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
AV,S-VIDEO,VGA,HDMI各端子简介
AV
也称AV
[1]
接口,音频(Audio )和视频(Video )的简称
AV端口(
又称复合端口、莲花口
)原文为Composite video connector,是家
用影音电器用来传送类比视讯如 NTSC、PAL、SECAM
的常见端口。AV端口通常是黄色的RCA端口,另外配合两条红色与白色的RCA端
口传送音讯。欧洲的电视机通常以 SCART端口取代RCA端口,不过SCART的设
计上可以载送画质比YUV更好的RGB讯号,故也被用来连接显示器、电视游乐器或
DVD播放机。在专业应用当中,也有使用BNC端口以求获得更佳讯号品质。
在AV
[1]
端口中传送的是类比电视讯号的三个来源要素:Y、U、V,以及作为同
步化基准的脉冲信号。Y代表影像的亮度(luminance
,又称
brightness),并且包含了
同步脉冲,只要有Y信号存在就可以看到黑白的电视影像(事实上,这是彩色电视与
早期黑白电视相容的方法)。U信号与V信号之间承载了颜色的资料,U和V先被混
合成一个信号中的两组正交相位(
此混合后的信号称为彩度
(chrominance)),再与Y
信号作加总。因为Y是基频信号而UV是与载波混合在一起,所以这个加总的动作等
同于分频多工。
AV端口所传送的复合视讯可以借由简单地调变其载波来将其导引至任何一个电
视机
[1]
的频道。早期大多数的家用视讯装置都是使用复合视讯。例如镭射影碟就是单
一的将复合视讯数位化,VHS录像带则是记录稍微修改过的复合视讯。这些播放装
置大多数可以选择是直接输出其记录的讯号,或者调变至特定的电视频道以供没有
AV端口专属频道的早期电视机收看。在1980年代早期,当时的个人电脑与电视游
乐器通常也输出复合视讯,使用者必须使用一台RF调变器来将其载波导向至电视的
特定频道,在北美常为第3或第4频道(66~72Mhz),欧洲为36频道,日本日规第1
或第2频道(90~102MHz);台湾则因当时仅开放 1~7CH(
即美规
VHF 7~13CH
,但
7~12CH
被台视、中视、华视使用中
),故仅剩第13频道(210~216MHz)可用。RF
调变器通常为外接盒形式,以免其电波影响电视机的运作。不过,将复合讯号进行调
变再让电视解调的结果,是引入更多的噪声,使得画质失真。所以1980年代后期,
电视机开始提供直接的AV输入端口,并且将其与天线或有线电视所传送的RF信号
分开处理,使得RF调变器慢慢消失。
虽然RF调变所造成的失真已经不再普遍,复合信号本身将YUV信号混合在一
起的设计本身就造成了画质上的减损;因为,加总之后的信号在数学上即无法完全分
离回原来的样子,造成本来应该是亮度的信号被解释为彩度,反之亦然。表现在画面
上就是物件边缘渗色、彩虹化,或亮度不稳定。电视机制造厂商一方面改善影像处理
电路(
如三次元
Y-C
分离回路
)来极力降低此等影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S端口与
色差端子来根本解决以上问题。
3、S-Video 是一种两分量的视频信号,它把亮度和色度信号分成两路独立的模拟信
号,用两路导线分别传输并可以分别记录在模拟磁带的两路磁迹上。这种信号不仅其亮度和
色度都具有较宽的带宽,而且由于亮度和色度分开传输,可以减少其互相干扰,水平分解率
可达420线。与复合视频信号相比,S-Video可以更好地重现色彩。 两分量视频可来自
于高档摄像机,它采用两分量视频的方式记录和传输视频信号。其它如高档录像机、激光视
盘LD机的输出也可按分量视频的格式,其清晰度比从家用录像机获得的电视节目的清晰度
要高得多。
4、
VGA简 介
VGA标准
VGA(Video Graphics Array)即视频图形阵列,是IBM在1987年随PS/2(PS/2
原是―Personal System 2‖的意思,―个人系统2‖,是IBM公司在1987年推出的一种个
人电脑)机推出的。PS/2电脑上使用的键盘鼠标接口就是现在的PS/2接口。因为标
准不开放,PS/2电脑在市场中失败了。只有PS/2接口一直沿用到今天)一起推出的
使用模拟信号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在当时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
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个标准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
十分过时。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持的一个标准,个人电脑在
加载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序之前,都必须支持VGA的标准。例如,微软Windows系列
产品的开机画面仍然使用VGA显示模式,这也说明其在显示标准中的重要性和兼容
性。
VGA显示模式
VGA最早指的是显示器640X480这种显示模式。
VGA 公插头(通常位于显示器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