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中国与欧美游戏类型比较研究

一 中国游戏产业发展概述

中国的游戏产业起步较晚,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游戏产

业才现雏形。从时间上划分,我国游戏产业前后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中期的萌芽期、9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期、21世纪初期的提升期和2010年至今的爆发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中国游戏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电子游戏开始出现在我国沿

海地区的城市中,游戏主要以日本进口为主,其内容和题材都相对单一。游戏内容上,基本以冒险

类、动作类、射击类和角色扮演类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游戏为冒险类游戏《超级玛丽》;游戏题

材上,基本集中在军事、传奇、魔幻和现实等类型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游戏有《塞尔达传说》。这

一时期的电子游戏设备可分为家用游戏机和大型街机两种,主要产品为任天堂的FAMICOM家用游

戏机和CAPCOM、SNK公司制造的大型街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中国游戏的发展期,在这一

时期中国游戏开始走向国产化。发展期的游戏多为MUD

[1]

游戏,题材上以《西游记》《水浒传》等文

学名著改编和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改编为主。21世纪初期为中国游戏的提升期,这一时期我国游

戏公司以代理其他国家研发的游戏产品为主。以第九城市代理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为例,这款

来自美国暴雪公司的游戏产品代表了当时世界网络游戏的最高制作水平,为处于提升期的中国游戏

产业提供了模范与标杆,侧面上促进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2010年至今为中国游戏的爆发期,这

一时期我国市场上的游戏产品愈发丰富,游戏题材更加多元化,移动游戏平台逐渐成为我国最受欢

迎的游戏平台。伴随着2011年当乐网从Rovio娱乐引进的移动游戏《愤怒的小鸟》在国内上线,国

内游戏平台的市场份额占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移动游戏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2013年由于智能手

机在中国普及,手机游戏用户急速增多,市场的扩大也刺激了我国移动游戏产品的研发,2013~

2016年,休闲类小游戏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保卫萝卜》《捕鱼达人》等热门手游相继推出了续作。

2017年之后,快节奏的MOBA游戏逐渐流行,其中腾讯公司开发运营的国风MOBA游戏《王者荣

耀》成为爆款。

2019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308亿元,较2018年增长7.7%。随着我国游戏市场逐

渐扩大与成熟,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

收入近2000亿元,占我国整个游戏市场收入的84%,已经成为我国游戏产业发展动力之一。

[2]

2019

年受国内版号收紧政策的影响,中国游戏对外出口成为不少游戏企业的求生之路,腾讯、网易、三

七互娱等游戏公司均有自主研发并对外出口的游戏产品。数据显示,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对外出口国

家中,欧美国家占比超40%,是我国游戏出海面向的重点地区(见图1)。但由于经济、人文、科技

发展的不同,中国游戏与欧美游戏在游戏类型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中国玩家与欧美玩家在游戏类

型偏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样的大语境下,本报告将中国游戏和欧美游戏从游戏内容、游戏

题材和游戏平台三个角度划分成不同的游戏类型集群,并进行现状分析、差异分析和成因探究,以

此达到比较研究的目的。

图1 2019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比

二 游戏内容分类比较

按内容分类是目前最常用的游戏分类方法,可以将游戏分为七种类型,即RPG(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类游戏)、SLG(Simulation Game,策略类游戏)、AVG(Adventure Game,冒

险类游戏)、PZL(Puzzle Game,益智类游戏)、ACT(Action Game,动作类游戏)、功能游戏及

其他类型游戏,它们又各有数十种分支,交叉融合后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游戏类型集合。

当前许多流行游戏在追求创意与突破时,将各个游戏内容的特点兼容并蓄,形成了新的游戏类

型或游戏分支,因此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游戏产品中不乏游戏内容混杂的创新产品,例如沙盒游戏和

MOBA游戏。沙盒游戏中一般会出现AVG、ACT、RPG和求生类这四种游戏类型,代表游戏作品

《我的世界》;MOBA是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的缩写,MOBA游戏中文译为多人在线

战术竞技游戏,是SLG中即时战略游戏(Real-time Strategy Game)的一个分支,代表游戏作品

为《英雄联盟》《DOTA 2》。

(一)中国游戏内容分类比较

按游戏内容分类,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中,RPG是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中占比最大的游戏类

型,数量和销售额均占绝对优势(见图2、图3);MOBA游戏在中国发展迅猛,销售额持续增加;

