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2020最新5篇

《金刚川》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战争场面的调度,让我们感受到国产战争片焕然一新

的电影工业体系。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电影《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2020最新5篇,

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1

冲着抗美援朝去看的《金刚川》,结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离电影开场不到两分钟的

时候,还是只有我一个人,电影开场三分钟以后,陆续进来了两个人,从电影开始到结束,

全场也就我们三个人。

票是下午18:15开始的,并不算太晚,但是整个影院也没有多少人。(这条街其实是

西安很堵的一条路,车辆人流都是非常大的。)

偌大电影院空空如也,在朋友圈发了包场的消息,也有朋友回复,昨天自己来看的全

场也只有两个人,回来跟家人开玩笑说,要不是我买了那张票,电影院就不用放了,毕竟

3张票顾不上成本啊,对于目前这部片子8亿的票房,我没有不会怀疑的,毕竟其选材和

宣传上是下了功夫的,但是想要达到管导的另一部电影《八佰》的30亿票房,几乎没有

可能。

豆瓣的评分也不高,截至目前只有6.5分。

值不值这个电脑票价,我们暂且不论,本文将从电影内容的角度深度分析其为何远远

低于大家的期待?

01 影片内容单一

但凡有些历史背景的人都知道,抗美援朝是一个大素材,其历史背景我国在建国后

1950年,美国在新中国一边倒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战争狂人麦克阿瑟等在美国政

府的授意下,先后在朝鲜半岛投入近100多万的兵力,包括步兵骑兵空军海军等,驻军南

韩,越过南韩和北朝鲜的三八线,妄图占领朝鲜半岛,而日本当年也是以朝鲜半岛作为跳

板发动侵华战争。

唇亡齿寒,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工业化还非常落后,国家百废待兴,美国在这个时候

发动侵占朝鲜的战争其目的无疑是同日本一样,再次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发动侵华战争,

以防止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侵略到自己在远东的既得利益。

大规模的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

中美双方先后投入兵力分别为135万、120万,被迫参与战争的百姓此次战争,规模

或达500万以上,伤亡人数近120万,每个参展军人后面都是一个家庭,这场战争的残

酷、血腥,毁灭性,不言而喻。

我们熟知的上甘岭战役,也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

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

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

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

多次冲锋。

上甘岭战役的情景,我在《金刚川》再一次看到了,一样是被炸得面目全非,血流成

河的山河,来来回回夺取阵地的反复伤亡,这是一个群体的伟大,也是一个群体的精神,

面对美国的空军无限制的空袭,这更是一场135万中国志愿军的血肉之战。

但《金刚川》并没有表现出来,围绕着金刚川上的一座桥,战士们连续七次修复三十

七米长的大桥,空军反复投炸弹,炸一次修一次,修一次炸一次,最后志愿军人便用自己

的身体支起了一座“人桥”,辅助全军通过,最终美军放弃继续轰炸。

人桥是全电影的亮点,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当然还有十七八岁小战士们的视死如归也

同样让人催泪。

个体人物形象的饱满也掩盖不了内容的单薄,这便是全部的故事,用一个老兵的口吻

讲出来了,看完了也就完了的感觉,有前因也没有后果,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彰显

了我们的士兵们伟大的,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02 表现手法单一

不仅影片的内容,其实影片的表现手法也是很单一,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写不出

来的时候,常用的句式就是,爸爸说,妈妈说老师说,同学说我说。

《金刚川》故事也是这样讲述的,整个片子分为四大部分,第1部分讲了几个连的主

人公,主要是几个主演所承担的角色;第2部分,讲了美国的空军,更多的是突出了战争狂

人的情绪化特征,为了炸毁中国的高炮,他脱离了部队擅自行动,最后与我们的炮兵连同

归于尽;第3部分,讲述了高炮战士的视死如归和兄弟情义;第4部分讲桥,因为一开始修

了炸了修,最后需要在凌晨5点前实现全军渡河会战,所以士兵在最后半个小时内架起了

人桥,作为影片的升华。

何况影片中里面大段的重复,从4个不同的角度重复的去讲“轰炸桥这个事情”,我

不知道管导是不是用这部影片尝试一种新的影视表达,毕竟之前的电影还没有这样拍过。

03 乏味且没有创新力

《金刚川》以4亿投资、3位国内硬核导演、一系列国内直男演员组成主创团队,上

个周末上映时也表现得牛气十足:票房一天一个亿,结果确是是高开低走了!

