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发(作者:)
测试软件在升级 CINEBench R23到底是
什么
作者:OverLord
来源:《电脑爱好者》2021年第01期
CINEBench是Maxon Computer这个3D软件开发商旗下的软件,它实际上是旗舰级3D建
模、绘画、渲染和动画软件Cinema 4D(图1)的衍生产品。而Cinema 4D的很多用户大家应
该很熟悉,比如暴雪娱乐、宝马、Sky、CNN、FOX、迪士尼、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NBA、NFL Network……
因为CINEBench的测试引擎基于真实的商业软件,而且还是被业界广泛采用的标准,所
以它的多核成绩可以比较好的反映出电脑的专业开发能力。而且因为很多游戏也是用类似的
3D软件开发(图2),所以CINEBench的单核成绩用来评估游戏能力同样是比较准的。此前
的CINEBench R11.5、R15与R20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测试工具,本以为这软件几年才会更新一
次,想不到R20才出了1年半左右就推出了新的CINEBench R23。
CINEBench R23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变化,第一就是取消了针对Intel AVX512指令集的支
持,一个是支持苹果新的M1芯片。这两个巨大的变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先谈一下
前者。计算机上的任何程序最终要编译成一条条指令才能让CPU的晶体管阵列(图3)识别
并执行,指令集是指CPU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每一指令对应一种操作,CPU依靠指令
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指令执行能力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指令集也与CPU效率有密切
关系。
然而无论CPU有多快,X86指令也只能一次处理一个数据,这样效率就很低下,毕竟在
很多应用中,数据都是成组出现的,为了提高CPU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就必须增加一些特殊
的指令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这些新增的指令就构成了扩展指令集,比如著名的MMX多媒体
扩展指令集,以及SSE等等。2008年3月Intel宣布Sandy Bridge微架构将引入全新的AVX
指令集,所谓AVXA全称是dvanced Vector Extension,即高级矢量扩展。
英特尔AVX指令集主要在几个方面得到扩充和加强,其中一个就是支持256位的矢量计
算,因此浮点性能大幅度提升,此外还支持多种新特性。到了2013年,英特尔正式发布了
AVX512指令集(图4),理论上浮点性能翻倍,整数计算则增加约33%的性能。其中,
AVX512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加强又花了针对AI深度学习的支持能力,比如可编程性比GPU
的API要来得更为方便友善,但是,它的运算效率始终不如GPU。另外附带的一个好处就
是,基准测试时只要支持AVX512指令集,跑分必然表现亮眼。
只不过,AVX512也有先天的问题,例如处理器调用AVX512指令集时,CPU的时钟频率
会降低,系统性能实际是不升反降的,而且功耗也会导致发热增加。笔者认为AVX512其实是
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指令集,只不过现阶段的优化、匹配调试都还跟不上,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CINEBench在R23版本上拿掉7AVX512指令集,当然,这也导致
英特尔处理器在新版CINEBench R23测试中表现并不理想。
另一个就是CINEBench R23支持苹果刚推出的M1处理器(注:由于采用了新的编译器,
所以测试成绩不可以与之前的版本进行对比)。这让CINEBench R23具备对比跨平台设备比
较的能力,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CINEBench R23对基准测试进行了调整,现在默认是运行10分钟,而不是以前的运行一
次即可,目的是提高基准测试的精准度,以测试CPU在高负载下是否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这
对电脑的散热系统其实是一个全新的考验,特别对于笔记本来说,毕竟CINEBench R23的目
的是测试计算机的渲染性能,而渲染工作通常来说都是时间比较长的,新的基准测试更为符合
实际的渲染情况,当然这个可以在高级设置里面进行更改,也可以在性能选项里面设置测试的
线程与最小运行时间。
此外,之前的Cinebench测试中需要对比单核性能时,需要在高级基准测试中才能跑单线
程测试,现在Cinebench R23中可以直接选择测试单核性能了。需要注意的是,CINEBench
R23不支持GPU测试,也无法在不支持的处理器上面运行,在缺少足够内存的系统上开启测
试软件会弹出警告,并且不会运行CPU基准测试。
CINEBench R23的一大优点是免费易用,任何人都可以下载来验证一下網上的测试。而其
他基于真实软件的测试程序,比如3DMark、PCMark、SYSMark等等则大都价格不菲,只能
看看别人的测试成绩,多少有点无聊。想要在自己的电脑上试试CINEBench R23的用户需要
先打开https:∥,点击顶部的“产品”,选择“CINEBench”(图5)。
接下来,在弹出的页面中建议选择“直接从Maxon下载”(图6)。之后要注意,我们再次
回到了一个综合页面,排在前面的是Cinema 4D等软件的下载链接,必须向下翻页才能找到
CINEBench R23的下载链接,点击“CINEBench R23 Offline Installer(PC)”下载(图7)即
可。
虽然下载链接写的是安装版(Installer),不过我们下载的ZIP软件实际上是个绿色软
件,只需解压到一个目录下,然后点击其中的就能使用了(图8)。至于之前
的R20等版本,下载和开启方法大同小异。这里要注意,R20和R23都仅支持64位操作系
统,如果还在固守32位系统的话,就只能试一试更老的R15版本了。
CINEBECH R23的主界面和R20没啥区别,启动后点击授权说明下方的“Accept”(图
9),就进入了测试界面。它默认就是类似R20高级测试的单核、多核、多核效率界面,而新
的高级测试选择则是多了个测试方式设定,可以选择默认的10分钟、测试稳定度的30分钟或
关闭时间设定,即和R20一样,跑一遍测试就出成绩(图10)。
测试方式也有了一点变化,没有全面测试按键,用户需要自己分别点击多核、单核测试后
的“Start”按键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仍然是渲染一张起居室的效果设计图,但是测试变成了按照
时间进行,虽然第一遍后就有了基本的成绩,可以看到排行(图11),但必须等到10分钟测
试完成后才会给出准确分数。
要想深入测试的话,还可以点击界面顶部的“File→Preference”,呼出测试偏好设置,主要
是自定义线程数量和测试时间(图12),比如小编想看看同样是20个线程的时候,锐龙9
3900X和酷睿i9-10900K谁更强一些,就可以把24線程的锐龙9 3900X强制设置为20个线程
运行。
CINEBench的最后一个特色在R23的30分钟测试说明中,就是可以直接测试CPU的稳定
性和功耗,R20也有这个能力。因为它们可以把目前消费级CPU的所有线程跑满(很多其他
测试软件的线程数量不足),因此有经验的DIYer都会在装机或者超频后跑一跑它,如果散
热、供电、稳定性不好都会表现为死机、性能严重不符等,很容易看出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