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CMNET城域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

广东公司规划技术部

2014年6月

2015年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目录

一、概述

........................................................................................................................................ 1

二、CMNET城域网规划宏观策略

........................................................................................ 1

三、CMNET城域网规划目标

................................................................................................. 1

四、CMNET城域网规划分工

................................................................................................. 1

五、CMNET城域网网络现状

................................................................................................. 2

1、

CMNET城域网网络架构现状

.................................................................................. 2

2、

CMNET城域网业务现状

........................................................................................... 2

六、CMNET城域网规划原则

.................................................................................................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体原则

........................................................................................................................ 4

CMNET城域网网络演进

........................................................................................... 4

CMNET城域网与OLT联合组网模型

..................................................................... 9

CMNET城域网业务模型参考

................................................................................ 12

核心层规划原则

......................................................................................................... 13

业务控制层规划原则

................................................................................................ 13

汇聚层规划原则

......................................................................................................... 15

端口及链路规划原则

................................................................................................ 16

VPN规划原则

............................................................................................................. 17

Q

O

S规划原则

.......................................................................................................... 18

网管建设原则

............................................................................................................. 18

其他相关系统建设原则

....................................................................................... 18

七、CMNET城域网配置原则

............................................................................................... 19

1、

CMNET城域网设备配置原则

................................................................................ 19

2、

VLAN规划原则

.......................................................................................................... 19

3、

IP地址规划原则

......................................................................................................... 20

八、投资估算

............................................................................................................................. 21

I

2015年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一、概述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总体网络、业务发展定位,CMNET城域网是

CMNET在城域内的延伸,汇聚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控制,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

综合业务的接入与承载服务。

为贯彻“一张光缆网+IP+IMS”的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

CMNET城域网经过六期工程的建设,基本搭建了网络架构,覆盖了全省的大部

分地区范围,目前主要主要实现了IMS、集团专线、WLAN、地市自有业务、固

定宽带等业务的接入和承载。为进一步适应新的规划环境,满足业务需求,完善

网络规模,特下发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以指导广东移

动CMNET城域网的中长期规划,使全省的网规划和配置更加合理高效统一。

二、CMNET城域网规划宏观策略

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遵循“初期搭建网络框架,完成功能实现,后续逐

步提升性能,按需扩充容量”的规划策略,目前已按照目标架构完成核心层、业

务控制层和接入层网络框架的搭建,并完成业务汇聚区的全覆盖,规划期内根据

业务需求逐步扩大网络容量,并结合传输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可靠性。

三、CMNET城域网规划目标

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的建设总体目标是:搭建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等

的综合承载网络,为城域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和相关增值服务提供承载。

各地市公司在规划建设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目标网络进行统一规划,区

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四、CMNET城域网规划分工

CMNET城域网从2010年开始属市管项目。省公司重点研究CMNET城域网

运营遇到的关键问题,网络整体演进思路,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根据公司发展战

略和业务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期内CMNET城域网规划指导原则和总体方案;市

公司根据省公司规划指导意见和本地业务发展目标,结合网络运营中存在的实际

问题以及规划期内本地新增建设需求,研究制定本地CMNET城域网规划方案,

并细化网络建设方案。

1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五、CMNET城域网网络现状

1、 CMNET城域网网络架构现状

CMNET城域网是CMNET在城域内的延伸,提供多种业务在城域内的互联,

并且保证各种业务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目前广东移动全省21各地市分别建设

CMNET城域网,统一采用“核心层+业务控制层+业务汇聚层”的架构。

核心层由核心路由器组成,现阶段核心路由器兼做出口路由器,实现对业务

控制点设备的汇接并提供城域网到CMNET省网的出口。业务控制层主要由业务

路由器(SR)和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组成,实现用户和业务的接入、控制。

采用BRAS插NAT板卡方式实现私网地址转换。另外独立设置铁通协同BRAS

实现移动城域网与铁通城域网的互通。目前BRAS/SR已实现双节点配对,铁通

协同BRAS无配对。业务汇聚层由三层高端汇聚交换机组成(包括城域网汇聚交

换机与WLAN专用交换机),其中城域网汇聚交换机负责宽带接入网(GPON)

的汇聚上联;WLAN专用交换机仅负责汇聚WLAN网络的核心网元AC。

BR

CMNET

核心路由器CR

BR

核心层

业务

控制层

BRAS

配对SR

铁通协同BRAS

铁通城域网

业务

汇聚层

WLAN专用汇聚

交换机

城域网汇聚交换机

(配对SW)