如果我们冲着体会爱国精神,感受和平主义,去看这部片子,那基本上没有新的收获。

如果是冲着普及历史,去看的话意义不大,因为它很多细节偏离历史,仔细的网友,可以

从网上找到相当多的历史素材,在此我再次不做赘述。

现在只想就电影说电影。

看过《八佰》的朋友们都知道里面有苏州河,有一座难以度过的桥,有一匹白马,有

赵云,有毁坏的照片……

当然《金刚川》里也有一条看似渡不过去的桥,有一匹受惊奔跑的白马,同一个镜头

回放几遍,也有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赵云……

硬核内容重复度达到50%。

国内二战的电影,真的走不上国际舞台吗?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2

周末带着家人孩子一起去看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战争片《金刚川》。电影讲述的是

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前,我国志愿军艰难架起一座桥,又不断被敌人炸毁,又重新建桥,

最后,通过人桥让主力部队顺利渡过金刚川的感人故事。

时隔70年,回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苦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的

英勇精神,敢打敢拼的民族气节,让我们铭记志愿军战士的奋勇、热爱与忠诚。

七十年前数百万血肉金刚,换来同胞和平年代的风平浪静。

电影《金刚川》里听到了五湖四海的各种方言,邓超饰演的连长说一口江西话听都听

不懂。好在李九霄饰演的志愿军战士说的四川话听起来很亲切。后面我会谈到电影里出现

的一句四川脏话,很燃很给力,意思不知道全国影迷听懂了吗?

要知道那些志愿军战士大多数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有的才十七八岁,看完电影我

觉得中国青少年应该要有这样的血性,下面分享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坚定的目标

孩子问我,中国为何要出兵抗美援朝?我说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人民享受和平。

《金刚川》里志愿军战士们的目标很坚定,就是要通过在金刚川山上架起一座桥让志愿军

主力赶到金城前线去。有了这样的目标,才有工兵部队一次又一次完成架桥而不气馁的精

气神;有了这样的目标,才有了张飞(张译饰)与关磊(吴京饰)在高炮阵地上的互相“成就”。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包括建国后的抗美援朝、中印边境冲突,对越自卫反

击战,我们都有着坚定的目标,那就是——胜利!

作为青少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树立目标,敢于胜利,追求胜利,享受胜利,战

胜学习上一个又一个困难,有血性地活出真我的风采,远离手机游戏,远离颓废生活!

第二点感受:坚决的执行

邓超饰演的高福来是步兵连连长,但是却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协助工兵连修桥,最后

过桥。

战士们都想上前线,李九霄饰演的四川战士刘浩和他吵了起来。但最后,他们都明白

一个道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很好地胜任了组织安排的任务。

执行力是一个团队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保证。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能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我们

学生在规则面前要少一些个性,多一些敬畏。学校安排的任务要全力以赴,学校做出的调

整要理解支持。

第三点感受:坚强的意志

张译饰演的张飞在断手断腿后依然浴血战斗,咬牙坚持,表现了军人坚强的意志。意

志力是最伟大的精神力量。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四川籍战士在剧中爆出的粗口:

一句是刘浩(李九霄饰)说出的“锤子老乡”,其实他和女话务员都是四川人,但是因

为之前没怎么说话,女兵不认识他,他就口是心非地说了那句话,这是四川男孩子特有的

表达,嘴里这么说,其实心里特别想跟对方进一步发展发展。

另一句也是川籍志愿者喊出来的“我ri你先人!”这话的意思是:我被你惹毛了,我

不要命都要跟你拼了!我们四川人是能拼命的,据统计抗美援朝四川牺牲人数是全国之最,

达到了30789人。黄继光、邱少云都是四川人。

自古四川多骄儿,川军战力之强,气骨盎然,史无第二。民族危难之际,四川人向来

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慷慨赴死。为勇气可嘉、意志坚强的四川人点赞!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3

