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

传统的备份方式一般都采用操作系统或数据库自带的方式进行,如WINDOWS采用系统自

带的NTBACKUP工具,UNIX系统采用TAR的方式;数据库系统如ORACLE采用数据库系统

自带的RMAN工具,SQL SERVER采用DUMP命令等,这些备份方式都可以实现简单的传统

数据备份的功能,但是对于企业客户整体的IT和数据管理将存在如下的隐患:

1. 每个系统都需要独立的备份硬件设备,由于每个系统包括主机和数据库使用不同的

方式进行备份,这些备份硬件设备是不能共享的,这将大大加大了客户在数据备份方面的投

资。同时这些硬件设备涉及到不同的硬件厂家和型号,所有硬件的维护也将成为一个令人头痛

的问题。

2. 每种系统都是由专门的系统工程师维护的,这些人力资源是无法替代的,每个管理

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确保每个系统的数据备份正常,甚至要加班加点方可。由于每个工

程师都负责自己的应用系统,对其他的应用系统不了解,一旦负责某个应用系统的工程师无法

正常工作时,其他的工程师无法完全接管该应用系统,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极大的隐患。

3. 每个独立的应用系统备份时都需要使用相关的备份介质,如磁带,光盘等。当需要

备份的数据量非常大时,将需要大量的备份介质,这些备份介质的管理是个非常大的问题。通

常管理员会对备份介质进行标识,这些标识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备份介质也需要保存在温度/湿

度等符合保存条件的地方。当需要进行数据恢复时,如何去查找到相关的备份介质将耗费大量

的人力和时间,即恢复数据的时间非常长,无法满足业务系统的需求。这对企业来说将存在非

常大的风险。

4. 由于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整个企业而言,数据备份是非常重要

的。但传统的备份方式对于企业的IT管理而言,是非常难于管理的。IT管理者无法通过计算机

化的方式确保每个应用系统已经成功完成了备份,每个备份使用的磁带介质的情况,备份完成

后是否能正常恢复数据等等。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这使管理者从管理变

成了技术,对于企业发展非常不利。

使用新一代的备份系统将解决传统备份方式的种种问题,应该说新一代的备份系统正是看

到了传统的备份方式的各种弊端后应运而生的。

新一代的备份系统一般都采用C/S结构,即服务器和客户端结构来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备

份管理。在企业的网络中采用一台主机作为备份服务器,实现整个IT环境中备份系统的管理。

在每个需要备份的主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采用一台智能的硬件设备作为

集中备份系统的备份介质,该智能设备如磁带库一般都包含机械手,可以按照软件的指令进行

备份介质的移动和更换。

在这样一个备份软件配合智能设备的架构下,备份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管理:

1. 所有的客户端主机都可以共享该智能设备,如WINDOWS/LINUX/UNIX主机,

ORACLE/SQL/SYBASE/DB2 等都可以把数据备份到同一个磁带或不同的磁带中,可以按照灵

活的策略进行磁带的分配和管理。这样即节省了企业用户在使用传统备份方式在备份硬件设备

上的大量投资,同时也便于硬件的维护管理。

2. 备份软件都采用统一的中文化图形界面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各种客户端的管理和硬

件管理等。备份管理员不需要熟悉各种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和数据库等知识,备份软件采用智

能管理的方式,将替管理员自动发现并配置各种需要管理的对象,如备份的内容,备份方式,

备份策略和硬件设备等。可以将大量的人力解放出来,让管理员去参与更多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的工作中。