STG

[3]

异军突起(见图3);我国功能游戏逐渐步入大众视野,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

RPG由于其高代入性、重剧情体验等特点,一直深受国内玩家的欢迎。

图2 2019年中国收入前100移动游戏产品类型占比

图3 2019年中国收入前100移动游戏产品收入占比

RPG在中国整体游戏市场收入、自主研发游戏市场收入和对外出口游戏市场收入中均表现亮眼,

平均占比40%以上。

[4]

其中,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中收入前100的移动游戏产品里RPG数量

占比最高,达54%,收入前100移动游戏产品中RPG产品的收入占比最高,达45.5%。

[4]

游戏

MOBA游戏以极少的产品数量,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MOBA类游戏由于其产品数量偏少,

头部产品集中度又较高,所以2019年依然保持了游戏更新人数高于下载人数的数据表现。

[5]

同时,

由MOBA游戏本身的玩法模式所致,此类游戏平均每次使用时间较长,游戏用户忠诚度也相对更高。

此类游戏在中国的销售额也非常亮眼,在2019年收入前100的移动游戏产品中MOBA游戏的收入

占比仅次于RPG,达14.9%。并且随着MOBA游戏的发展,预计这类游戏产品的用户规模会持续扩

大。

STG依托《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绝地求生:全军出击》这两款现象级游戏产品在2018~

2019年中国游戏市场中占比明显提高。2019年5月,《绝地求生》两款游戏双双停服,腾讯公司研

发的STG《和平精英》和网易研发的STG《荒野行动》使得这一品类游戏在中国市场得到了更大的

发展,在2019年收入前100的移动游戏产品中STG的收入占比为8.6%。

4.功能游戏

国内的功能游戏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腾讯公司和网易公司均有功能游

戏推出,其中大部分的功能游戏都偏向实验性和非营利性,在商业上尚无明显表现。2018~2019年,

腾讯公司陆续推出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尼山萨满》《榫卯》《折扇》,与科学普及相关的《电是怎么

形成的》等涉及诸多领域的功能游戏产品,均得到了来自玩家的良好反馈。其中《尼山萨满》在

App Store评分高达4.8分,在TapTap上获得了高达9.6分的综合评价。2019年,“腾讯游戏追梦

计划”功能游戏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功能游戏,包括面向盲人的《长空暗影》、弘扬传统文化的《故宫:

口袋宫匠》等。2019年,网易公司联合故宫推出了以青绿山水为风格的手机游戏《绘真·妙笔千山》。

该游戏在App Store上评分高达4.5分。目前我国的游戏制作团队应继续挖掘功能游戏潜在价值,并

努力提升其赢利能力,预计在未来,当功能游戏真正发挥作用之时,其潜在需求、收入能力、品牌

效应、社会意义都将攀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6]

(二)中国与欧美游戏内容差异比较

数据显示,中国玩家更喜欢RPG、MOBA游戏和SLG,2019年中国游戏产品销量TOP 10中有

五款游戏为RPG。同时RPG、MOBA游戏和SLG在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和对欧美国家出口游戏中也占

据了较大份额,三者合计占比75%。欧美玩家受文化习惯影响,较为重视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因此

在游戏类型的选择方面也较为偏爱SLG和SPT游戏

[7]

。NPD Group统计的美国2019年游戏产品销

量TOP 10中,SLG和SPT游戏占比最多,而RPG中只有一款动作射击类《全境封锁2》和一款

JRPG《王国之心3》上榜。由此可见,2019年欧美玩家的游戏需求主要集中在紧张刺激、内容相对

简单直接的游戏类型上。

比较

2019年,占中国游戏市场较大份额的游戏类型为RPG,但此类游戏在欧美市场反响平平。与之

相对应,动作类RPG和益智类RPG的表现要稍好,而MMORPG

[8]

在欧美市场的收益并不理想。曾

经以《魔兽世界》为代表的MMORPG在欧美乃至全世界游戏市场都有极佳的表现,但是随着时代

的快速发展,这一品类的游戏在欧美地区逐渐没落,早在2015年EEDAR发布的报告就预测,北美

地区的免费模式MOBA游戏将很快取代MMORPG的市场地位。近期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截至