电影《金刚川》讲的是我志愿军去金城赴战时,必须通过唯一的一条叫“金刚川”的

河,河上只有唯一一座木桥。美空军每隔几分钟就轰炸一次桥体,我军就立刻修复,美空

军又轰炸,志愿军又修复,轮番很多次。在美空军看来,这座桥好像永远不可能炸掉似的。

敌我陷于焦灼中,美空军最后疯狂轰炸,志愿军最后不得不采用人体架桥的方式,让大部

队通过……

抗美援朝,33个月奋战,134起战役,197653人牺牲,青山埋忠骨,长风颂英魂。

那一段沉重的历史,不该被尘封,应当被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那一年,俺们都才十

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此时此刻,他们都知道,面对他们的只有死路一

条,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眼神里全是坚定。战士们守住的不仅仅是这座桥,他们守住的

是国与家,是心中的信念。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这是一段不容遗忘的历史。战士们奉献一

切,捍卫和平,他们的英雄故事也被一代代国人传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战士的鲜血

染红她……”

打动我的不是以少胜多,而是在一次次任务中的无路可退时的坚定!哪有什么岁月静

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

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的战斗力,志愿军战士们

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的修补战

火中的木桥。

在中国移动,也有这么一群人,在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

的情况下,他们不顾高原反应,发挥专业优势,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通过铠装光

缆拉远,降低站址侧能耗,延长基站运行时长,并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开通全球

海拔最高的5G基站。实现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封顶的覆盖。

疫情面前,有多少人没日没夜加班加点,有多少人精疲力尽仍在坚持,有多少人临危

不惧忘我工作,有多少人放弃团圆逆行一线!

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擦亮功勋、致敬英雄、感谢每一个坚守工作岗位、默默付出的

人!和平年代,继承革命的精神,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前人牺牲,珍惜如

今国泰民安!愿英雄安息,愿世界和平,愿祖国更加强大!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4

近期电影票房市场,除去不断创出新高的《我和我的家乡》,紧随其后的大概当属热

度浓浓的《金刚川》了。这部电影据说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70周年的大

型活动在两个月内赶制出来的。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它是一部快餐之作和应时之作。

快餐和应时作品之痒自不必说,只是这么一部带有十分重大政治意义的作品居然也被

贴上这样的标签着实令人不解。众所周知,快餐或应时作品在创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精雕

细琢,因而只能热度一时,难能创造出经典永流传的奇迹!其无论热度多高,也无论褒誉

多美,这种一开始就带有先天不足的作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至止,这既

是快餐艺术和应时作品的悲哀,更是被功利思想裹挟下的恶果!

《金刚川》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真实故事。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发动了最

后一次大型战役,金刚川是一条大河的名字,为了主力部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通行,我

军在这条河上修建了一座木质浮桥,因而它既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更是数以万计的志

愿军战士的生命通道。围绕着这条生命通道,我军与美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殊死搏斗与较

量,我方尽管装备落后,但依然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赞歌。毋庸置疑,

这是该剧的“金刚”主题,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该片在“金刚”的渲染和力度上可谓做足了功课,影片自始至终昂扬着一种爱国主

义情怀和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既让观众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更让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

心,我想这应该是编导争时间抢速度在短短两个月内赶制出该片的初衷,也是让该片具有

教育人感染人作用的真实想法。不可否认,该片的这种“金刚”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

到了难以想象的作用,其艺术上的爱国主义渲染更可谓浓烈重彩,因而我们在观摩影片时

会时常听到观众动情的唏嘘之声,在散场后能够看到有些观众明显是泪后的红眼,但尽管

如此,作为一部具有如此宏大政治意义的剧作,我们对它的好坏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这些

层面评估,而应该从艺术的整体性上进行考量。我以为,该片的主题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但文本表达在某些方面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甚至可以说完全脱离了生活的真实。如果艺