AC群

IP城域网

OLT

ODN

ONU

GPON

ONU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2、 CMNET城域网业务现状

CMNET城域网与CMNET省网业务接入分工:CMNET省网仅用于公司省级

自有业务系统(GPRS、WAP、彩信、短信等)的接入。CMNET城域网建成后,

集团客户、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WLAN、固定宽带+WLAN延伸、市级

2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自有业务系统(如短信)等均通过CMNET城域网接入。

CMNET城域网汇聚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控制(认证、计费、资源分配等),按

照业务类型划分,CMNET城域网主要承载的业务特点如下:

(1) 公众WLAN:针对不同热点,面向公众用户(CMCC),主要采用

Portal、PEAP、客户端等认证方式,由WLAN AC协助完成用户认证,

BRAS 透传用户数据。

(2) 家庭宽带:面向家庭客户,通过有线接入方式,用户采用 PPPoE认

证方式,由BRAS承载。

(3) 政企版商务宽带:面向政企小商铺,与家庭宽带用户相同,采用

PPPoE认证方式,由BRAS承载。

(4) 固定宽带(铁通/广电)+WLAN延伸:主要针对于铁通、广电合作

的家庭客户,可同时为用户提供Portal、PPPoE两种认证方式,由BRAS

承载。

(5) 集团客户专线:针对集团客户,提供语音专线(基于IMS)、VPN业

务(含SSL VPN及 MPLS VPN)、互联网专线等,无需认证,由SR承

载;

集团客户互联网专线

2.5GE以下

N*2.5G(1<=N<=4)

N*10G

CMNET城域网SW

CMNET城域网SR

CMNET城域网SR

(6) 集团WLAN:作为集团客户专线的延伸,面向银行、酒店等客户,

主要采用Portal认证,由BRAS完成胖AP热点的用户认证。

(7) IMS:面向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提供语音和多媒体类业务,由CMNET

城域网接入(SR承载),由 CM-IMS网络完成用户的控制与管理。

3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六、CMNET城域网规划原则

1、 总体原则

(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 按照目标架构初期完成核心层、业务控制层、接入层网络框架的搭

建,提供业务接入能力,对设备和板卡的配置数量进行控制;后续

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扩大网络容量,结合传输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可

靠性。

➢ 城域网原则上在BRAS上部署NAT板卡以实现家宽、WLAN等业务

私网地址转换,相关日志留存分别由省内或集团NAT日志平台项目

统一考虑。

(2) 发挥后发优势,采用先进技术构建网络,实现网络平滑演进

➢ 设备选择一步到位,核心层引入具备集群能力的路由器,业务控制

层选择大容量、高性能的设备;

➢ 网络链路高带宽,采用GE/2.5G/10G/100G链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

当地市城域网出口上联带宽需求较大时,建议引入100G端口。

(3) 充分考虑网络安全,优化网络架构

➢ 综合考虑设备安全、路由安全、访问控制和监测、业务隔离等多种

手段,保证网络安全。

➢ 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网模型,优化网络架构,确保

网元及链路资源的有效冗余备份。

➢ BRAS/SR双节点冗余备份,在现有双边缘架构下(BRAS/SR分设),

逐步引入单边缘设备(BRAS/SR合设)。铁通协同BRAS暂不考虑

配对热备。

➢ 城域网设备尽可能设置在自有机房,确保所在局房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2、 CMNET城域网网络演进

(1) 根据CMNET省网核心演进方案,2013年CMNET省网由原来广深双

核心分裂为广、深、粤东、粤西四核心,共设置8台BR,城域网上联局向根据

4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CMNET片区划分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广州国干BB

深圳国干BC

广州第七机楼

(新芳村)