2019年4月,此类型游戏中没有一款排在欧美游戏产品畅销榜前100名以内。

游戏比较

MOBA游戏是深受欧美游戏玩家喜爱的游戏品类,并且MOBA游戏是电竞化最为成功的游戏类

型之一,其中《刀塔2》和《英雄联盟》作为国际电竞赛事游戏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推广。

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促进了MOBA游戏的发展,举办电竞赛事是MOBA游戏的重要运营手段之一,

MOBA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对赛事的投入也大大推动了电子竞技走向正规化、商业化。

[9]

目前

MOBA游戏的研发趋势从PC端转向了移动端,代表作品为腾讯公司出品的《王者荣耀》。

比较

STG在中国游戏市场和欧美游戏市场都很受欢迎。2019全球免费游戏产品收入排行榜显示,全

球收入TOP 10的游戏中,STG占据三席。其中Epic Games的《堡垒之夜》位列第一,Neowiz发

行的《穿越火线》位列第七。

4.功能游戏比较

对比在中国刚起步并处于实验阶段的功能游戏,欧美的功能游戏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应用范围

也更加广泛。早在1981年,美国就将功能游戏

Army Battle Zone

作为模拟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

之后的2001年,美国国防部与育碧达成合作,将育碧开发的游戏《彩虹六号:正义之矛》用于军事

训练,并获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时,功能游戏还大规模应用于教育、医疗、文化、社会管理等

不同领域,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经选用游戏《虚幻》,作为模拟宇航员遭遇突发情况时的

训练软件。

[10]

目前,美国是功能游戏开发最为完全的地区,英国、荷兰等国家也非常重视功能游戏

的研发。

三 游戏题材分类比较

按题材分类也是较为常见的游戏分类方式。目前大致可分为神话题材游戏、奇幻题材游戏、历

史题材游戏、军事竞技题材游戏、体育竞技题材游戏、末日废土题材游戏、科幻题材游戏等众多游

戏类型。在中国市场,中国神话故事题材和中国武侠文化题材的游戏占比最高,共占51%。同时,

混合题材游戏在中国游戏市场也相对比较流行。在欧美市场,西方神话题材和现代写实风格的军事

竞技题材游戏占比较高。

(一)中国游戏题材分类比较

中国游戏从自主研发之初,在题材上就一直与中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按游戏题材分类,对有

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游戏进行整合后发现,中国神话题材和中国武侠文化题材占比较大。在游戏买

量投放素材排行中,仙侠、三国、武侠、西游等游戏题材占比约40%,其投放量高于其他题材游戏。

这说明受文化因素影响,这些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产品在中国市场更受玩家的欢迎。同

时,从流水增长率来看,题材新颖的游戏更能给玩家带来新鲜感,末日废土题材、军事竞技题材的

流水增长率较大。但这个增长大多是由于单品爆款游戏的带动,主要爆款游戏有2019年大热的末日

废土题材游戏《明日方舟》和军事竞技题材游戏《和平精英》。

1.中国神话故事题材游戏

2019年最受我国玩家欢迎的东方玄幻/奇幻类游戏和东方历史/神话类游戏中都有中国神话故事

的影子。中国神话故事题材流水在2019年流水TOP 100中占比过半,是2019年度最受国人欢迎的

游戏题材(见图4)。中国神话故事题材多来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幻想,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典籍为

《山海经》。中国神话故事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神仙神话、英雄神话三个部分,其中创世神话最为

重要。

[11]

这些神话故事中都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以创世神话为题材的游戏

如《王者荣耀》中,出现了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等创世神话故事。以神仙神话为题材进行开发的游

戏有分别位列中国2019年游戏销量TOP 10第二名和第七名的《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以《梦

幻西游》为例,游戏制作方对游戏任务中的剧情以及人物形象定位进行了适度改编,受到玩家的认

可。这样的改编促进了中国神话故事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同时,中国游戏市场中也不乏以日本神话

故事为题材进行改编的游戏,例如网易公司的日式和风游戏《阴阳师》。

图4 2019年流水TOP 100中各游戏题材类型流水占比

2.中国武侠文化题材游戏

2019年流水TOP 100的游戏中,中国武侠类游戏占4.8%。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

具特色的题材,相比魔法这样的西方概念,中国玩家往往对武术更有亲切感。自主研发初期,中国

游戏市场中就涌现了大批的武侠类游戏,随着中国游戏的发展,本土文化韵味厚重的优秀的武侠文

化题材网络游戏更是层出不穷,例如西山居开发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网易游戏开发的《一梦江