术脱离了生活的真实,那么艺术的真实性就无从谈起。这既是艺术之大忌,更是艺术不该

失去的“金刚”。

先说形式。该片采用的是断点组接式的表达方式,有点类似冰糖葫芦,——以一根竹

棍将离散的糖葫芦串在一起。具体到该片中,就是用金刚川(“竹棍”)将剧中人(“糖葫

芦”)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作品。其实,这种艺术形式常见于国外,如美国电影

《通天塔》欧洲电影《白夜》等。近年来国内影界对这种形式似乎情有独钟,盛行如风,

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和我的祖国》,其可能是开启这种散点艺术形式的首创,紧随其后的

《我和我的家乡》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从效果来看,很是尽如人意。于是采用这种表达

的作品便多了起来,大有追仿之嫌。我们知道,内容决定形式,适合内容的形式才是内容

与形式完美组合的最佳选择,若抛开内容,一味重视形式,那么就会出现文不对题或词不

达意的缺憾!近年来,中国电影尽管在思想深刻、艺术表达和精心制作上,在走向世界电

影经典的征途中付出了艰辛和辛勤的汗水,得到了世界观众的公认赞许,但与国外的一些

优秀电影作品相比较,似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追赶,尤其是国内业界重制作轻创作、重形式

轻内容的现象屡遭诟病,而《金刚川》除了具有前述快餐作品的弊端之外,还有就是过于

重视形式轻视内容之嫌。该剧场面恢弘,制作精良,尤其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逼真逼肖,

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但这些形式上的富足并不能克服内容上的匮乏,并不能让观众在

更深层次上进行生命意义的思考,因而作品很难起到作品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

再说人物。因为剧作反映的是战争,且场景就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因此这是一部典型

的“男人戏”。有句俗语三个女人一台戏,如果没有女性,剧作可能会因缺少情调而寡淡

无味,因无女性角色而惨遭冷落的作品比比皆是。该剧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由当红一线

流量明星吴京、张译、邓超和李晨扮演,四人各有所长,但遗憾的是人物关系并不连贯,

且少有交集。由邓超扮演的和李晨扮演的两个人物在剧情未到一半时,人就断线(牺牲)了,

这对于一个剧情片来讲,显然是不完整和不合格的,也是不可理喻的。剩下的张译和吴京

两个人物尽管承担起了后半部剧情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个性不甚鲜明,很难给观众留下深

刻印象。即便编导绞尽脑汁地营造了战争的残酷场景及两人在战争状态下的狂野不羁,但

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性格特征,编导的努力显得十分苍白。再加上有的情节严重脱离生活真

实,使得两人愈发缥缈,没有了真实性。人物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缺乏个性的

人物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质量,更会加速作品失去真实性。

最后说说剧情。由于此剧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因而剧情应该是经过了艺术化的

加工处理。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经过设计的情节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甚至给人以胡编乱

造之不适。比如由张译饰演的人物,在六位同伴牺牲之后,在失去一条腿和一条胳膊的情

况下,独自一人替代六人的工作,居然还准确无误地打下了丧心病狂的美国战机。这一神

操作,让人不由会想到抗战神剧中的“手撕鬼子”,这里尽管有编导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做

掩护,但艺术的真实性并不能靠此就能瞒哄过关,艺术不能靠作假感染人教育人,而应是

通过由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起作用的。再如,打击敌机的炮兵阵地,按军事常规,应该

经常变换位置以防敌机窥测轰炸,但这一常识在剧中被彻底颠覆,我军炮兵阵地不仅没有

移动位置,而且还在深夜点火来引诱敌机,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美军战机发现目标后,派

出多架战机进行清除,难以成功不说,居然还被断了胳膊少了腿的张译击落了,这种严重

低估观众智商的情节与抗战神剧中的弹弓击落飞机何其相似!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国

外的艺术作品,人家能把假的东西拍成真的,如《阿凡达》《星际穿越》《2012》等等;

而我们却活生生将真的拍成了假的!症结究竟在哪儿?

