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

学科 化学 教师姓名 xxxxxx 指导教师 xxx

章节名称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计划学时 1学时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研究,了解钠,铝、铁等金属及其

课标分析

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其重要应用”。而铝因其

应用广泛及其具有的特性,是常考考点,性质需重点介绍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铝的性

质安排在钠和铁的特性之后。使学生在构建金属的通性

后,再学习铝及铝的化合物的特性。

教材分析

由于“两性”概念学生是初次接触,完全颠覆了学生对金

属的认知,所以本节课我对教材稍做调整,将铝、氧化铝、

氢氧化铝放在一起讲,帮助学生构建“两性”的概念。

1、学生在初中已经对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

化物的相关反应有所了解,所以这节课针对此处内容只做

复习处理。

2、学生对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与碱反应一

学生分析

定存在很大疑问,所以与其硬性的要求学生记,不如让学

生分析日常铝制品的实际应用,推测其中可能存在的反

应。并设计对比实验,自己动手,通过实验得到结论,给

学生的冲击力会更大。

学情分析

1、了解铝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知识技能 2、掌握铝的化学性质,了解铝的化合物的“两性”

3、了解金属活动顺序,以及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1、通过铝的实际应用推测铝的物理、化学特性

2、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铝与氧化铝与酸、碱溶液的反

过程方法

应,能够从实验现象中得到结论。培养学生勇于提出假想,

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想法。

教学目标

1、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构建知识的互联

情感与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价值观

3、团结协作与竞争并存,构建和谐而不缺乏激情的课堂

1、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2、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实验现象推测结论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铝及其化合物“两性”概念的引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 引课

二、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良

好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密度小

三、铝的化学性质

1、铝与氧气反应

简单介绍氧化膜的

形成以及工业制法

2、铝、氧化铝、氢

氧化铝与酸的反应

复习内容

3、铝、氧化铝、氢

氧化铝与碱的反应

探究实验

(分组实验)

“苹果手机变苹果”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的小故

事,吸引同学们的

提出疑问:

1、苹果手机为什么选择各种猜想和假设,希望通

注意力,激发同学

铝合金做外壳? 过课堂的学习得到验证

们探究的热情。

2、清理铝合金外壳需要

选择什么样的试剂?

学以致用的逆向思

学生讨论作答

多媒体展示各种铝制品,

维,学与用的互推。

请同学根据实际应用推

测铝具有的物理特性

由铝的密度小可以用来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

结合教材,验证自己的猜

做车的外壳引到,铝制汽

既定事实和现象中

测,铝在高温下形成的致

车在大火过后的车体

推测结论的能力

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

层金属,且氧化铝熔点较

提出疑问:外壳在高温下

高。

只变形未熔化

通过日常铝制餐具不能

久置酸性、碱性、咸性食

品,请同学大胆预测铝及

氧化铝为可能具有哪些

化学性质。

请同学根据初中所学,完

成学案上有关铝、氧化

铝、氢氧化铝与酸的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请同学分组协作,分别实

验,最后汇总实验数据,

通过对比得到结论

巡视,纠正实验操作,引

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

根据现象大胆预测铝的

特性

铝及氧化铝能和酸反应

(初中学过),可能和碱

反应

完成初高中的衔接

学生书写,并与在黑板作

答的同学相对照

通过现实提出疑

惑,设计实验动手

验证,并得出结论,

要比强制的灌输更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现

利用学生接受

象,写出结论,完成实验

报告

提出疑问:

1、铝与那种物质反应促

进了水与铝的反应

2、氢氧化钠显什么性?

3、那么氢氧化铝可能有

氢氧化铝的酸式电什么性质?

离和碱式电离

介绍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

和碱式电离(强调一元弱

酸和三元弱碱)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

钠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

根据氢氧化铝的两性推

测氧化铝的两性,模拟其

他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碳)与碱的反应,写出氧

溶液反应 化铝与碱的反应方程式

总结相关方程式书写技

巧,和思维模式

强化记忆,图形记忆 口诀:

学好铝,并不难,

分清两性是关键。

遇酸呈碱三元碱,

遇碱显酸一元酸

控制单一变量法,自己设

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讨论为什么铝制品

不能久置咸的食品 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

分组汇报

1、对比铝与冷水、热水

反应,得到结论:铝与冷

水不反应,与沸水缓慢反

2、对比铝与水,铝与氢

培养学生科学素

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得

养,大胆质疑

到氢氧化钠促进反应进

大胆预测:氢氧化铝可能

还有酸的一面

完成氢氧化铝与氢氧化

钠的反应

完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实验现象提炼

理论依据

第三组汇报

打磨铝片与未打磨铝片

最终都有气泡产生,证明

类比思维模式培养

氧化铝也可以与碱反应

谈论作答

严谨的思维模式培

养,培养学生设计

实验的能力

鼓励学生从被动答

题,向主动设疑转

对比铝在等浓度氯化钠、

课后作业

尾声呼应

苹果手机处理办法

氯化钾溶液中腐蚀速率;

对比铝在等氢离子浓度

学以致用

盐酸和硫酸中反应速率

大小。

不能用酸性、碱性试剂处

理,可以选择有机溶剂或中

性洗涤剂清理

能力提升:教材51页,提到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

的东西。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不宜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的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

NaCl中哪种离子对铝的腐蚀有加速作用。

课后提升:由于铍与铝都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推测二者

化学性质相似,请根据所学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写出铍、氧化铍、氢氧化铍分

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 本节课的重点是介绍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由于这个概念不好理解,所以

借助了大量生活常识和实验现象作为副证,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

是记住一个结论。大部分同学接受得不错,但由于学生差异化的存在,可能还

有部分同学存在疑问,未能在本堂课中解决。

2、 本节课尝试分组做不同实验,最后汇总得到结论的方式。效果很好,既节省课

堂时间,又增强同学间的协作和本身的责任感,也对同学们汇总实验数据和现

象的能力有所帮助。

3、 课堂练习主要以探究题为主,没有涉及计算和性质判断等方面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