湖》等国产武侠类网络游戏,都得到了玩家的喜爱。

(二)中国与欧美游戏题材差异比较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依托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其中,东方玄幻/奇幻

类游戏和东方历史/神话类游戏约占市场收入的一半。欧美游戏更集中于西方神话传说题材、军事竞

技题材等。游戏风格上,欧美玩家更偏爱写实风格的游戏,例如2019年全年美国最畅销游戏《使命

召唤:现代战争》。

中国游戏中的神话故事题材多来自中国神话体系和日本神话体系。欧美游戏中神话故事题材更

为多样,其游戏题材多来自克苏鲁神话、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古印度神话、中国神话和古埃及神

话。这些神话故事为现代游戏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欧美许多大制作游戏在世界观构建上都借

鉴了一个或者多个神话体系。例如,《刺客信条:起源》中的许多细节充满了古埃及神话的影子;

《魔兽世界》中包含了古埃及神话、克苏鲁神话、北欧神话和中国神话等四种神话体系中的元素。

四 游戏平台分类比较

目前的游戏市场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按游戏平台分类,大致可分为移动游戏,客户端游戏,

网页游戏,AR、VR游戏和云游戏这五个类型。其中移动游戏、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的发展已经相

当成熟,而AR、VR游戏和云平台游戏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多端联动跨平台游戏这一设想逐渐成为现实。2018年《堡垒之夜》《我的世

界》等游戏已开始实现跨平台功能,其中《堡垒之夜》可跨移动端、客户端、PS4、XBOX等多个平

台进行游戏,受到了玩家们的一致欢迎。跨平台游戏逐渐打破了平台间的壁垒,既提升了玩家游戏

体验,也从侧面带动了游戏收入的增加。

(一)中国各平台游戏发展情况分析

在2019年中国网络游戏细分市场中,移动游戏收入占据游戏市场主要份额。中国移动游戏市场

实际销售收入为1581.1亿元,占68.5%,预计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将呈现阶段性爆发。客户

端游戏市场、网页游戏市场、家庭游戏主机游戏市场以及单机游戏市场继续萎缩,实际销售收入和

市场占比下降较为明显。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收入为615.1亿元,占26.6%,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

售收入为98.7亿元,占4.3%(见图5)。此外,受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的影响,AR、VR游戏在中

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并且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游戏逐渐成为可能。

图5 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细分市场收入占比

1.移动游戏

移动游戏平台由于其易于携带等特点逐渐成为中国玩家的首选。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

际销售收入达到1581.15亿元,增速有所上升(见图6),同比2018年增长241.5亿元,增长率为

18.0%。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2亿人,在固定人口空间下,使用移动设备的游戏用户基本饱

和,较2018年增加0.2亿人,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率为3.3%。

[12]

图6 2019~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其环比增长率

2.客户端游戏

2019年,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615.12亿元(见图7),同比2018年减少4.5

亿元,同比下降0.7%。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已步入成熟期,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面临来自移动游戏

的竞争压力,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13]

2019年9月,精品化客户端游戏《太吾绘

卷》抢先体验版上线一年后销量达到了200万套,获得了玩家的诸多好评。过去中国游戏市场存在

的创新不足、题材雷同、追逐快钱等问题在客户端游戏领域正逐步得到消解。

[14]

图7 2019~2020年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其环比增长率

、VR游戏

2019年AR、VR游戏市场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中国AR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

0.7亿元,较2018年的0.5亿元增加了0.2亿元(见图8),同比增长40.0%。

[15]

但由于游戏软件较

少、用户基数较小等问题,中国AR游戏产业未成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中国自主研发VR游戏

代表作品为上海思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VRSTG《幻影计划:起源》。

图8 2018~2019年中国AR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4.云游戏

云游戏是一种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在线游戏。

[16]

游戏中,包括画面渲染、数据同步、交互逻

辑等在内的所有计算全部由云端服务器进行,并通过互联网接收玩家的输入指令,同时将处理完成

后的最终画面结果显示在玩家的前端设备上。在云游戏场景下,用户设备无需任何高端的处理器或

显卡,只需具备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和联网功能即可。

[17]