广州南沙广州西德胜广州西德胜深圳高科深圳西丽深圳宝观深圳龙岗

粤西省网核心节点

广州省网核心节点

深圳省网核心节点

粤东省网核心节点

省内第三方

江门、中山、珠海、

肇庆、茂名、阳江、

湛江、云浮

广州、佛山、

韶关、清远

IDC、Cache、流

控等系统

深圳、东莞

潮州、惠州、汕头、

汕尾、揭阳、河源、

梅州

片区

核心节点BR1/BR2

城域网地市

广州、佛山、韶关、清远

深圳、东莞

潮州、惠州、汕头、汕尾、揭阳、河源、梅州

广州片区

广州西德胜/清河东

深圳片区

深圳高科/西丽

粤东片区

深圳宝观/龙岗

粤西片区

广州第七机楼/广州南沙

江门、中山、珠海、肇庆、茂名、阳江、湛江、云浮

根据CMNET网络演进规划

2013年:各城域网原有上联CMNET BR链路不变,新增链路根据业务片区

划分,接入至CMNET对应片区的BR。

2014年:对原有各城域网上联链路割接至目标片区的BR,由于新BR将采

用高密度板卡,取消非八大区域中心地市CMNET网络部分,并把业务割接至城

域网承载。

2015年:广深城域网核心逐步引入双跨省网、骨干网的结构。根据CMNET

城域网核心演进方案,2015年CMNET城域网核心逐步引入双跨省网、骨干网的

结构,演进拓扑图如下:

5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国干BB

省网核心节点

BR1

地市汇聚

路由器AR

BR2

地市城域网出口路

由器CR

地市业务交换机SW

省网业务

城域网业务

(2) 取消CMNET省网非八大地市延伸节点,把其延伸节点统一割接至城

域网:

CMNET省网未来业务发展将集中部署在“八大地市”(广深东佛江惠湛汕),

非八大地市CMNET省网目前业务零散,只有少量专线,流量少,且CMNET省

网设备多年未进行扩容,设备老旧。建议取消CMNET非八大地市节点,将其业

务割接至城域网,以减少BR 2.5G端口的占用、二干2.5G链路的开销。

非八大区域中心地市网络割接有2种方案:

✓ 割接方案一(网络割接):CMNET AR退做城域网SR,其下挂业务整体

迁移;

方案一割接前网络图如下:

6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CMNET

BR/P

AS:56040

AR/P/ASBR

城域网CR/P

AS:XXX

CMNET SW 4507

SR/PE

/ASBR

城域网接入

城域网接入

SR/PE

方案一割接后网络图如下:

CMNET

AS:56040

BR/P/ASBR

城域网CR/P/ASBR

原AR退做

SR/PE

SR/PE

城域网接入

CMNET SW 4507

城域网接入

AS:XXX

✓ 割接方案二(业务割接):把CMNET SW下挂业务逐条割接至城域网后,

撤销 AR上联2.5G链路,省公司统筹考虑退网AR及SW的调拨利旧。

方案二割接前网络图如下:

7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CMNET

BR/P

AS:56040

AR/P/ASBR

城域网CR/P

AS:XXX

CMNET SW 4507

SR/PE

/ASBR

城域网接入

城域网接入

SR/PE

方案二割接后网络图如下:

CMNET

AS:56040

BR/P/ASBR

城域网CR/P/ASBR

AS:XXX

SR/PE

城域网接入

CMNET SW 4507

建议市公司优选采用割接方案1(网络割接),尤其粤东片区(使用华为SR),

CMNET AR退做城域网SR,SW退做城域网SW。

(3) 跨域VPN在网络割接后的处理方式

业务 调整前

通过城域网SR与

CMNET AR

(ASBR)做跨域

VPN对接实现,采

用obtion B

调整后 分工安排

相关数据配置修改由

省网维牵头,市公司配

合,在CMNET 省网项

目中解决相关集成费

MPLS VPN业

务:跨域MPLS

VPN专线

城域网CR与

CMNET BR做跨域

VPN(ASBR),仍

采用obtion B

8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业务 调整前 调整后 分工安排

非MPLS VPN业

通过CMNET SW

务:互联网专线、

(4507)接入,经

资源拨测探针、

CMNET AR到达

IOD、应急AC、

CMNET BR(由

UAP平台及市公

CMNET省网承

司自有业务平台

载)

通过城域网接入,

经城域网出口到达

CMNET省网

由市公司牵头,省公司

配合,在2014年

CMNET地市延伸项目

(城域网六期)中预留

集成投资,解决业务梳

理、割接等工作

跨域VPN调整前如下图:

跨域VPN调整后如下图:

3、 CMNET城域网与OLT联合组网模型

根据城域网业务发展、网络安全需求及传输资源的配备情况,各市公司可在

原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对网络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合理选用如下三种组网模型:

9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 模型一:大“V”型组网

适用条件:冷备可满足业务需求,业务中断后,对链路进行手工倒换

组网架构:OLT双挂两台SW,SW双挂配对BRAS/SR。

BR

CMNET

核心路由器CR

BR

核心层

业务

控制层

BRAS

配对SR

铁通协同BRAS

铁通城域网

业务

汇聚层

WLAN专用汇聚

交换机

城域网汇聚交换机

(配对SW)

