的用途、性能。热处理人员应熟悉不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并按规范进行焊接热处理操作。

5.1.1.6焊接质检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焊接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和技术

水平,

并具有质检人员上岗资质证。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

确定焊接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5.1.1.7

无损探伤人员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其相应证书应在有效期

内。

5.1.2材料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 证明书 ,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

的规定。 5.1.3设备

所有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工机具必须经过校验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计量器具按照公

司计量器具管理办法执行。 5.1.4环境要求

焊接的环境温度>0℃,焊接电弧1m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90%,焊接作业区风速

当手工电弧焊超过8m/s时、气体保护电弧焊及药芯焊丝电弧焊超过2m/s时,应设防风

棚或采取其它防风措施,不允许有穿堂风,当焊接作业区受环境的影响时,需采取一定的

防护措施,当焊件表面潮湿或有冰雪覆盖时,应采取加热措施去湿除潮。对于合金钢的焊

接,其层间温度不能低于预热温度。 5.2 焊接材料准备

焊条、焊丝的选用,应按照母材的 化学 成分、力学性能 、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

预热、焊后热处理、使用条件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综合 确定。 5.3 坡口加工

焊接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对于合金钢,厚度较大的采用机械加工的

方法加工坡口;厚度较小的采用火焰切割的方法加工坡口,且加工表面不应有台阶。采用

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

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5.4 坡口检查

5.4.1坡口表面应保持清洁,清除待焊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污等杂质,坡口形

式及

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作好焊口跟踪图绘图样表(附表2:焊口跟踪图绘图样表,

SPI-HJ-06)。

5.4.2坡口表面及两侧(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焊条电弧焊各10mm,埋弧焊、气体

保护焊

各20mm,电渣焊各40mm)应将水、铁锈、油污、积渣及其它有害杂质清理干净。

5.4.3坡口边缘上钢材的夹层缺陷,长度超过25mm时,应采用无损探伤检测其深度,如

度不大于6mm应采用机械方法清除;如深度大于6mm应采用机械方法清除后焊接

填满;如缺陷深度大于25mm时,应采用超声波探伤测定其尺寸,当单个缺陷面积

(a×b)或聚集缺陷的总面积不超过被切割钢材总面积(B×L)的4%时为合格,否则该

板不

宜使用。 5.5焊件组对

5.5.1 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极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

毛刺

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和夹层等缺陷;坡口组装间隙、错边量、棱角应符

合规定,当坡口组装间隙超过允许偏差规定时可在坡口单侧或两侧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

求,严禁在接头间隙中填塞焊条头、铁块等杂物。

5.5.2组对过程中采用对称点焊,点数根据厚度的大小而定。对于尺寸较大的焊件不

宜在

坡口处直接点焊,应采用钢棒点固法。

5.5.3 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否则应清除重焊;如存在气孔、夹渣时亦应去除。 5.5.4

溶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 5.6焊前预热

5.6.1焊前预热应该根据图纸、施工技术条件、焊接工艺评定等技术要求进行。当无

规定

时,常用钢材预热温度见附表2(附表3: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

5.6.2焊前预热及层间温度的保持宜采用电加热器、火焰加热器等加热,并采用专用

的测

温仪器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一般来说,对于尺寸较小的

焊件采用火焰加热,对于尺寸较大的焊件采用电加热。

5.6.3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

以上。 5.6.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三倍,

且焊

件内外壁温度应均匀,需要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5.7焊

5.7.1 焊接过程中,施工环境及焊件的层间温度必须符合规定。

5.7.2焊接过程中使用的焊条应先放入焊条保温筒内,随用随取,不用时请注意及时

盖好

保温筒的盖子,焊条在保温筒内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并填好焊材烘焙记录表

(附表4:焊材烘焙记录表,SPI-HJ-09)。

5.7.3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纵焊缝应在引出板上收弧,

坑应填满。

5.7.4为防止焊接变形,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例如:分层倒退焊和对称焊)施焊。

于低温钢以及耐热耐蚀高合金钢来说,在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范围内,在保证焊透

和融合良好的条件下,采用小电流、短电弧、快焊速和多层多道焊工艺,各焊层焊道的接

头应尽量错开,并控制层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