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

搜索技巧教学设计

陵水中学 吴辉

教材及学情教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

础》,讲授的内容为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中的“搜索技

巧”,这是第2个单元,第1单元主要学习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基本

使用方法,因此为本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节“搜索技巧”共

2课时,这是第1课时,搜索技巧看似很简单,其实却是一个很复杂

的问题,它没有较高的系统性,而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以及方法

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平时的调查分析,我们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对较

低。能够熟练上网浏览、查找、下载信息的也就有几个人,为了使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全面的掌握知识,同时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学

习,而又避免放任自如的局面,因此在设置活动时,我认为本课时不

适于综合性的主题活动,那样容易忽略一些重点环节和方法,我打算

本课时,先设置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视野的相对有效的多个小主题探

究活动。

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教师引导

探究等提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技巧”这一中心

点,强调对比,通过师生、生生、以及与网络角色的对比与互动让学

生多维度、多视角地认识不同搜索技巧的不同效果,在对比中,突出

技巧的灵活与多样,体现“搜索”的思想和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

培养和锻炼自主探究以及协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

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而在第2课时再设置相对综合的活动任务,在自主探究、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巩固技术的运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搜索引擎最基本、常用的搜索技巧。

使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发挥集体精神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搜索技巧搜索各种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探究,循序渐进,启发学生思维和主动探究的意识

通过师生、生生及网络角色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

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掌握搜索技巧有效获取信息对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

意义。

培养成科学、高效、批判性地获取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作共事、开放、宽容的意识和品质。

二、教学重点分析

由于网络的普及和便利性以及学生原有水平的个体差异,本节课

的重点应放在对具体搜索活动在使用搜索技巧时的灵活应用、不同搜

索技巧效果的比较以及用好逻辑命令。

三、教学难点分析

搜索技巧的应用

对于教师来说难点在于有效搜索目标的设计

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在于不同搜索活动中搜索技巧的灵活应用及

如何提高搜索效果

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在于怎样用逻辑命令

教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引导探究法、对比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协作探究、观察对比

教具选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管理系统

课前准备:分组:按坐位号,相邻4个同学为一组,适时互助。

调查:前面课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对学生搜索信息情况作了一

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搜索现状分析:根据前面的课程可以了解到,有些同学不喜欢通

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原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