AC群

IP城域网

OLT

ODN

ONU

GPON

ONU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 模型二:OLT单挂SW

适用条件:高等级业务要求实现温备(业务中断后可重新认证)或热备(业

务中断后,无需重新认证),SW单点故障率较低,OLT上联SW具备双路由条

件。

组网架构:OLT单挂一台SW,采用板卡级保护(如下图),跨板卡捆绑链

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物理双路由;SW以上维持现网架构不变,即SW

双挂配对BRAS/SR。

10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BR

CMNET

核心路由器CR

BR

核心层

配对

BRAS

配对SR

业务

控制层

WLAN专用汇聚

交换机

业务

汇聚层

城域网汇聚交换机

(SW)

AC群

板板

卡卡

12

业务控制

层设备

GPON

ONU

OLT

ODN

ONU

Trunk

裸纤/WDM/PTN等

Trunk

OLT

设备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1

2

板板

卡卡

12

OLT

设备

➢ 模型三:“小V”型组网

适用条件:业务汇聚区域内用户规模接近单台SR或BRAS的规划容量,汇

聚机房具备BRAS/SR下沉条件。适用于密集城区覆盖OLT新增节点,不建议对

现网进行改造,当单个OLT上联链路到达10G以及具备波分资源的情况下,可

以考虑采用此模式。

组网架构:配对BRAS/SR设置在汇聚机机房,OLT采用主备方式直接双挂

至配对BRAS/SR。

BR

CMNET

核心路由器CR

BR

核心层

配对

BRAS

配对SR

业务

控制层

WLAN专用汇聚

交换机

AC群

GPON

ONU

OLT

ODN

ONU

集团专线客户WLAN用户固定宽带用户

上述组网模型对业务备份的考虑仅针对OLT-BRAS/SR这一层次,BRAS/SR

以上具有双平面保护,而OLT本身为单节点设置。各地市应根据网络现状优选

模型一、模型二,上述各组网模型对比如下:

11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组网模型

模型一:

现网架构

模型二:

OLT单挂

模型三:

小V型

优点 缺点

实现设备级保护,

可避免SW单点链路故障时,需进行手工切换

故障和OLT上联(冷备);无法实现热备

链路故障

可支持业务热备,

实现板卡级保护

存在SW单点故障风险

现网改造量

业务划分的复杂性

需把配对SW作为一个

整体交换域作业务规划

只需考虑单个SW作为

一个整体交换域作业务

规划

无需考虑SW

割接1条OLT上联链

可支持业务热备,对汇聚机房要求高,BRAS/SR涉及设备搬迁、链路

推进网络扁平化 端口资源消耗大,建设成本高 调整,不建议改造

*注:实现BRAS业务热备功能需与radius系统配合实现,采用共享网关方式下,每个网段

需预留3个IP地址用作网关设置,其中2个作为主备用网关真实IP,1个作为虚拟网关IP

4、 CMNET城域网业务模型参考

根据业务流量较大的集团专线、WLAN、固定宽带(含家庭宽带、政企版商

务宽带)、固定宽带(铁通/广电)+WLAN延伸等四类业务特点,给出城域网出

口流量估算模型,其他链路带宽需求可参照此模型并业务特点适当调整。由于自

动拨号方式导致用户长期在线,在带宽规划时,需考虑自动拨号带来的并发比的

虚高。

➢ 集团专线:主要考虑互联网专线的流量模型:

✓ 互联网专线=N×并发比(60%)×忙时平均带宽(2.5M)×收敛比

(80%)

(注:N=专线数,并发比=并发专线数/总专线数,收敛比=城域网出口流量/

总流量)

➢ WLAN:

WLAN流量=AP数×AP月峰值利用率×15×每用户带宽(500k)

(*注:“AP月峰值利用率”参考省网优的统计指标,测算方法如下:

市维度:max(市维度日粒度峰值利用率)

省维度:max(省维度日粒度峰值利用率)

日粒度峰值利用率算法:

市维度:取6*24个采集周期的max(sum(市公司所有AP一个采集周期

的当前在线用户数))/15/AP数量

省维度:取6*24个采集周期的max(sum(省公司所有AP一个采集周期

的当前在线用户数))/15/AP数量)