《金刚川》凭着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契机闪亮登场,尽管迎合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

利的形势需要,也取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傲人业绩,但从一个艺术精品的要求去衡量,由

于其与快餐作品挂了勾,再加上在艺术追求上缺少了不该失去的“金刚”,因而,它注定

只能是昙花一现,蹭蹭一时热度。近期数据显示,该片票房收入多日连续下滑,已远离预

期。果然。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

1953年,朝鲜战争进入尾声。并不如荧幕里武德充沛的牛仔所说——所谓天空是他

们的,此刻美国人的勇猛只能发泄在南朝鲜的普通民众和日本国的柔弱女人身上。6月,

停战谈判议程协议全部达成,双方即将签订协定。为了将华盛顿继续绑在“北进”的战车

上,从而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李承晚强行扣押了2.7万余中朝战俘,妄图破坏停战。

为了惩戒李氏战犯集团,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我志愿军决定推迟签字,再次痛击南

军。7月13日,志愿军与人民军发起攻势,金城反击战就此打响。

此次战役中,南朝鲜伪军是主要的打击目标。志愿军共出动兵力24万,集中了1000

多门火炮和20辆坦克,对金城以南、牙沈里至北汉江间22公里地段的李承晚部展开歼

灭。金城战役是我志愿军难得的富裕战,也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我军发动规模最大的进攻

战役。是役我军的兵力是敌人三倍,地面火力是李部的1.7倍,对敌杀伤也多得益于猛烈

的炮战。

7月14日我军奇袭白虎团,国家军事博物馆因此收藏了南朝鲜伪“首都师”的“王

牌团”团旗,太阳的后裔缘此没了先人。16日,我军向南推进近200平方公里,随后开

始抵挡美军的连续反扑。27日,收复的约180平方公里失地仍在我军坚守之下,金城以

南地区的战线向南拉直,5.3万余敌伪军被击毙伤俘。美方随即签署停战协定。

需要辟谣的是,《金刚川》中并无网上所谓的我们和南鲜人作战而美国人当裁判的设

定,也未出现能引起所谓美国人放我们一马遐想的剧情。剧尾的人桥,虽然是淮海战役的

移花接木,也可以勉强视为一种志愿军不可战胜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即便这个表达本身槽

点满满。

但我仍如坐针毡。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自开蒙以来乃至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社会革命与斗争事业之一。

在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我们对外扶弱锄强,御侮于国门之外,以至弱当至强,打出了

仁义之师、威武之师的风采,确立了新生共和国的大国地位,对内进行了深刻的国民精神

和民族记忆的重塑、系统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与组织整合,奠定了我国发展现代化事业必备

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即以庸俗的攻城略地论,朝鲜战争尚可以说是以三八线为始复以三八

线为终,可抗美援朝的开场却实在东北边陲的鸭绿江边。无论从哪个角度,这场战争都为

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宝藏。

我初看过邓超的白马,挺经的防空炮,以及各自为战个人英雄主义的志愿军,以为管

导演是受雇抢夺我们舆论阵地的US NAVY。到后来,看过美国那边同样无组织无纪律的

牛仔队长,时而精准时而做做样子的炸弹,以及喀秋莎虽然算得上全片最美的场景,但毕

竟正经地表武力最强帝国的火炮阵地轻松松被几波火箭弹整熄火了,我才晓得哥们确实不

吹不黑,他令人诟病的叙事其实“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所以在最后,吃毕锅眼灰,放

完轻巧屁,管导演只能把自己的疥蛙腿踩在传统社会体制外的结拜情义上。

李云龙式的草莽英雄,固然缘其魔幻而让人欲呼过瘾,却不是真正的历史,更无法解

释我们的先人之所以伟大。以管导演们的叙事见,中国人就是毫无章法地草菅人命才换来

了钢铁洪流战无不胜的美国人出离其对生命尊重认知的震撼与因而的却步,中国的国民就

是一群没有开蒙、只知盲从赴死的义和拳民,而执政者则是冷血不知悲悯万生的大师兄,

我们就这样野蛮地打破了文明人的岁月静好,以至于今日。我无意诋毁义和团,但我们的

队伍若还如义和团一样,停留在只具备前工业时代的作战方法和组织方式的程度,那他们

大概早同印第安人一道被北美奴隶主匪帮统统割下头皮或者攮进鸭绿江喂鱼,而我们现今

仍要继续如蒋记国民政府治下的祖辈一样,挣扎着做好美国总督任意鱼肉的殖民地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