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

拆解饿了么的超级会员体系

会员体系的变迁与进化从实践上看,主流的会员体系都是从以下5种模式中演变的:

第一种是基础的传统免费会员模式,也就是“免费办卡模式”;

第二种是超级会员模式,或者称为“付费订阅模式(Subscription Model)”,本质

上是承诺的互换,成功案例包括亚马逊Prime和Costco的会员体系;

第三种就是整合海量商户,实现消费者资源共享,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日本茑屋书店的

T卡体系;

第四种就是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社交、社区、社群——即

Social+Local+Mobile,简称SoLoMo——实现消费者留存、活跃与裂变,成功案例包括

瑞幸咖啡、云集、社区团购、小米、丝芙兰等。

而第五种就是左手海量商户,右手海量消费者的生态模式,我将这种模式成为“未来

模式”,饿了么就是在这条未来道路上飞奔的玩家。更有趣的是,饿了么可以说是经历了

上述会员体系发展的全阶段。

饿了么用户端:SoLoMo时代的超级会员体系从2008年创立开始,饿了么偏向于传

统的会员体系,通过红包等模式,累积了种子会员和最早的一批铁杆用户。

在2017年5月,饿了么将会员体系升级为超级会员体系,进入付费订阅制时代——

连续包月6元、连续包季28元、连续包年108元——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粘性和复购。

1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超级会员中女性占比54.3%;年轻人是消费主力,24岁以下占

比接近六成;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用户达到21.6%,接近普通用户的1倍。

当有了这些超级会员后,这些超级会员们之间通过微信社群中的相互分享等,实现了

对外自传播与裂变。同时,由于接近6成的订单最终指向工作地点——这本质上是一种实

体的“社区”——附近,这本身也是在公司这种内部场景中实现了极高使用率和出现率,

对于粘性和复购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质上看,饿了么在外卖市场打造超级会员体系,也正基于中国外卖市场本身的进化

与演变:中国外卖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这时候,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吸纳新用

户,而是如何运营既有用户,提升他们的客单价,实现复购和裂变。

值得一提的是,超级会员作为一个风口热词,有一个弊端,就是很多超级会员体系都

是企业和超级会员之间、超级会员自身之间的互动,这类的平台通常是封闭的,仅从消费

者本身去进行激励很快就会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

而当外卖市场逐渐走到成熟阶段时(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交易用户数超过5亿人,

全市场交易量超过5000亿元),传统激励手段能产生的效用已经出现了明显衰减。

▲第二曲线

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在用户角度开辟“第二曲线”了:2018年4月,阿里巴巴

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就是这条“第二曲线”的开端。

在对超级会员体系本身的赋能方面,阿里将88VIP直接和饿了么超级会员打通:根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