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fast工程选址标准

一、概述

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选址

标准对于工程的成功实施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标准旨在明确FAST工程选址的主

要考虑因素,以便在未来的项目中进行符合标准的选址。

二、地理环境

1. 选址地区应具有稳定的地理环境,避免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望远镜

的影响。

2. 选址地区的地质条件应有利于望远镜的建造和长期稳定运行,考虑地下

水文条件、土壤类型及工程地质等。

3. 选址地区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减小人为活动对望远镜的影响。

三、空域条件

1. 选址地区应具有开阔的空域条件,保证望远镜的接收范围和观测效果。

2. 选址地区应避免空中障碍物的影响,如山脉、建筑物等。

3. 考虑观测频段和地理位置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观测空域。

四、电磁环境

1. 选址地区应具有较低的电磁干扰,以保障望远镜的电磁环境质量。

2. 考虑观测频段和电磁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

3. 选址地区应远离强电磁场和电力设施,以减小电磁干扰对望远镜的影响。

五、场地大小

1. 选址场地应具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望远镜的建设和扩展需求。

2. 场地应具有合适的形状和尺寸,以便合理布局望远镜的各个系统。

3. 场地应具有平缓的地形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以便望远镜的安装和运行。

六、交通条件

1. 选址地区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以便人员、物资和设备的运输。

2. 考虑望远镜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数量,评估交通条件是

否满足需求。

3. 选址地区应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等,以便人员和物

资的运输。

七、环境质量

1. 选址地区应具有较好的大气环境质量,以减小大气污染对望远镜的影响。

2. 考虑观测频段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

3. 选址地区应具有较为稳定的天气条件,以减小天气变化对望远镜的影响。

八、安全因素

1. 选址地区应具有较为安全的自然环境,以减小自然灾害对望远镜的影响。

2. 考虑观测频段和安全因素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

3. 选址地区应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如消防、医疗等,以便应对

突发情况。

九、环境保护

1. 选址地区应重视环境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在望远镜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生

态的影响。

3. 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十、经济因素

1. 在满足上述选址标准的前提下,应考虑选址地区的经济因素,包括土地

价格、劳动力成本、运输费用等。

2. 评估选址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包括税收政策、产业配套和市场规模等。

3. 考虑望远镜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如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带

动等。

十一、技术可行性

1. 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望远镜建设和运行的技术可行性,评估现有

技术和设备的适用性。

2. 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案,提高望远镜的性能和观测效率。

3. 评估技术风险和成本效益,确保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十二、社会影响力

1. 评估望远镜的建设和运行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力,包括就业机会、文化交

流和科普教育等。

2. 考虑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多方面的社会参与和合作。

3. 考虑望远镜作为一种地标性建筑,对当地旅游业和形象展示的贡献。

十三、长期可持续性

1. 选址地区应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便适应望远镜未来发展的需

求。

2. 考虑望远镜设施的扩展和升级需求,选择具有足够发展空间的地块。

3. 评估当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确保望远镜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可持续

发展。

综上所述,FAST工程选址标准涵盖了地理环境、空域条件、电磁环境、场

地大小、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安全因素、环境保护、经济因素、技术可行性、

社会影响力和长期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在选址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确保选址地区能够满足望远镜建设和运行的需求,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