2019年4月,小沃科技正式推出全新的云

游戏平台“沃家云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效果佳、体验优的云游戏产品。

(二)中国与欧美游戏平台差异比较

2019年,中国游戏市场受到来自技术、商业环境、消费习惯和政策方面的影响,客户端游戏、

家庭游戏/主机游戏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中国网页游戏用户规模也持续缩小。与中国市场不同,欧美

游戏市场具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客户端游戏占市场份额的49%(见图9)。

图9 2019年美国游戏市场规模类型分布

1.移动游戏

在世界游戏市场中,2019年移动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0.2%达到685亿美元,占全球游戏市场份

额的45%。其中,549亿美元来自手机游戏,手机游戏成为主要驱动力。

[18]

Newzoo预测,到2022

年移动游戏市场收入将达到797亿美元。尽管移动游戏占世界游戏市场规模最大,但是在北美、西

欧等成熟的游戏市场中,移动游戏的增长速度正在逐步放缓。中国游戏市场中的移动游戏品类占比

68.5%,但在2019年也呈现增长速度放缓趋势。

2.客户端游戏

欧美游戏市场内的主机游戏和PC游戏由于用户对内容的付费习惯较好,因此占市场份额较大,

达70%。盒装游戏在欧美仍有很大一部分用户,例如在英国,销量排名前三的盒装游戏平台分别是

PS4、Xbox One和Switch。从收入来看,PS4占据英国盒装游戏收入的44.3%、Switch占28.2%,

第三名Xbox One占比为25.6%。

[19]

、VR游戏

欧美AR、VR游戏产业发展比中国更加成熟。2019年,由任天堂、宝可梦公司和谷歌Niantic

Labs公司联合制作开发的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势头不减,在Sensor Tower发布的2019年

上半年全球AR游戏下载量及收入排行榜中,《精灵宝可梦GO》在收入榜和下载榜均位列第一,

Niantic Labs和华纳兄弟开发的《哈利波特:巫师联盟》排在下载榜第三位。目前欧美VR游戏行业

分为两种发展模式,即从设备到内容和从内容到设备。前者代表如硬件厂商Oculus,从自家VR设

备出发建立VR游戏平台,从而掌握内容话语权。后者如Valve的Steam,其依赖平台优势从内容端

出发,以优质游戏促进产品端Valve Index销售。目前,拥有平台优势的Steam占据VR游戏主导地

位,各大非主流硬件厂商均开发驱动使自身VR设备支持Steam VR。爆款VR游戏

Beat Saber

Half-Life:Alyx

为Steam吸引了了大量VR用户。

[20]

4.云游戏

2019年,以微软、索尼、谷歌为首的各大厂商都已投入大量资源开展云游戏的业务,例如,微

软的Project xCloud、索尼的Play Station Now、谷歌的Project Stream。但是在目前的互联网环

境下,没有厂商有能力完全解决云游戏开发道路上的种种难题。但是,随着5G时代的来临,在不远

的未来,玩家根据当下所处环境自由挑选最契合的游戏设备进行多屏融合的游戏体验将不再是梦想。

五 结语

通过对中国与欧美游戏从游戏内容、游戏题材、游戏平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游戏内

容上,RPG在中国游戏市场占比较高,欧美玩家更偏好紧张刺激、内容和玩法上相对直接的游戏类

型,因此SLG和SPT在欧美游戏市场占比较高;游戏题材上,中国游戏以中国神话故事和中国武侠

文化题材为主,欧美游戏以西方神话与现代写实风格的军事竞技题材为主;游戏平台上,中国游戏

市场和欧美游戏市场的移动游戏都呈现增长趋势,AR、VR游戏和云游戏也在进一步发展中。区别在

于,中国的移动游戏市场占比不断提高,其他游戏平台占比逐渐下降。欧美游戏平台分布更为均衡,

游戏制作水平较高,3A级游戏更多,并且欧美游戏市场的AR、VR游戏和云游戏发展更为完善。

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上的游戏产品数量持续增长,中国自主研发游戏产品也更为丰富多样。随

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未来中国游戏类型将得到更加均衡的发展,中国游戏产业的侧重点将产生一定

改变。游戏研发公司应在游戏内容上注重游戏玩法创新,开发出更有新意的精品游戏;在游戏题材

上,注重挖掘出有中国文化特色并符合时代趣味的故事;在游戏平台上,注重多屏融合发展。游戏

公司应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通过研发能传达正能量价值观且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品游戏,承

担起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