➢ 固定宽带(含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

12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固定宽带=家客数×每用户平均带宽(500k~1M)×并发比(参考现网取

40-60%)

(*注:并发比=并发用户数/总用户数)

➢ 固定宽带+WLAN延伸

固定宽带=家客数×每用户平均带宽(铁通取250k/广电取500k)×并发比(铁

通取30%/广电取50%)

WLAN延伸(参考WLAN业务模型)=AP数×AP月峰值利用率×15×每用户带

宽(铁通取250k/移动取500k)

(*注:“AP月峰值利用率”暂按照WLAN AP月峰值利用率取值)

城域网出口总带宽=(集团专线+WLAN+固定宽带+固定宽带WLAN延伸)

×复用系数(由于不同业务的峰值时间不同,建议取定在50~70%)

5、 核心层规划原则

(1) CMNET城域网核心层采用高端路由器组网,其作用是把多个业务控

制点连接起来,为其提供数据的高速转发,同时实现与CMNET省网的

互联,提供高速的IP数据出口。

(2) 每地市应设置2个核心节点,作为核心路由器的放置节点,并选择

移动的自有机楼,方便管理和维护;优先选择二干传输汇聚节点或者本

地传输汇聚节点,方便与本地以及骨干传输网络的连接。

(3) 各地市核心层统一独立设置CR,引入具备集群能力的路由器,采用

10G/100G链路上联至CMNET省网路由器。

6、 业务控制层规划原则

(1) 业务发展初期应适当控制业务控制层的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

行设置。

(2) 目前整体采用双边缘设备接入业务,即分别设置BRAS、SR以承载

不同的业务。由于BRAS/SR合设设备已基本成熟,后续可根据实际情

况逐步采用单边缘设备(BRAS/SR合设)。在采用单边缘设备后,原有

BRAS仍承原有家宽、WLAN、政企版商务宽带等业务,原有SR建议

定位为高端集团客户的承载,新的单边缘设备同时解决原有BRAS相关

业务及普通集团客户专线业务。

13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3) BRAS规划原则:

➢ BRAS主要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WLAN网络、固定宽带(PPPoE认

证)、固定宽带(铁通/广电)+WLAN延伸业务、政企版商务宽带业

务。

➢ BRAS采用分区域管辖的方式,BRAS成对设置,并考虑双节点冗余

备份。初期BRAS采用与核心路由器同址的方式进行集中设置,原

则上配对BRAS应分开不同机房进行设置,并通过下接汇聚交换机

实现区域覆盖;中远期根据业务需求的增长,BRAS可逐步下沉。

➢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部署,原则上对外合作业务(如铁通、广电的固

定宽带+WLAN延伸)由专用BRAS承载,初期建议由原铁通协同

BRAS为第三方提供统一接口,采用单节点配置。

➢ 结合业务需求制定BRAS的目标规划方案。普通BRAS的设置应综

合考虑WLAN热点、家庭宽带及WLAN延伸等多种业务接入需求,

参考厂家BRAS性能指标,单台BRAS满足的业务容量可按以下指

标规划(同时满足,按照厂家设备瓶颈指标50%来规划):

1、 固定宽带(含家庭宽带、政企版商务宽带)2万并发用户;

2、 下挂公众WLAN瘦AP数量1万个;

3、 集团WLAN胖AP 3000个。

不承载集团WLAN业务(即胖AP Portal认证)时,单台BRAS满

足的业务总容量可满足4万固定宽带用户并发和1万公众WLAN瘦AP;

如果需承载集团WLAN,1个集团WLAN 胖AP按8个固定宽带并发用户

折算。

BRAS业务容量模型

(4) SR规划原则:

➢ SR主要承载的业务包括集团客户的互联网专线、IP-VPN(满足集团

客户分支机构间建立二层VPN、三层VPN专线的需求)、SSL VPN

(满足移动型客户,远程接入公司内网的需求)及语音专线的接入。

➢ 为提高网络可靠性,SR采用成对设置的方式,成对的SR之间互为

14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冗余备份,应逐步实现热备功能,原则上分开不同机房进行设置。

