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答案

【篇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ss=txt>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以汉字为最古老。汉字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

么时代?汉字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这是关心中国文化史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下

面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文字也不例外。以别的语言的文字为依傍,

有时能为一种语言很快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字来。但是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

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

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

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

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

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

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下面先对已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说法

略作讨论,然后简单谈谈我们对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的一些初步推测。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包羲氏就是伏羲氏。“书契”据汉末郑玄注,指写

有文字的木质契券。后来这个词往往用作“文字”的同义语。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

“叙”〔通“序”〕文的第一段,是根据上引《系辞》文改写的。比较重要的改动是把“结绳

而治”归在晚于伏羲氏的神农氏名下,并指实“后世圣人”为“黄帝之史仓颉”。不过不管是

《系辞》还是《说文》“叙”,都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尚书》伪孔传的“序”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篇序的作

者大约是魏晋时人。他认为三皇时代就已出现文籍,所以把“造书契”这件事提早到了伏羲之

世,与“画八卦”并列,同时不得不把为书契所取代的“结绳之政”推到了伏羲王天下之前。

但是他也还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据《易经》的《象传》和《说卦传》,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是天、地、

雷、风、水、火、山、泽的象征。易纬《乾凿度》进一步认为八卦就是“天”“地”等八个字

的“古文”。易纬本出汉代,但是今所传《乾凿度》一般认为是宋代伪书。上引说法究竟出于

何时尚难确定。如果撇开此说不管,最先明确主张“天”“地”等字出自相应卦形的,似是一

些宋代学者。下面举比较有代表性的郑樵的说法略加评论。

有近取:取■〔天〕于■〔乾体〕。取■〔地,亦为坤字〕于■〔坤体〕。取■〔水〕于■〔坎

体〕。取■〔火〕于■〔离体〕。..有远取:取“山”于■〔艮体〕取“雷”于■〔震体〕。取“风”

于■〔巽体〕。取“泽”于■〔兑体〕。在“论便从〔纵〕”节中又说:坎、离、坤,衡卦也。以

之为字,则必从。故■必从而后能成“■”,■必从而后能成“火”,■必从而后能成“■”。

清末民初的刘师培也认为“八卦为文字之鼻祖,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中

国文学教科书》“象形释例”节〕。他还把结绳也扯了进来,说“字形虽起于伏羲画卦,然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