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

蓝牙芯片选型参考:蓝牙不同版本的传输速度、蓝牙传输距离、蓝

牙的耗电量

到2013年为止,蓝牙芯片应用主要有共有五个版本:1.1/1.2/2.0/2.1/3.0/4.0,目前

最常有的蓝牙芯片有2.1/3.0/4.0三种版本。

现阶段,国内市场蓝牙芯片设备大部分都是用2.0和2.1的版本,有少数设备支持3.0

版本,特别是国内60%以上的智能手机都是用安卓系统,而且都以蓝牙芯片2.0和2.1的

版本为主, 但蓝牙3.0的耳机可以往下蓝牙2.0和2.1的版本。

2013年蓝牙4.0已经走向了商用,在最近智能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蓝牙4.0手机:新款

的iPhone 4s、iPhone5以上手机、三星I9100(GALAXY SII)、SurfaceRT、iPhone 4S、

魅族MX2、Moto Droid Razr、HTC One X、小米手机2、宝通动感BaoTD、The Ne

w iPad、iPad 4、 MacBook。

特别是以外销为的生产厂商采用低功耗蓝牙4.0较多,如:生产用于计步器、心律监

视器、智能仪表、传感器物联网设置备厂商。

各版本间的区别,作为用户易体验到的来讲主要有三点,可以分为传输速度、传输距

离和耗电量。

a)

1.1 为最早期版本,传输率约为1Mbps (实际为721.2Kbps), 因是早期设计,容

易受到同频率之产品所干扰下影响通讯质量。

由于没有考虑到设备互操作性的问题,Bluetooth 1.0规范 (1999) 在标准方面有所欠

缺。例如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Bluetooth 1.0设备之间的通信都是经过加密的——当

两台蓝牙设备之间尝试着建立起一条通信链路的时候,它们会因为不同厂家设置的不同口

令的不匹配而无法正常通信;或如果辐设备处理信息的速度高于主设备的话,随之而来的竞

争态势会使两台设备都得出自己是通信主设备的计算结果等等。Bluetooth 1.1规范对这一

问题进行了解决,Bluetooth 1.1技术规范要求会话中的每一台设备都需要确认其在主设备

/辐设备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此外,Bluetooth技术本将2.4GHz的频带划分为79个子频段,而为了适应一些国家

的军用需要Bluetooth 1.0重新定义了另一套子频段划分标准,将整个频带划分为23个子

频段,以避免使用2.4GHz频段中指定的区域。这造成了使用79个子频段的设备与那些设

计为使用23个子频段的设备之间互不兼容。Bluetooth 1.1标准取消了23子频段的副标

准,所有的Bluetooth 1.1设备都使用79个子频段在2.4GHz的频谱范围之内进行相互的

通信。

Bluetooth 1.1规范也修正了互不兼容的数据格式会引发Bluetooth 1.0设备之间的互

操作性问题的这个问题,允许辐设备主动与主设备进行通信并告知主设备有关包尺寸方面

的信息。Bluetooth 1.1规范之中,辐设备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通知主设备发送包含多/少

slots的数据包。

b)

1.2其对版本 1.1 的重大改进是 减少了与其它电台频率之间的干扰。

2003年,蓝牙1.2采用了AFH可调式跳频技术(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增

强了抗干扰功能,并增强了语音处理,改善了语音连接的品质(可以提高蓝牙耳机的音质);

并能更快速的连接设置。

c)

2.0通常写成 BT2.0 +EDR。2.0 降低了功耗,使传输范围增加。如果使用 EDR,

则可以增加带宽。可以有(双工)的工作方式。即一面作语音通讯,同时亦可以传输档案/

高质素图片。

2004年,Bluetooth SIG 宣布采用蓝牙核心规范2.0版本及更高数据传输速率(EDR)。

新规范使其数据传输速率为原v1.2的3倍,并降低了功耗,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由

于带宽增加,新规范提高了设备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处理、或同时连接多个蓝牙设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