初期SR设备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布放,减轻维护压力,通过下接汇

聚交换机实现区域覆盖;中远期根据业务需求的增长,SR可逐步下

沉。

➢ SR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数据专线、语音专线等业务接入需求,专线用

户以发展以太网专线、光纤接入为主,成对SR可同时满足

1、 互联网专线1万条(独立网关方式),若采用共享网关方式可承

载5万条。

2、 VPN专线2千条。

➢ 各地市选择一对SR通过旁挂SSL VPN网关的方式实现SSL VPN的

功能,视各地市SSL VPN业务的流量发展适当扩容SR与VPN网关

间的链路带宽,而用户容量统一全省VPN网关Server上进行license

扩容。

(5) 单边缘设备(BNG)的引入原则:

➢ 设备定位:现网BRAS主要完成全市整体覆盖,通过SW实现业务

汇聚;随着业务量增长,在局部业务密集区域或机房资源紧张的核

心机房以下沉BRAS方式进行分流疏导,可避免BRAS片区调整带

来的网络割接和解决机楼空间、动力资源紧张的问题。下沉BRAS

原则上选择BNG设备。

➢ 容量规划:每台设备承载家宽用户<2万(1个集团客户按50个家宽

用户折算)。

➢ 传输调度:原则上BNG设备汇聚同一个传输汇聚环上的OLT,减少

跨骨干环传输调度。

7、 汇聚层规划原则

(1) 城域网汇聚交换机(SW)

➢ 根据业务汇聚区100%覆盖的规划,同时根据宽带接入网综合业务接

入点(OLT)分布及上联及传输汇聚区的发展需求,叠加新建SW。

原则上一个交换域(单台或配对SW)下挂PON板数不超过200个

(建议配对SW下不超过16个OLT,对于接入超过16个OLT的区

15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域,市公司需关注OLT的PON板卡使用情况,并与宽带接入网提

前沟通,提前考虑SW叠加新建)。

➢ 汇聚交换机的规划应结合MAPINFO等工具,在充分分析综合业务

接入区及光缆环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汇聚交换机节点部署位置,

以满足OLT的上联需求。

➢ 汇聚交换机节点应优先设置在核心机房或者传输汇聚机房,能提供

丰富的光路资源,具备强大的业务汇聚能力,方便用户的接入;机

房的选取必须综合考虑面积、层高、负重、外电引入、地网、空调

等因素。

➢ 为提高业务性能并避免以太网广播泛滥等问题,汇聚交换机仅设置

一级。各地市根据本章第二节中所提供的不同组网模型,选择SW

的部署方式。

(2) WLAN专用交换机

➢ 为解决目前汇聚交换机上联链路故障导致的WLAN AC与BRAS无

法通信问题,同时满足集中进行管理AC的需求,需统一WLAN业

务接入方式,各地市应设置独立且成对的WLAN专用交换机,专用

于汇聚WLAN网络的AC设备。

➢ WLAN专用交换机主要根据WLAN网络AC的片区划分,并参考城

域网的BRAS部署方案,每片区配置一对,以汇聚该片区的AC。

➢ WLAN专用交换机上行采用U字型架构连接至配对BRAS,下行采

用GE链路汇聚WLAN AC。

8、 端口及链路规划原则

(1) 端口配置总体原则:采用“按地市及板卡类型适度冗余”的原则,即

每个地市按照每种业务板卡类型至少冗余配置1块,其中SW业务板卡按照

设备数量10:1配置冗余。

(2) 链路扩容总体原则:GE链路的忙时平均带宽利用率超过70%,进行

扩容,当GE捆绑链路到达4条,且带宽利用率超过70%,扩容为10GE;

10GE的忙时平均带宽利用率超过70%进行扩容。

(3) 100G链路引入原则: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当地市城域网出口上联带

16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宽需求较大时,建议引入100G端口,当同一局向10G扩容数量超过8×10G,

可考虑采用1*100G。

(4) 核心路由器:采用“口”字型结构上联CMNET省网BR,上联采用

10G或100G链路,互联采用10G链路,互联带宽按照出口带宽的1/10

比例扩容。核心路由器的10GE板卡必须采用支持WAN功能的板卡,

上联及互联统一采用WAN模式,下联逐步改造成WAN模式。

(5) 业务控制层:上行主要采用双归链路直挂核心路由器。

(6) 汇聚交换机:主要采用N*GE链路双归上联BRAS/SR,随流量增加

在进行相应链路扩容。SW双节点场景,OLT以双归上联配对SW;SW单

节点场景,OLT双上联至同一台SW不同板卡。

(7) IMS的SBC:SBC通过防火墙“口”字型上联至配对SR。

(8) SSL VPN网关:采用GE链路口字形上联一对SR。两台VPN设备

使用Failover技术实现VPN网关的冗余,当任意一台网关或SR路由器出现

故障时,业务可以迅速的切换。

9、 VPN规划原则

(1) 目前城域网主要有IP-VPN、SSL VPN两种业务:

➢ IP-VPN业务

满足集团客户分支机构间建立二层、三层VPN专线的需求,该类业务主要

采用MPLS VPN技术集团客户提供城域内或跨域间的虚拟专网,根据业务

场景不同,建议方案选择如下:

业务场景

省际VPN

省内(本地市及省内

跨市)VPN专线

客户初期只有省内

VPN需求,并通过

CMNET城域网开

通,后续又增加了省

际VPN需求

方案选择

接入IP专网

接入CMNET城域网

备注

集团公司明确,并有统一规范

考虑到政企客户节点分散、分

布较广

一并改造接入IP专网,避免客户CE双挂城域网及IP

实现省际、省内的VPN专网

互联需求

CMNET城域网承载VPN方案说明:客户侧部署CE设备,通过GPON或传

送网(PTN等)接入CMNET城域网SR,各地市城域网选取的一对SR

17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PE/ASBR)建立与CMNET地市接入路由器(PE/ASBR)的跨域连接,采

用Option B跨域模式,VPN业务流量统一由选取的该对SR转发至CMNET,

CMNET BR做P设备。

➢ SSL VPN

满足移动型客户,远程接入公司内网的需求,用户终端与VPN网管建立SSL

隧道后,通过SR之间的MPLS VPN网络访问企业内网信息。部署方案如下:

每地市部署1套VPN网关,全省统一部署一套VPN License 服务器实现对全

省VPN网关License的动态调配,根据业务需求扩容license。

10、 QoS规划原则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配合数据网开展体系化的Qos部署,城域网主要改造内

容如下:

(1)业务控制层设备(BRAS、SR、AC等),需为上行流量设置QoS标记。

(2)城域核心路由器应能在所有接口出方向统计各DSCP值对应的流量大

小,并配置接口各队列的带宽,进行流量保障。

(3)我省为家宽、WLAN采用私网地址转换,主要采用BRAS NAT板卡及

独立防火墙解决,该NAT设备在路由宣告时携带相应的community,上行流量

仍由BRAS或AC设置QoS标记,NAT设备在进行地址转换时不应修改DSCP

值。

上述详细要求见《中国移动CMNet网络QoS部署技术方案》

中国移动CMNet网络

QoS部署技术方案v1.0.

11、 网管建设原则

本地OMC网管建设需求纳入CMNET城域网项目,带外网管系统建设纳入

网管网项目中考虑。

12、 其他相关系统建设原则

流量监控、流量清洗、Cache、CDN等相关系统的建设不在CMNET城域网

中考虑。

18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七、CMNET城域网配置原则

本章主要涉及CMNET城域网设备、板卡、端口、VLAN、IP地址等资源配

置总体原则,配置细则详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CMNET城域网网

络资源分配规范V1.3(修正稿)》。

1、 CMNET城域网设备配置原则

(1) 核心路由器CR建议选择高端高档路由器。

(2) BRAS/SR/BNG建议选择高端中高档业务接入控制服务器/路由器。

(3) 汇聚交换机及WLAN专用交换机建议选择高端三层交换机。

(4) CR/BRAS/SR/BNG/SW/WLAN专用交换机采用高速率端口、高密度

板卡等方式提升单节点容量。

(5) 采用高速率端口、高密度板卡等方式提升单节点容量,需合理布放

高密度板卡,避免过密的线缆影响施工和维护。

(6) 原则上要求同局址配对设备及同局址交叉设备(配对设备上联或下

联的设备)需按双电源要求配置。

(7) 互为备份的链路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物理双路由要求设

置。

(8) 核心路由器上联CMNET省网路由器链路的传输方式首选二干波分,

次选城域波分,最后选择光纤直驱;其余链路的传输方式首选城域波分,

次选PTN,最后选择光纤直驱。

2、 VLAN规划原则

VLAN的规划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城域网二层网络内业务隔离、防止二层广播

风暴,并实现对多种业务的有效区分和管理。VLAN规划的总体原则如下:

(1) 全城域网规划原则方法一致,并对VLAN划分进行记录。

(2) VlanID的分配,采用以一个交换域为单位进行规划,同一城域网的

不同2层交换域的vlanID可以重复使用。但同一用途在不同的2层交换

域的vlanID建议相同。同时应对vlan的使用进行记录。在使用SVLAN

技术情况下VLAN资源分配完时,可以通过新建交换域将业务割接至新

域解决。

19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3) 若OLT上联至2台配对SW(见6.2模式一、模式三),需将配对SW

作为一个整体交换域考虑;若OLT上联至单个SW(见6.2模式二),则

只需考虑单个SW作为一个整体交换域考虑。

(4) 城域网汇聚交换机直接对接业务交换机的端口模式一般情况下只能

为access口或QinQ端口,不能为trunk模式,即城域网汇聚交换机不参

与用户交换域。

(5) 对于采用动态ip地址的普通上网业务或者通过OLT接入的业务应使

用QinQ(两层vlan标签)来定位不同的用户。

(6) 进行VLAN划分时应根据交换机的可能拥有的端口数进行划分,比

如一汇聚交换机最多12个接口槽,每槽最多48个端口,那么应预留600

个VLAN给直接接入该汇聚交换机的客户使用。

3、 IP地址规划原则

(1) IPv4地址规划总体原则:

➢ 根据使用用途规划IP地址,即将网络部分地址及业务部分地址进行区

分。

➢ IP地址规划应将集团客户、家庭宽带、WLAN等使用的地址区分开。原

则上固定宽带、WLAN、IMS用户、VPN用户使用私网地址,集团客户

使用公网地址。各地市的私网地址可复用,可根据业务需求自行规划。

➢ IP地址的划分应该充分考虑网络地址现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为各种设

备、网关、以及大客户等预留足够的业务地址空间;

➢ IP地址规划应遵循唯一性原则,即使使用了私有地址或支持地址重叠的

MPLS/VPN技术,也尽量不要规划相同的地址。

➢ IP地址规划应满足IP地址聚合的要求,以降低IP选路的开销;地址划

分有层次、采用CIDR技术在路由协议中进行路由聚合,便于网络互联,

简化路由表,加快路由收敛速度,提高路由效率;充分合理利用地址资

源,采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分配IP地址块;

➢ CMNET省网接入层以及各地市CMNET城域网内分配地址应连续,设

备地址、网管地址应配置一段相对独立的地址空间;

➢ 为解决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现阶段可采用NAT作为过渡方案,

20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目标为升级至IPv6。各地市CMNET城域网统采用在BRAS上插NAT

板卡的方式部署NAT以对私有地址进行转换。

➢ 根据CMNET的统一规划,全省统一部署NAT日志平台(包括NAT日

志采集服务器及前置采集机器),其投资全部纳入CMNET项目中。各

地市分别部署前置采集机,实时接收BRAS上报的原始日志信息,并发

送至日志服务器。采集前置机优选靠近BRAS的所在地设置。

详细私网地址规划:

(2) IPv6规划总体原则:

主要要求城域网出口路由器、BRAS、SR、BNG等三层设备支持IPv4/v6

双栈功能。目前广深已完成IPv6改造,规划期内,计划2015年完成一

类地市的改造(新增东莞、佛山),2016年完成二类地市的改造(新增

汕头、惠州、中山、珠海、湛江、江门),2017年实现全省支持IPv6。

八、投资估算

CMNET城域网建设项目由市公司立项,规划内各年度CMNET城域网网络

投资项目包括CMNET城域网一个项目,投资包括新增设备投资及扩容端口投

资,市公司需上报建设内容投资。对于CR/BRAS/SR/SW等新建设备、端口扩容

及工程费用请参考统一造价估算,工程费用(含集成、主材、辅材、设计、监理、

施工等)按设备费25%计列。CMNET城域网造价参考信息如下:

项目 网元 单价类型

集群配置

单机升级(思科140G

平台,华为100G平台 )

单台主机

100G端口

设备

10G端口

GE端口

主机

SR 10G端口

GE端口

BRAS

主机

10G端口

单价(万元)

思科96(2个)/55;华为208(含

服务费、运保费等)

思科40;华为

思科40;华为15

思科170;华为70

思科26(WAN);华为8

思科2;华为0.85

贝尔15;华为10

6.7

0.7

贝尔15;华为10

贝尔6.5;华为8

CR

21

2014年广东移动IP城域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项目 网元 单价类型

GE端口

主机

10G端口

GE端口

FE端口

NAT板卡

单价(万元)

0.7

4

1

0.3

0.035

贝尔9;华为23

17

SW

相关系统

中间件服务器(1台,含软硬件)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